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忙裡偷閒,調整節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早上原本和人約好要談保險的東西,業務臨時有同住家人確診就取消了,空出來的早上讓我很是猶豫該做什麼安排,是該去運動呢?(已有兩週沒去了)還是整理家務?(搬家公司就要來估價了)但無論哪一個,都讓我的心隱隱抗拒,最後還是選擇順應自己,留白這個早晨,調節一下雜亂的步調。
Photo by Sage Friedman on Unsplash
我的 Email 信箱裡面堆積了好多未讀的電子報,往前翻了翻,大約是從三月中開始就無暇開信。我訂閱的電子報有 M 觀點、曼報、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文案的美、Dean、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等等,都是以長文著稱的電子報,內容也都有其連貫性,實在很難在零碎時間打開來讀。
其實我好喜歡讀這些電子報,雖然有些文章對我來說是過硬了,可是那帶來的知識衝擊總能給我不同的思考方向,產生的靈感火花我都記在筆記本裡,等待它們成為一篇完整的文章。
不過即使是像今天這樣特意的留白時段,我也沒什麼心境可以靜下來把累積的電子報看一看,最近的生活實在太紮實凌亂了,需要做的事情彼此沒什麼相干,也就不存在省時省力的可能,尤其老公又先去美國探路了,一打二再加上家務事,一天裡可以放空的時間還真不多啊,此刻的我只想奢侈的浪費時間。
浪費時間打這篇沒什麼重點的抒發文,浪費時間發呆,浪費時間放手讓翻湧的思緒流過且不試著去抓住,不去管待辦事項和各種截止期限。
我有點想家,有點想阿公阿嬤,有點想那些我想念的人們,腦海裡還會自動播放八三夭唱的「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可是人生就是有這麼多身不由己,軟弱之後還是得硬起心腸扛住。
就扛住吧。
avatar-img
24會員
102內容數
從全職媽媽的角色出發,閱覽世界的生活觀察。舉凡教育、社會、文化和個人體悟都是美好的寫作題材。目前暫居在美國聖地牙哥,感受台美之間的生活與教養差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un 王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嚷嚷了好些時日,我終於又踏進醫美診所。 還記得我在[南加]出國前的醫療規劃 中提到要去把鼻頭上的痣處理掉嗎?其實我二月多就有去整形外科割除,沒想到它底下的黑色素超級深,三月左右回診用雷射的方式再除,居然還有剩!
跨國移居絕對是件大事,要處理的事項不只牽涉甚廣,細項更是繁瑣,光想像就覺得頭很大。而當初為了怕自己有疏漏,我特別開了一個記事本將大項目先記錄下來,由於最近有些朋友也陸續準備移居國外,沒想到這份大綱居然還滿受他們歡迎的(?),今天就分享出來讓大家在規劃時先有個思路。
好久沒有用[南加]這個分類的,主要原因是從四月初去 AIT 面試完,簽證遲遲不發下來......
「媽媽,我告訴你一件事喔。」 「是什麼?」 「我愛你~」
小兔子從園子裡跑出去了,公主擔心的不得了,牠跑去哪裡了呢?是不是遇到了巨人和沼澤?還是說......是一隻狡猾的狐狸?! 故事花火再次開到了新埔鎮立圖書館,這次帶來的主題是<兔子去哪裡?>,還記得鴨鴨老師的第一場說故事活動就是在這裡呢,先來跟大家介紹這次的活動內容。
常聽人說茶醉茶醉的,只有當自己也經驗過之後,才懂得箇中感受。
嚷嚷了好些時日,我終於又踏進醫美診所。 還記得我在[南加]出國前的醫療規劃 中提到要去把鼻頭上的痣處理掉嗎?其實我二月多就有去整形外科割除,沒想到它底下的黑色素超級深,三月左右回診用雷射的方式再除,居然還有剩!
跨國移居絕對是件大事,要處理的事項不只牽涉甚廣,細項更是繁瑣,光想像就覺得頭很大。而當初為了怕自己有疏漏,我特別開了一個記事本將大項目先記錄下來,由於最近有些朋友也陸續準備移居國外,沒想到這份大綱居然還滿受他們歡迎的(?),今天就分享出來讓大家在規劃時先有個思路。
好久沒有用[南加]這個分類的,主要原因是從四月初去 AIT 面試完,簽證遲遲不發下來......
