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人的七年期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陳琪瑩 2017.03.31



──人的七年期~
人在地球期的功課是「自由」,所以才需要(被)「業力」限制、阻擋。
生命從來都是一種動態的過程,並不靜態:生命在每一點都突破著自己,因為如若不是,生命將被自己埋葬。
人在(無夢、無意識的)睡眠與清醒之間搖擺(所以我們居住的地球才有南極和北極),我們浮沉於「時空-孤絕」與「超越時空」之間。
生命是乙太,所以必須遵循著星芒的節奏「7」,因為乙太為星芒指導。
乙太體不同於物質體,物質體愈走愈老,乙太體愈走愈年輕、幼稚、稀薄:人的乙太體會由豐厚而稀薄,也因為如此,如果人沒有意識出自己該走的路與方向(即「意識出自己內在的太陽性、神聖性」),在四十二歲之後會產生再生能力的退化,也會讓自己的生活趨於膚淺、幼稚(有些老人的思想會幼稚到不可理喻的程度,也是因為無法再有汲取宇宙乙太的能力);如果對自己非常有意識,四十二歲會是一個轉折,讓人有勇氣離開過去,做出以前不曾、不敢做出的決定,也勇於實踐以前不曾、不敢實踐的夢想──乙太體繼續豐厚或者急速稀薄化,是依據人對生命的認識與表現。
 人的第一個七年期(0~7歲)關係著月亮:
一切的起始源於物質性的建構:靈性力量努力把父母的遺傳改造成符合孩子自己生命目的的身體,以(完整)服務孩子的人格;第一期主要發展並疊合著物質體。
月亮是太陽完全卻平靜的反射,帶著晚夜的柔和,也帶著晚夜的無意識;所以孩子在半意識、無意識中模仿著自己接觸到的一切。
文化、環境成為孩子最主要的外在銘印、制約體;環境是孩子完全的模仿與學習,所以一定要重視(孩子所在、所處的)環境的品質:只有在完全的模仿之中,才有能力全然掙脫模仿而自立、自由。
這時期孩子要的是無條件的愛與陪伴,之後才不會在關係中退縮,時時有害怕自己被遺棄的陰影;不要在七歲以前強行剪斷孩子心靈上與父母連結的臍帶,至少要等到恆齒萌得差不多了再說。
〔補充說明:成人的言行舉止、生活態度也是孩子的環境。〕
 人的第二個七年期(7~14歲)關係著水星:
讓充滿想像與情感的藝術性生活成為孩子生命的重心,協助孩子發展乙太體。
如果沒有水星力量,我們無法形成我們的胃。水星讓我們外在力量與內在力量能夠調和、集中,而再生出自己。
胸腺的擴展幫助孩子發展出是非、善惡,恆齒也暗示著新階段的成熟;當胸腺萎縮,性器官就開始發展,人格於是陷入了青春期的風暴與狂亂。
「權威」是這時期必須給出孩子的典範:絕對、不容質疑的權威,能矗立之後完全的尊重與平等,對萬事、萬物,因為知道所有都有自己的價值,也有自己的權威,不容小覷。
 人的第三個七年期(14~21歲)關係著金星:
帶著青春期強烈的衝動與騷亂,主要發展星芒體。
孩子開始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與影響,學習獨立、產生責任感、帶著成熟的尊嚴與鎮定、欣賞美,有宗教情懷,也對愛情懷抱浪漫與憧憬。在這階段讓孩子進入邏輯性、抽象性的思考,才不會帶來成長上真正的傷害。
把孩子看成是正在成長中的人,不要以成就來要求、判定孩子的命運。
允許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形塑出自己初胚的人格。
童年遠去,生命開始學會結痂,讓自己忍痛不再想起、拾起。
這時期要幫助孩子把對自己的愛轉成對世界、宇宙的博愛,才不會讓自己之後的作為對世界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也才能抵禦自己之後內在四肢-新陳代謝系統的衰老與病變。真正的愛、真正的思想,可以帶來再生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生殖、繁衍。
〔補充說明一:14、15歲的女孩子因為宇宙性強,自我體能夠溶解在星芒體之中,自我體依賴、星芒體卻獨立,而讓女孩有比男孩更成熟、獨立的錯覺。男孩子因為地球性強,自我體無法在星芒體中溶解,採退避政策,所以存在上是怯避的,雖然也努力向外發展著。〕
〔補充說明二:14~21歲的孩子(在伴侶的)選擇、交往傾向越過自己的年齡層,而朝28~35歲的年齡層尋找:「孩子氣卻外向/向外擴展」匹配「成人的穩重卻內斂/向內省視」,這是身體與生命的自動婚配與找尋。古希臘文化中這是經常可見的跨年齡層直覺性婚配。〕
 人的第四個七年期(21~28歲)關係著太陽:
「我」真正的誕生,自己完全屬於自己。
發展感覺心。放大卻也精煉著自己,成「人」(28歲)。
判斷力開始明快、果決、清晰,直覺,有洞見。人格開始柔軟下來,能夠善解人意。
