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瓦基版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歐陽立中老師將瓦基的這本《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形容成「自媒體版的與成功有約」,實在是太貼切了!!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 瓦基的這本書的話
那會是「瓦基版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
因為瓦基真的把書中所寫的內容,全都活出來了!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這本書
基本上就是瓦基在說明他是如何靠著閱讀
一點一滴的改變自己的人生,
讓自己一直朝著更好版本的自己邁進。
而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
不僅能夠利己利他,成為有貢獻的人。
更棒的是,還能靠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賺錢。
閱讀如何改變人生?
那麼,到底 閱讀和實踐是如何改變瓦基的呢?
透過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瓦基穩健的累積財務資產。
透過學習領導管理,讓他在職場上順利晉升。
透過書中帶來的微小改變,調整出最適合日常的生活規律。
透過商業、創業的方法,發掘說書市場的藍海。
透過人生意義的醒思,擺脫傳統價值觀。
經過這些洗禮,瓦基最後蛻變成一個截然不同、嶄新的人。
從閱讀中獲得知識感覺比較不困難,
但難能可貴的是,瓦基透過閱讀,
經由14個行動計劃,打造屬於他自己的夢幻工作,
做出不平凡的選擇,走出不平凡的路!
書中提到的很多點,都讓我有被擊中的感覺
1.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對於人生的方向,你認為自己是駕駛還是乘客?
回想過去,一直以來我都是乘客,
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掌握方向盤。
覺得自己無法掌控生命,任由時間的洪流帶我去任何地方。
書中也給了我們學習自主駕駛的#解法
那就是是建立 晨間習慣 以及 筆記系統
建立晨間習慣可以讓我們重新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因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先支付給自己。
建立筆記系統的目標在於主動規劃自己的生活,
可以讓我們追蹤過去、釐清現在,設計未來。
晨間習慣跟子彈筆記,
塔妮雅實行到現在(2023年2月)差不多已經七個月
我感覺它們真的是有用的。
我的內心變得比較開心,也比較踏實,
感覺自己比較能夠主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過想要過的生活
情緒也變得比較穩定,比較不會隨波逐流,盲目的過日子。
把照顧好自己擺在第一順位,這種感覺真好!
2.不做比做更有效率
我在看到步驟14的 「放棄框架」 和 「拒絕框架」 時非常有感,
我赫然發現我就是不懂得這一點,
什麼都想要,導致什麼都沒做好。
而我也不太懂得拒絕,導致雜事很多、力量分散。
原來「說不,並非辜負別人,而是為了維護自己。
設定邊界並不會顯得你不尊重,反而是表達了你對自己的尊重。」
瓦基在書中舉了好多實際應用的例子,說明他是如何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
他說:「如果有任何的事情或請求,我們覺得『還好而已』,那就不要答應;
反之,如果我們覺得『太棒了,這件事非我不可』,那我們才點頭。」
還有一段話我也覺得寫得很棒,
那就是:水的清澈,並非因為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
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
那些能夠看清目標、勇往直前的人,往往是體悟並奉行減法哲學的人。
透過減法,果斷放棄和拒絕。
當我們放棄和拒絕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聚焦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時,
通往目標的道路才會展開在眼前。
結語
讀完瓦基的這本書我發現,瓦基的成功不是幸運,
而是一步一步穩扎穩打而來的必然結果。
在讀這本書時,我感到全身熱血沸騰,未來充滿希望。
我也在書中畫了滿滿的重點,值得多次閱讀!
#2023 #第6本 #閱讀筆記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https://ibanana.biz/2-07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9會員
217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塔妮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讀完這本書,才知道 原來當個好老師,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老師本身要學這麼多東西,還要設法應用在孩子們身上 老師本身的心態也要能夠時時保持平和 才能面對很來自多家長跟孩子們給的挫折跟考驗 也因為讀了這本書,知道老師們在忙什麼?困難點又在哪? 家長該如何配合,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效果達到最高效率!
這本書是《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每一天》的續集 重點主要是在說明 為什麼很多人看了心想事成或是秘密之類的書之後,人生卻沒有任何的改變? 答案很簡單 就是人們光只是想,而沒有付諸行動 沒有付諸行動的原因是害怕失敗 於是找了很多藉口不去行 所以,心想當然不會事成啦! 因此,在行動之前,調整我們的心態
【閱讀筆記】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隨時隨地都要多用心! 睡一覺起來仍覺得疲倦嗎?這其實是因為「大腦疲勞」 「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這本書作者是一名禪僧,同時也是一名精神科醫師。 想要消除疲勞,必須先確認我們的疲勞是屬於哪一種。 書中說明疲勞分三種。 第一種是身體的疲勞,第二種是由「負面情緒」造成
「防彈筆記法」這本書是在聽瓦基的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時聽到的,剛發現的時候非常驚為天人。感覺這本書可以解決我長久以來浪費時間、處理事情沒有邏輯的痛點。 於是我開始聽Esor的高效人生商學院 Podcast,並上網搜尋他的部落格電腦玩物。當我對Esor的作品瞭解越多時,更加佩服他。原來,他就是這
讀完這本書,才知道 原來當個好老師,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老師本身要學這麼多東西,還要設法應用在孩子們身上 老師本身的心態也要能夠時時保持平和 才能面對很來自多家長跟孩子們給的挫折跟考驗 也因為讀了這本書,知道老師們在忙什麼?困難點又在哪? 家長該如何配合,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效果達到最高效率!
