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別太在意,職場上討厭的人往往只是能力不夠而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在職場上,一定都會遇到另自己很生氣的人,我自己也遇到好幾個。但是後來我轉念了,這些人只是因為能力不足,只能用一些無法理解的方式來做事情,所以跟他們計較也沒用。

凡事別太在意,職場上討厭的人往往只是能力不夠而已

凡事別太在意,職場上討厭的人往往只是能力不夠而已

相信每個人都想要在職場上面發光發熱,但是通常事與願違,很多人一出社會就遇到了挫折,而且始終沒有辦法突破,這時候總會發現一些方法可以逃避,最常見的就是武裝自己,讓自己變得很難以親近。

我常常遇到的是行政類的人員,尤其是資深的同事,很多都不好相處,通常就是要他們做稍微動一點腦筋的事,他們就會覺得你在刁難他,因為他就是不想做他不會的事,當然這種情況一定是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而且會越資深越嚴重,因為他這樣做公司也不會開除他,那當然是做越少事情越好。

遇到這類人,我一開始會憤憤不平,覺得為什麼會有人這樣,但後來遇到了很多這類的人。各行各業都會有類似的人,後來我才發現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力爭上游,有些人已經對於自己的職場,甚至是人生已經放棄了。

一開始會試圖想要跟他們打好關係,會想說是不是因為我是菜鳥所以做了很多錯事才會導致的,但如果有看到他們跟別人相處,就會知道原來我不是特例,那對於這類人最好的方式我覺得就是盡量遠離就對了,因為這類人的負能量是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去承受的。

要遠離這類人的困難點,就是會有一個被冷暴力的陣痛期,因為他們一定會感覺到你沒有要跟他親近的意思,就很容易受到排擠,但這都是正常的,只要能在工作中有好表現,這些事情都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我認為在職場中還是要保持樂觀,保持笑口常開,這樣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下班後,都能夠有一個快樂的人生。抱怨工作的大小事,雖然能夠有一時的痛快,也能很快結交到朋友,但是這是一個負向的循環。因為這群人是因為職場的負能量而聚集起來的,當你變得正向,勢必就要脫離這個團體了,當你不講主管的壞話時,你就會被視為不合群的人而被討厭,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參與這個團體。

