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計程車司機】  圖/ 文 杜孟蓁、馮煜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藉由早會運動以及平時遊戲的訓練,

我們的孩 子在肌耐力的發展也越來越好。

而肌耐力的強弱影 響著孩子的姿勢,

而日本學者也說「姿勢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

所以肌耐力的訓練是由其重要的。

肌耐力的訓練除了早會運動以外,

孩子在廣場上的腳踏車活動,也是一個很棒的方式。

常常可見 的是孩子有些吃力地踩著踏板,

載著超過自己體重很多的同學,在廣場上遊走著,

除了單純地載客 活動以外,

他們還能自己發展出相關的遊戲,讓腳踏車活動變得更為有趣呢!

軒穜:「我是計程車司機!請問客人要去哪裡呢?」

承翰:「請載我回家唷!」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我發現小孩子的好勝心破表。以前還擔心他沒什麼好勝心,這幾天他跟我說,希望我能訓練他的體能。因為他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本來我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昨天他滿臉不爽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跑步太慢了……哈哈哈。他也長大了,開始有了不高興和不滿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近,我在看翻新中古車的
Thumbnail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滑步車的適合年齡》,想必家長們對於小孩要在什麼年紀接觸滑步車感到疑惑吧,學會走路後就可以騎嗎?孩子長高到幾公分就不建議騎乘呢?以下文章會一一幫大家解答。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滑步車,滑步車又稱兒童平衡車,是一種鍛鍊兒童平衡能力的
Thumbnail
女兒說想把腳踏車輔助輪拿掉已經一段時間了,這篇文章描述了父親在教導女兒學習騎腳踏車的過程以及其中的心情起伏。文章中講述了父親內心的害怕和期望,以及女兒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和挑戰。這是一篇關於家庭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對於幼兒要先學腳踏車還是滑步車這件事,大家都有怎麼樣的看法呢? 早一輩的人會說:「過去沒有滑步車,我們還是學會騎腳踏車了阿!」 現代家長會說:「怕小孩跌倒摔跤,讓小孩能安全的運動比較好!」 實際上這兩方說法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因此想跟大家分享幾個觀念: 0~5歲兒童雙手雙腳並沒有很好的協調,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管系同學所開設之公司:「愛騎易」所開設的滑步車課程教學。 這世上不乏汽車、機車等交通工具,甚至也有飛機、輪船等能夠跨洋出國的器具,對於一般的家庭,甚至是學生來說,未必能夠負擔起以上工具所需之費用。發明之神也非常眷顧大家,發明了腳踏車供大家使用。 對於許多學
Thumbnail
散步時來到彩虹輪狀跑道練習場,看到小朋友在晃晃走路都還搖搖晃晃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開始練習滑步車了,樣子真是可愛極了。滑步車的練習可以幫助小朋友鍛鍊平衡感、協調性和肌肉力量,為日後學習騎自行車打下基礎。 這個大人這一直繞著到這整個場地不斷的來回溜著,看起來好瀟灑。不過也替旁邊騎小車子的小朋友擔心,萬
Thumbnail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Thumbnail
陪跑 一直以來,跑步是我的靜心方式之一,所以我總是一個人,用自己的速度,跑自己的路線。 為了培養兒子運動習慣,有點“強力邀請”他一起跑。 一開始跟兒子跑步,我有我的速度,兒子跟在我後面,時走時跑,一副輕鬆愉快樣。我不禁抱怨不公平: 「我承受你兩倍的重量在跑,下次你要背一個重訓背包一起跑。」
Thumbnail
我和把拔的慢跑計劃到現在快兩年半了,不為去比賽、不為挑戰自我,只為健康。關於跑步,我們有一大堆的感受,但是,話說回來,受益最多的卻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孩子們- 尤其是正男。正男看著我們每天再怎麼忙碌一定要抽空慢跑的決心、不管晴雨一定慢跑的意志力、從大胖子媽媽只能用走路的(膝蓋會痛)到可以慢跑....他
