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倫理重要嗎?二大關鍵職場思維,帶你脫離學生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職業倫理與工作態度

職業倫理與工作態度



為什麼我們需要職業倫理?專業一定要有倫理嗎?


職業倫理,又可以稱為職業道德、職業原則、或是工作原則。


這是一個鮮少被討論的議題,但我們可能更常討論到「學生思維」


遇到學生思維的同事或是下屬,讓他的同事感到辛苦的是:

  1. 消極、被動接受安排
  2. 無法獨力完成任務
  3. 做完,但沒有做好


我想學生思維的反面就是「職場倫理」或是好的工作態度,但我會更喜歡稱作為「專業工作者的自我要求」。


以及我們在人資領域,常用到的KAS理論,用白話文來說就是

  1. 知識:知道做什麼
  2. 技能:知道怎麼做
  3. 態度:知道該完成什麼

態度就是我們在看待一個人在職場上是否足夠成熟,也是本文想要特別討論的。


關鍵1、你是否對自己的專業呈現負責?

敬業度、工作責任感、以及當責精神都是專業承諾的行為表現。當你越來越知道自己專業的難度,以及你的專業是怎麼學習而來的,你越對自己專業有高度的認同感,你表現出的敬業態度就會讓人信任。


我在職場上的財務會計的前輩,就堅持自己經手的數字一定要正確,不然他過不了自己的專業要求,他認為這是一個基本的專業表現。


以我為例:

1️⃣人力資源:透過合理的人力資源的分配,幫助企業的組織效能提高,進而為公司獲利成長。如果我放任公司的員工的衝突及不適任發生,我會很生氣且自責,重新檢視招募、績效、各個環節自己還能努力哪些部分。


2️⃣職涯諮詢師:幫助個案進一步的釐清自我,深度認識自我特質、價值觀和能力,幫助他邁向自己人生想要前進的方向,個案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他如果因為我的諮詢而有所成長,那我就不該收這筆錢,或是我不該自稱自己是職涯諮詢師。


專業承諾,看的是最終效果和結果,而非自己有幾張證照、學校分數有多高、學歷有多高、知識面相有多深,而是你端出的最終成果是不是這個專業所要求的。


如何建立自我要求呢?

我自已觀察,所謂的「學生思維」並非一定出現在新鮮人,還有可能出現在職場很久的人,但一直無法適應。


專業承諾會有三個層次

  1. 我喜歡⬛⬛專業
  2. 我具備⬛⬛專業
  3. 我是⬛⬛專業者


從興趣→行為→能力→身分認同,從內心的喜好、練習成為能力,以及發自內心的專業工作者的自我要求,這個真的勉強不來,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探索、行動,最後真的覺得這是自己要的後,再為自己許下這個承諾。


當你完成這個進程之後,你會發現你會有股很強力的驅動力來促使你,成為一個你心目中的專業者。


關鍵二、你的承諾是否能讓人信任?

這個是我覺得台灣企業比較不在乎的點,光是很多中小企業的勞動契約的瑕疵就足以讓我嘴上好幾天,但如果工作內容與專業期待是被寫入契約承諾的,或是口頭承諾,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講出:「沒問題,我會做到的」、「沒問題,我會盡力的」、「我知道了,我會處理的」


後續如果沒有做到時,我們在職場的信任度就會被打折扣,或是讓主管難以信任你。


同樣的,身為主管或老闆,出爾反爾、不尊重員工、壓榨勞力的主管或企業主,欠缺管理專業及承諾,如果無法在行為上履行承諾,也會被下屬漸漸的冷淡且不信任。


就算你是一個王八蛋老闆,有一些羞辱員工的行為,但你極度守信,薪水固定會發、員工績效做出來也會慷慨地給予獎金,那你底下也會留下擅長扛罵,但績效很好的團隊。


但你如果是濫好人老闆,平常尊重員工,但你很常爽約,薪水有時候會拖欠,說好的尾牙發不出來,就算平常多溫和照顧員工,但說好的不兌現,就很容易讓員工漸漸不再信任你。


承諾是說到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說,努力後真的做不到,要告訴對方,甚至真誠的道歉。


