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立場,甚至感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多數人都是用普世的價值觀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例如:財富、社會地位、學歷職業等,當我們有著遠超他人的成就時,往往沈浸在優越感之中,從他人的肯定獲取自信。反之條件差的人,常會覺得自己矮人一截,經常陷入自卑情結,不敢在群體之中表達自己的立場,甚至感到格格不入。要改變這種狀況,應該扭轉觀念,建立自我認同,而非他人認同。

所謂自我認同是一種主觀的認知,由自己來定義自己的價值。請相信只要我們抱持著正確的價值觀讓行動與思想相合,就能為他人帶來正面的影響,從而獲得他人的尊敬,不需要刻意逢迎也不需要費心包裝自己。

該如何克服他人認同的慣性思維,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到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有著更精闢的答案,「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當體認到,我們只是群體中的一份子,並非世界的中心,不要只著眼於別人應該給予我們什麼,將焦點放在我們所能付出的,由此便能不再追求外在的虛榮。拋開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後,也更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認自己也有能力不足之處,有助於建立自我認同。

從貢獻他人中感受幸福

阿德勒對幸福下了一個結論「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讓自己感受到對別人有貢獻 。只要覺得自己能透過某種方式「帶給他人幫助」,那就是幸福的狀態。當我們能夠對他人產生貢獻,並且肯定自己在群體中的價值,便能擺脫不安與自卑,在群體中感受到歸屬感。

我們因不被需要而不安,也因被需要而快樂。事實上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只是無法分辨當時的心理狀態。舉例來說:當在職場上,因為犯錯被老闆責罵, 你的不安是因為做錯事嗎?還是害怕被老闆認為能力不足,公司不再需要你?同樣地,當你因傑出的績效獲得獎金時,讓你感到開心的可能不是金錢本身,而是感受到對組織的貢獻,產生出被團體需要的滿足感。

也許你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不知該如何貢獻他人?此時作者告訴我們,光是活著就能對他人產生貢獻。即便我們什麼都不做,沒有任何成就,但愛我們的人,因為我們的存在感受到幸福,這就是一種貢獻。若我們認同自己存在的價值,即使一無所有也能真心愛著自己,就能產生正面積極的力量,並且付諸行動,讓自己更加成長。

對明白自己怎樣才會感到幸福的人來說,無論外在環境怎麼變化,都能找到自在舒適的狀態。

https://www.reddit.com/r/WarriorsvsKingsstrss/

https://www.reddit.com/r/dspkc/

https://www.reddit.com/r/KnicvCavali/

享受當下的幸福, 每個行動都能影響世界

作者告訴我們,人生只有一個時態就是「現在」。許多人為了不確定的未來而錯過當下的幸福,值得嗎? 追求成就並非幸福的必要條件,只要享受當下,好好生活就可以了,想想你的孩提時光,盡情玩樂時臉上真摯的笑容,不就是幸福最棒的體現。

從小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用功讀書、努力工作,將來才會有成就。在社會價值觀底下成長的我們,總是習慣眺望遠方,把美好的將來當成忽視當下的藉口,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看到這邊也不禁讓我再次思考,我們生活的社會,由普世價值觀所構成,若不追求世俗成就該如何自處?

