自己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農曆年後似乎消失了一陣子,應該說是為了譯寫一本書而閉關。雖說是閉關,但其實仍然維持生活中需要做的大小事,包括陪伴小孩上下課、寫功課、假日玩耍出遊等等,剩餘的時間就是待在圖書館裡譯寫,其實只要心定,我在哪裡都能工作,就算是嘈雜的便利商店座位區也是譯寫的好地點。
月初總算交稿了,這樣的工作型態雖然沒有惱人的老闆,時間也很自由,但對於每天中午就要接小孩下課的媽媽譯者來說,其實能利用的時間真的不多,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無限的事。我從小就是那種看電視會看到忘我,彷彿周遭一切人事物都與我無關的小孩,這樣的特質有好有壞,優點是我可以只專注於眼前的事,缺點是我很難一心多用,別人在旁邊跟我講話我都不知道。偏偏當了媽,一心多用是必備,難怪我每天都覺得心思如此疲憊(苦笑)。而現在,也許我要感謝自己的這項特質,才能處處都是我的譯寫咖啡館。
我也曾經幻想小孩下課後,我可以繼續用筆電寫稿,同時讓孩子在旁邊安靜寫功課,但這一切當然只存在於幻想之中,因為孩子會在這一刻問我這題怎麼寫、下一刻和我聊起學校和同學,所以試過一兩次之後我就決定收起筆電,乾脆那一段時間就專心陪孩子了,這麼一來我不會因為沒寫到稿子而焦慮,也不會失去耐心教孩子功課。而且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可以即時聽到孩子分享學校生活與對許多事的感想,不必等到下班後在匆忙吃飯洗澡睡覺的時間之間,才能聽到孩子說說今天發生的事,我知道這樣擁有精神餘裕的生活就是自己想要的。
曾經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和貴人對我說過,生活就是不斷地在做選擇。我們選擇這一刻要如何看待眼前的事,選擇要做什麼工作度日,選擇要和誰交朋友,選擇要當個什麼樣的人,也許沒有一個選擇是最正確的,但絕對會有一個選擇最適合當下的自己。我想,能把這些想法在這裡寫下來,對於梳理思緒很有幫助,下回對於生活中的大小事有了疑慮,只要想起這是自己的選擇,就能海闊天空了。
能夠靜下來好好欣賞天空與樹梢,也是一種精神餘裕吧。
在這裡訴說與兩個女兒之間的點點滴滴,有時好氣有時好笑,偶而溫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年又即將過去,想起自己從去年過完年後,心裡萌生離開原本工作的念頭,再到十一月付諸實行,實踐自己想要的生活大概就是我去年最大的成就。回顧成為母親後的七年間,我擁有了兩個可愛俏皮的女兒寶貝,產出九本譯作,雖然翻譯的速度不快,但好像我的生活一直少不了文字,耳邊也總是伴隨著孩子們的嘻笑拌嘴聲。現在的我能持
由於孩子們跨學區就讀的關係,每天我都五點多起床為一早的繁忙與通勤做準備。七歲的小禹雖然是個懂事的孩子,但說到要早起上學對她而言還是一場苦差事。這時就得出動媽媽幫忙盯著從下床、刷牙洗臉到吃早餐的進度,其中還得不時伴隨著一點威脅利誘才能達陣。妹妹小欣因為才三歲,通常在我們出門前都還在呼呼大睡,所以我唯一
我相信,書寫能讓人重拾活力。這股活力源自於自己與自己對話,最近為了什麼事情忙得團團轉?今天做了什麼有成就感的事?聽到哪一首好聽的歌從內心感動到外,起了雞皮疙瘩?又或是今天因為睡眠不足而能量低落,需要以緩慢的爵士樂襯著文字療癒身心。而這些,我更相信是每個身為母親的人,都該從一天的光景裡取得一點時間,好
今天想來談談作為一位母親,要同時兼顧幼小孩子、家庭與工作,這樣的蠟燭多頭燒會遇到多少困境與阻力。 先說吧,要兼顧這三項是不可能的,勢必要有所取捨。有個朝九晚六的工作,回到家的家庭時間比例就得少一點,一天的時間就那麼多,兩個孩子分到的時間會是七點到十點,而在這短短三小時內要做到吃飯、洗澡、看功課、讀繪
從生下妹妹小欣開始,好像思緒就一直難以靜下來,腦子裡總有多不勝數的事情在打轉,但其實有好多話值得被記錄下來,現在不寫,以媽媽的金魚腦應該馬上就忘了吧。 昨天陪姊姊小禹複習功課時,小禹寫字寫到一半忽然抬起頭跟我說:「媽媽,我希望妳是我們103的老師。」我問:「喔?為什麼?」小禹:「因為這樣我就可以一直
