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

更新於 2023/06/0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麻煩」這東西不存在於世上任何地方,
而是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日文的「麻煩」,漢字寫成「面倒臭い」。
翻開辭典,「面倒」這字眼的解釋是:「花費心力,令人不悅的事,煩雜到令人厭煩的事。」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許多這樣的「麻煩」事,像是明知自己非做不可的事,或是早點處理會比較好的事。
縱使如此,還是會湧起「麻煩」的念頭,設法找尋逃避的方法,我想任誰都有這樣的經驗吧。
其實就連多少累積了些修行的我,有時也會覺得「好麻煩啊!」。
眼前所有的事,都是因為有緣才會來到自己面前,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認真面對,盡心對待每一件事。
雖然非常明白這是一種禪的思考方式,但要徹底消除「麻煩」的念頭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或許只要我們活著,便無法逃離「麻煩事」。
●「麻煩」的根源究竟為何?我試著思索,或許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麻煩」,是可以設法靠一己之力解決的事。
縱使覺得麻煩,也會鼓起精神去做,而且不可思議的是,一旦著手,「麻煩」的感覺便沒了。
只要努力處理眼前的事,無謂的念頭就會消失,這樣的「麻煩」能視自己的心情狀況解決。
第二種「麻煩」,是無關緊要的事。
「雖然做了比較好,但不做也無所謂」,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許多這樣的事。
有些事擱著不管,自然就會消失。也就是對於自己來說,不是多重要的事,亦即「無關緊要的事」。
要是過於認真看待這種「無關緊要的事」,只會迫使自己陷入窘境,而且越是個性認真的人,越容易被這種「無關緊要的事」囚縛。雖然這絕非壞事,但我認為還是要懂得適時「放手」。
所謂「放手」不是「隨便敷衍」,而是抱著「差不多就好」的心態看待事物。
別將所有事都往自己的心裡塞,學習別太理會那種「無關緊要的事」,也就是讓自己的人生留點空隙,有一條後路可退,這一點非常重要。
再來是第三種「麻煩」,也就是無能為力的事。
就算自己想做點什麼,也無能為力,而且很多這樣的「麻煩」是源自於人際關係。
因為顧慮到對方,所以無法單憑自己的想法解決,或是雖然覺得很「麻煩」,還是無法切斷這層關係。
這麼一想,便覺得書名的「麻煩」這字眼,很多都是源自人際關係。
除了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件「麻煩」事之外,還有因為人際關係而衍生的許多麻煩。
●恐怕你的手機裡頭,登錄了超過一百位「朋友」的聯絡方式吧。
我想請教一下,這一百位中有幾位稱得上是「朋友」呢?
大多只是「認識」而已吧。
若是真正的朋友,當然願意把時間花在他們身上,倘若只是為認識的人浪費你的寶貴時間,實在不智。
「因為你都沒回應,我要和你絕交。」
要是對方如此回應,未嘗不是好事,不是嗎?
會為了對方延遲回覆而生氣的人,根本稱不上朋友,只是流於表面的人際關係罷了。
其實像這樣流於表面的人際關係,最容易衍生出不必要的「麻煩」。
●「麻煩」事的共通點
我想請教各位。
請你具體想想什麼事讓你覺得「好麻煩啊!」
如果可以的話,不妨寫下來。
我想,現在的你一定有不少「麻煩事」。
好比「明天必須將這些資料整理好。」
「冰箱空空的,明天得出門買些東西才行。」
「這禮拜必須去看牙醫。」
「孩子這個月要去遠足,必須幫他準備些東西。」
只要動筆寫,肯定寫得出一長串。
接著,請仔細瞧瞧這些你覺得「麻煩」的事。
這些事有一個共通點,都是些必須稍微提早做的事,所以麻煩的不是現在這瞬間,而是想到不久之後要做的事就覺得麻煩。
也就是說,覺得「麻煩」的這種情感是在事情發生之前產生的。
「明天必須做好這份資料。」
一想到這件事就覺得很麻煩,但一到明天,開始處理這份資料時,就沒心思想這種事了。
總之,正因為是非做不可的事,所以只能專心處理。或是嫌出門買東西一事很麻煩,但一踏進超市,這種心情就沒了。
因為過於憂慮不久之後必須得做的事,才會萌生「麻煩」這種情感。
因此,重點在於「不久之後」。
譬如,開車的人每三年或五年,就必須去警政署或駕照考照中心更新駕照,因為通常得花上半天的時間,所以有人覺得大老遠跑去更新駕照很麻煩。
但如果離駕照到期日還有一年呢?
