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方案課程的面貌 文/黃莉莉
當孩子被吸引,就會想要試試看。
咦!這不是大班的課程嗎?怎麼中班小孩也一起來了?
是的,這就是方案課程的精神之一,也是看得到的另一種面貌。
這就好像當一個方案到了一個段落,孩子會去邀請家長,或邀請其他班級來參與或看展覽一樣,
它是一種在實際生活中可以共同吸引,進而產生學習的潛在動機的目的是一樣的。
而真正的在我們實際社會生活的樣貌中,原本就是如此。
呵護孩子的嚮往
“響往”是一種存著渴望的心裡『內在動機』。
我們常常希望老師將學習要拉到教室外,不管是運動或是討論、甚至是創作的工作...都可以!
所謂的拉到教室外,不一定是人在教室空間之外,而是一種開放式的邀請,這種開放式的邀請,
就包含了視覺的感染,動機的感受,和參與進來的可以接觸的工作。
這畫面中的小朋友就是這樣。看到大班的哥哥姐姐們都在玩一種東西,
心裡就會產生一些疑問或想法「這是什麼?」「好奇怪啊!好有趣啊!」「好想試試看喔!」
這時有受過開放教育裡的老師,
就不能產生一種「沒你們的事,回去你們自己班上」或「走開,別來搞破壞了」一樣的態度。
這就好像,當小孩問了大人你在幹什麼?或你們剛剛在做什麼?
大人會回答說「小孩子有耳朵沒嘴吧!去去去...」的俚語一般的應答,
一下子就斷絕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潛在學習動機的心念!
在方案課程裡,隨時歡迎孩子產生學習動機和冒險嘗試的心,縱使只是看到或聽到....。
反觀在傳統教育裡,一天這麼長的時間裡,若都是被動的接受別人安排的學習活動。
從小沒有機會和時間,嘗試探索自己的好奇與選擇,怎麼能期待他長大會自動變成「主動有回應」的學習呢?
當孩子看到或聽到,或接收到訊息,就會產生一種目的感:「我想要了解」,「我想要試試看」...
這種目的是自己產生的,不是大人逼使的,出現了就是一種旺盛的企圖。
我們其實更重要的認知應該是,真正能永續的「動機感」。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威廉‧戴蒙,是研究青少年發展和品格教育最傑出的學者之一。
他發現這一代年輕人普遍的「漂浮感」,來自缺乏「長期的生命目標」;
而目的感,才是動機最有力量、最持久的根源。
有目的感的孩子,都能有高度動機,就會願意會自動自發的學習。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們可得好好把握在孩子的學齡前期,
好好建立孩子的目的感,好讓自動自發可以一直出現,使致變成習慣;
也要釋放學習的責任感和主導權,呵護並滋養孩子們的「響往」,相信他做得到。
而這些或許就是關心動機的家長和老師們,應該先有的轉型心態吧!
(感謝小珊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