「媽媽,我告訴你一件事喔。」 「是什麼?」 「我愛你~」
小兔子從園子裡跑出去了,公主擔心的不得了,牠跑去哪裡了呢?是不是遇到了巨人和沼澤?還是說......是一隻狡猾的狐狸?! 故事花火再次開到了新埔鎮立圖書館,這次帶來的主題是<兔子去哪裡?>,還記得鴨鴨老師的第一場說故事活動就是在這裡呢,先來跟大家介紹這次的活動內容。
常聽人說茶醉茶醉的,只有當自己也經驗過之後,才懂得箇中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Thumbnail
有過好一陣奔波的日子,南北跑成為日常,調節步驟和氣候的階段也時常感到不適,完成幾件事又再清單上多謄上幾格。或許是開始體會到,一踏出哪邊的大門以後,就是得不回頭的一路向前,每個人都如此,如此被推波向前,去到更遠的地方好忘記原來不是自願來到這裡。
Thumbnail
心,最好收在一個恆溫的地方,寄宿在他人的搖籃,某天也許會斷炊。收到了妳的來信的早晨,拆開時冷風是一陣陣地吹來,讀完了妳的傷心,開始思索如何矯正不對等的關係,以及自由的定義與內容物。 又來到了週六,週六有點灰,不過很適合拿來遮陽。等等要來吃今天的第二顆饅頭了,方便就好,人與人之間也是大家方便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每天想著要發文,有時候光是想著要寫什麼,就很傷腦筋。特別是在那些剛好沒有「前幾天多寫了一些東西」而留存下來、可以快速修改之後使用的備用文字。然而這樣的日子,大約是目前日常的八成以上,更不要說,再加上可能某些日子因為下班後還有行程而晚歸,使得可以寫字的時間更短更短了。比如此時此刻。 不過,這麼似乎也
Thumbnail
這是一個描述一天生活的文章,內容包括作者個人的瑣碎雜事,思考和感受。時常覺得自己浪費時間的一整天。昨想些快速且高效的心靈療癒方式而不要依賴網路和電子產品。畫畫是個方法,但往往會花費太多時間。
早上起來,總有許多代辦事項想要做(等著我做):洗剛才做早餐的鍋子、刷牙洗臉、吃早餐、幫花瓶換水、整理回收、回憶夢境、書寫紀錄、閱讀書本一小段、去看醫生...... 不滑手機,其實生活有好多事情,而當我一拿起手機來滑,以上那些全部拋到一邊,就像種逃避,或是拖延。 在以上那麼多想做的事中,顯然我選擇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Thumbnail
有過好一陣奔波的日子,南北跑成為日常,調節步驟和氣候的階段也時常感到不適,完成幾件事又再清單上多謄上幾格。或許是開始體會到,一踏出哪邊的大門以後,就是得不回頭的一路向前,每個人都如此,如此被推波向前,去到更遠的地方好忘記原來不是自願來到這裡。
Thumbnail
心,最好收在一個恆溫的地方,寄宿在他人的搖籃,某天也許會斷炊。收到了妳的來信的早晨,拆開時冷風是一陣陣地吹來,讀完了妳的傷心,開始思索如何矯正不對等的關係,以及自由的定義與內容物。 又來到了週六,週六有點灰,不過很適合拿來遮陽。等等要來吃今天的第二顆饅頭了,方便就好,人與人之間也是大家方便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每天想著要發文,有時候光是想著要寫什麼,就很傷腦筋。特別是在那些剛好沒有「前幾天多寫了一些東西」而留存下來、可以快速修改之後使用的備用文字。然而這樣的日子,大約是目前日常的八成以上,更不要說,再加上可能某些日子因為下班後還有行程而晚歸,使得可以寫字的時間更短更短了。比如此時此刻。 不過,這麼似乎也
Thumbnail
這是一個描述一天生活的文章,內容包括作者個人的瑣碎雜事,思考和感受。時常覺得自己浪費時間的一整天。昨想些快速且高效的心靈療癒方式而不要依賴網路和電子產品。畫畫是個方法,但往往會花費太多時間。
早上起來,總有許多代辦事項想要做(等著我做):洗剛才做早餐的鍋子、刷牙洗臉、吃早餐、幫花瓶換水、整理回收、回憶夢境、書寫紀錄、閱讀書本一小段、去看醫生...... 不滑手機,其實生活有好多事情,而當我一拿起手機來滑,以上那些全部拋到一邊,就像種逃避,或是拖延。 在以上那麼多想做的事中,顯然我選擇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