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什麼我們不規劃未來、不擔憂未來?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我們整理好自己的價值觀,並且將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之後,才發現原來「不擔憂未來」是那麼罕見的事,原來有那麼多人覺得我們「不擔憂未來」很奇怪。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擔憂未來」,這都要從「極簡生活」開始。
學習極簡生活,讓我們開始學習去意識和發現「每項物品帶給我們的各種感受」
例如,「這台ASUS的筆電好重,揹出去一天回來之後,晚上肩頸和手臂變得有點緊、有點僵硬⋯⋯(導致我們兩睡前需要互相按摩一下)」
例如,「這個斜肩包好輕巧,把iPad放進去也沒什麼重量,輕巧到誤以為自己出門有少帶什麼?(出門怎麼這麼輕鬆?)」
例如,「這件褲子好貼合、有點緊身,脫褲子時要從腳踝處往下慢慢拉才行,有點麻煩、有點花時間⋯⋯(脱到差點要跌倒)」
例如,「這條毛巾有點厚,清洗時手要多出點力,長度也有點長,需要搓洗久一點,晾乾至少要兩天,不過吸水力很足、可以快速擦乾頭髮⋯⋯」
「毛巾」很難洗、但用來擦頭髮吸水力很足,如果改用好清洗的「手帕」來取代,雖然沒有像毛巾吸水力那麼好,但清洗的輕鬆感更勝一籌,於是後來在毛巾需要汰換時我就改用手帕了。
每件物品都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某個偏好」以及「某個不偏好」,方便我們調整自己的生活和行動,然後逐漸成為朝向「偏好愈多、不偏好愈少」的生活前進。
物品可以如此,情緒也可以如此。
我們偏好「平靜、愜意、放空」的狀態,不偏好「焦慮、擔憂、憤怒」的狀態,於是如同「整理物品」一樣、一個物品一個物品地去檢視、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地去檢視,一個情緒一個情緒地去檢視,逐漸地不偏好的物品就變少了、不偏好的情緒也變少了!

我們為什麼不選擇擔憂未來?

第一個是因為不喜歡「擔憂的感覺」,第二個是因為「我們擔憂不來」。
我們採取的方法之一是「反向思考」,我們整理出自己擔憂什麼部分、擔憂的部分有什麼因應之道,以及這些因應之道有多高的機率可以成功解決這些擔憂。
例如,以前我們擔心買不起房、擔心只能一直住在狹小的10坪小套房,於是努力上班、加班賺錢,但是努力賺錢的同時卻又一直購物、聚餐、按摩來犒賞自己工作的辛勞、中醫調養身體也沒少支出。
因為擔憂沒錢而努力上班賺錢,這些錢還是全都流了出去。
我們發現自己的能力太差,根本無法因應未來的變化,尤其無法估算自己到底需要花多少錢來「犒賞自己的辛勞、彌補內心的不快」,當我們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時,各種支出反而會不斷增加⋯⋯
再加上我們不像有些人可以透過投資理財穩定獲得報酬率、掌握未來,而且我們又對投資理財領域不太感興趣,強迫自己學習也覺得不太可能會學得好,至少我們在財金所2年、在金融業待4年之後更發現這樣的事實。
我們發現自己只能把握當下感興趣且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目前這些事就是拍片、寫作、寫小說(布蘭達)、畫畫(維尼)這幾件事而已。
就跟「整理物品」一樣,我們慢慢地檢視並發現自己對各種事情的反應和情緒,將自己不偏好的項目和情緒慢慢移除,雖然過程中會經歷更混亂的階段(就如同整理物品、下架物品之後家裡會短暫地變得更亂),但是後來內心就愈來愈平靜,生活就愈來愈輕盈。
因為我們後來認知到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發現「規劃未來」、「掌握未來」是我們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於是我們選擇「不勉強自己」去規劃未來,接受自己的不足、斷捨離自己不適合、不喜歡的工作,在自己喜歡、適合的領域揮灑自己、享受生活。
這就好比有些人發現自己是在「亂中有序」的環境中工作能更有創造力,我們則是發現自己在物品太多、太亂的環境中工作反而無法專心、混亂會干擾我們的思緒,於是就把那些干擾物、干擾事給斷捨離了!
