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吐口氣,轉換心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你也曾有過忙碌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放鬆下來時,

會忍不住呼一口氣的經驗嗎?

或是心裡有煩惱時不自覺地嘆了口氣,

接著就聽到長輩或旁人說:

「常嘆氣會短命,影響運勢喔!」

/

我在工作時常遇到個案在敘述完各種煩惱後不自覺地嘆氣,

這時,我常會回應:

「很棒喔!讓自己好好把這一口氣吐出來。」

個案的反應常是愣一下,然後苦笑著說:

「我每次嘆氣都會被別人指正,我還以為嘆氣很不好。」

我們受文化的影響,習慣將「嘆氣」貼上負面標籤,

但嘆氣其實是身體在緊張後放鬆的一個自然反應,

就像是一個出口,也有助於重新設定我們對事件的反應,

不卡在固有的模式或情緒裡。

我們會不自覺地嘆氣或吐氣,

可能是身體感覺到壓力已經遠離或危機已經解除,

就像是中場暫停休息,讓我們放鬆的一種自然反應。

記得下次當你不自覺地嘆氣時,可能是身體在提醒我們:

「需要休息了」。

試著給自己一點時間,好好地吐氣,也清出身體的空間,來轉換心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的沙龍
11會員
42內容數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也曾有過忙碌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放鬆下來時, 會忍不住呼一口氣的經驗嗎? 或是心裡有煩惱時不自覺地嘆了口氣, 接著就聽到長輩或旁人說: 「常嘆氣會短命,影響運勢喔!」 / 我在工作時常遇到個案在敘述完各種煩惱後不自覺地嘆氣, 這時,我常會回應: 「很棒喔!讓自己好好把這一口氣吐出來。」 個案的反應常
Thumbnail
你也曾有過忙碌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放鬆下來時, 會忍不住呼一口氣的經驗嗎? 或是心裡有煩惱時不自覺地嘆了口氣, 接著就聽到長輩或旁人說: 「常嘆氣會短命,影響運勢喔!」 / 我在工作時常遇到個案在敘述完各種煩惱後不自覺地嘆氣, 這時,我常會回應: 「很棒喔!讓自己好好把這一口氣吐出來。」 個案的反應常
Thumbnail
坐在辦公室裡,聽著話筒裡傳來的話語,緩緩的說了一句:「是這樣子的啊,那好吧!」坐在隔鄰的同事怔怔的看著我放下了話筒,本來想拍拍我的肩膀的,但眼珠轉了轉,就轉過身去做了自己的事情。本來跟人約好了的事,在忙了好多個晚上;也做了好多的準備工作之後,對方打電話來說「不要了」,所以只是傻傻的坐在位子上笑了笑。
Thumbnail
坐在辦公室裡,聽著話筒裡傳來的話語,緩緩的說了一句:「是這樣子的啊,那好吧!」坐在隔鄰的同事怔怔的看著我放下了話筒,本來想拍拍我的肩膀的,但眼珠轉了轉,就轉過身去做了自己的事情。本來跟人約好了的事,在忙了好多個晚上;也做了好多的準備工作之後,對方打電話來說「不要了」,所以只是傻傻的坐在位子上笑了笑。
Thumbnail
我轉化過往系列中的負面情緒,使抽象的能量,具現化後展示在觀者面前...
Thumbnail
我轉化過往系列中的負面情緒,使抽象的能量,具現化後展示在觀者面前...
Thumbnail
之前寫過一篇「吼出來」文章後,收到一個讀者訊息問: 「如果我碰到一些事情或人時,常忍不住想大吼,是不是不太正常?」 親愛的朋友,這跟正不正常沒有關,跟「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身體、情緒在說話?」有關。(經讀者同意分享) 想大吼,可能跟累積、壓抑已久的感受有關,可能跟被忽略的想法、聲音有關,可能跟被一直踩到
Thumbnail
