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停止尋找你的熱情》工作一定要有熱忱? 興趣當工作才是成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們因為生長的環境,媒體文化的渲染,使我們產生現在的價值觀,我們以為我們擁有自由意識或自主思想,但我們也只是環境下的產物。

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段時間,我很不喜歡參與在某些朋友圈裡,就是那些對生活充滿激情,完全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人生方向是什麼的人。

而每當有人問我「你最喜歡做什麼事情?」我的內心就會湧現一股面試般的緊張感,彷彿我需要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這樣的恐懼,是因為我們心中的答案與這個社會給我們的期待不一致。

講者透過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執著於去找到自己熱愛的事,將可能錯過生命中一些更珍貴的寶物,以及工作要跟興趣一致這樣的思維是一種危險的想法,就算你不知道未來5年10年要做什麼,也不必因此挫折,因為那正是人生美妙之處。

講者介紹

這篇演講是由Terri Trespicio於2016在TED上的演講《Stop Searching For Your Passion》。講者是一位作家、演講者、品牌顧問,曾獲得多項殊榮。也是《拋開你的熱情:創造一個對你有意義的生活》這本書的作者。本文會分享講者演講的一些筆記,以及我的觀後心得。

raw-image

熱情不是一個計劃,而是一種感覺

Terri曾經遭遇過一段低谷,當時的他是一位知名的節目主持人,卻被公司無情的解僱,原本說出去會讓人羨慕的身分,一夕間全部煙消雲散。

在被裁員後Terri拒絕多個工作機會,因為深怕選錯了工作,就像搭錯了火車前往錯誤的目的地。「職業要與熱情契合才是對的選擇」這樣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

某一天晚上,Terri正與媽媽通話,哭泣的向媽媽說著自己對未來的掙扎,而母親的一句話點醒了他 :

「You are not going to be stuck, you’re stuck now ! 」

「你的職涯不會因為你的選擇而陷入困境,你現在就已經陷入困境了!」

於是Terri接受了一項全職助理的工作,在那裏他什麼都不懂,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對於Terri來說,接受這份看起來只是為了每個月領薪水的工作,難到意味著他想要一輩子在辦公室擔任助理嗎?「不! 當然不是。」他說道。

Terri接著說 :

「認為你做的一切,都應該符合你的熱情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

熱情不是被找到的,或是說熱情根本不能被找到,那是當我們做某件會讓我們感到存在感及自我價值的事情,而產生的心理狀態,我們應該對任何機會抱持開放的態度,因為你並不能知道未來。

熱情是鑽木取火而燃起的火苗
raw-image

這個世界迫使我們,為人生選一項「專業」

「你長大後要做什麼?」

在另一本書《逆思維》中有提到一個詞叫「認知早閉」這是指在年輕時就已經為自我認同設下定義,以職業來認定我們是誰,認為追求那樣的目標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幸福。

書中作者認為「這是大人們問過最愚蠢的問題了」

這個問題就好像某個職業就是你人生的終點,彷彿長大是有限的。會造成這種現象,其實多半跟小時候我們受到大人們的思維影響有關。

也許你未來的職業現在根本還沒被發明,10年前的今天,當時的學生也不知道自己未來可能會成為Youtuber或是Pocaster。

我們總是相信依照愛好的工作,是人生成功的關鍵

「你是人生勝利組嗎?」

在某一天下午,我帶著老婆小孩搭著往一樓的電梯,途中我們遇到一位看起來是在辦公室上班的姐姐,原本安靜的氛圍隨著一句問候而變得不一樣

「你們的進度好快喔,這麼年輕就有小孩了,羨慕你們,真的是人生勝利組。」

當我聽到這個似乎是讚美又好像不是的詞彙後,我心裡覺得疑惑,因為我從不認為「我是人生勝利組」。

很多疑問頓時浮現在我腦海中,是什麼讓他覺得我是個成功的人? 因為我成家了? 還是我符合傳統思維告訴我們的勝利方程式?我比別人更早達成某些成就嗎?

這個世界帶給我們的價值觀,似乎在告訴我們,人生只有一個方向,我們應該追求的是什麼,也定義了什麼才叫做「成功的人生」。

就好像你只有一樁熱情,而你的任務就是去找到它,如果找到了,所有的事情都會水到渠成,如果沒有,你將是個失敗的人。

「這是一個危險的侷限性想法」Terri說道。

觀後心得 : 「提供幫助」就會產生熱情

日本這個國家很特別,他們有著幾乎全世界工作壓力最大的職場文化,也同時是全世界人均壽命前三名的國家,如果你到東京,你就會發現滿街西裝筆挺,步調飛快的上班族,穿梭在街市上,這是因為上班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人存在的價值,他們很多人是以「退而不休」的理念在生活。

熱情不一定是一項專長或職業,通常是那件事情背後所提供的滿足感,是你知道你能貢獻什麼而產生的狀態。許多研究也證實了,高薪待遇並不是一個人選擇一樣職業的最大動機,而是感到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他人貢獻了什麼


