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記錄#1_哲學思辨_裸體藝術是色色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基本設定

對象

四名小學四到六年級小孩

目標

  • 激起小孩討論裸體藝術的動機
  • 觀察小孩對裸體藝術的初步看法


(二)學習任務

新聞影片

我以「大衛像遭家長批色情教材 美小學校長被迫辭職」這則新聞作為切入點,為接下來的討論做個鋪陳,並在播完影片之後先跟他們聊一聊看完的想法。看過影片後,有的小孩對這則新聞不以為然,說:「不懂這有什麼好吵的」、「這樣古代的所有藝術作品不就都要毀掉嗎?」。從這樣的討論,我知道小孩其實大概知道「很多藝術作品都有裸體」,而且「這是蠻正常的事」。


光譜表態

raw-image

「光譜表態」是列出一個光譜,上面寫一道「激發性陳述」,小孩需要對該陳述句表態。「激發性陳述」是由激發性問題的問句句型轉化而來的肯定句型。根據《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促進理解與遷移的策略寶庫》,激發性問題通常會強迫學生採取強硬的立場,而激發性陳述則要求學生去權衡陳述句,因此可以讓更多學說願意參與討論,而不是那些抱持強烈意見的學生。


我想要透過這個活動,降低每個小孩表達意見的門檻,同時掌握他們對這個主題的基本認識與態度,而「光譜表態」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協助我在初期建立一個友善討論的環境。


由於小孩們前一陣子剛認識到「光譜」這個概念,有小孩在寫便利貼時提到「光譜上有無數個點」,接著問我說能不能用小數來表示。我發現,讓小孩使用小數來表示,可以協助他們更清楚地區別自己跟別人的立場差異,還有複習數線的功能XD

raw-image

在「裸體作品不能放在公共場合」這個陳述,有小孩提到裸體作品放在公共場合可能會有人被嚇到,也有的小孩認為這樣會出現爭議,所以不太行。

raw-image

在「藝術作品的評價完全都是觀看者說得算」裡,有小孩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那位小孩一開始比較偏向「完全不認同」,我不希望她在這個階段就停下思考,所以我請她試著站在另外一個極端的人,猜猜看那些人會怎麼想。接著她寫:「因為世界上不只有你有感覺,如果只有你說的才算,那為什麼還要有評價這個詞?」。


裸體藝術博物館

把三張海報貼在教室的牆上,上面各貼兩張裸體藝術作品的照片。每一張海報請他們在海報前待10分鐘,用綠色便利貼寫下「想到什麼?」,紅色便利貼寫下「有什麼好奇?」。10分鐘之後,請小孩換到另一張海報前,重複剛剛的步驟。


我放在海報上的藝術作品:
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奎茲,《鏡前的維納斯》,1647年
法國畫家安格爾 ,《大宮女》,1814年
英國畫家佛洛伊德,《站在布堆旁》,1989年
台灣雕塑家陳夏雨,《裸女之六》,1947年
古希臘雕塑家米隆,《擲鐵餅者》,西元前450年
古希臘雕塑家留西波斯,《法爾內塞赫拉克利斯》,216年


照片編排上,我特別安排幾個對比讓小孩觀察:

  • 「雕像/繪畫」
  • 「躺姿/站姿」
  • 「西方/東方」(當然只是粗略區分)
  • 「理想的身體/現實的身體」


在過程中,小孩會盯著海報自言自語,或者直接噴出他對作品的評價跟好奇。這時我就會說,「我剛剛聽到你說XXX,你可以寫下來」,讓紀錄變成一件有意識在做的事。

raw-image

小女孩對海克力士的生殖器特別好奇,問我:「為什麼那麼大?」、「我以為是一根。」

raw-image

有小孩看到的時候把上指著兩幅畫說「屁屁!」,我就問他:「你現在幾歲?」。有小孩提了幾個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要展示裸體藝術?」、「為何不用布把身體遮住?」


一位小孩指著《鏡前的維納斯》,說:「為什麼不把頭轉過來?我覺得他不把頭轉過來的話......會更色。」接著說《大宮女》的背景很像恐怖片會出現的畫面。

raw-image

有一位小孩一開始就站在這幅海報前,很專心地寫便利貼,她看著《站在布堆旁》,寫下一張便利貼:「還以為藝術作品都是身材好的!」。


在結束後的討論裡,我特意點出這張便利貼的內容,問其他小孩有沒有同樣的想法,還有猜猜看為什麼藝術家不要畫好看身材的畫。另一位小孩猜想:「會不會是因為那位藝術家覺得胖胖醜醜的可以中和掉裸體有點色情的感覺?」再另一位小孩問:「胖的就是醜的嗎?」