所以,你會發現:

「承諾需要專業,而專業的自我要求才有承諾的底氣」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好合作的特質,因為他們具備職業倫理,你可以很放心地找他合作,他會端出很好的作品給你。


兩個關鍵思維,是作為一個專業工作者的人生大功課,儘管工作態度在不同世代會有不同觀點,有些人認為不要遲到、要盡力配合公司期待是敬業的表現,以及更細節的原則可以更進一步的討論。


以上是我認為更重要的關鍵,推薦給你,期盼我們可以在職場越過越好。


學生思維與職場倫理

學生思維與職場倫理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加入沙龍,也歡迎追蹤我的臉書IG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永遠接納自己。昆陽 Peace 2024.3.10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是轉職潮,有大量的新朋友入職,所以特別想寫一篇來提醒大家,入職該注意的法律知識,就是簽訂勞動契約前後該注意的事情。 往往關鍵的權利義務就在契約裡,而我們簽約時,更要
人生中有大大小小的決策,我們可能中有很多很掙扎的事情,小的事情,午餐要吃什麼?大的事情,像到底要不要離職?但我又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現在的人生到底要先顧伴侶好?還是先衝事業? 選擇真的是好難好難,好怕選擇了,但那個決定真的對嗎?想了好久,最後決定保持原狀。 但夜深人靜的時候,心中那個聲音仍會提醒
在台灣的勞動環境,勞資不平等的問題層出不窮,像是2019中華航空機師罷工事件,過去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兩大臺灣航空公司,存在著許多過勞班表,其中機師在長程航線要連續飛行12小時,而我自己身為求職者、職涯諮詢師和人資的三重身分與立場,可以理解各方的考量與盲點。
招募往往都是人資入門的第一個工作,近期又因為假性「大缺工」,企業開始重視人資招募的專業,期待一個專職招募可以解決招聘與人才流失的問題。 如果你是想要做內勤類的人資,這篇也是揭露人資招募在做什麼,他可能與你想的不同,而如果是想要做人資但不知道招募在幹嘛的朋友,這篇推薦給你。
人力資源是什麼? 人力資源是代表一個人所能提供的資源,這個資源牽涉了技能、經歷、人格、能力與知識,人力資源往往難以理解的原因在於,因為人力資源是無形的,卻影響了甚大,人力資源並非單純的人事行政、也並非過往工廠的勞動力,人力資源要能夠被妥善使用,人力資源的專業者就需要對人性具有敏感度和深度的。
「你明明很厲害呀」,我看著朋友說出這句話來,他彷彿第一次認識自己一樣,同樣露出驚訝的表情,他回說:「謝謝你,如果沒有你回饋,我還不知道自己能幫到你」。 我更了解到人對於自己的能力是很容易沒有意識的。
最近是轉職潮,有大量的新朋友入職,所以特別想寫一篇來提醒大家,入職該注意的法律知識,就是簽訂勞動契約前後該注意的事情。 往往關鍵的權利義務就在契約裡,而我們簽約時,更要
人生中有大大小小的決策,我們可能中有很多很掙扎的事情,小的事情,午餐要吃什麼?大的事情,像到底要不要離職?但我又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現在的人生到底要先顧伴侶好?還是先衝事業? 選擇真的是好難好難,好怕選擇了,但那個決定真的對嗎?想了好久,最後決定保持原狀。 但夜深人靜的時候,心中那個聲音仍會提醒
在台灣的勞動環境,勞資不平等的問題層出不窮,像是2019中華航空機師罷工事件,過去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兩大臺灣航空公司,存在著許多過勞班表,其中機師在長程航線要連續飛行12小時,而我自己身為求職者、職涯諮詢師和人資的三重身分與立場,可以理解各方的考量與盲點。
招募往往都是人資入門的第一個工作,近期又因為假性「大缺工」,企業開始重視人資招募的專業,期待一個專職招募可以解決招聘與人才流失的問題。 如果你是想要做內勤類的人資,這篇也是揭露人資招募在做什麼,他可能與你想的不同,而如果是想要做人資但不知道招募在幹嘛的朋友,這篇推薦給你。
