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10):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誰慎終追遠?

2023/11/2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第一)。   

raw-image

這句話很直白,沒有什麼歧義爭議。意思是說,『慎重隆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緬懷去世的祖先,老百姓就愈發淳樸順服。

 

但這句話不完整,沒指明誰應該慎終追遠?聯繫下一句,似乎可以理解為曾子針對『民』而言,要求老百姓要慎終追遠。但我以為,理解為統治者更為恰當。

 

《論語》中意思不完整的句子很多。主要原因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並不是專門的著述,而是在具體的情景中這麼說了,而被記錄了下來。在具體情景中,不必什麼都說出來,聽者也能明白。當時的書寫條件很困難,用墨寫在竹簡上。所以,過後憑記憶記述時能簡則簡,沒有補全。但後人不瞭解當時的具體情景,這些話就變得費解或被誤解。

 

曾子的意思是統治者要慎終追遠,為老百姓做出表率。這樣,老百姓的道德品質就愈發淳厚,易與統治。

 

中國人宗教信仰淡薄,不怎麼信神,因而就格外注重對祖先的崇拜。精神的寄託,人生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在於孝順父母和遵循祖訓。在儒家看來,喪禮和祭祀是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可以寄託和培養子女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因而儒家雖然並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左傳》也說過,『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這上面,統治者要做出表率,對先王的葬禮要隆重其事,對列祖列宗要虔誠祭祀,才能讓老百姓也如此行事。

 

應該說,中國過去王朝的統治者在『慎終追遠』上做得不錯,有過之而無不及。每任皇帝,只要有充裕時間,在生前就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為自己修陵墓,短命的和被政變推翻的例外;死後繼任者也都會為先皇隆重舉辦葬禮,當成國家大事。每個王朝,都建有太廟,用於供奉祭祀歷代皇帝,每年都要舉辦祭祀儀式。

 

民間老百姓的喪葬也不示弱。辦個喪事,往往是鄉里大事,親朋好友不說,方園幾十裡的鄉里鄉親也會來湊熱鬧。設靈堂,搭棚子,守夜、做法事,送葬等套路多多。過去,百姓家裡也會供奉祖先的牌位,清明日也演變成了專門祭奠父母和祖先的節日。

 

雖然孔子說過,『禮與其奢也寧儉』(八佾第三),但要實際做到卻很難。在喪葬祭祀上,古往今來,統治者與老百姓都過於鋪張與大張其鼓了。

 

2017年4月10日

81會員
28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