一年又即將過去,想起自己從去年過完年後,心裡萌生離開原本工作的念頭,再到十一月付諸實行,實踐自己想要的生活大概就是我去年最大的成就。回顧成為母親後的七年間,我擁有了兩個可愛俏皮的女兒寶貝,產出九本譯作,雖然翻譯的速度不快,但好像我的生活一直少不了文字,耳邊也總是伴隨著孩子們的嘻笑拌嘴聲。現在的我能持
由於孩子們跨學區就讀的關係,每天我都五點多起床為一早的繁忙與通勤做準備。七歲的小禹雖然是個懂事的孩子,但說到要早起上學對她而言還是一場苦差事。這時就得出動媽媽幫忙盯著從下床、刷牙洗臉到吃早餐的進度,其中還得不時伴隨著一點威脅利誘才能達陣。妹妹小欣因為才三歲,通常在我們出門前都還在呼呼大睡,所以我唯一
我相信,書寫能讓人重拾活力。這股活力源自於自己與自己對話,最近為了什麼事情忙得團團轉?今天做了什麼有成就感的事?聽到哪一首好聽的歌從內心感動到外,起了雞皮疙瘩?又或是今天因為睡眠不足而能量低落,需要以緩慢的爵士樂襯著文字療癒身心。而這些,我更相信是每個身為母親的人,都該從一天的光景裡取得一點時間,好
今天想來談談作為一位母親,要同時兼顧幼小孩子、家庭與工作,這樣的蠟燭多頭燒會遇到多少困境與阻力。 先說吧,要兼顧這三項是不可能的,勢必要有所取捨。有個朝九晚六的工作,回到家的家庭時間比例就得少一點,一天的時間就那麼多,兩個孩子分到的時間會是七點到十點,而在這短短三小時內要做到吃飯、洗澡、看功課、讀繪
從生下妹妹小欣開始,好像思緒就一直難以靜下來,腦子裡總有多不勝數的事情在打轉,但其實有好多話值得被記錄下來,現在不寫,以媽媽的金魚腦應該馬上就忘了吧。 昨天陪姊姊小禹複習功課時,小禹寫字寫到一半忽然抬起頭跟我說:「媽媽,我希望妳是我們103的老師。」我問:「喔?為什麼?」小禹:「因為這樣我就可以一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Thumbnail
那種普通就是,每個人心裡想的事好像都挺單純的,學生想要成績好,老師也想要學生成績好。共同目標都差不多。好像生活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對於生活,也不覺得有什麼好,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從來沒有想過有其他的可能性,日復一日,太陽一樣必定會升起,人一樣必定要上班。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一直以來,周遭總是有許多人好奇為何身為全職媽媽的我還能閱讀如此多書又特別耗費時間寫文章?其實我的答案不外乎是:「我需要閱讀,而我也需要寫作。」 事實上,越是感到時間的有限性,就越能抓緊時間的縫隙去高效完成一件事。比如我家裡沒有電視,亦沒有追劇的習慣,有一搭沒一搭的與朋友聊天也多半是交流新聞時事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Thumbnail
那種普通就是,每個人心裡想的事好像都挺單純的,學生想要成績好,老師也想要學生成績好。共同目標都差不多。好像生活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對於生活,也不覺得有什麼好,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從來沒有想過有其他的可能性,日復一日,太陽一樣必定會升起,人一樣必定要上班。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一直以來,周遭總是有許多人好奇為何身為全職媽媽的我還能閱讀如此多書又特別耗費時間寫文章?其實我的答案不外乎是:「我需要閱讀,而我也需要寫作。」 事實上,越是感到時間的有限性,就越能抓緊時間的縫隙去高效完成一件事。比如我家裡沒有電視,亦沒有追劇的習慣,有一搭沒一搭的與朋友聊天也多半是交流新聞時事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