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消逝那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小品『離別的食譜』。改編自韓國作家姜昌來散文集《老婆,今天可能有點辣:為癌末妻子做菜》

圖片引自中華電信/HaimiVideo

圖片引自中華電信/HaimiVideo

這是一部關於離別與復合,死亡與愛戀,料理與禁食,
終將迎來悲傷結局的故事。

原本處於分居狀態的夫妻,因為妻子大腸癌末期,所以決定重新住在一起,共度生命末期的故事。作家丈夫,原本不善料理,但為了妻子研究食譜,每天都希望可以烹調健康美味的料理,讓妻子再多吃一點,彷彿以此為繫帶,多留她在世上幾分。並在部落格裡分享食譜與共處的愉快記憶。

故事的尾聲,妻子住進了安寧病房,醫生說她什麼都不能再吃了,只能喝點無渣的流質。妻子對食物仍存有記憶和渴望。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他為妻子做最後一道料理,多次過濾的無雜質果汁。丈夫擔心多次過濾果汁已經失去香氣,病床上的妻子說,『這果汁就像你,平淡,但是什麼都有』說完笑得特別美。雖是隱晦的愛意,卻是完美丈夫最極致的評價了。

導演用了溫暖的色調,溫暖的旁白,輕快的配樂,想要淡化悲傷的氛圍。這也是原著作者的本意。

殘酷的事實是,妻子品嚐的每一口湯,放下筷子不再進食的每個片刻,都是往死亡更近一步。

看著深愛的人在眼前慢慢消逝,做多少準備都是不夠的。

二十歲的時候,父親住院了。在外地唸大學的我,每個週末,都在高速公路上往返奔波。每個長假,都在醫院裡度過。期中考前,在病房走廊讀著中國思想史,期末近了,在病床旁寫著報告。

那段日子的回憶模模糊糊的,父親精神狀態時好時壞,有時跟我聊聊,後來就漸漸的沈默了。直到某一日,他突然清醒過來精神奕奕望著我,我們開心的說想回家過年。然后,就只是迴光返照的恩澤而已。

這不是我第一次直視死亡,卻是生命給我的第一次重擊。

花了很大的力氣,過了很多年,我終於摸清了生命的輪迴,接受自己是個沒有爸爸的人。人生注定有了缺塊。然而,我卻因此對人生有了積極的詮釋,深怕錯過哪一步,會在短暫人生裡留下悔恨。所以逼自已去讀書,逼自己認真用力過活,逼自己應該功成名就,就想要痛快且燦爛的活著,如果我明天就閉眼離開的話。

在台北飄盪十餘年,偶爾回家的時候,總感覺媽媽又老了一點。母親出車禍住院的時候,因為忙著工作,只能花錢請外傭幫我擔負起照顧的責任。疫情封城,彼此隔絕了大半年,隨時可能告別的恐懼,讓人心慌。所以疫情之後,我動了返鄉的念頭。

回家後,才知道父母所謂的『平安,一切都好』,可能都只是善意的謊言。當人年紀越來越大,生活中的一動一靜都可能是負擔。腿腳痠痛是日常,肩頸僵硬是正常,一週中總有些不知名的原因讓人難以入眠,日漸失效的視力與聽力,會帶來不安與擔憂。