應該沒有人會覺得麻煩吧。應該不會有人覺得:「明年要換新駕照,好麻煩喔!」都是隨著換照日期迫近,下個月就得跑一趟換照才行,這時才會覺得「很麻煩」。
足見「麻煩存在於不久之後」。
●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看「現在」。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消除這種對於明天要做的事,而覺得「麻煩」的心情呢?
「過去」、「現在」與「未來」,稱為「三世」,禪學只著眼於這「三世」中的「現在」。
「過去」就是過往的事物,內心絕對不能總是被這些過往的事物囚縛。雖然懂得從過往的失敗中,學習或反省的態度很重要,但絕對不能被「過去」束縛,因為執著於「過去」,無法為「現在」帶來正面的影響。
此外,一味著眼於「未來」,也是不切實際的事。
當然,對於未來懷抱夢想,有個目標是很棒的事,也能促使自己成長。
但對於夢想與目標過於執著,也就是執著於未來的話,當事情無法如願進行時,你就會焦慮萬分。
●今天是今天,明天是明天
禪學中只存在「現在」這時間,只著眼於「現在」這瞬間,專心於這瞬間。不將心放在過去,也不讓心遊走於未來,只求努力活在當下。
人生是由「今天」這日子累積而成,這是禪的根本思想。
今天是一天,明天也是一天,在心中清楚地畫一條界線。
面對明天必須處理的資料,如果時間允許,能在今天處理的話,那就今天開始處理。
倘若是非得明天才能處理的事,就算今天擔憂也無濟於事,因為什麼也不能做,多想無益。
面對明天才能做的事,明天再想就行了。要是今天猛想,只會湧現麻煩的情緒。
●「麻煩」是隨著欲望逐漸膨脹而生的。
正因為對於自己來說是不必要的欲望,才會產生「麻煩」的念頭。
所謂的代謝症候群就是吃得過多,又缺乏運動,美食與便利的生活 迫使身體出了毛病,這也是因為欲望膨脹,所導致的一種文明病。
我認為心也有所謂「心的代謝症候群」,充滿物欲,被無止境、不必要的欲望充斥的心。
那麼,「心的代謝症候群」有哪些症狀呢?那
就是打從心底失去滿足感與充實感,欲望無止境,愈來愈感受不到真正的滿足感。
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感,也就是無法感受到滿足的人生。
自律就是針對「心的代謝症候群」開立的處方箋。
生活作息規律,只關注對自己來說,真正需要的東西,思考什麼東西能豐富自己的人生,不執著於其他不必要的東西。
這就是自律。
~ 枡野俊明/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庭園設計師
~《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枡野俊明教你消除人生麻煩事的42個解方》
~《あなたの人生から「めんどくさい」が消える本》
#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
https://idragon.info/2-yKQ
【金石堂購買《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6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為諮商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 ●角色取材自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作者將心理治療過程運用在動物主角們身上: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而離群索居,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擔憂他可能會做傻事,大力慫恿他去找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運用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協
★串流平台、社群媒體、無法停下腳步的工作與生活… 為什麼我們看似擁有、連結一切,卻仍感覺孤獨, 心裡總有揮之不去的無力與低落?
★不想努力時,耍廢擺爛有理。 ●關於作者/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 在2019年診斷出患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並從2020 年底起展開全職的網路漫畫作者生涯,其實這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可是醫師的診斷結果卻給了我一個大好藉口,而且是最棒的那種。 首先,我再也不用納悶我為何要忍
★生命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要學會在雨中跳舞! ●頓時憶起曾經在地鐵站洗手間見過的文章。 「幸福,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增加自己擁有的東西; 第二種,減少自己想要的東西。」 簡單明瞭。 似乎總能在廁所迸出些哲學思維。 其實,我們再清楚不過了。 想要幸福,正是不要與他人比較、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抱持感激
★NLP是帶領我們「跳出限制,從想法到實際」的行動指南!
