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學術論文的3個觀察:花俏、說服性及科學民主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在過去13年讀了1200+篇的學術論文。
這是今天有感而發的3個觀察。
  • 觀察1 - 論文風格愈發花俏:現代學術論文相較於過去更注重包裝,使用各種說服式寫作技巧,讓學術成果更容易被人接受。
  • 觀察2 - 說服性寫作帶來的好處:科學透過說服性寫作的普及,讓更多人能夠接觸並利用科學成果。這種現象將科學大眾化,讓科學不再是少數精英的專利。
  • 觀察3 - 科學民主化的積極意義:隨著科學成果的民主化,人類文明得以提升,使我們的生活更為美好。科學普及有助於拓展人類知識,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
你對現代學術論文的看法如何?是否認同這種趨勢對科學和社會的積極影響?讓我們一起探討並共同思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7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開始與AI合作創作了嗎? 與AI合作寫作,我可以更快獲得草稿,刺激我思考,並專注找出我真的想要帶給讀者的價值。 而潛移默化中,我也感覺到我對「創作」的看法,正在被AI所改變。 在這4個月與AI合作創作的過程中,我得到了3個改變我創作思維的重要理念: 理念1 - 我與AI互補學習,互相創作與評估:我
在知識管理的世界裡,Obsidian和Notion這兩個工具各有千秋。它們就像一家餐廳的後廚房與前店面,各司其職,共同創造出令人難以抗拒的知識盛宴。 後廚房 - Obsidian的角色:Obsidian就像一個功能強大的後廚房,讓我們在這裡處理各種知識原料,將它們切割、組合,最後燒出新鮮且獨具特色的
你解的問題有多複雜呢? 在我這10年來在學術研究累積的解題經驗,我發現採用「樹思考」是最有效看見問題清澈本質的捷徑。 如何進行「樹思考」呢? 將問題視為樹,形式化工具作為枝幹,而經驗實踐則是葉子: 基礎1 - 問題是樹:建立知識架構的根本 問題就像是一棵大樹,它的根部深植於我們的思維與認知中。問題樹
提詞自由寫作(Prompted Freewriting) 是一種創新的寫作方法,以模板和提示來引導我們展開想像,激發寫作創意! 嘗試提詞自由寫作4個月後,我獲得了以下3大收穫: 收穫1 - 快速點燃內心的想像力:透過自己寫過的筆記、發表的文章,以及欣賞他人的佳作,作為寫作的提示,讓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
過去16年的每天早上,我都會花30-60分鐘接觸新資訊。 新資訊不是指Line臉書IG上那些雜亂,對自己沒有幫助的資訊。 新資訊是那些與專業技能,可靠知識,長期對自己產生正向效果的資訊。 新資訊長期帶來時間複利,讓我受益無窮。以下3個實務,是我16年來每天學習新資訊,成功開啟時間複利的竅門: 實務1
覺得閱讀書籍很困難嗎? 其實有個超簡單的小技巧,就是把閱讀設計成像任務任務一樣! 難以達成的閱讀任務: 閱讀第一章 閱讀第二章 閱讀第三章 閱讀第四章 閱讀第五章 一不小心就達成的閱讀任務: 2分鐘快速翻翻整本書 翻到第1有興趣的地方讀5分鐘,寫50字心得 翻到第2有興趣的地方讀5分鐘,寫50字心得
你開始與AI合作創作了嗎? 與AI合作寫作,我可以更快獲得草稿,刺激我思考,並專注找出我真的想要帶給讀者的價值。 而潛移默化中,我也感覺到我對「創作」的看法,正在被AI所改變。 在這4個月與AI合作創作的過程中,我得到了3個改變我創作思維的重要理念: 理念1 - 我與AI互補學習,互相創作與評估:我
在知識管理的世界裡,Obsidian和Notion這兩個工具各有千秋。它們就像一家餐廳的後廚房與前店面,各司其職,共同創造出令人難以抗拒的知識盛宴。 後廚房 - Obsidian的角色:Obsidian就像一個功能強大的後廚房,讓我們在這裡處理各種知識原料,將它們切割、組合,最後燒出新鮮且獨具特色的
你解的問題有多複雜呢? 在我這10年來在學術研究累積的解題經驗,我發現採用「樹思考」是最有效看見問題清澈本質的捷徑。 如何進行「樹思考」呢? 將問題視為樹,形式化工具作為枝幹,而經驗實踐則是葉子: 基礎1 - 問題是樹:建立知識架構的根本 問題就像是一棵大樹,它的根部深植於我們的思維與認知中。問題樹
提詞自由寫作(Prompted Freewriting) 是一種創新的寫作方法,以模板和提示來引導我們展開想像,激發寫作創意! 嘗試提詞自由寫作4個月後,我獲得了以下3大收穫: 收穫1 - 快速點燃內心的想像力:透過自己寫過的筆記、發表的文章,以及欣賞他人的佳作,作為寫作的提示,讓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
過去16年的每天早上,我都會花30-60分鐘接觸新資訊。 新資訊不是指Line臉書IG上那些雜亂,對自己沒有幫助的資訊。 新資訊是那些與專業技能,可靠知識,長期對自己產生正向效果的資訊。 新資訊長期帶來時間複利,讓我受益無窮。以下3個實務,是我16年來每天學習新資訊,成功開啟時間複利的竅門: 實務1
覺得閱讀書籍很困難嗎? 其實有個超簡單的小技巧,就是把閱讀設計成像任務任務一樣! 難以達成的閱讀任務: 閱讀第一章 閱讀第二章 閱讀第三章 閱讀第四章 閱讀第五章 一不小心就達成的閱讀任務: 2分鐘快速翻翻整本書 翻到第1有興趣的地方讀5分鐘,寫50字心得 翻到第2有興趣的地方讀5分鐘,寫50字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盤點自己寫過的科普文章,每個月寫兩篇,不知不覺也已經累積了超過50篇的文章。寫科普文章可以幫助自己整理最新的論文資料,藉此學習新知,要回查看過的論文時也很方便。而寫文章之後也能帶來一點微薄的經濟效益,甚至目前的文章也接到一些高中國文參考書的青睞,被節錄到參考書內,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寫科普文章的心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學術論文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研究領域的交叉和融合日益頻繁。如何在海量的文獻中迅速找到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信息,成爲了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科研工作的複雜性也在不斷提高,從文獻閱讀到數據分析,從實驗設計到論文撰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
