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用戶研究:手上拿著鎚子,看什麼都像釘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有一位學員詢問我如何在易用性測試的時候篩選適合的受測者,我們約了一個簡單的線上會議作討論,一開始他就打開文件列舉了一個二維的象限,想要討論 X 軸跟 Y 軸交叉所切出來的四種族群,何者適合作為受測者。​
討論到一半,我踩了煞車:「等等等,你雖然講了很多你是怎麼評估這幾個目標族群的想法,但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卻沒有告訴我,這樣我沒辦法給你建議。」
學員:「老師你需要知道什麼嗎?」​
我:「研究目的啊,你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做研究,這件事情為什麼對你們公司有幫助呢?」
沒想到一問就戳到了重點,學員吱吱嗚嗚的討論:「其實是這樣,之前跟老師上完易用性測試之後,我們公司剛好有內部後台的 User 一直抱怨某個問題,所以我就提議作易用性測試,然後再看看怎麼解決……」​
雖然不知道為何他要繞這麼遠,但這個故事蠻值得鼓勵的,我繼續引導道:「喔喔,恭喜你成功的在公司應用之前上課學習到的內容,然後呢?」​
學員有點開心的語速加快:「結果就很漂亮的解決這個問題啦,然後老闆知道了覺得很不錯,就要我再嘗試看看,這次換成去找看看前台 User 的問題來處理。」​
我再次恭喜之後,詢問:「看來你獲得了很好的機會,而且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決定如何實施研究,那麼你是根據什麼線索或證據,決定這次研究目的呢?」​
學員突然語氣尷尬起來:「其實我們也反覆討論了很多次,後來決定先以用戶選擇商品到結帳的流程來去驗證看看。」​
我繼續提示:「你現在講的還是解決方案,而不是研究目的,再仔細想一想,你是有根據什麼前台數據或者是用戶抱怨,而決定要研究誰在什麼情況下遇到問題呢?例如你們有五種流量來源,然後你們發現某一種流量來源特別有問題之類的?」​
沒想到一問到前台數據,又戳到學員的痛點,原來他們公司主要是營運面對北美市場的垂直領域電商,台灣基本上只有開發團隊,而市場以及廣告流量等部門都在國外,因此開發團隊對於流量來源或者行銷策略等事情既沒有影響力也缺乏相關的溝通。​
我總結了一下:「所以你現在等於矇著眼睛準備開樂透,甚至不知道獎項是什麼,就打算啟動研究了,對嗎?」​
學員很糾結:「對……啦…….老師你這樣講也沒錯,我們也覺得很怪,但是現在老闆有了期待,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去做。」​
我看已經吐槽夠了,就安慰他一下:「我們先來看看你的現況,其實老闆因為你做出來意外的成果,所以把 credit 給了你,想要再看看能不能複製這個成功經驗,這個部分真的要恭喜你。​
但是你想想看喔,這些用戶研究方法不可能保證幫你找出問題,我們通常需要一些線索,幫助你限縮範圍,例如從數據上發現某個類型的用戶的入站數據可能有明顯的問題,但是你們不清楚因果關係,這個時候才是用戶研究很好的切入點。」​
於是我花了點時間幫他盤點了從 GA 數據分析的角度,常見的幾種與 UX 相關的使用者行為數據。​
學員突然靈光一閃:「對!老師你講到的這個部分,是曾經有用戶抱怨,而且我們開發部門看得到數據的東西!」
​但他又立刻擔憂:「可是這樣就不一定會用到易用性測試,我這樣沒問題嗎?」​
我白對方一眼:「你現在就是手上拿著鎚子,看什麼都像釘子,我又不是只有教過你易用性測試,我還教過你估算模型不是嗎?問題在於解決這個問題對公司有多少好處啊?你能不能做購物車分析,來去試算問題解決之後可能挽回多少放棄購物車的比例?」​
學員好像被打通了腦袋:「對耶,原來可以這樣用!那可是老闆已經期待我再用易用性測試來解決問題了呀?」​
我:「首先是,沒有一個老闆會拒絕可以提昇購物轉換率的提議,抓到研究目的的重點你就有很好的理由去跟老闆討論新的議題,這比你之前瞎子摸象講不出研究效益好多了。​
其次就是期待管理,你好不容易有了 credit ,更不需要做出不確定性很高的承諾,每次踏實的累積一些小成就對你來說風險又低,又可以明確的讓團隊與老闆感受到好處,這樣不是更棒嗎?」​
雖然被我全盤推翻了研究計畫,但這次的 1 on 1 討論,學員帶著滿足的心情回去繼續奮鬥了。​
看到他們在原本不相信 UX 的環境中成果使用所學,我好像也獲得了成就感。​
分享這個討論案例給你,希望也能聽到你的好消息。

訂閱免費電子報:

如果你希望獲得 Soking 的課程以及 UX 講座訊息,歡迎留下你的 Email,訂閱最新的 UX 活動通知:https://subscribe.soking.cc/voc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的公司會有主管定期與你一對一談話嗎?又或者,有與你相同專業領域的資深前輩願意當你的 Mentor 與你一對一嗎? 如果你有這樣的對象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談話,非常恭喜你,我也很羨慕你。在我的職涯歷程中是缺乏這樣的角色的,直到近幾年我從事教學以及經營公司的過程,也才陸續了解到這類談話性質的重要性。 我很
