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職業倫理?專業一定要有倫理嗎?
職業倫理,又可以稱為職業道德、職業原則、或是工作原則。
這是一個鮮少被討論的議題,但我們可能更常討論到「學生思維」
遇到學生思維的同事或是下屬,讓他的同事感到辛苦的是:
我想學生思維的反面就是「職場倫理」或是好的工作態度,但我會更喜歡稱作為「專業工作者的自我要求」。
以及我們在人資領域,常用到的KAS理論,用白話文來說就是
態度就是我們在看待一個人在職場上是否足夠成熟,也是本文想要特別討論的。
敬業度、工作責任感、以及當責精神都是專業承諾的行為表現。當你越來越知道自己專業的難度,以及你的專業是怎麼學習而來的,你越對自己專業有高度的認同感,你表現出的敬業態度就會讓人信任。
我在職場上的財務會計的前輩,就堅持自己經手的數字一定要正確,不然他過不了自己的專業要求,他認為這是一個基本的專業表現。
以我為例:
1️⃣人力資源:透過合理的人力資源的分配,幫助企業的組織效能提高,進而為公司獲利成長。如果我放任公司的員工的衝突及不適任發生,我會很生氣且自責,重新檢視招募、績效、各個環節自己還能努力哪些部分。
2️⃣職涯諮詢師:幫助個案進一步的釐清自我,深度認識自我特質、價值觀和能力,幫助他邁向自己人生想要前進的方向,個案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他如果因為我的諮詢而有所成長,那我就不該收這筆錢,或是我不該自稱自己是職涯諮詢師。
專業承諾,看的是最終效果和結果,而非自己有幾張證照、學校分數有多高、學歷有多高、知識面相有多深,而是你端出的最終成果是不是這個專業所要求的。
我自已觀察,所謂的「學生思維」並非一定出現在新鮮人,還有可能出現在職場很久的人,但一直無法適應。
專業承諾會有三個層次
從興趣→行為→能力→身分認同,從內心的喜好、練習成為能力,以及發自內心的專業工作者的自我要求,這個真的勉強不來,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探索、行動,最後真的覺得這是自己要的後,再為自己許下這個承諾。
當你完成這個進程之後,你會發現你會有股很強力的驅動力來促使你,成為一個你心目中的專業者。
這個是我覺得台灣企業比較不在乎的點,光是很多中小企業的勞動契約的瑕疵就足以讓我嘴上好幾天,但如果工作內容與專業期待是被寫入契約承諾的,或是口頭承諾,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講出:「沒問題,我會做到的」、「沒問題,我會盡力的」、「我知道了,我會處理的」
後續如果沒有做到時,我們在職場的信任度就會被打折扣,或是讓主管難以信任你。
同樣的,身為主管或老闆,出爾反爾、不尊重員工、壓榨勞力的主管或企業主,欠缺管理專業及承諾,如果無法在行為上履行承諾,也會被下屬漸漸的冷淡且不信任。
就算你是一個王八蛋老闆,有一些羞辱員工的行為,但你極度守信,薪水固定會發、員工績效做出來也會慷慨地給予獎金,那你底下也會留下擅長扛罵,但績效很好的團隊。
但你如果是濫好人老闆,平常尊重員工,但你很常爽約,薪水有時候會拖欠,說好的尾牙發不出來,就算平常多溫和照顧員工,但說好的不兌現,就很容易讓員工漸漸不再信任你。
承諾是說到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說,努力後真的做不到,要告訴對方,甚至真誠的道歉。
所以,你會發現:
「承諾需要專業,而專業的自我要求才有承諾的底氣」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好合作的特質,因為他們具備職業倫理,你可以很放心地找他合作,他會端出很好的作品給你。
兩個關鍵思維,是作為一個專業工作者的人生大功課,儘管工作態度在不同世代會有不同觀點,有些人認為不要遲到、要盡力配合公司期待是敬業的表現,以及更細節的原則可以更進一步的討論。
以上是我認為更重要的關鍵,推薦給你,期盼我們可以在職場越過越好。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加入沙龍,也歡迎追蹤我的臉書與IG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永遠接納自己。昆陽 Peace 202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