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__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 Hammer Head: The Making of a Carpenter by Nina MacLaughlin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天18:20窩在房間看書,讀完時20:51決定倒頭就睡。剛才坐到電腦前6:37看一眼時間。又是一個長覺。

軟木與硬木的差別(P.189)在於樹的繁殖方式。

被子植物是硬木:落葉樹,桃花心木.胡桃木.項目.柚木.梣木 (硬木中巴沙木是例外 木製玩具飛機)

裸子植物是軟木:松木.雲山.西洋杉.紅衫.針葉樹. 生長快速 價格便宜

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 Hammer Head: The Making of a Carpenter  by Nina MacLaughlin

★「你不爛,」瑪麗說。「你只是需要練習個幾百次。」

--想到我的木工課。

★愛斯基摩人會藉由走路來消除憤怒:「當憤怒平息時,用棍子標示自己的位置,親眼看看憤怒的力量或時間長度。」憤怒消散在你身後的步伐裡,轉過身擁有全新的視野。

★欣賞熟悉工具的人使用工具,看他們處理基本工作的技術與冷靜,是一大樂事。

--真的羨慕作者遇到瑪麗。在台灣,不知道有沒有這種瑪麗師傅呢?

★我喜歡剛柔之間界線模糊的感覺。那是把雙性揉合在同一個身體與心智裡的強烈渴望,一種精神上的富饒。

--作者體驗到吳爾芙寫的男人般的女人。本來性別情慾之消漲問題在她的木工生涯時是個不妙的現象,直到她也能在工作時發揮女性魅力調情。
★休耕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時間。生產力降低的時間是生命裡的奢侈享受。

--聖誕節之後是木工淡季直到4.5月。
★讓材料告訴你它們願意怎麼屈服。用大腦思考,仔細聆聽。讓物理特性、工具和耐心幫你完成工作。
★這第一個孔就是犯錯的第一個機會。凝望是為了在心裡完美演練,實際操作是接受犯錯的可能性。

前言 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決定?
我身處的真實世界,都是打得到、也踢得到的實物,不過當時我視它們為理所當然,眼裡只有發光的電腦螢幕……

第一章    捲尺——從這裡到那裡的距離
任何型態的工作都有單調之處,都像史德斯.特凱爾在《工作》一書中所言,「這是一種身心暴力。」就算是我們熱愛與自豪的工作也不例外。這些年來,我幾乎只要醒著都在看電腦、按滑鼠,直到我發現我已變成坐在椅子上的一團肉塊。我的存在,只不過是辦公桌前的一副軀殼,靈魂卻像一片漸漸走味的蘇打餅。

第二章    鎚子——揮擊的力道
瑪麗大我十三歲:她沒有老到能當我媽,也沒有年輕到像朋友。她也沒有假裝自己什麼都會,這使她成為最理想的老師。我學瑪麗那樣斜放釘子。我舉起鎚子用力一敲,釘子飛出去。我從盒子裡拿出一根釘子再試一次,釘子彎向左邊。我從另一個方向敲,釘子被我敲得更加彎曲。「我爛透了。」
「你不爛,」瑪麗說。「你只是需要練習個幾百次。」

第三章    螺絲起子——關於鎖緊與搞砸
該死的螺絲釘。我重新就定位,用全身的力氣壓住電鑽。螺絲釘彈飛旋轉,落在櫥櫃後面的角落,像滑冰選手一樣轉個不停。瑪麗遞給我一枚尖細的鑽頭。「先用這個,」她語氣平靜。「鑽一個導孔。」
愛斯基摩人會藉由走路來消除憤怒:「當憤怒平息時,用棍子標示自己的位置,親眼看看憤怒的力量或時間長度。」憤怒消散在你身後的步伐裡,轉過身擁有全新的視野。

第四章    螺栓夾板——壓力之必要
螺栓夾板的材料是楓木和鋼鐵,旋轉把手就能把夾板鎖緊,很像用雙手踩腳踏車,它連最小的縫隙都能消除。血緣發揮類似螺栓夾板的功能,把我們一家緊緊夾在一起,甚至在我們極度渴望距離的時候,也不放鬆。太過靠近、太過緊密,就像那種餓到胃緊縮起來、極度匱乏的感覺。

第五章    鋸子——與整體切割
新工程開工時並非總是順利。每次告訴別人我是木工學徒時,他們肯定想到淺色的木屑捲、熟悉的耶誕節松木氣味、寧靜的工藝沉思。但此刻我正在陌生人的浴缸裡,刷洗冰箱蔬菜盒上的黴菌。我們想像別人的生活時,總是想到最刺激的部分。我們對別人的想像裡,住著我們最想實現的憧憬。你是木工,親手製作東西的感覺一定很棒!的確很棒。除了不棒的時候。

第六章    水平儀——調整、沉澱,然後繼續調整
父親打來問我有沒有空的時候,我卻步了。我心中已演練過施工步驟,但是我真的能拿起工具、把木材變成腦海中的書櫃嗎?動工等於面對自己有可能搞砸。
小說家馬奎斯曾說:「文學的本質無異於木工。」要是他做過木工,就會知道木材跟文字並不相同。木工有一種「實現」感,寫作沒有。想發揮最精細的技巧,反而要腦袋放空,這種冥想目標必須擺脫語言才能達到。