在面臨死亡之前,直視生命的消逝,竟讓人更難以承受。

這種愛的慢性剝奪,比驟然消逝的斷鏈,更讓人需要勇氣準備。連準備承受的勇氣,這過程,都感受到自己無比脆弱。

即使年過四十,關於消逝,我還沒有準備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囉嗦坎妮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2024/10/09
關於「黑白大廚:階級料理大戰」的靈性啟發。我們生存在這個三維地球,居然已經有這麼多人都能擺脫勝負二元對立的討論,而專注在愛德華李帶來的靈魂衝擊,並將之視為真正的「成功」。這種穿越表象看透本質的能力,需要敏銳的覺察和開放的思維,正是意識修煉的課題之一。
Thumbnail
2024/10/09
關於「黑白大廚:階級料理大戰」的靈性啟發。我們生存在這個三維地球,居然已經有這麼多人都能擺脫勝負二元對立的討論,而專注在愛德華李帶來的靈魂衝擊,並將之視為真正的「成功」。這種穿越表象看透本質的能力,需要敏銳的覺察和開放的思維,正是意識修煉的課題之一。
Thumbnail
2024/07/22
在2022年,作者的人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喧囂到平靜,從繁華到平凡。在20年的職場打滾中經歷過許多起伏,作者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意且知足,享受著內心的平靜和快樂。文章深受到靈修與心靈成長的教育,以及即將迎來的轉變所啟發。
Thumbnail
2024/07/22
在2022年,作者的人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喧囂到平靜,從繁華到平凡。在20年的職場打滾中經歷過許多起伏,作者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意且知足,享受著內心的平靜和快樂。文章深受到靈修與心靈成長的教育,以及即將迎來的轉變所啟發。
Thumbnail
2024/07/15
最近不預期的和一本書相遇,書名有點沈重卻又格外吸引人。 「死後人生:我那死去的哥哥現示死後世界真的存在,以及在那裡的生活點滴」 [Afterlife of Billy Fingers: How My Bad-Boy Brother Proved to Me There’s Life After
Thumbnail
2024/07/15
最近不預期的和一本書相遇,書名有點沈重卻又格外吸引人。 「死後人生:我那死去的哥哥現示死後世界真的存在,以及在那裡的生活點滴」 [Afterlife of Billy Fingers: How My Bad-Boy Brother Proved to Me There’s Life Afte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癌末妻子說:「請照顧我到最後!」於是向來遠廚房的丈夫開始學做菜。從只會煮泡麵加年糕的懶惰「慶尚道男人」,變成可以手腳俐落的煮海參湯、黑豬肉麵、海鮮鍋巴湯、桑黃磨菇雜糧飯等料理高手。這本書的主軸是作者為癌末的妻子烹製料理的日記。然而,這部書並非僅僅是一本食譜......
Thumbnail
癌末妻子說:「請照顧我到最後!」於是向來遠廚房的丈夫開始學做菜。從只會煮泡麵加年糕的懶惰「慶尚道男人」,變成可以手腳俐落的煮海參湯、黑豬肉麵、海鮮鍋巴湯、桑黃磨菇雜糧飯等料理高手。這本書的主軸是作者為癌末的妻子烹製料理的日記。然而,這部書並非僅僅是一本食譜......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小品『離別的食譜』。 改編自韓國作家姜昌來散文集《老婆,今天可能有點辣:為癌末妻子做菜》 這是一部關於離別與復合,死亡與愛戀,料理與禁食,終將迎來悲傷結局的故事。 原本處於分居狀態的夫妻,因為妻子大腸癌末期,所以決定重新住在一起,共度生命末期的故事。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韓劇小品『離別的食譜』。 改編自韓國作家姜昌來散文集《老婆,今天可能有點辣:為癌末妻子做菜》 這是一部關於離別與復合,死亡與愛戀,料理與禁食,終將迎來悲傷結局的故事。 原本處於分居狀態的夫妻,因為妻子大腸癌末期,所以決定重新住在一起,共度生命末期的故事。
Thumbnail
「如果我從來不曾感到過這渴望,我就不可能知道,愛是什麼。任何事做過了頭,就會變得無聊,除了這向你湧來的氾濫。」 ~~~魯米
Thumbnail
「如果我從來不曾感到過這渴望,我就不可能知道,愛是什麼。任何事做過了頭,就會變得無聊,除了這向你湧來的氾濫。」 ~~~魯米
Thumbnail
這篇〈歸〉11/12刊在漁民文化的精選第70集,是爸爸過世時,我寫下的詩. . 其實我心中沒有太多的遺憾,可能是我們去照顧他的時候,是他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吧.我們都恰恰的把握了那天選的時機. . 有時想起我們見面的一開始,他怕我們看看就走,所以想方設法趕走我們,只為了怕期待親情的心會落空。 . 到最後
Thumbnail
這篇〈歸〉11/12刊在漁民文化的精選第70集,是爸爸過世時,我寫下的詩. . 其實我心中沒有太多的遺憾,可能是我們去照顧他的時候,是他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吧.我們都恰恰的把握了那天選的時機. . 有時想起我們見面的一開始,他怕我們看看就走,所以想方設法趕走我們,只為了怕期待親情的心會落空。 . 到最後
Thumbnail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Thumbnail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Thumbnail
以死亡為題材的電影不在少數,可能也因為自己近幾年的人生經歷,開始能夠更同理影中人的處境和語言,沒一會兒就被電影捲進去了。述說家庭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的還是日本電影的調性,故事總是輕輕柔柔地通過,有感的地方會像冬天時的靜電一樣提醒妳,不張揚地等待回音。於是這部電影就如此這般地用一道道復刻料理,復刻回憶。
Thumbnail
以死亡為題材的電影不在少數,可能也因為自己近幾年的人生經歷,開始能夠更同理影中人的處境和語言,沒一會兒就被電影捲進去了。述說家庭的電影裡,我最喜歡的還是日本電影的調性,故事總是輕輕柔柔地通過,有感的地方會像冬天時的靜電一樣提醒妳,不張揚地等待回音。於是這部電影就如此這般地用一道道復刻料理,復刻回憶。
Thumbnail
翻開這本繪本的開頭前幾頁,只見內頁上只寫著簡單的七個字 —「獻給我們的媽媽」,引用著作者的用心,我也想將本篇文章獻給媽媽們,我的母親,妳的母親,你孩子的母親(若讀者您已身為人母,沒錯!正是妳自己本人)。
Thumbnail
翻開這本繪本的開頭前幾頁,只見內頁上只寫著簡單的七個字 —「獻給我們的媽媽」,引用著作者的用心,我也想將本篇文章獻給媽媽們,我的母親,妳的母親,你孩子的母親(若讀者您已身為人母,沒錯!正是妳自己本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