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雜陳的父母心,其實你不孤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Mon Amour
演講後的QA時間,爸爸、媽媽們分享了他們育兒的心情及碰到的挑戰,我仔細聆聽並分享想法,當我說到「沒有一個父母是不委屈」時,大家猛點頭…….我也記起《我的寶貝 我的愛》(Mom Amour)這本法國繪本的幾段文字:
Je t’aime quand tu es contre moi, et quand tu es contre moi.
我愛你, 當你依偎著我的時候 ; 我愛你, 即便你是跟我鬧脾氣的時候……
Je t’aime quand je pense à toi, et quand j’oublie.
我愛你, 當你想到我的時候; 我愛你, 當我沒想起你的時候
Je t’aime, parce que tu es mon enfant, mais que tu ne seras jamais à moi.
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但你永遠不屬於我。
孩子小時候會全心依偎、黏著我們,他們漸漸長大,他們有各種情緒、拋出我們曾沒遇過的難題,會對我們發脾氣、生氣、沉默……當孩子進入不願受父母引導、爭取思想獨立,邁向自我統整、獨立自主的青春期、成人期階段,與小時候全心只愛我們父母的模樣完全不同了。
我們家長角色要調整、心情要適應,有時更要「放手」讓孩子成熟、讓他們面對失敗、挫折,就像《我的寶貝 我的愛》上面這句話,「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但你永遠不屬於我。」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若我們常常覺得委屈,「媽媽做這麼多,為什麼孩子你沒感受到?」孩子需求是什麼,我們了解了嗎?又或家長對孩子的告誡及教誨,根本就是沒有效果的?亦或孩子已經長大、改變了,但我們仍在原地沒有改變……
當這些問題沒有想清楚,會讓我們越認真、負責,但卻覺得委屈、無力。
若在親子教養路上,現階段的你覺得很累、很委屈,建議以下幾點:
1.不要把自己推到更深的谷底: 碰到問題,不要急於自責、愧疚,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只能專注現在我們要怎麼做。
2.不要在意別人怎麼定義自己、不要那麼在意一定要盡善盡美,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父母(你也不需要),盡力就好,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歡笑哭泣,創造生命難忘的回憶。
3.告訴自己,每個孩子跟我們的緣分深淺不同、孩子的前額葉區還在發展……檢視自己的原生家庭帶給你你的教育觀念是否需要調整?曾經受過的教育、跟現在你的教養模式有哪些不同?很多事情(包括親子關係)的改變,需要耐心。
4.學會討好自己、好好愛自己,讓自己擁有正能量。改變可以從自己開始。
5.專注在想像好的事物,讓美好靠近我們。
6. 用可以引導出正面情緒的「接納、陪伴、欣賞」方式來經營家庭與親子關係,比用「講道理」來得有用。
#未來馬斯克--打造孩子創造力DNA講座(關渡國小/112.04.18)
討論一景/關渡國小
avatar-img
72會員
428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怡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吵架很正常,但爸媽要如何有智慧的面對手足之間的爭執? 爸媽淡定些, 孩子有時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念書時代,我去朋友老闆家當家教,每次到他家,經營事業的爸爸總還在工廠忙碌,而媽媽跟孩子在看電視,我一到,老闆娘就會叫孩子到房間讀書,媽媽繼續看電視;一下課,孩子們又回到客廳繼續看電視,媽媽也幾乎不問孩子學習狀況如何。......
又到陸續放榜的季節,我們被那些得勝者的歡呼、如何考上理想學校的勵志楷模,以及各種榜單、重考的訊息淹沒。 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群孩子正在面對他們的挫折?或是面對考試結果早已麻木、放棄?
辦公室的同事在聊「媽媽經」,小萍說:「我女兒昨天問我『夢想』是什麼意思? 」「妳女兒好有才喔,這麼有理想抱負,哪像我女兒問我什麼是『夢遺』? 」此話一出,大家笑成一團。
翻開《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這本書前,請讀者仔細多看本書封面幾眼,您看到了什麼樣的圖像?您有什麼感覺? 十個令人震驚的創傷事件,發生在孩子的嬰幼兒期、 兒少階段,會帶來大腦、人格及行為什麼變化? 這些孩子後來都怎麼了? 本書值得你細讀。
孩子正面臨越來越重度的使用網路,造成對網路的世界欲罷不能,已經出現「網路成癮」的現象,範圍從幼兒園孩子到國小、國中、高中, 甚至大學生、成年人.... #網路成癮的症狀 #如何定義孩子網路成癮的問題層次 #有沒有方法處理網路成癮問題
孩子吵架很正常,但爸媽要如何有智慧的面對手足之間的爭執? 爸媽淡定些, 孩子有時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念書時代,我去朋友老闆家當家教,每次到他家,經營事業的爸爸總還在工廠忙碌,而媽媽跟孩子在看電視,我一到,老闆娘就會叫孩子到房間讀書,媽媽繼續看電視;一下課,孩子們又回到客廳繼續看電視,媽媽也幾乎不問孩子學習狀況如何。......
又到陸續放榜的季節,我們被那些得勝者的歡呼、如何考上理想學校的勵志楷模,以及各種榜單、重考的訊息淹沒。 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群孩子正在面對他們的挫折?或是面對考試結果早已麻木、放棄?
辦公室的同事在聊「媽媽經」,小萍說:「我女兒昨天問我『夢想』是什麼意思? 」「妳女兒好有才喔,這麼有理想抱負,哪像我女兒問我什麼是『夢遺』? 」此話一出,大家笑成一團。
翻開《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這本書前,請讀者仔細多看本書封面幾眼,您看到了什麼樣的圖像?您有什麼感覺? 十個令人震驚的創傷事件,發生在孩子的嬰幼兒期、 兒少階段,會帶來大腦、人格及行為什麼變化? 這些孩子後來都怎麼了? 本書值得你細讀。
孩子正面臨越來越重度的使用網路,造成對網路的世界欲罷不能,已經出現「網路成癮」的現象,範圍從幼兒園孩子到國小、國中、高中, 甚至大學生、成年人.... #網路成癮的症狀 #如何定義孩子網路成癮的問題層次 #有沒有方法處理網路成癮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