之前寫過一篇「吼出來」文章後,收到一個讀者訊息問: 「如果我碰到一些事情或人時,常忍不住想大吼,是不是不太正常?」 親愛的朋友,這跟正不正常沒有關,跟「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身體、情緒在說話?」有關。(經讀者同意分享) 想大吼,可能跟累積、壓抑已久的感受有關,可能跟被忽略的想法、聲音有關,可能跟被一直踩到
Thumbnail
若能在生氣的時候,選擇好好「放氣」 伴隨著堅定,一字一句地把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鏗鏘有力地表達出,這樣的生氣在我心目中是非常高CP值的
Thumbnail
若能在生氣的時候,選擇好好「放氣」 伴隨著堅定,一字一句地把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鏗鏘有力地表達出,這樣的生氣在我心目中是非常高CP值的
Thumbnail
好好地,為自己,呼吸 嘆氣,不好嗎? 你也曾有過這樣經驗嗎? 可能忙完一陣,放鬆下來,坐下來呼一口氣。 可能在煩惱什麼,而不自覺地嘆氣,長長的一口氣,接著聽到旁人說:「嘆什麼氣啦,想那麼多幹嘛?」、「多嘆氣運氣不好,命短喔!」 我在工作中,常遇到述訴完各種煩惱的個案後,可能因終於可以放心地說出來,不
Thumbnail
好好地,為自己,呼吸 嘆氣,不好嗎? 你也曾有過這樣經驗嗎? 可能忙完一陣,放鬆下來,坐下來呼一口氣。 可能在煩惱什麼,而不自覺地嘆氣,長長的一口氣,接著聽到旁人說:「嘆什麼氣啦,想那麼多幹嘛?」、「多嘆氣運氣不好,命短喔!」 我在工作中,常遇到述訴完各種煩惱的個案後,可能因終於可以放心地說出來,不
Thumbnail
你快樂嗎?你多久沒有開懷大笑了? 有問過自己這些話的.請進來坐坐.泡杯咖啡.來聊聊~
Thumbnail
你快樂嗎?你多久沒有開懷大笑了? 有問過自己這些話的.請進來坐坐.泡杯咖啡.來聊聊~
Thumbnail
在江湖上打滾了一圈,好似人生的體悟又到了另一層境界。並非到了孔子所謂的「四十而不惑」,而是在「有惑」的時候,自己能找到方式解決,不讓自己在待業期間失去競爭力;同時,在思考人生方向與尋找事業第二春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心情保持最佳狀態,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Thumbnail
在江湖上打滾了一圈,好似人生的體悟又到了另一層境界。並非到了孔子所謂的「四十而不惑」,而是在「有惑」的時候,自己能找到方式解決,不讓自己在待業期間失去競爭力;同時,在思考人生方向與尋找事業第二春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心情保持最佳狀態,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Thumbnail
深深地吸一口氣,再緩緩地吐⋯ 最近這些日子以來,有時候閒得發慌,有時候忙得抓狂,曾經有想過如果可以預先知道生活裡會突發的狀況,然後再將它們平均分配到每個日子裡不知道會是怎樣的感覺,可能會很無趣吧,因為少了驚喜。
Thumbnail
深深地吸一口氣,再緩緩地吐⋯ 最近這些日子以來,有時候閒得發慌,有時候忙得抓狂,曾經有想過如果可以預先知道生活裡會突發的狀況,然後再將它們平均分配到每個日子裡不知道會是怎樣的感覺,可能會很無趣吧,因為少了驚喜。
Thumbnail
懂得分享與付出的人總是快樂,原因簡單,付出的同時也輕易忘了自己需要什麼,少了得失起伏,煩惱自然也無法攻佔,況且親見別人擁有時的喜悅,自己不也沾染了幾分幸福…
Thumbnail
懂得分享與付出的人總是快樂,原因簡單,付出的同時也輕易忘了自己需要什麼,少了得失起伏,煩惱自然也無法攻佔,況且親見別人擁有時的喜悅,自己不也沾染了幾分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