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媽媽也不是你的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有一句話,「我們選擇只將時間花在家人與我們的觀眾讀者身上,而捨去了原本既有的同事朋友圈。」其實能夠做到這種境界,就可以在人際方面自由了,因為有好多人很在意他人言語。不只是在一般人際上,兩位作者能做到斷捨離,面對媽媽,也能讓她做自己,不預期媽媽應該要怎麼樣。我想要請兩位跟我們分享,實際上在生活中如何交友,還有如何跟媽媽相處?怎麼做到沒有預期?(洪仲清老師)

我們的媽媽朋友很多,然後他是佛教徒,所以常常會跑寺廟念經拜拜,並且和出家師父們還有其他佛教徒的朋友聊天,佛法的環境似乎讓他感到安心愜意。

我們出生之後就在台中的姨婆家長大唸書,然後媽媽在台北工作,並且住在精舍裡,所以他很多佛經都會念,也會演奏法器,非常厲害,我們小學、中學的寒暑假都會上台北參加法會,所以也很會念經,哈哈!

不過因為從小就沒有住在一起,然後媽媽講話也比較直接、直率,所以我們一直都有點怕他,和他待在同一個空間的時候,皮還會不自覺繃得很緊,很不自在,我們自己也不是很喜歡這樣的感覺,加上我們從小在姨婆家長大,所以有時候還會對媽媽擺出媽媽的樣子不以為然,天啊!好不孝!😅

出了社會之後就也不喜歡回家,而喜歡待在男朋友家,然後離職創業後也不敢回家,因為自己還沒有成績之前也不敢回家,但生命就是會安排事情讓你好好面對!

因為家人生日、母親節等等節日時,我們還是會一起聚餐,有時候媽媽也會叫我們回家,我們也不敢違抗。我們覺得之所以那麼害怕媽媽,可能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也沒有做好像女兒乖巧的模樣吧!

但我們自己又有想要過的生活,實在不願放棄,所以一開始離職時也不敢講,後來告訴媽媽之後,他也會多少勸我們回到職場,但回職場就像要我們的命一樣,所以我們也很難妥協,於是繼續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一開始家人也是拿我們沒輒,所以每次聚餐時多少有點尷尬。我記得有一次我們主辦整理的講座時有邀他們來聽,就這樣一點一點地洗腦他們。

後來他們也開始看我們拍的影片,就更清楚我們到底在幹嘛,也會跟我們說他們認同斷捨離的概念,所以我們很感謝YouTube的存在,讓口才都不是很好的我們母女三人的溝通更加順利。

後來疫情的時候和媽媽住在一起,我們就一樣照常拍片、自己做飯、做瑜伽,於是媽媽就很清楚我們離職之後每天在幹嘛,後來他就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習以為常了。

有時候父母對小孩講話大概都是比較直接,但我們知道媽媽是很單純善良的普通人,不可能想要傷害我們,只有我們自己覺得受傷才會受傷。

之前有部劇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實「你的媽媽也不是你的媽媽」,他也是一個和我們一樣想要追求喜歡生活的人而已,也有自己的生活理念,也可能會不小心說錯話,就像我們自己也會一樣,所以我們互相尊重,讓媽媽去喜歡的寺廟拜拜、和那邊的人交朋友、做任何想做的事,就算不理我們也沒關係,這樣他才會快樂健康,然後我們也不犧牲自己的快樂,認真地生活和工作,一切就越來越好。

