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澄清!!那些新手爸媽該知道的「早期教育」親子教育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
「用了這份教材,我3歲的兒子都會說英文了!」、「為了孩子上國際學校,我們全家移民」
、「我只用了四招,讓孩子五歲前說出流利英文」。

現在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的重視,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
卻不了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現行的教育制度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整個社會對早期教育的重
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認識。關於「學前」的孩子教育教材、文章心得越來越多,早期教育的帶
動,也喊出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的口號,但大部分人的方法呢?

要怎麼「早教」才是最正確的呢?
從站在尿布奶粉的櫃位上,慢慢的也會留意益智遊戲的教材,從買一些基本的教材課程開
始下手,再到購買數位影音課程,但您買的教材真的有助於孩子們大腦的發展嗎?

先了解孩子大腦的發展

皮亞傑認知發展基本概念: 「基模、同化、調適、平衡、適應、運思」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 以年齡來界定, 具有連續性、階段性, 發展具有漸次生成理 論的特徵。相互之間構成密不可分的關係,形成詮釋兒童認知發展的完整體系并以交互使用論, 詮釋認知發展。
raw-image

早教好處

專家表示,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確實是進行教育的好時機。

早期教育核心早期的教育是培養孩子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愛提問題,但提
出來的問題他不一定能解決掉,那怎麼辦?
這時作為家長就要引導他去解決,慢慢的引導,養成這種習慣,以後他就能養成一種面對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他以後的人生會有很好的幫助。
「好像小時候學的東西現在還記得」

早期教育可以讓大腦產生持久的生理變化,這樣它們在幼年學習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時期。 對孩子進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永久印記。在早期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

很多人說小孩子的想法最爛漫天真

其實真正最有創意的時刻,便是爛漫天真的時候,孩子會因好奇心的驅使去學習、探索,並反覆練習直到成功地掌握某一技能。 因為當孩子進入學校后,由於學校規範的管理,教學內容的限定,孩子可能會發覺學習非常乏味、枯燥而且不自由。


早教的三大重點,您的孩子真正該具備的能力

核心:符合大腦發展年紀、教養新觀念

「認知」領域

感覺統合,用感官訓練認知,簡單來說用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去觸碰世界。

  • 「觸覺遊戲」

會擠壓或按摩到孩子身體的遊戲

例如:高美濕地踏泥土、拍背、玩沙、玩黏土等活動

  • 「指令遊戲」

例如:

1.무궁화 꽃이 피었습니다「一、二、三,木頭人」

先前爆紅的魷魚遊戲,經典片段的123木頭人是訓練專注力最好的遊戲方式,以及在過程中激發思考的訓練。

2.頭兒肩膀膝腳趾

例如要求孩子在聽到「一」時摸鼻子、聽到「二」時摸臉、聽到「三」時摸肩膀在視覺與聽覺的專注力訓練上,對孩子下達特定指令,並要求孩子完成相應動作。

  • 「配對遊戲」

例如:使用仿間教材 圖形配對卡

1. 透過顏色、形狀與厚度不同的色版與圖卡,訓練幼兒形狀配對的能力。
2. 藉由抽象幾何圖形的形塑,描畫出具體圖案的呈現,讓幼兒體驗藝術創作的感受。
3. 依照不同難易度的配對圖卡,讓孩子學習分類集合的概念與認知。


「教衝動控制和情緒覺察」

  • 步驟:【情緒覺察】-【衝動控制】-【定心學習】
  1. 【情緒覺察】

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現在太急、太快、聲音太大、情緒太強,結果一直維持在快版頻率,大人要讓他自己練習覺察及調整。

停看聽的遊戲,是訓練孩子衝動的活動。例如從舉紅白旗去玩「什麼顏色舉手,什麼時候暫停」綜合培養孩子「停看聽想」+「執行任務」的能力。

2.【衝動控制】

輪流概念弱、容易太興奮

練習「規則性遊戲」

孩子喜歡搶第一,缺少輪流開始的機會,結果就是一對一的時候很正常,但在團體中就變成小麻煩。例如:團體遊戲、桌遊、撲克牌、下棋,透過遊戲來練習輪流與等待,就會有所幫助。。

3.【定心學習】

可使用計時器、碼表,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功力。

一開始孩子只能專心10分鐘,,漸漸延長專心時間慢慢延長到可以專「要不要再多5分鐘、15、20分鐘。


「幼兒大肢體」

以中華民國體育學會的定義,體適能是指「個人的能力可以勝任平時的工作,卻不會感到疲憊,且仍有餘力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及壓力的能力」。