有些人相信某個三年以上沒使用的物品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用到、相信自己的投資可以在未來獲得正報酬,但對我們來說,這些在未來可能會用到的物品會干擾到「現在的我們」,花時間去規劃未來會排擠掉我們享受當下的時空,於是在各種權衡和取捨之下,我們選擇當下就去做想做的事、選擇清洗工作更輕鬆的手帕、選擇放棄吸水力更強的毛巾、選擇放棄去擔憂未來。
我們為了獲得現在時空的清爽而進行斷捨離,因此願意承擔(享受)未來生活可能產生的一點點不方便;為了讓清洗工作更輕鬆,願意承擔吸水力稍差的手帕;為了能全心享受當下的創作,我們願意承擔收入上的不穩定、未來生活保障的不確定性。(是說充滿不確定和變化的人生才有趣啊!)
選擇規劃未來也沒有不好,因為每個人適合的、喜歡的生活都不同,只是我們也許可以再多思考一下,規劃未來、擔憂未來確實可以獲得某些好處,但同時也會需要付出某些代價,我們是否也準備好承擔這些代價了?

不擔憂未來的其他理由?

前面的分析透過理性思考、邏輯思維就可以輕易推導而出,學習和實踐極簡生活的人都能夠辦得到,但如果這些分析還不足以讓一個人「不擔憂未來」的話,那就去蒐集更多能夠說服自己的資訊吧!
當初我們因為非常想要「擔憂的感覺」,於是我們找了很多書,想要更了解這個世界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如果可以發現核心的運作模式,我們生活在其中一定會更輕鬆吧!(後來發現真的是)
後來我們又發現了什麼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24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布蘭達&維尼的簡單生活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8.8K會員
642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60個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極簡人的家 的其他內容
哈囉!🙋🏻‍♀️ 你這週過得如何呢? 新的一年,我們想要做一些新嘗試, 或許應該說有了一些有趣的靈感💡。 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在網路上看見其他人各式各樣的生活樣貌, 也會了解到許許多多不同的生活理念, 有時激發了自己產生意象不到的生活點子, 有時也會有沮喪失落的時刻, 每一種念頭點點累積後都會
兩週前,我們在YouTube的社群中發了一個小問卷(如下圖),結果還蠻令我意外的,我也蠻好奇大家會覺得我們的答案是什麼!(請留言告訴我們😆) 問卷的結果是「18%的人選擇吃『開心』的食物、2%的人選擇吃『不開心』的食物、80%的人選擇吃『有時候開心、有時候不開心』的食物,是說這個世界未免也太過符合
前陣子我們突然有靈感想要每天在YouTube日更日常生活的Vlog影片,大約維持了兩個月之後,近期則是選擇放棄日更影片的「後製剪輯與上字幕」的剪片工作。 我們推測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剪片這件事佔據我們一整天的比例太高了,一天之中在剪完片之後就無法再做其他事情了,一天下來後身心都感到有些疲憊,再加上最近又
人類是一個很麻煩的生物,總是想要讓自己更好、成長、進步,因為這個遊戲人物的「預設值」讓我們總是不斷地追求,當自己進步的時候很開心、沒有進步的時候又不開心,有時候把自己搞得很累、也把周遭的人搞得很累。 有時候累一點是蠻好玩的,但一直很累的話,那就真的很累了!哈哈! 「只是因為當下內心想做才去做」是我們
收納整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方法就是「一進一出法」。 顧名思義就是「每增加一樣物品,就捨去一樣物品」,如此一來家裡的生活空間或收納空間才不會愈來愈少。 也就是說,當我們有個更想要的新物品,我們就要捨棄一個舊有的物品。 換成相同顏色?例如,都換成白色或黑色? 換成更輕巧好摺疊款?