這時期生命的提問與挑戰會開始走向我們,如果無法面對與穿越,我們將在之後的生命中一直遇見。
〔補充說明:這時期人的自我體起來,也會試圖將(隱藏的)另一半找出來,這時的人會在21~28歲的相同年齡層尋找伴侶,希望對方在身-心-靈上能與自己對等並彼此完整。人尋找著遺失卻幾乎等於自己的自己(為伴侶)。〕
 人的第五個七年期(28~35歲)關係著太陽:
發展智性心。心非常活躍、警敏,具創造性。腦部的結構在三十五歲達到最高效能。我們形塑出我們的人格,決定自己要不要妥協、屈服於社會、同儕、家庭的壓力。走出真正的自己。
〔補充說明:這是發明家、研究者創造的巔峰時期,之後就是下坡路。這段時期也是宗教家、哲學家(如:佛陀、耶穌、聖保羅、但丁等)獲得洞見的關鍵時期。〕
 人的第六個七年期(35~42歲)關係著太陽:
發展意識心。
開始惶惑不安,總有著想把生命中的「得到」分享給其他的熱望。我們會開始外在性地評估、檢視我們的生命(包括:關係、職業、興趣……)來修正我們不滿意自己的部份。想要開始突破自己。
〔補充說明:這時期是目前現代人類心識正發展到的狀態,也是成功的企業家最愛贊助的時期。。〕
 人的第七個七年期(42~49歲)關係著火星:
心魂動員全力讓人格完全入世,有機會發展出靈性我。
如果不是火星的力量,人無法發展出聲帶,為自己勇敢言說而發聲。
人開始消化自己的(生命)經驗,釐清自己(之後的理想與方向),會有非常的徬徨與動盪,因為生命中未被活出、實踐的部份會吶喊著要求我們注意與承認。我們對自己施壓,會想要以符合生命的行動來標誌(出)自己。
這時期的愛更臻成熟,會無條件且不求回報;遺憾的是,很多人的愛仍被童年枷鎖著,始終無法長大:害怕自己被遺棄拋棄、忌妒、佔有,而無法自愛,更無法博愛。
我們從窠臼、樣板的自己中找回新的個人性與自信,開始看見也同理自己的獨特,積極展現真實的自己,深怕太遲。
〔補充說明:這個時期是衰敗前的緩衝期,也是扭轉自己最後的關鍵時期,所以常會有重大事件/事故/意外(更換伴侶、伴侶變故、辭職、轉業、重病等)發生,迫使我們的人生完全轉向。這也是另一波離婚狂潮與真正的「中年危機」。〕
 人的第八個七年期(49~56歲)關係著木星:
智慧初露曙色,自我必須開展自己,進入生命靈。
生理上的變化、退化帶來靈性上的機會,人開始由外在看向內在的自己,開始學習與真正的自己共處。
如果我們仍然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沮喪、騷動、喜怒無常就會覆沒、吞噬我們,在白晝也在夜夢裡……
 人的第九個七年期(56~63歲)關係著土星:
意味著「回歸」與「整理」,準備重生,發展出靈性人。
如果不是土星力量由外而內地工作,我們無法發展出大腦的額葉;土星力量讓我們自我整合卻也自我實現,發現自己的神聖,更發現自己的完整性,接受宇宙的所在、所是。
這時期對一切有內在深沉的平靜與接受,接受我們所是的樣態、接受我們的限制(所謂的「認分」、「認命」)。人生未被實現的部份也會常在心頭翻攪,造成內在蠢蠢欲動。
如果被成習困住了我們願意改變的心與動力,生活會開始永遠(靜)如止水/死水,失去生存的意義。
 人的第十個七年期(63~70歲及以上):
真正的回顧與前瞻:開始欣賞人、我不同,接受凋零的必然,卻也開始對人生感到失落。讓自己在計畫中慢慢疏離世界,進行離世的準備。。這是人在死亡之前真正的明白與醒覺:人生是什麼?凋零又是什麼?
這段時期可以是活力的重生,也可以是槁寂的死亡。


人生中最精萃、活力四射的時段都與太陽相關,太陽力量形成我們的心臟,也讓我們在各種動物元素中平衡出「人」,我們因此能在光亮的愛中接受也給予。
人必須在自己的太陽力量中把黑夜性的自己(身質的下三體)轉化成白晝性的自己(靈質三態),而這靠的是人(行使)的自由意志──前半生的我們,被(我們自己規劃出的)命運創造;後半生的我們,創造出自己的命運。
如果人在四十二歲之後,始終沒有找到自己該有的生命,就是等著老化與退化了:先退化新陳代謝系統,而後循環節律系統,最後神經感知系統。
其實,死亡不是只在老年時迫近我們,死亡隨時伺機而動,如果我們無法意識出生命的價值與目的,且戮力而行。
人真正的熟成不是只有生物、生理性的繁衍而已,而在於以自己為出發點,自願性、自發性地愛著這個世界,由自重、自愛而導向世界之愛、宇宙之愛。
找回自己,任何時候都不嫌遲,只怕自己醉生夢死,到死都沒有意識;每個人都有因應入世的模式與慣性,同一種慣性,常常出現為「出生」、出現為「事件」、也出現為「死亡」──可以(偶爾)慣性,但不要讓慣性走完且等於你生命的全部。
人的意識與態度在時間的軸線中一直改變著:如果人勇於經驗內在生命,讓自己的覺知赤裸、明白,就讓自己不再畏懼死亡,也穿越了死亡;而這,會帶來時時刻刻的新生!
