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不是非黑即白的場所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職場中,你是否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對每件事都是黑白分明的處理,完全沒有模糊的空間,那麼你有可能會因此受傷。

明溱是財務部的部員,負責其他部門帳務報銷的工作。他不喜歡公司那些假公濟私、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人。銷售經理的助理將一疊收據拿到明溱那裏報帳,明溱看了一眼「這些項目不符合公司報帳的規範,不能報銷。」助理勉強擠出笑臉說:「這也是為了公事和客戶出去,通融一下。」「不行,拿回去。」態度非常強硬地拒絕了。

財務部每年都會進行預算審查,為此明溱提出了一個財務計畫,提出銷售部的費用過高,希望刪減預算。誰知計畫還沒交上去,就被銷售部的經理擺了一道,明溱的主管花了很多力氣才擺平這件事。從此以後,有些工作就不再讓他處理了,甚至被調到後勤處理雜務。

明溱非常聰明,可以看出誰假公濟私,中飽私囊,可是這種毫無章法的硬碰硬,也難怪被人算計。就算沒有損害公司利益,工作也沒有失誤,卻因為行為舉止冒犯了他人。

除非這件事是觸犯到法律底線或道德行為的,否則大部分的事都是可以商量的。除非是在十萬火急的情況,否則不要在對方情緒不佳時,或影響團隊的氣氛時,提出反對的意見,否則容易變成大家針對的對象。還有反對時也要提出更好的建議,否則別人會認為你只是在找碴,而不是在解決問題。