歷經幾番深思,我認為阿德勒的理念並非拒絕追求成就,而是想告訴我們,成功只是手段,貢獻他人獲得幸福才是目的。「自我認同」僅是希望、信心與勇氣的起點,絕非要我們什麼都不做,永遠躺在舒適圈當中。應該要持續地付出行動,讓自己的價值不斷放大,從被動存在轉為主動貢獻,用正面的價值觀去影響身邊的人,讓這世界變得更好。若在這過程中,我們獲得了更多的社會成就,反倒能藉由這些力量為他人帶來更多貢獻,如同孟子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rmsl的沙龍
0會員
10內容數
shrmsl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1
享受當下的幸福, 每個行動都能影響世界作者告訴我們,人生只有一個時態就是「現在」。許多人為了不確定的未來而錯過當下的幸福,值得嗎? 追求成就並非幸福的必要條件,只要享受當下,好好生活就可以了,想想你的孩提時光,盡情玩樂時臉上真摯的笑容,不就是幸福最棒的體現。 從小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用功讀書、努力工
2023/04/21
享受當下的幸福, 每個行動都能影響世界作者告訴我們,人生只有一個時態就是「現在」。許多人為了不確定的未來而錯過當下的幸福,值得嗎? 追求成就並非幸福的必要條件,只要享受當下,好好生活就可以了,想想你的孩提時光,盡情玩樂時臉上真摯的笑容,不就是幸福最棒的體現。 從小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用功讀書、努力工
2023/04/21
作者告訴我們,人生只有一個時態就是「現在」。許多人為了不確定的未來而錯過當下的幸福,值得嗎? 追求成就並非幸福的必要條件,只要享受當下,好好生活就可以了,想想你的孩提時光,盡情玩樂時臉上真摯的笑容,不就是幸福最棒的體現。 從小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用功讀書、努力工作,將來才會有成就。在社會價值觀底下成
2023/04/21
作者告訴我們,人生只有一個時態就是「現在」。許多人為了不確定的未來而錯過當下的幸福,值得嗎? 追求成就並非幸福的必要條件,只要享受當下,好好生活就可以了,想想你的孩提時光,盡情玩樂時臉上真摯的笑容,不就是幸福最棒的體現。 從小父母總是教育我們,要用功讀書、努力工作,將來才會有成就。在社會價值觀底下成
2023/04/19
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但相對的,所有的幸福也來自於人際關係。幸福來自於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因此要追求幸福就必須要懷抱進入人際關係的勇氣。 若我們在群體中感到不適,缺乏與人相處的勇氣,可能是因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 大多數人都是用普世的價值觀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例如
2023/04/19
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但相對的,所有的幸福也來自於人際關係。幸福來自於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因此要追求幸福就必須要懷抱進入人際關係的勇氣。 若我們在群體中感到不適,缺乏與人相處的勇氣,可能是因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 大多數人都是用普世的價值觀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例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為何自我肯定如此重要? 當我們看到某樣東西時,我們會認為它真實存在,而不是幻覺。同樣地,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認知也會構成我們的現實,並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如人、能力不足或有任何負面想法,這種認知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並影響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夠好,你就會表現
Thumbnail
為何自我肯定如此重要? 當我們看到某樣東西時,我們會認為它真實存在,而不是幻覺。同樣地,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認知也會構成我們的現實,並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如人、能力不足或有任何負面想法,這種認知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並影響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夠好,你就會表現
Thumbnail
自我身份認同,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角色、特徵和價值的理解和認可。這種認同感不僅包括我們的外在身份,如職業、家庭角色、民族和文化背景,還包括我們內心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認同自己的身份=認同自己的價值 在這個充滿批評和期望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迷失在他人的聲音中,忘記了自我價
Thumbnail
自我身份認同,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社會和個人生活中的角色、特徵和價值的理解和認可。這種認同感不僅包括我們的外在身份,如職業、家庭角色、民族和文化背景,還包括我們內心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認同自己的身份=認同自己的價值 在這個充滿批評和期望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迷失在他人的聲音中,忘記了自我價
Thumbnail
對自己的存在,沒有基本肯定的人,就無法擁有基本價值感。 生命基本價值感的意義是指:人都有其長處與天賦所在,不會十全十美、完美萬能,而是活在人世,都有自己可以貢獻與施展的能力與力量。
Thumbnail
對自己的存在,沒有基本肯定的人,就無法擁有基本價值感。 生命基本價值感的意義是指:人都有其長處與天賦所在,不會十全十美、完美萬能,而是活在人世,都有自己可以貢獻與施展的能力與力量。
Thumbnail
如何辨別和給予認同感的情緒價值,會是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超能力。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受,而這種渴望往往源自於對認同感的需求,認同感是我們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價值的認知和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如何辨別和給予認同感的情緒價值,會是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超能力。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受,而這種渴望往往源自於對認同感的需求,認同感是我們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價值的認知和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情和自我價值的關係,表達了對於愛情不必過度依賴的看法,並強調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與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情和自我價值的關係,表達了對於愛情不必過度依賴的看法,並強調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與幸福。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慶祝自己的小成功、價值被愛被尊重的重要性,並鼓勵我們以自己為出發點,現在就行動並展現正確的事情。文章中也引用了《第二座山》中的譬喻,告訴我們在完成人生第一座山後,應該如何攀登為他人服務的第二座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慶祝自己的小成功、價值被愛被尊重的重要性,並鼓勵我們以自己為出發點,現在就行動並展現正確的事情。文章中也引用了《第二座山》中的譬喻,告訴我們在完成人生第一座山後,應該如何攀登為他人服務的第二座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