我也發現真正會讓我成長的人,對我也不會太 熱情,因為真正有能力的人通常都很忙,時常都要思考很多問題,也沒辦法時時關照你的情況,但是當要他們協助的時候,都能得到真正的幫助,所以我建議要多結交一些比較正向而且有能力的人,在職場上才能夠一直往正向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破除職場迷思及提升個人價值
102會員
243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2023/11/16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但我覺得在職場上有一個特質是最有競爭力的,就是有一個負責任能把事情完成的態度,而且最好能夠把工作變成自己的事。 可能很多人會想說,錢是老闆在賺,我只要能夠領錢就好了,認真把事情做好,對我也沒什麼好處,每一件事都馬馬虎虎就好。但就我自己工作的經驗來看,這種想法最終吃虧的會是自己
Thumbnail
2023/11/16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但我覺得在職場上有一個特質是最有競爭力的,就是有一個負責任能把事情完成的態度,而且最好能夠把工作變成自己的事。 可能很多人會想說,錢是老闆在賺,我只要能夠領錢就好了,認真把事情做好,對我也沒什麼好處,每一件事都馬馬虎虎就好。但就我自己工作的經驗來看,這種想法最終吃虧的會是自己
Thumbnail
2023/10/04
最近我一直在想,會讓一個主管喜歡的特質是什麼?是每天加班到很晚呢?還是不主動爭取自己的加班費,幫主管省錢的人? 最近跳脫了單純的下屬這個角色之後,我發現我最喜歡下屬的一個特質,就是當我不知道怎麼做決定的時候,能夠講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幫助我來做決定。因為當我會問問題的時候,代表這個問題其實跟你是有切
Thumbnail
2023/10/04
最近我一直在想,會讓一個主管喜歡的特質是什麼?是每天加班到很晚呢?還是不主動爭取自己的加班費,幫主管省錢的人? 最近跳脫了單純的下屬這個角色之後,我發現我最喜歡下屬的一個特質,就是當我不知道怎麼做決定的時候,能夠講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幫助我來做決定。因為當我會問問題的時候,代表這個問題其實跟你是有切
Thumbnail
2023/08/20
在職場上面老闆交辦的事情,到底要做到怎麼樣才算好,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這件事情都會有點疑惑。因為如果把事情做得太好,不僅沒有效益,最後只會累到自己而已,很多事情並沒有重要到需要我們投入很多的心力,但是如果做得太差,又會免不了一頓罵。 我個人認為正確的答案就是,做到老闆心目中的110分,而且要在最開始的
Thumbnail
2023/08/20
在職場上面老闆交辦的事情,到底要做到怎麼樣才算好,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這件事情都會有點疑惑。因為如果把事情做得太好,不僅沒有效益,最後只會累到自己而已,很多事情並沒有重要到需要我們投入很多的心力,但是如果做得太差,又會免不了一頓罵。 我個人認為正確的答案就是,做到老闆心目中的110分,而且要在最開始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職場是工作的地方,但也是充滿評價和被批評的地方。很多人對別人的評價都帶有目的性,評價行為只是滿足自己的個人動機,就會陷入巨大的陷阱,很難再跳出來。被念了,不代表我們錯了,相反,無論何時都要認可自己。每個人的想法和立場不同決定了處理方式的不同,把這當成一種性格磨煉,如果長官批評的對,我們改進,如果只是
Thumbnail
職場是工作的地方,但也是充滿評價和被批評的地方。很多人對別人的評價都帶有目的性,評價行為只是滿足自己的個人動機,就會陷入巨大的陷阱,很難再跳出來。被念了,不代表我們錯了,相反,無論何時都要認可自己。每個人的想法和立場不同決定了處理方式的不同,把這當成一種性格磨煉,如果長官批評的對,我們改進,如果只是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上被人討厭,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當然被人討厭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別人得忌妒心所致,但是如果這個頻率太頻繁,那你可能在某一個方面是真的有問題,那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下列三種情形,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想辦法改善,相信會對於職場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改善。 言行不一致 大家應該都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上被人討厭,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當然被人討厭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別人得忌妒心所致,但是如果這個頻率太頻繁,那你可能在某一個方面是真的有問題,那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下列三種情形,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想辦法改善,相信會對於職場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改善。 言行不一致 大家應該都
Thumbnail
同事耍雷、上司偏心,為什麼不能發脾氣?職場高EQ者會這樣做的5件事
Thumbnail
同事耍雷、上司偏心,為什麼不能發脾氣?職場高EQ者會這樣做的5件事
Thumbnail
職場上多少會遇到想翻白眼或是自己恨的牙癢癢的同事,但我相信工作上再不喜歡的人,他們身上一定有好的特質,也有可以感謝他的地方
Thumbnail
職場上多少會遇到想翻白眼或是自己恨的牙癢癢的同事,但我相信工作上再不喜歡的人,他們身上一定有好的特質,也有可以感謝他的地方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時候你會遇到不易相處的同事。這可能是因為你們的工作風格不同,或者因為你們的價值觀不同。不管原因為何,與困難同事相處可能會對你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然而,你不能選擇你的同事,但你可以選擇如何與他們相處。在本文中,我們將分享一些如何與困難同事相處的技巧和建議。 首先,當你遇到困難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時候你會遇到不易相處的同事。這可能是因為你們的工作風格不同,或者因為你們的價值觀不同。不管原因為何,與困難同事相處可能會對你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然而,你不能選擇你的同事,但你可以選擇如何與他們相處。在本文中,我們將分享一些如何與困難同事相處的技巧和建議。 首先,當你遇到困難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職場金句?對我而言,縱使工作環境有再多的妖魔鬼怪,我始終落實「工作即修行,職場是道場」的哲學,儘可能聽從媽媽的話:與人為善,不輕易交惡的明哲保身之道,畢竟地球是圓的,未來一定「相堵ㄟ丟」。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職場金句?對我而言,縱使工作環境有再多的妖魔鬼怪,我始終落實「工作即修行,職場是道場」的哲學,儘可能聽從媽媽的話:與人為善,不輕易交惡的明哲保身之道,畢竟地球是圓的,未來一定「相堵ㄟ丟」。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