raw-image



更多我們過去七年的故事和想法 👉 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極簡人的家
46.9K會員
718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創作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極簡人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最近一個不小心,不曉得為何突然重溫小時候看的漫畫《玩偶遊戲》和《SKIP‧BEAT!》,都是劇情讓人印象深刻的精彩故事,實在很佩服會說故事的人。 最近有點好笑,維尼畫畫三年後,這個月開始嘗試寫寫隨筆文章,而我寫小說三年後,居然也畫起漫畫來! 其實最初是維尼提議可以畫一些跟極簡生活相關
Thumbnail
2025/05/01
最近一個不小心,不曉得為何突然重溫小時候看的漫畫《玩偶遊戲》和《SKIP‧BEAT!》,都是劇情讓人印象深刻的精彩故事,實在很佩服會說故事的人。 最近有點好笑,維尼畫畫三年後,這個月開始嘗試寫寫隨筆文章,而我寫小說三年後,居然也畫起漫畫來! 其實最初是維尼提議可以畫一些跟極簡生活相關
Thumbnail
2025/04/01
面對電影,我幾乎是無法抵抗的。 短短的兩小時就道盡人生百態,我們的生命不也是這樣曇花一現嗎? 因此某種刻在骨子的DNA好像就會讓我忍不住去親近那本質似乎相通的事物,希望在這段被特意濃縮的時空中找出一些有關自己的蛛絲馬跡。 這種難解的心理驅動不停發生在我身上,彷彿有個不知在何處的神秘人物正徑自寫
Thumbnail
2025/04/01
面對電影,我幾乎是無法抵抗的。 短短的兩小時就道盡人生百態,我們的生命不也是這樣曇花一現嗎? 因此某種刻在骨子的DNA好像就會讓我忍不住去親近那本質似乎相通的事物,希望在這段被特意濃縮的時空中找出一些有關自己的蛛絲馬跡。 這種難解的心理驅動不停發生在我身上,彷彿有個不知在何處的神秘人物正徑自寫
Thumbnail
2025/03/15
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書,概念不算新,但值得紀錄回味,日後想要回顧的話,就有這份讀書筆記可以查閱! 之前先讀了田坂廣志的《死亡不存在》,然後才讀了他這本《幸運是可以鍛鍊的》,兩本書的概念可以互通,交集的地方都談到了量子力學的零點能量場,也可以說是阿卡西紀錄,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宇宙訊息儲存的場
Thumbnail
2025/03/15
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書,概念不算新,但值得紀錄回味,日後想要回顧的話,就有這份讀書筆記可以查閱! 之前先讀了田坂廣志的《死亡不存在》,然後才讀了他這本《幸運是可以鍛鍊的》,兩本書的概念可以互通,交集的地方都談到了量子力學的零點能量場,也可以說是阿卡西紀錄,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宇宙訊息儲存的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本書有一句話,「我們選擇只將時間花在家人與我們的觀眾讀者身上,而捨去了原本既有的同事朋友圈。」其實能夠做到這種境界,就可以在人際方面自由了,因為有好多人很在意他人言語。不只是在一般人際上,兩位作者能做到斷捨離,面對媽媽,也能讓她做自己,不預期媽媽應該要怎麼樣。我想要請兩位跟我們分享,實際上在生活中
Thumbnail
這本書有一句話,「我們選擇只將時間花在家人與我們的觀眾讀者身上,而捨去了原本既有的同事朋友圈。」其實能夠做到這種境界,就可以在人際方面自由了,因為有好多人很在意他人言語。不只是在一般人際上,兩位作者能做到斷捨離,面對媽媽,也能讓她做自己,不預期媽媽應該要怎麼樣。我想要請兩位跟我們分享,實際上在生活中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整個八月~九月中旬,因為沒有找短期打工,大部分都閒置在家,媽媽陪我說了很多話,有時候媽媽綿延不絕的展開話題,我會一邊處理自己的事,一邊打開耳朵,聽到關鍵字,好奇驅使就會探問的更多一些,有時索性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的聽她幾回。
Thumbnail
整個八月~九月中旬,因為沒有找短期打工,大部分都閒置在家,媽媽陪我說了很多話,有時候媽媽綿延不絕的展開話題,我會一邊處理自己的事,一邊打開耳朵,聽到關鍵字,好奇驅使就會探問的更多一些,有時索性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的聽她幾回。
Thumbnail
她們兩人頭靠著頭輕輕搖晃,慢慢的把身體舒展開,互相支撐倚靠著對方,卻又獨立於彼此。有一些段落需要當對方的支點讓她綻放;有一些段落則是把自己的重量堆疊在對方身上,大多數的時候,兩個人相互呼應的獨自擺動著。
Thumbnail
她們兩人頭靠著頭輕輕搖晃,慢慢的把身體舒展開,互相支撐倚靠著對方,卻又獨立於彼此。有一些段落需要當對方的支點讓她綻放;有一些段落則是把自己的重量堆疊在對方身上,大多數的時候,兩個人相互呼應的獨自擺動著。
Thumbnail
朋友寄來《母愛創傷》的書給我,我翻了幾頁擱在一旁,我自己買了好多跟「家」有關的心理叢書也沒過多久都上網賣掉了。關於「家」的難解,關於「母女之間一輩子的糾纏」其實不是「書」可以解決的,那得從「日子」去過,把日子過成一本心靈療癒書,看誰可以先治癒誰?
Thumbnail
朋友寄來《母愛創傷》的書給我,我翻了幾頁擱在一旁,我自己買了好多跟「家」有關的心理叢書也沒過多久都上網賣掉了。關於「家」的難解,關於「母女之間一輩子的糾纏」其實不是「書」可以解決的,那得從「日子」去過,把日子過成一本心靈療癒書,看誰可以先治癒誰?
Thumbnail
每個人生長在不同環境及家庭,看法及觀點自然不同,有時你覺得平常無奇再自然不過的家庭生活,卻可能是別人羨慕而不可得的。
Thumbnail
每個人生長在不同環境及家庭,看法及觀點自然不同,有時你覺得平常無奇再自然不過的家庭生活,卻可能是別人羨慕而不可得的。
Thumbnail
有人對自己不好,對待和他要好的家人也不好;有人對自己好,對待他的家人也好,對別人不好。
Thumbnail
有人對自己不好,對待和他要好的家人也不好;有人對自己好,對待他的家人也好,對別人不好。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三十歲了,人生面臨到兩件事情,自願性無業一陣子、與母親相處好一陣子。 大學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機會跟家人長期相處,我家鄉在台南,念書跟工作都在台北,標準北上小孩,曾有一次跟母親相處約1個月的時間,也大概是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吵架,上演著世間情的劇碼,都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做生意的方式、價值
Thumbnail
三十歲了,人生面臨到兩件事情,自願性無業一陣子、與母親相處好一陣子。 大學畢業後就沒有什麼機會跟家人長期相處,我家鄉在台南,念書跟工作都在台北,標準北上小孩,曾有一次跟母親相處約1個月的時間,也大概是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吵架,上演著世間情的劇碼,都不是什麼嚴重的大事,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做生意的方式、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