Thumbnail
科學中的對話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本文討論了知識民主化和科學信任危機對科學對話的影響,並探討公眾參與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文章還介紹了公眾對話的形式和設計,以及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於對話的重要性,作者也提出了持續對話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追求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英文論文的過程中,良好的書寫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以下是一些書寫指南,助您在論文寫作的專業之旅上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Thumbnail
終於終於,我的論文口試結束了,也獲得口試委員肯定可以順利過關, 真是可喜可賀,感謝上帝。 因為有受到老師好評,我想多少可以回饋一點意見作為參考,但我這邊說的倒也不是什麼寫論文的科學方法,畢竟寫論文比我強的人多的是,根本輪不到我班門弄斧。 是這樣的,要參加口試之前有規定要聽過別人的口試,而且在我前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盤點自己寫過的科普文章,每個月寫兩篇,不知不覺也已經累積了超過50篇的文章。寫科普文章可以幫助自己整理最新的論文資料,藉此學習新知,要回查看過的論文時也很方便。而寫文章之後也能帶來一點微薄的經濟效益,甚至目前的文章也接到一些高中國文參考書的青睞,被節錄到參考書內,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寫科普文章的心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學術論文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研究領域的交叉和融合日益頻繁。如何在海量的文獻中迅速找到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信息,成爲了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科研工作的複雜性也在不斷提高,從文獻閱讀到數據分析,從實驗設計到論文撰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
Thumbnail
科學中的對話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本文討論了知識民主化和科學信任危機對科學對話的影響,並探討公眾參與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文章還介紹了公眾對話的形式和設計,以及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對於對話的重要性,作者也提出了持續對話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追求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英文論文的過程中,良好的書寫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以下是一些書寫指南,助您在論文寫作的專業之旅上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論文到底要怎麼讀?本文介紹論文三步驟,幫助研究生快速理解論文內容。第一步是快速掃描論文結構,第二步是瞭解整個研究的流程圖、證明等細節,第三步是換位思考,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呈現論文內容。透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論文內容。
Thumbnail
終於終於,我的論文口試結束了,也獲得口試委員肯定可以順利過關, 真是可喜可賀,感謝上帝。 因為有受到老師好評,我想多少可以回饋一點意見作為參考,但我這邊說的倒也不是什麼寫論文的科學方法,畢竟寫論文比我強的人多的是,根本輪不到我班門弄斧。 是這樣的,要參加口試之前有規定要聽過別人的口試,而且在我前
Thumbnail
在生成研究問題,並且對於先行研究進行過一系列的文獻探討之後,研究者可以提出研究假說。會有假說,主要是研究者在提出研究問題的時候,可能心有定見,問題才能成立。上野千鶴子在《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中,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提出假說。 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學生在高中時期經過激烈的考試競爭後上大學,但在上大學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