而體適能發展的黃金期在五至七歲。人體於五至七歲時,神經機能的發育已達到與成人相近的程度,此時是父母提升幼兒體能發展的最佳時機。

  • 前額葉的刺激

「前額葉」擁有大腦總指揮之稱,負責推理、問題解決、執行與思考,鍛鍊肌肉能增加大腦的執行功能。

因為肌力訓練能增加大腦的血流速度,提高警醒程度與注意力,能促進神經細胞間的連結,促進雙側前額葉的活化,進而增加大腦執行功能。

運動:小飛機、踩踏階

raw-image


  • 肢體遊戲

3~4歲的孩子大肌肉伸展運動的遊戲

如玩搭拱橋、推球接力、溜滑梯等

5歲幼兒的腦部神經已趨近成熟,提供可協助孩子穩定控制大肌肉動作的活動,如走平均台、跳繩、騎腳踏車等。

6歲開始可根據孩子的興趣,讓他投入比較複雜的動作技巧,如游泳、溜冰、跳舞、體操等。



早教的注意事項

  • 首先要知道 增強理論

【消弱】

比方說,孩子一直發出怪聲吸引家長注意,制止時屢勸不聽,這時也許「消弱」一下,可以降低孩子搞怪的頻率。

【正增強】

而當孩子出現適當的行為時,媽媽給予物質上的獎勵或是口頭讚美,以增加該行為發生的機會。

【負增強】

比方說,當孩子因為功課沒寫完而被媽媽責備時,告訴孩子:「如果你回家就先寫作業,我就不會再唸你了。」這就是拿掉孩子不喜歡的東西。

【懲罰】適當的懲罰是必要的

和負增強很容易搞混的是「懲罰(punishment)」,即是給孩子討厭的刺激,或剝奪他愛或有力的刺激,以弱化其行為。像是孩子偷了東西時,父母給予嚴厲的打罵,讓他下次不敢再這麼做,即是懲罰。


  • 學習策略及方法

(Thorndike’s Laws of Learning)桑代克的學習三定律

  1. 練習律是刺激與反應的連結,隨練習的次數而定。
  2. 準備律是刺激反應的聯結,隨個體身心準備狀態差異而異。個體在需求狀態下反應時,將因反應而獲得滿足,其後在相同情況下會出現相同反應。
  3. 效果律是刺激反應的聯結,視反應後是否能獲得滿足的效果而定。對預先設定的刺激表現反應,反應後獲得獎賞,則使刺激反應聯結增強。