剛開始接觸訪談的人常常遇到的困境,那就是「訪談時越努力表現越糟糕」的情形。 無論是面對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訪談,或者是研究消費者情境的用戶訪談,都很容易踩到這個陷阱,你一定覺得很奇怪,怎麼努力表現反而會搞砸工作呢? 這邊我列出幾個困境的長相: 訪談時緊緊抓住訪綱問題,忽略現場 訪談時很在意受訪者偏離主題
最近我在帶實習生開始接手資訊架構的工作,相對於用戶研究的工作,資訊架構的設計規劃工作可以說是新人殺手。 我聽過剛入行的設計師困惑的跟我說:「wireframe 不就是沒上色的介面設計嗎?」 殊不知,許多剛入行設計師規劃的介面與流程被工程師刁難、被 PM 亂改、魔改了十幾個版本之後才發現沒辦法開發,原
擔任設計師這個工作一陣子之後,你會很有趣的發現,要把手上接到的工作漂亮達成,仰賴一些前置條件,而工作找上你的時候,往往不具備充分的前置條件,現實一點的情況是,這些前置條件甚至是隱藏情報,需要你自己當偵探。 但需求方也不是故意的,大多數的人都不擅長當需求方。 這就好比你吃了一輩子的夜市小吃,夜市小吃
2022年是我成為自僱者的第六年,也是開始從事 UX 教學的第三年。 前陣子有幸受邀在《設計遊牧》Podcast 上分享自己一路至今的混亂歷程,成為自僱者的第六年,我終於適應了乙方體驗設計顧問這樣子的生活方式。 乙方 Agency 的生活有很強烈起伏的淡旺季,閒暇的時候,我們家新人夥伴會困惑的問我:
我在客戶那邊進行顧問服務時,經常趁機引導客戶演練如何進行跨部門的需求溝通。 其中最關鍵的要訣,就是使用正向表述的字詞進行表達。 例如,如果你想討論某個規格要變動的提案 ✘ NG 講法:這個規格不能這樣做!因為會出現 OOXX 問題… ✔︎ 正向表述:這個規格有另外一個方向需要討論,因為我們之前發現了
你的公司會有主管定期與你一對一談話嗎?又或者,有與你相同專業領域的資深前輩願意當你的 Mentor 與你一對一嗎? 如果你有這樣的對象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談話,非常恭喜你,我也很羨慕你。在我的職涯歷程中是缺乏這樣的角色的,直到近幾年我從事教學以及經營公司的過程,也才陸續了解到這類談話性質的重要性。 我很
剛開始接觸訪談的人常常遇到的困境,那就是「訪談時越努力表現越糟糕」的情形。 無論是面對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訪談,或者是研究消費者情境的用戶訪談,都很容易踩到這個陷阱,你一定覺得很奇怪,怎麼努力表現反而會搞砸工作呢? 這邊我列出幾個困境的長相: 訪談時緊緊抓住訪綱問題,忽略現場 訪談時很在意受訪者偏離主題
最近我在帶實習生開始接手資訊架構的工作,相對於用戶研究的工作,資訊架構的設計規劃工作可以說是新人殺手。 我聽過剛入行的設計師困惑的跟我說:「wireframe 不就是沒上色的介面設計嗎?」 殊不知,許多剛入行設計師規劃的介面與流程被工程師刁難、被 PM 亂改、魔改了十幾個版本之後才發現沒辦法開發,原
擔任設計師這個工作一陣子之後,你會很有趣的發現,要把手上接到的工作漂亮達成,仰賴一些前置條件,而工作找上你的時候,往往不具備充分的前置條件,現實一點的情況是,這些前置條件甚至是隱藏情報,需要你自己當偵探。 但需求方也不是故意的,大多數的人都不擅長當需求方。 這就好比你吃了一輩子的夜市小吃,夜市小吃
2022年是我成為自僱者的第六年,也是開始從事 UX 教學的第三年。 前陣子有幸受邀在《設計遊牧》Podcast 上分享自己一路至今的混亂歷程,成為自僱者的第六年,我終於適應了乙方體驗設計顧問這樣子的生活方式。 乙方 Agency 的生活有很強烈起伏的淡旺季,閒暇的時候,我們家新人夥伴會困惑的問我:
我在客戶那邊進行顧問服務時,經常趁機引導客戶演練如何進行跨部門的需求溝通。 其中最關鍵的要訣,就是使用正向表述的字詞進行表達。 例如,如果你想討論某個規格要變動的提案 ✘ NG 講法:這個規格不能這樣做!因為會出現 OOXX 問題… ✔︎ 正向表述:這個規格有另外一個方向需要討論,因為我們之前發現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確認需求者與供應者: - 了解需求者是誰,以及他們對學術閱讀工具的需求。例如,學術研究人員需要一個能夠有效管理大量文獻的工具。接著,了解供應者,例如學術閱讀工具的開發者,並探討他們的先入為主觀念,如「學術閱讀工具應該簡單易用,並且具備強大的搜尋功能」。 2. 確定新工具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今天來學習的是王彥博 老師的《用戶旅程體驗設計工作坊》。​​ 講到用戶旅程體驗設計,聽起來非常繞口(確實要解釋非常花時間),但從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一個顧客因為需求而購買服務的過程,可以稱之​。 銷售者要讓產品持續不斷銷售,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大部分消費都是持續發生,而非單次,因此不同需求