一間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協調運作,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老闆、主管、同事不喜歡特立獨行的人,自以為正義的冒犯其他人,只會招來反感,職場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場所,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平凡不凡的嵐貓的沙龍
32會員
225內容數
來到這裡,希望能減少你在職場煩心的事
2025/04/26
      你和公司的同事關係好嗎?你會和同事分享自己的祕密嗎?但是你知道嗎,即使關係在親近的同事,也不要輕易地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對方,畢竟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無法保證對方不將你的祕密告訴別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和公司的同事關係好嗎?你會和同事分享自己的祕密嗎?但是你知道嗎,即使關係在親近的同事,也不要輕易地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對方,畢竟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無法保證對方不將你的祕密告訴別人。
Thumbnail
2025/03/22
     說到你的「上司」,你第一個印象是甚麼?是有距離感,還是覺得有親和力?然而,如果身為主管太過有親和力,那麼可能未必是件好事。因為上司跟下屬之間是有著權力上面的距離,所以保持上司的權威有助於保持地位、鞏固權威,也方便管理下屬。
Thumbnail
2025/03/22
     說到你的「上司」,你第一個印象是甚麼?是有距離感,還是覺得有親和力?然而,如果身為主管太過有親和力,那麼可能未必是件好事。因為上司跟下屬之間是有著權力上面的距離,所以保持上司的權威有助於保持地位、鞏固權威,也方便管理下屬。
Thumbnail
2025/03/15
      你認為在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甚麼?是你的專業能力,還是學習新知的能力?都不是,近年來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的是能與同事、主管、客戶協調的「溝通能力」。
Thumbnail
2025/03/15
      你認為在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甚麼?是你的專業能力,還是學習新知的能力?都不是,近年來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的是能與同事、主管、客戶協調的「溝通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如果在職場上遇到不公平的對待,你會因為生氣而找上司理論,或是找機會對敵人報仇,刻意找對方麻煩嗎?
Thumbnail
如果在職場上遇到不公平的對待,你會因為生氣而找上司理論,或是找機會對敵人報仇,刻意找對方麻煩嗎?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上被人討厭,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當然被人討厭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別人得忌妒心所致,但是如果這個頻率太頻繁,那你可能在某一個方面是真的有問題,那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下列三種情形,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想辦法改善,相信會對於職場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改善。 言行不一致 大家應該都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上被人討厭,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當然被人討厭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別人得忌妒心所致,但是如果這個頻率太頻繁,那你可能在某一個方面是真的有問題,那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下列三種情形,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想辦法改善,相信會對於職場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改善。 言行不一致 大家應該都
Thumbnail
我想大家應深刻了解這句話~ 為什這世界會是用工作來換取金錢 所以你必須熱愛你的工作! 我記得很深刻在一級主管的會議上大家都報告完時~ 總經理回頭問財務主管說:上次我提及要借錢給某家同業給你看的報告你的判斷如何? 這位財務主管個性單純但專業度非常高會擬定公司請款流程 而且對每分錢控管很精細就是要把金流
Thumbnail
我想大家應深刻了解這句話~ 為什這世界會是用工作來換取金錢 所以你必須熱愛你的工作! 我記得很深刻在一級主管的會議上大家都報告完時~ 總經理回頭問財務主管說:上次我提及要借錢給某家同業給你看的報告你的判斷如何? 這位財務主管個性單純但專業度非常高會擬定公司請款流程 而且對每分錢控管很精細就是要把金流
Thumbnail
職場上我特別討厭某個族群,貼了三個標籤,涉及嚴重刻板印象,年齡歧視、性別歧視與職業歧視。 要不要明寫呢?會不會被幹翻?阿算了我天天在得罪人,收到恐嚇信跟刀片也是日常了。呵。只要具備其中一個條件就有互動很心累的機率,三個湊滿直接煩躁程度衝上天際。 對於公務員來說,事多事少都是領那個死
Thumbnail
職場上我特別討厭某個族群,貼了三個標籤,涉及嚴重刻板印象,年齡歧視、性別歧視與職業歧視。 要不要明寫呢?會不會被幹翻?阿算了我天天在得罪人,收到恐嚇信跟刀片也是日常了。呵。只要具備其中一個條件就有互動很心累的機率,三個湊滿直接煩躁程度衝上天際。 對於公務員來說,事多事少都是領那個死
Thumbnail
今就我我人資經驗分享,讓身邊的朋友都注意你會碰到嗎! 1.不喜歡團隊合作喜歡孤郎打天下,主管都希望同仁目標一致只是分工不同 2. 工作態度隨便,會議上的敷衍報告立馬被人看破,除非你要這份工作了 3. 喜歡用line去聊同事是非,小心被人截圖得最谁都不知道 4. 在同事面前誇自己的過去輝煌事蹟,不要講
Thumbnail
今就我我人資經驗分享,讓身邊的朋友都注意你會碰到嗎! 1.不喜歡團隊合作喜歡孤郎打天下,主管都希望同仁目標一致只是分工不同 2. 工作態度隨便,會議上的敷衍報告立馬被人看破,除非你要這份工作了 3. 喜歡用line去聊同事是非,小心被人截圖得最谁都不知道 4. 在同事面前誇自己的過去輝煌事蹟,不要講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職場金句?對我而言,縱使工作環境有再多的妖魔鬼怪,我始終落實「工作即修行,職場是道場」的哲學,儘可能聽從媽媽的話:與人為善,不輕易交惡的明哲保身之道,畢竟地球是圓的,未來一定「相堵ㄟ丟」。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的職場金句?對我而言,縱使工作環境有再多的妖魔鬼怪,我始終落實「工作即修行,職場是道場」的哲學,儘可能聽從媽媽的話:與人為善,不輕易交惡的明哲保身之道,畢竟地球是圓的,未來一定「相堵ㄟ丟」。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切記!在職場不是做自己的地方,要做回家慢慢做,職場還是「演」一下才能面面俱到建立關係。注意沒有「規定」的往往比「有規定」的重要。 現在很多文章或是稍微有點歲月的人「都說要做自己」,說的難聽點做自己也要等穩定且熟悉後,奉勸職場新人還是多拿出態度虛奉一下。
Thumbnail
切記!在職場不是做自己的地方,要做回家慢慢做,職場還是「演」一下才能面面俱到建立關係。注意沒有「規定」的往往比「有規定」的重要。 現在很多文章或是稍微有點歲月的人「都說要做自己」,說的難聽點做自己也要等穩定且熟悉後,奉勸職場新人還是多拿出態度虛奉一下。
Thumbnail
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緒看的太重,才能客觀的看待各種狀況,產生各種應對的方式,秉持著最終目的執行,會在過程中發現,其實處在不同的角色與環境的人,都只是想把這件事情完成,保持最大的彈性放下控制,時間會是最好的解方。
Thumbnail
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緒看的太重,才能客觀的看待各種狀況,產生各種應對的方式,秉持著最終目的執行,會在過程中發現,其實處在不同的角色與環境的人,都只是想把這件事情完成,保持最大的彈性放下控制,時間會是最好的解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