★你更需要的,是讓情緒真正釋放! ●經常陷入負面思考模式而無法自拔的人,最終目標往往是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積極的人、這麼多樂觀的啟示,都在鼓勵我們保持正向的心態;更何況還有網路哏圖、正能量大師與堅定不搖的朋友們圍繞在旁,「活出正向」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們的目標。矛盾修辭的重點往往是強調
★為諮商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 ●角色取材自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作者將心理治療過程運用在動物主角們身上: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而離群索居,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擔憂他可能會做傻事,大力慫恿他去找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運用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協
★串流平台、社群媒體、無法停下腳步的工作與生活… 為什麼我們看似擁有、連結一切,卻仍感覺孤獨, 心裡總有揮之不去的無力與低落?
★不想努力時,耍廢擺爛有理。 ●關於作者/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Stewart) 在2019年診斷出患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並從2020 年底起展開全職的網路漫畫作者生涯,其實這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可是醫師的診斷結果卻給了我一個大好藉口,而且是最棒的那種。 首先,我再也不用納悶我為何要忍
★生命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要學會在雨中跳舞! ●頓時憶起曾經在地鐵站洗手間見過的文章。 「幸福,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增加自己擁有的東西; 第二種,減少自己想要的東西。」 簡單明瞭。 似乎總能在廁所迸出些哲學思維。 其實,我們再清楚不過了。 想要幸福,正是不要與他人比較、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抱持感激
★NLP是帶領我們「跳出限制,從想法到實際」的行動指南!
★你更需要的,是讓情緒真正釋放! ●經常陷入負面思考模式而無法自拔的人,最終目標往往是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積極的人、這麼多樂觀的啟示,都在鼓勵我們保持正向的心態;更何況還有網路哏圖、正能量大師與堅定不搖的朋友們圍繞在旁,「活出正向」理所當然地成為我們的目標。矛盾修辭的重點往往是強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要獲得最大滿足的人生,不是追求財富最大化,而是追求獲得最多的回憶與體驗。 體驗是一種「投資標的」,而且還會產生「記憶股息」。
Thumbnail
你希望從主管口中聽到哪句話? 1.你今年表現很好,但是缺點不少 2.你今年表現很好,同時缺點不少 3.你今年表現很好,雖然缺點不少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熊仁謙是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國,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及語言學,同時為網路「快樂大學」的創辦人。作者透過印度哲學帶領著讀者重新認識自己與學習看待生死、探究情感的力量與追尋真正的快樂,讓我們在忙碌生活的漩渦中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Thumbnail
檢視你自認為熱愛、有興趣的工作,是否與你的天賦、核心本質有所偏離。探討因被你忽視的微小創傷如何形成錯誤的信念。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跳脫罐頭人生 我們從小到大可能被灌輸,好好讀書就能獲得好工作,我們就一路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然後工作或讀研究所,這幾乎是大部分人的人生公式。但當我們踏入社會之後,卻迷失在道路上,可能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找不到想要的工作?我們害怕著未來,對未來徬徨無措,對於真正想要的仍然感到茫然。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要獲得最大滿足的人生,不是追求財富最大化,而是追求獲得最多的回憶與體驗。 體驗是一種「投資標的」,而且還會產生「記憶股息」。
Thumbnail
你希望從主管口中聽到哪句話? 1.你今年表現很好,但是缺點不少 2.你今年表現很好,同時缺點不少 3.你今年表現很好,雖然缺點不少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熊仁謙是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青年時期遊學於印度、尼泊爾、日本等國,研究印度哲學、佛學、宗教學及語言學,同時為網路「快樂大學」的創辦人。作者透過印度哲學帶領著讀者重新認識自己與學習看待生死、探究情感的力量與追尋真正的快樂,讓我們在忙碌生活的漩渦中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Thumbnail
檢視你自認為熱愛、有興趣的工作,是否與你的天賦、核心本質有所偏離。探討因被你忽視的微小創傷如何形成錯誤的信念。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跳脫罐頭人生 我們從小到大可能被灌輸,好好讀書就能獲得好工作,我們就一路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然後工作或讀研究所,這幾乎是大部分人的人生公式。但當我們踏入社會之後,卻迷失在道路上,可能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找不到想要的工作?我們害怕著未來,對未來徬徨無措,對於真正想要的仍然感到茫然。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