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成為療癒師之後才知道的事情|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穿越時空❷去到未來篇

2023/04/1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如此重要、但又抽象的概念,在我成為療癒師的近十一年之中,也是透過反覆的體驗和不斷地反思來整理、更新自己對「當下」的體悟。

於是,在成為療癒師、不斷精進「活在當下」的路上,最多的就是在練習「回到當下:從過去回來現在」,讓自己可以更敏捷地覺察、更快速地回來,然後更多地享受成為真實自我的快樂。
只是,在持續「活在當下」的過程中,我發現:身處的時間點,當然不會總是在「過去」,很多時候也是會飄到「未來」。
於是,我開始寫〈成為療癒師之後才知道的事|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穿越時空〉系列文章;想知道回到過去會出現哪些症狀的讀者,可以閱讀 成為療癒師之後才知道的事|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穿越時空❶回到過去篇
而這一篇,要來討論的是:跑到未來的時候,會有哪些狀態?

跑到未來的❸種症狀

症狀❶不知該如何是好的迷惘

迷惘,或是徬徨,是「去到了假想的未來,不知道現在該走哪一步」的時候會有的狀態,甚至會出現「我到底在幹嘛?」的自我貶抑,算是相當常見的情緒。
其實,人處在「當下」的時候,也會看見「未來」,而那是基於現況所能夠推導出來的可能性。在有這樣的「預見」的時候,心中會有「有機會發展成這樣?」的興奮,以及「那的確是想要前往的方向,那就來看看能走到哪裡吧!」的期待和輕鬆。
與此相對,不是處在當下所看到的「未來」,很多時候是以恐懼為基底而去設定的,心裡面會因為「那一定是接下來的目標!」和「沒有做到,就是失敗。」而有壓力,然後無法將「能夠踏出的那一步」看清楚。
不過,迷惘並不是完全不好的情緒。
它是一個重要的暫停鍵,讓我們可以跳脫塞得滿滿的行事曆、離開無頭蒼蠅般地亂竄,讓自己在這個時間差裡面,回過頭去盤點曾經做過的事情,透過穿透那些事的表面,更深一層地覺察自己存在的核心。
舉例來說:我們家的大女兒,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申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高三自學生;因為都能做得好的、廣泛且看不出相關性的興趣(例如:數學、歷史事件與人物的研究、人體與營養素的關係、影像記錄、著色和手作、腦科學和心理學⋯⋯等等),讓她在國三(即將升上高中,要為大學階段做準備),而被提出「要聚焦了喔!」的要求的時候,感到不知所措。
所幸,那時的大女兒,已經有四年的、執行【心流】的經驗,讓她在短暫的徬徨之後,即使仍然對未來感到茫然,仍然踏出可以前進的那一步,去了〔紀錄片〕的培訓營⋯⋯而紀錄片完美地整合了這些興趣,因為她最感興趣的就是「美」和「人的行為與動機」。
最後,在大女兒孜孜不倦地累積作品之下,成為了她的專長;並且,讓她在特殊選才的管道裡,成功取得清華和成功大學的正取生資格。

症狀❷「我到底在幹嘛?」的自我責備

在去到「假想的未來」的時候,人很容易會有「如果要去到那個未來,現在的我不應該繼續做這件事情!」的自我懷疑,並且會忽視過去的累積,無法透過那些事情來讚賞和找到自己。
通常,會出現這種狀態,都是因為將「別人的成就」設定成「自己的未來」了!
當我們的焦點與重心,沒有向內覺察、放在自身的個人特質、經驗與潛力之上的時候,便會向外尋找、直接將別人已經擁有的狀態套用在自己身上;而這樣羨慕和嫉妒的眼光,真正傳遞出來的其實是「我辦不到!」、「那是我無法擁有」的非語言訊息。
但是,也不是說「活在當下」的時候,不會想要也擁有別人那樣的成功;而是,在成為那樣的人的時候,屬於你/妳的路徑,會是不一樣的。
沿用「大女兒成為頂大生」的例子。最近,我們在各地舉辦了四場【心秩序・學習】分享會;許多家長,在聽了〔心秩序・學習〕的教育哲學是「心流+療癒」之後,對於自己沒能照顧好孩子的內在、讓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流而感到沮喪。
順著這樣的流,家長們的學習方向竟然是〔療癒〕。
原本的、分享會的第三個環節〔實戰工作坊〕是練習的內容「制定學習計畫」;但是,在不約而同的同意之下,改成〔療癒❺步驟〕。透過安全且有效的步驟,每個人都循序漸進地貼近、化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再次擁有能陪伴孩子的餘裕。
過程中,每位家長都用自己的速度在前進。有些家長能夠順利且迅速地走出來,有些還需要時間的家長們,則是進行到第一、二個步驟⋯⋯而這裡的快和慢,並沒有誰好誰壞的批判,重點都是「啟程」,是朝著「自己」前進的開始。
在這個片刻,家長們不再是「看!人家做得那麼好⋯⋯我怎麼那麼糟。」,而是專注在自己的情緒感受裡面⋯⋯然後,如此美好的、與自己深刻連結的經驗,讓他們在最後的回饋表單裡,寫下滿滿的「想要有家長的培訓課程」的期待。

症狀❸具有破壞性的行動

有一種未來,是不具任何希望的未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662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內在小孩轉大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