(三)回顧

  • 小孩基本上都抱有「藝術作品出現裸體很正常」的認知,不會覺得只要裸露就是色情
  • 我刻意放了畫中人物身材比較不那麼標緻的作品,有小孩觀察出來,看來有稍微影響他們既有的認知
  • 稍微給小孩多一些時間觀察跟提問,讓他們稍稍地不耐煩,是可以提出一些不錯的觀察跟問題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i Ju Tu的沙龍
5會員
8內容數
Wei Ju T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9
教學記錄#4_哲學思辨_容貌焦慮
Thumbnail
2023/06/29
教學記錄#4_哲學思辨_容貌焦慮
Thumbnail
2023/06/15
教學記錄#3_哲學思辨_臺美館一日遊
Thumbnail
2023/06/15
教學記錄#3_哲學思辨_臺美館一日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是本很適合「家長」的工具書 書中先講述作者從藝術小白對於職場的影響 進而走向看畫之於現實生活的心路歷程 看「畫」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再用很多研究成果支持「看畫」的優勢, 最後實際實施孩童的看畫=賞識思維教育 到底長期下來會有什麼樣的成效呢?
Thumbnail
是本很適合「家長」的工具書 書中先講述作者從藝術小白對於職場的影響 進而走向看畫之於現實生活的心路歷程 看「畫」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再用很多研究成果支持「看畫」的優勢, 最後實際實施孩童的看畫=賞識思維教育 到底長期下來會有什麼樣的成效呢?
Thumbnail
作者: John Berger 譯者: 戴行鉞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00/9月 初版八刷
Thumbnail
作者: John Berger 譯者: 戴行鉞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00/9月 初版八刷
Thumbnail
學次方_2023夏季_哲學課_裸體藝術是色情嗎?
Thumbnail
學次方_2023夏季_哲學課_裸體藝術是色情嗎?
Thumbnail
光雕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在可能平面或立體的物件上製作效果,有些會搭配聲音、氣味。 「在待會兒提到的光之影海洋展中,就會看到許多光雕作品喔!還在等什麼」
Thumbnail
光雕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在可能平面或立體的物件上製作效果,有些會搭配聲音、氣味。 「在待會兒提到的光之影海洋展中,就會看到許多光雕作品喔!還在等什麼」
Thumbnail
一堂寫作課到底要帶給孩子什麼? 比起帶給,我們一起經歷什麼,才是我們要回答的。我把領略到的微小慎美,那如只是長在牆邊的花草,或是世界翩然如巨石的盛麗,我都想帶到你們眼前,由你們自己鑽入,成為養份與底氣,有一天你也想用自己為這個社會與世界做點什麼的時候,你不會害怕,你見識過所有有勇氣的人,在你面前示範
Thumbnail
一堂寫作課到底要帶給孩子什麼? 比起帶給,我們一起經歷什麼,才是我們要回答的。我把領略到的微小慎美,那如只是長在牆邊的花草,或是世界翩然如巨石的盛麗,我都想帶到你們眼前,由你們自己鑽入,成為養份與底氣,有一天你也想用自己為這個社會與世界做點什麼的時候,你不會害怕,你見識過所有有勇氣的人,在你面前示範
Thumbnail
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02.《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 03.《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 04.《帝國的眼睛:林惺嶽藝術評論及學術文集》 05.《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藝術史到當代評論】 ​
Thumbnail
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 02.《眼與心: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 03.《蒙太奇的微笑:城市影像/空間/跨領域》 04.《帝國的眼睛:林惺嶽藝術評論及學術文集》 05.《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藝術史到當代評論】 ​
Thumbnail
老實說,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自己也在藝術領域一段時間,也常常會遇到學生或是朋友,以及其他人問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就是成為一個創作者的目的呢?自己身為創作者,不論是實際的立體創作還是文字,都充滿著像與不像,理解與不理解,也會隨著當時情況與目標有所變動。
Thumbnail
老實說,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自己也在藝術領域一段時間,也常常會遇到學生或是朋友,以及其他人問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就是成為一個創作者的目的呢?自己身為創作者,不論是實際的立體創作還是文字,都充滿著像與不像,理解與不理解,也會隨著當時情況與目標有所變動。
Thumbnail
  創意,才是藝術創作的首要標竿,美感,反而是次要的標準。 中國人畫牡丹花,畫了近千年,還是一個大同小異的模樣,但畫者的性格、情思、好惡、想像力卻大大不同呢!
Thumbnail
  創意,才是藝術創作的首要標竿,美感,反而是次要的標準。 中國人畫牡丹花,畫了近千年,還是一個大同小異的模樣,但畫者的性格、情思、好惡、想像力卻大大不同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