後記 知途者視而不見
雖然跟著瑪麗五年了,但這份工作依然有種陌生感。現在的我安於不斷地犯錯、一再地嘗試改進,直到做對為止。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記憶與救贖》讀書會(一):種族滅絕與大屠殺在歷史理性中的不可能(不可以)  當然,我們不能消抹掉歷史,不能消抹掉那些確實發生過、甚至仍在發生的苦痛。但我們可以不去把它納入所謂的歷史進程當中。我們需要嚴格地去指出,那些事情不是我們通往更好世界的必經之路。沒有人應該要為了更好的世界被以那樣的方式犧牲。大屠殺不可能--或者說不可以在歷史裡面得到證成/稱義。
    avatar
    前圖紙
    2024-05-11
    【職場讀書人選書】匠人的技藝 背後也往往乘載了一個時代—《瓦貓》日本的「職人」,指的是對於某種技藝有所專精,重視並且致力於持續鑽研的精神,但隨著時代不斷變遷,有的技藝本身更帶有時代的背景,讓它們不僅僅是「技術」,而是乘載了一段文化與歷史。《瓦貓》所描寫的,正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儘管或許沒有「職人」的自覺,卻早已具備更大的存在意義。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4-03-02
    【職場讀書人追劇】繼《Moving異能》後 Disney+終於又有值得追的韓劇—《殺人者的購物中心》《殺人者的購物中心》大致上是以倒敘呈現,藉由這樣的手法支撐起「現在」的世界觀與背景,讓觀眾從一開始的滿頭問號,到最後能了解整個前因後果。由於背景的時間線相對長,前面的集數並不急著推進「現在」的時間線,缺點是讓觀眾需要更多耐心,但換來的則是一個更完整、不容易出戲的敘事結構。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4-02-18
    2020-04-30 毛寶/康那香/新麗~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莫非只讀紅樓夢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4-01-04
    [讀書心得]社畜的財務自由計畫 最強脫魯傳說!早餐投資法,每天30分鐘,3年賺30億這本書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基礎心法和一點點的技術分析,目標是為想開始投資的新手提供他自己的方法。 作者是在韓國的上班族,透過股票投資達到財務自由,他的手段是不停炒短線,有時一天進出十幾次市場,都是賺到目標就跑。由於他避險的方式很謹慎,該停損就停損,也不會把全部的資金都拿去買而把帳戶弄爆,所以這樣1%
    avatar
    魔神娜娜
    2023-12-10
    【臺文館轉譯團】路那:教科書與文言文——淺談蘭記書局《中學程度高級漢文讀本》近年來,圍繞著課綱的爭議,讓教科書編纂的方向與選文的古今佔比等議題一再地浮上檯面,從課堂到政論節目,各式各樣的意見接二連三地登場,令人目不暇給。諸如臺灣學生應不應該從課本裡認識孫中山與岳飛,不認識這兩位歷史人物是否就隱藏著「去中國化」的「陰謀」等等,一時間成了最熱門的討論焦點。
    Thumbnail
    avatar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
    2023-03-20
    【丫朵厭世讀書記】記憶書店:一個預約復仇的空間 「古書」和「連環殺人魔」的結合,引起我的好奇心。 一個背負15年傷痛記憶的教授,為了找出當年殘忍殺害妻女的愛書連環殺人魔,而精心規劃了15年的復仇大計,就是開一家預約制的珍藏古書店。
    Thumbnail
    avatar
    丫朵
    2023-01-31
    【遊記/推薦活動】2022台灣閱讀節:國中圖每年一次茶香書香的讀書節來了!讀書喝茶的美好結合,探索讀書和茶藝的絕佳時機。常常參加圖書館活動的人肯定對台灣閱讀節不陌生,台灣讀書節是台灣一年一度的文化活動,旨在弘揚閱讀文化,提高閱讀能力。 活動通常包括各種書展、講座、讀書俱樂部、創意寫作比賽,日期於2022年12月3日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暨戶外廣場
    Thumbnail
    avatar
    山源
    2023-01-05
    【讀書筆記】影像中的野生動物存在意識關於感知動物的存在,尤其是透過攝影作品所看到的。「這裡的存在並非指野生動物直接物理外觀,而是指如何透過影像感受動物的存在的情感意識——它是一種動物於混雜空間中徘徊、追蹤、棲息,並且被領域化的一種感覺。」
    Thumbnail
    avatar
    廖珮岑 Pei-Tsen Liao
    2022-10-21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心得:讀書的技藝透過階段性的引導,這本書最終的目的是要能讓讀者盡量讀懂讀通,高過於我們知識甚至是智慧的艱難書籍。這觀念聽起來有點遙不可及,但是書中詳細的介紹了由淺入深的閱讀階段,如何從表面瀏覽,到深刻吸收。提供了無論是一般讀者、愛書人或是研究生及知識分子,打通閱讀任督二脈的開竅法門。
    Thumbnail
    avatar
    卵生水筆仔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