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而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寬而栗
「寬而栗」出自《書經.皐陶謨》:
皐陶曰:「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嚴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
皐陶和治水的禹曾經擔任舜的大臣,〈皐陶謨〉記載了皐陶與禹的對話,內容談及如何治國安民、任用賢人。

皐陶提出選拔賢材的九種德行標準,能達到其中三種的人可以成為卿大夫,能做到六種德行的人可以成為諸侯,治理一個國家,能夠九德俱備的人可以在天子身邊辦事,幫助治理天下。

「寬而栗」是九種德行之一。「寬」是寬弘、寬厚,「栗」是莊敬謹慎,也就是後來的「慄」字,表示「恐懼」,人會因為害怕犯錯而行事小心謹慎。「寬而栗」是指一個人性格寬厚,但不是無限量寬容,而是心存肅敬謹慎,知道有些時候、有些情況是不能寬容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會員
167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解析「篤行」的意涵。
解析「明辨」的意涵。
解析「慎思」的意涵。
解析「審問」的意涵。
解析「博學」的意涵。
解析「篤行」的意涵。
解析「明辨」的意涵。
解析「慎思」的意涵。
解析「審問」的意涵。
解析「博學」的意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四種核心美德:謹慎、勇氣、節制與正義。謹慎教導我們選擇應該追求的事物,勇氣使我們不懼艱難,節制約束不義的渴望,而正義則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應得的一切。透過良好的意志,我們能夠追求更高的生活品德,最終獲得持久的幸福與榮譽。這篇文章強調,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對美好意志的擁抱,而非短暫的物質擁有。
「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什麼事也幹不好。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鍵是要講信用。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講究言必行,信必果。一個人如果不講誠信,是難以得到大家的認可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寬容」別人實際上是給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第三)  孔子說:『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不能以禮相待,很苛刻;行禮時不恭敬,敷衍了事;赴喪而不哀切,神色舉止滿不在乎,這樣的人,我還能怎麼看待他呢?』 孔子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
運用下列詞語,串連成一篇短文,詞語次序可以任意安排,文中引用到的詞語請加「 」。 「竭誠」「怨尤」「心安理得」「海闊天空」「和諧」            【師大附中推甄試題】   不管在哪裡,我們都要行事光明磊落,不做虧心事,才能「心安理得」。與人相處時難免會發生衝突,若能「忍一時,風平浪靜;
Thumbnail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第二)。  季康子是魯國的貴族,魯哀公當政時,實際掌握魯國大權,把國君給架空了。子是他的爵位,貴族有公、侯、伯、子和男五等爵位,子是第四等。康是他的諡號。康的含義很廣,
Thumbnail
本文探討四種核心美德:謹慎、勇氣、節制與正義。謹慎教導我們選擇應該追求的事物,勇氣使我們不懼艱難,節制約束不義的渴望,而正義則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應得的一切。透過良好的意志,我們能夠追求更高的生活品德,最終獲得持久的幸福與榮譽。這篇文章強調,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對美好意志的擁抱,而非短暫的物質擁有。
「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什麼事也幹不好。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鍵是要講信用。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講究言必行,信必果。一個人如果不講誠信,是難以得到大家的認可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寬容」別人實際上是給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第三)  孔子說:『居上位不能寬以待下,不能以禮相待,很苛刻;行禮時不恭敬,敷衍了事;赴喪而不哀切,神色舉止滿不在乎,這樣的人,我還能怎麼看待他呢?』 孔子之意,如果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
運用下列詞語,串連成一篇短文,詞語次序可以任意安排,文中引用到的詞語請加「 」。 「竭誠」「怨尤」「心安理得」「海闊天空」「和諧」            【師大附中推甄試題】   不管在哪裡,我們都要行事光明磊落,不做虧心事,才能「心安理得」。與人相處時難免會發生衝突,若能「忍一時,風平浪靜;
Thumbnail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第二)。  季康子是魯國的貴族,魯哀公當政時,實際掌握魯國大權,把國君給架空了。子是他的爵位,貴族有公、侯、伯、子和男五等爵位,子是第四等。康是他的諡號。康的含義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