因為「壓力大所以愛吃甜食」,但考慮到「吃太多糖不健康」,你會怎麽做? 減少吃甜食的頻率?一週吃3次改成吃2次? 將每次的份量減半?2塊切片蛋糕改成1塊? 改成糖份較低的甜食?巧克力奶油蛋糕改成起士蛋糕? 每次吃美食、每次購物都要讓自己壓力更大嗎?到底美食和購物真能解決根源的壓力問題嗎?
哈囉!🙋🏻‍♀️ 你這週過得如何呢? 新的一年,我們想要做一些新嘗試, 或許應該說有了一些有趣的靈感💡。 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在網路上看見其他人各式各樣的生活樣貌, 也會了解到許許多多不同的生活理念, 有時激發了自己產生意象不到的生活點子, 有時也會有沮喪失落的時刻, 每一種念頭點點累積後都會
兩週前,我們在YouTube的社群中發了一個小問卷(如下圖),結果還蠻令我意外的,我也蠻好奇大家會覺得我們的答案是什麼!(請留言告訴我們😆) 問卷的結果是「18%的人選擇吃『開心』的食物、2%的人選擇吃『不開心』的食物、80%的人選擇吃『有時候開心、有時候不開心』的食物,是說這個世界未免也太過符合
前陣子我們突然有靈感想要每天在YouTube日更日常生活的Vlog影片,大約維持了兩個月之後,近期則是選擇放棄日更影片的「後製剪輯與上字幕」的剪片工作。 我們推測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剪片這件事佔據我們一整天的比例太高了,一天之中在剪完片之後就無法再做其他事情了,一天下來後身心都感到有些疲憊,再加上最近又
人類是一個很麻煩的生物,總是想要讓自己更好、成長、進步,因為這個遊戲人物的「預設值」讓我們總是不斷地追求,當自己進步的時候很開心、沒有進步的時候又不開心,有時候把自己搞得很累、也把周遭的人搞得很累。 有時候累一點是蠻好玩的,但一直很累的話,那就真的很累了!哈哈! 「只是因為當下內心想做才去做」是我們
收納整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方法就是「一進一出法」。 顧名思義就是「每增加一樣物品,就捨去一樣物品」,如此一來家裡的生活空間或收納空間才不會愈來愈少。 也就是說,當我們有個更想要的新物品,我們就要捨棄一個舊有的物品。 換成相同顏色?例如,都換成白色或黑色? 換成更輕巧好摺疊款?
因為「壓力大所以愛吃甜食」,但考慮到「吃太多糖不健康」,你會怎麽做? 減少吃甜食的頻率?一週吃3次改成吃2次? 將每次的份量減半?2塊切片蛋糕改成1塊? 改成糖份較低的甜食?巧克力奶油蛋糕改成起士蛋糕? 每次吃美食、每次購物都要讓自己壓力更大嗎?到底美食和購物真能解決根源的壓力問題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今晚我在YT上看到一個非常有共鳴和擊中我心的內容,關於「為什麼我們不該刻意努力?」我們是否下意識的認為,刻意努力肯定跟成功綁定在一起。
Thumbnail
  首先,「欠」是一種債務關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一種債務關係嗎?所謂債務關係是一種契約關係,當債務一還完,債務人與債權人就沒有任何義務與責任,但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建立在這種雙方都同意、協議的契約關係嗎?我能夠選擇我的父母或父母能夠選擇我嗎?契約有明確的履約要件,但親子關係有一套客觀的標準
Thumbnail
兒童的行為和價值觀只是成人世界的投射,成年人對屁孩的默許,可能只是想藉由兒童發洩他們被社會壓抑的惡意。兒童是社會的鏡子,他們所有的反應都是反射社會的真實運作,所謂的「屁孩」,也只不過是沒有胭脂抹粉的真實社會罷了。
Thumbnail
探索為什麼我們在炭火、燈泡和星體的光芒中看不見綠光的科學原因。解釋了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和黑體輻射的關係,並提出了透過科學儀器觀測綠光的可能性。
親情不是用來綁架的 前言 <吳若權幸福書房>有集節目是在談論商周出版的《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這本書!有意思的是:此集的留言比其他節目多了近十倍。總共有2298則留言(到111.11.30為止)。而且有的留言底下的回覆也有數十則之多,表示他的節目令人深有所感;而留言底下的回覆也是頗得人心。我們先看那兩
Thumbnail
一、否定他就像在否定自己 能夠傷害我們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皆與我們有足夠深的連結才有傷害我們的權利,傷害的權利與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有著不可劃分的整體。 活在想像裡面好像告訴我們可以去留住那些消失的東西,但難道靠著想像存活,我們就能真的擁有嗎? 二、他的優勢照映出自己最深的缺乏 我們可以如何改善?