解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喜歡的問題

Terr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迪說書的沙龍
9會員
19內容數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自由書寫術》所以對這套書寫技術深感興趣,因此我決定來做個大膽的嘗試,就是按照書中的技巧,每天自由書寫,並且把我寫的內容分享出來,這裡將會是很自由很輕鬆,內容可能對你來說很無聊,但透過這個專題我想知道,如果我把我最真實的內在打開給別人看,會得到什麼結果。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因為生長的環境,媒體文化的渲染,使我們產生現在的價值觀,我們以為我們擁有自由意識或自主思想,但我們也只是環境下的產物。 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段時間,我很不喜歡參與在某些朋友圈裡,就是那些對生活充滿激情,完全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人生方向是什麼的人。 而每當有人問我「你最喜歡做什麼事情
Thumbnail
我們因為生長的環境,媒體文化的渲染,使我們產生現在的價值觀,我們以為我們擁有自由意識或自主思想,但我們也只是環境下的產物。 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段時間,我很不喜歡參與在某些朋友圈裡,就是那些對生活充滿激情,完全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人生方向是什麼的人。 而每當有人問我「你最喜歡做什麼事情
Thumbnail
好久不見,大家!我是阿玉,我又來講了!距上次寫完如何維繫一段親密關係的保鮮法這篇文章已有足足一個星期了,在自我審視和覺察,以及過往經驗的總結,突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人會問到的問題:「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又或者「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Thumbnail
好久不見,大家!我是阿玉,我又來講了!距上次寫完如何維繫一段親密關係的保鮮法這篇文章已有足足一個星期了,在自我審視和覺察,以及過往經驗的總結,突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人會問到的問題:「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又或者「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Thumbnail
從高中畢業後,我著急地開始尋找我的「熱情」所在,我想要找到一件我非常想做的事,然後像考上台大一樣,窮盡畢生心力做這件事。那時的我認為,這樣才能「成功」。 然而,嘗試找到熱情的路上,只有失敗與恐慌,興趣愈找愈多,熱情倒是一件也沒有......
Thumbnail
從高中畢業後,我著急地開始尋找我的「熱情」所在,我想要找到一件我非常想做的事,然後像考上台大一樣,窮盡畢生心力做這件事。那時的我認為,這樣才能「成功」。 然而,嘗試找到熱情的路上,只有失敗與恐慌,興趣愈找愈多,熱情倒是一件也沒有......
Thumbnail
「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對人生感到茫然,生活沒有目標」 自2021開始帶領自我成長課程開始 三不五時就會遇到學習夥伴問這一類的人生問題 我實在無法回答這類的問題 只能透過課堂中設計的活動 和分享一些心理學的概念 希望夥伴們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這陣子又不約而同地在不同場合中
Thumbnail
「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對人生感到茫然,生活沒有目標」 自2021開始帶領自我成長課程開始 三不五時就會遇到學習夥伴問這一類的人生問題 我實在無法回答這類的問題 只能透過課堂中設計的活動 和分享一些心理學的概念 希望夥伴們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這陣子又不約而同地在不同場合中
Thumbnail
現在正值畢業季,許多畢業生焦頭爛額的找尋工作,第一份正職工作,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有些人興奮著頭著履歷面試中,有些人擔憂自己即將晉升社畜行列憂傷不已,究竟有沒有一份工作能讓你每天開心地起床,不感到疲憊?一起來看看如何找到熱愛的工作吧,也許能幫你釐清一些頭緒!
Thumbnail
現在正值畢業季,許多畢業生焦頭爛額的找尋工作,第一份正職工作,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有些人興奮著頭著履歷面試中,有些人擔憂自己即將晉升社畜行列憂傷不已,究竟有沒有一份工作能讓你每天開心地起床,不感到疲憊?一起來看看如何找到熱愛的工作吧,也許能幫你釐清一些頭緒!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人生的意義其一,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只要不中傷別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整天在辦公室影印,把文件分類,我心想這樣的工作不斷重覆到老,心情便沈了沈,好不開心. 我讀過一本書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人生的意義其一,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只要不中傷別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整天在辦公室影印,把文件分類,我心想這樣的工作不斷重覆到老,心情便沈了沈,好不開心. 我讀過一本書
Thumbnail
我發現我所愛所渴求的都是「形而上」的感受或體會,但我卻試圖在「形而下」之處找尋所謂的命定工作或對事務的熱情,此舉無異於緣木求魚。 原來,工作的熱情是個半成品,需要我們這塊泥實際下場被陶塑、活在其中,才會經歷完全的質變。
Thumbnail
我發現我所愛所渴求的都是「形而上」的感受或體會,但我卻試圖在「形而下」之處找尋所謂的命定工作或對事務的熱情,此舉無異於緣木求魚。 原來,工作的熱情是個半成品,需要我們這塊泥實際下場被陶塑、活在其中,才會經歷完全的質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