在現今數位時代,鼓勵孩子習慣運動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更能培養他們的自信與快樂心態。以下分享一些建議,旨在吸引台灣家長的目光,幫助孩子在活潑的運動中茁壯成長。 家庭運動時光: 創造家庭運動的機會,例如共同參與運動活動或户外休閒,建立親子共鳴。 多元化運動體驗: 引導孩子嘗試不同類型的運動,從球類、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我發現小孩子的好勝心破表。以前還擔心他沒什麼好勝心,這幾天他跟我說,希望我能訓練他的體能。因為他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本來我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昨天他滿臉不爽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跑步太慢了……哈哈哈。他也長大了,開始有了不高興和不滿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近,我在看翻新中古車的
Thumbnail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滑步車的適合年齡》,想必家長們對於小孩要在什麼年紀接觸滑步車感到疑惑吧,學會走路後就可以騎嗎?孩子長高到幾公分就不建議騎乘呢?以下文章會一一幫大家解答。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滑步車,滑步車又稱兒童平衡車,是一種鍛鍊兒童平衡能力的
Thumbnail
女兒說想把腳踏車輔助輪拿掉已經一段時間了,這篇文章描述了父親在教導女兒學習騎腳踏車的過程以及其中的心情起伏。文章中講述了父親內心的害怕和期望,以及女兒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和挑戰。這是一篇關於家庭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對於幼兒要先學腳踏車還是滑步車這件事,大家都有怎麼樣的看法呢? 早一輩的人會說:「過去沒有滑步車,我們還是學會騎腳踏車了阿!」 現代家長會說:「怕小孩跌倒摔跤,讓小孩能安全的運動比較好!」 實際上這兩方說法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因此想跟大家分享幾個觀念: 0~5歲兒童雙手雙腳並沒有很好的協調,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管系同學所開設之公司:「愛騎易」所開設的滑步車課程教學。 這世上不乏汽車、機車等交通工具,甚至也有飛機、輪船等能夠跨洋出國的器具,對於一般的家庭,甚至是學生來說,未必能夠負擔起以上工具所需之費用。發明之神也非常眷顧大家,發明了腳踏車供大家使用。 對於許多學
Thumbnail
散步時來到彩虹輪狀跑道練習場,看到小朋友在晃晃走路都還搖搖晃晃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開始練習滑步車了,樣子真是可愛極了。滑步車的練習可以幫助小朋友鍛鍊平衡感、協調性和肌肉力量,為日後學習騎自行車打下基礎。 這個大人這一直繞著到這整個場地不斷的來回溜著,看起來好瀟灑。不過也替旁邊騎小車子的小朋友擔心,萬
Thumbnail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Thumbnail
陪跑 一直以來,跑步是我的靜心方式之一,所以我總是一個人,用自己的速度,跑自己的路線。 為了培養兒子運動習慣,有點“強力邀請”他一起跑。 一開始跟兒子跑步,我有我的速度,兒子跟在我後面,時走時跑,一副輕鬆愉快樣。我不禁抱怨不公平: 「我承受你兩倍的重量在跑,下次你要背一個重訓背包一起跑。」
Thumbnail
我和把拔的慢跑計劃到現在快兩年半了,不為去比賽、不為挑戰自我,只為健康。關於跑步,我們有一大堆的感受,但是,話說回來,受益最多的卻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孩子們- 尤其是正男。正男看著我們每天再怎麼忙碌一定要抽空慢跑的決心、不管晴雨一定慢跑的意志力、從大胖子媽媽只能用走路的(膝蓋會痛)到可以慢跑....他
在現今數位時代,鼓勵孩子習慣運動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更能培養他們的自信與快樂心態。以下分享一些建議,旨在吸引台灣家長的目光,幫助孩子在活潑的運動中茁壯成長。 家庭運動時光: 創造家庭運動的機會,例如共同參與運動活動或户外休閒,建立親子共鳴。 多元化運動體驗: 引導孩子嘗試不同類型的運動,從球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