這本書是《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每一天》的續集 重點主要是在說明 為什麼很多人看了心想事成或是秘密之類的書之後,人生卻沒有任何的改變? 答案很簡單 就是人們光只是想,而沒有付諸行動 沒有付諸行動的原因是害怕失敗 於是找了很多藉口不去行 所以,心想當然不會事成啦! 因此,在行動之前,調整我們的心態
【閱讀筆記】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隨時隨地都要多用心! 睡一覺起來仍覺得疲倦嗎?這其實是因為「大腦疲勞」 「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這本書作者是一名禪僧,同時也是一名精神科醫師。 想要消除疲勞,必須先確認我們的疲勞是屬於哪一種。 書中說明疲勞分三種。 第一種是身體的疲勞,第二種是由「負面情緒」造成
「防彈筆記法」這本書是在聽瓦基的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時聽到的,剛發現的時候非常驚為天人。感覺這本書可以解決我長久以來浪費時間、處理事情沒有邏輯的痛點。 於是我開始聽Esor的高效人生商學院 Podcast,並上網搜尋他的部落格電腦玩物。當我對Esor的作品瞭解越多時,更加佩服他。原來,他就是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閱讀是吸收知識的第一步,而有效整理與應用知識,則決定了閱讀的價值。許多知識型創作者透過閱讀筆記記錄重點、釐清思路。進化村站長提出的「COD 摘要評論法」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寫筆記方法,讓筆記不只是記錄,更能創造價值。 閱讀筆記有助於記憶與理解,避免「看過就忘」的情況發生,並可累積內容轉化為心得文章
Thumbnail
每次過完農曆年,麥克最期待的活動就是書展了!麥克這次不惜翻山越嶺披星戴月三顧茅廬七出祁山來到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看看書展現場都有些甚麼酷主機出現。大家趕緊繫上安全帶,麥克要發車啦!
Thumbnail
#一天中我們會經歷無數的選擇,從等等吃什麼這種小問題到工作中的各種決策等攸關生存的選擇,這些抉擇的重量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膨脹,開始對我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擁有更多選擇,不是應該更快樂嗎?然而現實狀況卻並非如此 #幫助你了解選擇背後的心理因素及應對方法,甚至能解決你的內耗問題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瓦基以作者身份分享如何選擇自主生活,主要內容包含四個步驟:認識自己、以終為始、保持動力和復盤。這篇文章介紹了瓦基的思維和方法,如建立身分認同、晨間習慣、以及自我反省等技巧,可供讀者借鑑。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因為閱讀前哨站而開始寫閱讀心得,還有也會收聽「下一本讀什麼」的節目,讀這本書是想多了解瓦基的這段歷程,希望有一天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自主人生。 這本書是瓦基以自己的經歷來說明如何打造自己的夢幻工作。藉由認識自己,「以終為始」的制定目標,驅使內在動力,回顧與反思,以及不同抉擇的思考模式,一步步接近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記錄閱讀瓦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一個小章節的摘要筆記。
閱讀是吸收知識的第一步,而有效整理與應用知識,則決定了閱讀的價值。許多知識型創作者透過閱讀筆記記錄重點、釐清思路。進化村站長提出的「COD 摘要評論法」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寫筆記方法,讓筆記不只是記錄,更能創造價值。 閱讀筆記有助於記憶與理解,避免「看過就忘」的情況發生,並可累積內容轉化為心得文章
Thumbnail
每次過完農曆年,麥克最期待的活動就是書展了!麥克這次不惜翻山越嶺披星戴月三顧茅廬七出祁山來到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看看書展現場都有些甚麼酷主機出現。大家趕緊繫上安全帶,麥克要發車啦!
Thumbnail
#一天中我們會經歷無數的選擇,從等等吃什麼這種小問題到工作中的各種決策等攸關生存的選擇,這些抉擇的重量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膨脹,開始對我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擁有更多選擇,不是應該更快樂嗎?然而現實狀況卻並非如此 #幫助你了解選擇背後的心理因素及應對方法,甚至能解決你的內耗問題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瓦基以作者身份分享如何選擇自主生活,主要內容包含四個步驟:認識自己、以終為始、保持動力和復盤。這篇文章介紹了瓦基的思維和方法,如建立身分認同、晨間習慣、以及自我反省等技巧,可供讀者借鑑。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因為閱讀前哨站而開始寫閱讀心得,還有也會收聽「下一本讀什麼」的節目,讀這本書是想多了解瓦基的這段歷程,希望有一天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自主人生。 這本書是瓦基以自己的經歷來說明如何打造自己的夢幻工作。藉由認識自己,「以終為始」的制定目標,驅使內在動力,回顧與反思,以及不同抉擇的思考模式,一步步接近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記錄閱讀瓦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一個小章節的摘要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