Thumbnail
《造局者》的教學運用 在學校裡,我們經常參加各種研習活動。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個團隊成員非常努力,事情交給他就可以放心了,他能把事情做好。旁聽的人在聽到這些話時,可能會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好像他只是在觀察一切。這時候,我會思考,我和他之間的關係框架是什麼。如果這只是一堂課,我通常不會做出任何行動,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我畢業於台大工管系,考取清大心諮所。想透過這篇文章,分享幫助我在諮商演練的過程中進步的心法。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峰值體驗》是關於使用者體驗分析的入門書,適合商業分析、行銷、使用者體驗研究工作者閱讀。本書強調基礎分析框架、消費者行為理論以及使用者訪談可透,過進店、轉化、複購、推薦四面向的分析,找出公司問題所在。此外,本書建議找出並改善「MOT」(關鍵時刻),並聚焦資源。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
今天第一次做成果的驗收。和新伙伴分享產品,雖然沒有成交。但自己還是收穫滿滿。 之前專注於上「專業課程」,透過分享才知道自己還有許多的不足。對於產品還停留在表面的認識,沒有真正的把它了解透徹。所以在解說的過程還是沒有很準確的為伙伴提供第一手的資訊及滿足她的實際需求。仍得借助上線老師的幫助才有辦法準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確認需求者與供應者: - 了解需求者是誰,以及他們對學術閱讀工具的需求。例如,學術研究人員需要一個能夠有效管理大量文獻的工具。接著,了解供應者,例如學術閱讀工具的開發者,並探討他們的先入為主觀念,如「學術閱讀工具應該簡單易用,並且具備強大的搜尋功能」。 2. 確定新工具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今天來學習的是王彥博 老師的《用戶旅程體驗設計工作坊》。​​ 講到用戶旅程體驗設計,聽起來非常繞口(確實要解釋非常花時間),但從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一個顧客因為需求而購買服務的過程,可以稱之​。 銷售者要讓產品持續不斷銷售,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大部分消費都是持續發生,而非單次,因此不同需求
Thumbnail
《造局者》的教學運用 在學校裡,我們經常參加各種研習活動。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個團隊成員非常努力,事情交給他就可以放心了,他能把事情做好。旁聽的人在聽到這些話時,可能會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好像他只是在觀察一切。這時候,我會思考,我和他之間的關係框架是什麼。如果這只是一堂課,我通常不會做出任何行動,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我畢業於台大工管系,考取清大心諮所。想透過這篇文章,分享幫助我在諮商演練的過程中進步的心法。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峰值體驗》是關於使用者體驗分析的入門書,適合商業分析、行銷、使用者體驗研究工作者閱讀。本書強調基礎分析框架、消費者行為理論以及使用者訪談可透,過進店、轉化、複購、推薦四面向的分析,找出公司問題所在。此外,本書建議找出並改善「MOT」(關鍵時刻),並聚焦資源。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
今天第一次做成果的驗收。和新伙伴分享產品,雖然沒有成交。但自己還是收穫滿滿。 之前專注於上「專業課程」,透過分享才知道自己還有許多的不足。對於產品還停留在表面的認識,沒有真正的把它了解透徹。所以在解說的過程還是沒有很準確的為伙伴提供第一手的資訊及滿足她的實際需求。仍得借助上線老師的幫助才有辦法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