人力資源是什麼? 人力資源是代表一個人所能提供的資源,這個資源牽涉了技能、經歷、人格、能力與知識,人力資源往往難以理解的原因在於,因為人力資源是無形的,卻影響了甚大,人力資源並非單純的人事行政、也並非過往工廠的勞動力,人力資源要能夠被妥善使用,人力資源的專業者就需要對人性具有敏感度和深度的。
「你明明很厲害呀」,我看著朋友說出這句話來,他彷彿第一次認識自己一樣,同樣露出驚訝的表情,他回說:「謝謝你,如果沒有你回饋,我還不知道自己能幫到你」。 我更了解到人對於自己的能力是很容易沒有意識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規條 個人 規則 專案 規矩 組織 字為人寫 識為人學 身為人煦 心為人偕 有人奮鬥的一次 就不敢在實在了 因為怕重蹈覆轍 怕利益的糾結 讓勤奮失去了意義 那工作讓人忘記了初心 我們啊……不能忘記互助合作的美好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面對從學校到職場的轉變時,可能會出現不適應和迷茫的情況。本文介紹了三個職場新人常犯的禁忌,包括事情先後順序分不清、不懂團隊合作、只表現自己不懂傾聽。並提供了相應的職場案例分享和應對解法。最後,鼓勵新人們不斷學習和成長,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做事業?還是做職業? 其實是價值觀的問題。 事業就是有事必有業障,調整與處理就好,不必有太多的掛礙! 流程管事,制度管人,再加點感性的務實就可以了。 溫度會決定職場高度! 職場就像後宮,可以不爭或與世無爭,但是也要適時的將自己擺對位置,安頓其他娘娘的心,保護自己以免遭暗算。 隨時測水溫
Thumbnail
還記得剛出社會時的你嗎?總是帶著學生思維,認為只要努力認真,就一定能出人頭地。然而,職場的世界可沒有這麼簡單。除了專業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情商。聰明的職場人,懂得避開一些禁忌,才能在職場上生存得更好。今天,就讓我來分享4大職場禁忌,以及如何高情商應對種難題。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規條 個人 規則 專案 規矩 組織 字為人寫 識為人學 身為人煦 心為人偕 有人奮鬥的一次 就不敢在實在了 因為怕重蹈覆轍 怕利益的糾結 讓勤奮失去了意義 那工作讓人忘記了初心 我們啊……不能忘記互助合作的美好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職場新鮮人面對從學校到職場的轉變時,可能會出現不適應和迷茫的情況。本文介紹了三個職場新人常犯的禁忌,包括事情先後順序分不清、不懂團隊合作、只表現自己不懂傾聽。並提供了相應的職場案例分享和應對解法。最後,鼓勵新人們不斷學習和成長,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做事業?還是做職業? 其實是價值觀的問題。 事業就是有事必有業障,調整與處理就好,不必有太多的掛礙! 流程管事,制度管人,再加點感性的務實就可以了。 溫度會決定職場高度! 職場就像後宮,可以不爭或與世無爭,但是也要適時的將自己擺對位置,安頓其他娘娘的心,保護自己以免遭暗算。 隨時測水溫
Thumbnail
還記得剛出社會時的你嗎?總是帶著學生思維,認為只要努力認真,就一定能出人頭地。然而,職場的世界可沒有這麼簡單。除了專業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情商。聰明的職場人,懂得避開一些禁忌,才能在職場上生存得更好。今天,就讓我來分享4大職場禁忌,以及如何高情商應對種難題。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是否你也曾在找某些職位工作時,下意識避開某些行業別或職務內容呢? 這樣表示有歧視的意味存在嗎🤔️? 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