終極目標:108課綱三面九項

raw-image

早教不再只是透過英文好、數學好的學科方式證明早教的成功,一個好的教育方案應該是能夠提供一個安全和知識充足的學習環境,這樣的環境能夠促進每個孩子的身體。社會,情感,審美,智力和語言發展,進而銜接到十二年國教,三面九項的專業素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諭函的沙龍
10會員
9內容數
張諭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16
  疫情前曾參觀特教班的學期中親子座談,對於特教生來說,特別重視親師之間的交流,是否提供相關服務,但是家長與老師的溝通過程卻常常遇到阻礙,例如親師之間的不信任、家長放棄學生的心態,又該如何解決?
Thumbnail
2021/08/16
  疫情前曾參觀特教班的學期中親子座談,對於特教生來說,特別重視親師之間的交流,是否提供相關服務,但是家長與老師的溝通過程卻常常遇到阻礙,例如親師之間的不信任、家長放棄學生的心態,又該如何解決?
Thumbnail
2021/07/26
因為疫情暫別了讀書的城市,回到家鄉原以為「物是人非事事休」,沒想到一個大男孩突然跑過來和我打招呼。 我考上了外地大學,離開家鄉時,坐著車驀然回首看著一路漸行漸遠家鄉,李白曾寫:「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比起我先思念故鄉,反倒像故鄉戀戀不捨的一路送我遠行,難分難捨
Thumbnail
2021/07/26
因為疫情暫別了讀書的城市,回到家鄉原以為「物是人非事事休」,沒想到一個大男孩突然跑過來和我打招呼。 我考上了外地大學,離開家鄉時,坐著車驀然回首看著一路漸行漸遠家鄉,李白曾寫:「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比起我先思念故鄉,反倒像故鄉戀戀不捨的一路送我遠行,難分難捨
Thumbnail
2021/07/14
前年夏天畢業典禮後有個孩子,帶著他媽媽站在校門口手裡提著禮物,指名要找資源班老師,想謝謝老師四年的帶領,孩子說「因為老師的指導,我不笨了」。
Thumbnail
2021/07/14
前年夏天畢業典禮後有個孩子,帶著他媽媽站在校門口手裡提著禮物,指名要找資源班老師,想謝謝老師四年的帶領,孩子說「因為老師的指導,我不笨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準備上學囉 #4歲以上 #無注音 #親子共讀 學齡前孩子多元領域學習遊戲書~
Thumbnail
準備上學囉 #4歲以上 #無注音 #親子共讀 學齡前孩子多元領域學習遊戲書~
Thumbnail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能夠在起跑點上贏得優勢,並提前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然而,這樣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根據皮亞傑認知理論,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並在這個趨勢中逐漸成熟。選擇適合孩子認知發展的學習,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大的潛能,並營造出更多的學習熱情與成就感。
Thumbnail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能夠在起跑點上贏得優勢,並提前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然而,這樣卻可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根據皮亞傑認知理論,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並在這個趨勢中逐漸成熟。選擇適合孩子認知發展的學習,可以激發出孩子最大的潛能,並營造出更多的學習熱情與成就感。
Thumbnail
學齡前教育是幾歲? 為何1哭2鬧3摔物品? 什麼是學齡前教育? 懂得「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不受控的哭鬧是為什麼呢? 現今教育提倡「愛的教育」:不可打罵孩子,用愛來感化孩子。 「打」分為 3 個部分層面
Thumbnail
學齡前教育是幾歲? 為何1哭2鬧3摔物品? 什麼是學齡前教育? 懂得「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不受控的哭鬧是為什麼呢? 現今教育提倡「愛的教育」:不可打罵孩子,用愛來感化孩子。 「打」分為 3 個部分層面
Thumbnail
英文,目前可以說是比較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啟蒙的一門語言。有些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聽英文歌,大一點時看英文卡通,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而有些家長則覺得不需要這麼早就讓孩子學英文,現在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我知道很多幼稚園大班因為符合生長發展的關係,沒有讓孩子練習寫字。 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英文,目前可以說是比較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啟蒙的一門語言。有些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聽英文歌,大一點時看英文卡通,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而有些家長則覺得不需要這麼早就讓孩子學英文,現在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我知道很多幼稚園大班因為符合生長發展的關係,沒有讓孩子練習寫字。 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用了這份教材,我3歲的兒子都會說英文了!」、「為了孩子上國際學校,我們全家移民」 、「我只用了四招,讓孩子五歲前說出流利英文」。 現在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的重視,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 卻不了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本篇文章三大重點包含「售後服務」來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用了這份教材,我3歲的兒子都會說英文了!」、「為了孩子上國際學校,我們全家移民」 、「我只用了四招,讓孩子五歲前說出流利英文」。 現在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的重視,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 卻不了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本篇文章三大重點包含「售後服務」來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孩子在學前,許多爸爸媽媽希望孩子能早點學會認字 會購買一大堆識字卡、練習本給孩子練習~ 但其實這些充滿文字的書籍,對於他們就像文字天書一樣抽象 💁‍♀️作伴小編要來與你們說說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認字的好方法 一起好好善用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來引導孩子學會認字
Thumbnail
孩子在學前,許多爸爸媽媽希望孩子能早點學會認字 會購買一大堆識字卡、練習本給孩子練習~ 但其實這些充滿文字的書籍,對於他們就像文字天書一樣抽象 💁‍♀️作伴小編要來與你們說說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認字的好方法 一起好好善用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來引導孩子學會認字
Thumbnail
對嬰兒大腦而言,提供寶寶刺激活動像是給予小樹苗(大腦)養分,1歲以前,他幾乎能夠形成茂盛的小樹灌叢(大腦突觸最多),接下來2-3歲,將不需要的枝枒(突觸)剪枝,突觸精簡將養分留給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最有效率的訊息處理途徑。而這棵小樹(大腦)也在6歲左右大抵初步完整。 我們需要做的是,抓緊大腦發育的加速
Thumbnail
對嬰兒大腦而言,提供寶寶刺激活動像是給予小樹苗(大腦)養分,1歲以前,他幾乎能夠形成茂盛的小樹灌叢(大腦突觸最多),接下來2-3歲,將不需要的枝枒(突觸)剪枝,突觸精簡將養分留給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最有效率的訊息處理途徑。而這棵小樹(大腦)也在6歲左右大抵初步完整。 我們需要做的是,抓緊大腦發育的加速
Thumbnail
原來,早期的語言環境才是影響孩子的最終學習能力的關鍵。可能有家長說,我給孩子看電視就能學習語言咯?我會在本篇文章的尾聲會和大家說明,為什麼不鼓勵孩子長時間用電視和手機學習,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原來,早期的語言環境才是影響孩子的最終學習能力的關鍵。可能有家長說,我給孩子看電視就能學習語言咯?我會在本篇文章的尾聲會和大家說明,為什麼不鼓勵孩子長時間用電視和手機學習,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有趣好玩並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很重要,進而讓孩子能主動學習,即使是下課或放假期間,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能保持學習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建立自主思考與創造的能力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有趣好玩並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很重要,進而讓孩子能主動學習,即使是下課或放假期間,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能保持學習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建立自主思考與創造的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