讓自己自由、平等且博愛,人就完成了高貴的自己。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悦人悦己]華德福重量級人物靜宜老師也愛分享的社會正義芳療師媽媽在負離子團隊盛會上,分享與靜宜老師的感人相遇和成長故事,以及對直銷制度的反思和感悟。這是一篇充滿正能量與感動的分享,帶給人們對生活意義與助人事業的思考。
    Thumbnail
    avatar
    芳療師媽媽 | 悦心禾行芳療諮詢
    2024-04-15
    【華德福、SoR與中文讀經的邂逅】我嚮往有三種教育方式:神職人員的門徒制、高人達人的學徒制以及職業運動的師徒制。這三種關係需要恩典、因緣和摯誠心的合一,才能共譜出偉大的樂章。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對華德福教育、中文讀經教育和SoR腦科學教育的看法,並提出了結合這些教育方式的想法。
    Thumbnail
    avatar
    外師的外師:蕭博士
    2024-04-06
    【打鐵時光】行動打鐵駐點計畫:共融於體制內外——楊梅仁美華德福學校因為投入了華德福教育領域的研究所,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新朋友:本次感謝我的同學建儀與仁美華德福的巫老師、莊老師,成功促成了行動打鐵「駐點計畫」。這次我將和15位11年級的學子一起挑戰在6週內完成二件作品的超級任務!我們會成功嗎?就讓我們看下去~
    Thumbnail
    avatar
    長光
    2024-01-15
    華德福幼兒園畢業家長心得:從初心到感恩的每一步旅程會選擇彩虹屋,要從我和華德福的緣分開始,因為大學好友的兩個孩子都是就讀華德福學校,在陪伴他們長大的過程中,友人時常和我聊起孩子們在校的生活,讓我們有很多憧憬和薰陶。所以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只面試了兩間以華德福教育理念經營的幼兒園,最後會選擇彩虹屋的主要原因如下...
    Thumbnail
    avatar
    rainbowhouse
    2023-08-24
    華德福:這是什麼神奇的幼兒園?讓父親為女兒親手編上畢業花環女兒從彩虹屋幼兒園畢業了。我想幫台北華德福彩虹屋這個超級棒的幼兒園(無償)廣告。但這篇寫的時候,只是我的心情抒發文。看完你會知道為什麼:我愛這個學校,愛她們睿智風趣的園長,愛她們無限耐心與愛心的老師,也愛超級熱心有趣又多元的家長們。 好,開始了。 兩個禮拜前,幼兒園園長Wendy 馬麻問我:
    Thumbnail
    avatar
    rainbowhouse
    2023-08-12
    我想讓孩子進入華德福學校評估選擇之一最近各校的招生說明會陸續展開,許多家長找我提問這個問題,在匆忙的上課行程中實在沒有足夠時間完整回答,所以特別整理一下我想回應的內容提供有需求的家長參考:我們先回到華德福的教育圖像,看看史代納在1919年給第一屆華德福學校的家長和老師提出了五個圖像,然後再從我們自己的環境中,找出如何與這些圖像接軌的預
    Thumbnail
    avatar
    鄭克昌
    2023-04-05
    我想讓孩子進入華德福學校該怎麼評估選擇呢?之三 我想送小孩進華德福學校評估之三 接續前兩篇的圖像介紹 Steiner給華德福學校的第三個教育圖像:意志力(和自然力) 「從現有的大環境來看,舊有的社會情況與朝向未來,更加人性、更符合社會性要求之間是衝突的。 老師出於食古不化、狹隘思想而畫在黑板上要孩子照抄的那些東西,對今日的小孩來說就是小惡魔!孩子
    Thumbnail
    avatar
    鄭克昌
    2023-04-05
    我想讓孩子進入華德福學校該怎麼評估選擇呢?之二 史代納在第一所華德福學校開學前的演講提出的第二個教育圖像:[給予全新的愛] 「當今的社會人們用相同的語詞表述著相反的意念,這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變得更加困難,當我們試圖在實務上去解決教育和社會的問題時,我們必須從根本開始,不可能在舊有的教育和科學方法中誕生出新的成果,教育和科學探索本身必須改變。
    Thumbnail
    avatar
    鄭克昌
    2023-04-05
    黃金五把鑰匙|華德福教育入門書〔黃金五把鑰匙〕是Helle Heckmann所著,書中提到五把黃金鑰匙: 睡眠、運動、用餐、節奏和關愛照顧。 #黃金五把鑰匙 #華德福教育 #幼兒照顧 #孩子教養 #睡眠 #運動 #用餐 #節奏 #關愛照顧 #華德福書籍 #病是教養出來的 #以為長大就會好了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
    Thumbnail
    avatar
    Eva Chen
    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