Thumbnail
  出社會工作至今也快十年了,這些年來,工作量的無窮無盡、同事間的明爭暗鬥,甚至是客戶的百般刁難,其實都不是令人沮喪的事,真正令人感到無力且失去鬥志的只有一件-不溝通。   或許這些都只是些小事,但我們是會忍耐的,也學會了忍耐,儘管這份忍耐抹殺了自我,迎合的群體。
Thumbnail
鶴立雞群,感覺是個很正面的成語,代表優秀的人在群體中特別突出;但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應該換群體了,因為身旁的人遠遠落後於你。你不再被打擊,不再有落後的危機感。 寧願在富人堆中當窮人,也不在窮人堆裡當富人 小心,遠離鮮花與鼓掌 圈子不大,成就難成 那我們該如何做? 1.每到一座山,就盡力爬到山頂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今晚我在YT上看到一個非常有共鳴和擊中我心的內容,關於「為什麼我們不該刻意努力?」我們是否下意識的認為,刻意努力肯定跟成功綁定在一起。
Thumbnail
  首先,「欠」是一種債務關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一種債務關係嗎?所謂債務關係是一種契約關係,當債務一還完,債務人與債權人就沒有任何義務與責任,但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建立在這種雙方都同意、協議的契約關係嗎?我能夠選擇我的父母或父母能夠選擇我嗎?契約有明確的履約要件,但親子關係有一套客觀的標準
Thumbnail
兒童的行為和價值觀只是成人世界的投射,成年人對屁孩的默許,可能只是想藉由兒童發洩他們被社會壓抑的惡意。兒童是社會的鏡子,他們所有的反應都是反射社會的真實運作,所謂的「屁孩」,也只不過是沒有胭脂抹粉的真實社會罷了。
Thumbnail
探索為什麼我們在炭火、燈泡和星體的光芒中看不見綠光的科學原因。解釋了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和黑體輻射的關係,並提出了透過科學儀器觀測綠光的可能性。
親情不是用來綁架的 前言 <吳若權幸福書房>有集節目是在談論商周出版的《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這本書!有意思的是:此集的留言比其他節目多了近十倍。總共有2298則留言(到111.11.30為止)。而且有的留言底下的回覆也有數十則之多,表示他的節目令人深有所感;而留言底下的回覆也是頗得人心。我們先看那兩
Thumbnail
一、否定他就像在否定自己 能夠傷害我們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皆與我們有足夠深的連結才有傷害我們的權利,傷害的權利與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有著不可劃分的整體。 活在想像裡面好像告訴我們可以去留住那些消失的東西,但難道靠著想像存活,我們就能真的擁有嗎? 二、他的優勢照映出自己最深的缺乏 我們可以如何改善?
Thumbnail
  出社會工作至今也快十年了,這些年來,工作量的無窮無盡、同事間的明爭暗鬥,甚至是客戶的百般刁難,其實都不是令人沮喪的事,真正令人感到無力且失去鬥志的只有一件-不溝通。   或許這些都只是些小事,但我們是會忍耐的,也學會了忍耐,儘管這份忍耐抹殺了自我,迎合的群體。
Thumbnail
鶴立雞群,感覺是個很正面的成語,代表優秀的人在群體中特別突出;但換個角度思考,我們應該換群體了,因為身旁的人遠遠落後於你。你不再被打擊,不再有落後的危機感。 寧願在富人堆中當窮人,也不在窮人堆裡當富人 小心,遠離鮮花與鼓掌 圈子不大,成就難成 那我們該如何做? 1.每到一座山,就盡力爬到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