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自我覺察〕公開書寫的內在心理需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分別從不同朋友那裡,獲得對於我粉專文章的不同回饋;

一位認識一段時間的男性朋友,委婉表示我的文章內容太長而且充滿灰色氣息,因此讓人難以閱讀消化,我能明白他的感受,因為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苦惱的部分;

另一位甫認識的女性朋友,稱讚我的文筆很好、文字很能夠貼近人心,還表示喜歡看我的文章,這是我第一次收到如此直接的正向回饋,心裡很暖;

這兩種算是相反,但嚴格來說又不直接相關的回饋(喜歡我的文筆不代表朋友覺得文章好消化),讓當時處於經前症候群特別容易低潮的我,陷入兩天的糾結中;

除此之外,我也再度想起,去年找我的占星老師Patrick諮詢時,他曾經說過:「如果只是分享自我覺察的文章,那對人沒有幫助,不會有人想要看」;

我知道Patrick會那樣說的重點其實是,他認為我的文章必須結合專業知識,如此才能對於讀者大眾有更明確的協助;

但我還是忍不住在心裡反覆自問:「我的這些故事跟覺察,真的對看的人一點幫助都沒有嗎?」

心理學相關知識我不是沒有,只是過去9年當社工的經驗讓我深刻感受到,心理學知識必須要能夠在自已身上實際體會驗證,那才算真的了解並能產生意義;

而過去服務數百名個案的經歷,讓我在跟他們的互動之中投射了許多自身的議題,並透過督導的回饋發現、覺察、否認,然後再努力學習去接納那些不完美的自己,從而成為現在相對自信、能夠在生命中感到自由的我;

因為我在這些「人與我」的互動中,藉由「自我覺察」的收穫對於自己人生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也因此過得更開心自在;

我受益於「自我覺察」,因此才想把這件事情以及我的真實故事分享出來,希望讓大家也有勇氣一起走入自我探索的道途,往自己的心裡走去,並明白人生所有問題的解答其實都在自己身上。

有點扯遠了,總之這波失眠的糾結讓我再次意識到,當我選擇以「自我覺察」作為自媒體的主軸,讀者對我的回饋就會有更深刻的影響力;

因為不可諱言,雖然自我覺察的分享是一種拋磚引玉的示範,但在我內心深處仍渴望這些真實呈現的我,不管是正向積極,還是不小心曾經犯錯的我,都能夠獲得大家的接納跟喜歡;

說到底,在這裡書寫的目的,有一部分我仍期待可以獲得他人的認同,藉此讓我肯定,我過去所經歷的那些挫折或痛苦,不是沒有意義的,而我是值得被喜愛的;

應該是這層內在需求,讓我糾結於上述男性友人的回饋,尤其當這名友人跟我有私交的時候,我就會更在意他的想法,內在小我的自動駕駛模式大概就是:「他覺得我的文章很灰色,那他會不會因此討厭我、不再看我的文章了?」

但其實所謂的「意義」,都是需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探索、爬梳跟定義的,也必須靠自己找到這些答案,我們才能做到真正的「愛自己」;

而這也是一直以來我在這邊想要提倡的核心概念不是嗎?

寫到這裡已經超過一千字,我卻找不到這一大段的結論是什麼XD

但這個書寫的過程讓我清楚意識到,當我選擇「自我覺察」作為分享的主軸,那揭露真實自我隨之而來被評價的風險,就是我所要承擔的;

而人都有趨吉避凶的傾向,當我分享的都是我從人生低潮挫折中學習到的切身體悟,那自然就很難引人入勝;

而現在流行影音短片的呈現方式,但我習慣具有前因後果完整脈絡的文字表達,因此必須接受長文章就是容易被滑過去的現實(但我知道還是有很多長文章的粉專有數萬的追蹤);

儘管我深知以上的這些選擇都不利於「自媒體的經營及成長」,但我還是相信:「勇於真實,才能真的從自己的內在長出力量」;

而這些都不為了別的,只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raw-image

最後的結論有點奇妙(?)但其實我還是蠻想知道大家對於我的文章或粉專的看法,藉著這次的機會徵求大家的回饋,好的壞的都可以,歡迎大家留言或私訊跟我分享唷!

最後的最後,身為自媒體經營者我還是忍不住要說一下,現在臉書的觸及率越來越低(一方面因為使用者越來越多瓜分了觸及率,一方面臉書想要賺廣告錢);

因此各位讀者/追蹤者,如果你們看到我的文章只有滑過去,連按讚都沒有的話,因為沒有互動,演算法就會自動判定你對我沒興趣,接著粉專更新可能會從此消失在你的動態中囉…

所以還是想呼籲一下,如果你其實覺得我寫的文章還不錯,只是偶爾長篇大論讓你消化不良,期待你還是可以按讚支持一下,給我一點加油打氣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1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雖然說學習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我其實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但因為我學習了「占星」作為我助人諮詢服務的媒介之一,我還是想要讓大家了解我做此選擇的原因,並透過這篇文章了解占星跟粉專的核心「自我覺察」的連結是什麼。
Thumbnail
雖然說學習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我其實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但因為我學習了「占星」作為我助人諮詢服務的媒介之一,我還是想要讓大家了解我做此選擇的原因,並透過這篇文章了解占星跟粉專的核心「自我覺察」的連結是什麼。
Thumbnail
最近分別從不同朋友那裡,獲得對於我粉專文章的不同回饋; 一位認識一段時間的男性朋友,委婉表示我的文章內容太長而且充滿灰色氣息,因此讓人難以閱讀消化,我能明白他的感受,因為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苦惱的部分;
Thumbnail
最近分別從不同朋友那裡,獲得對於我粉專文章的不同回饋; 一位認識一段時間的男性朋友,委婉表示我的文章內容太長而且充滿灰色氣息,因此讓人難以閱讀消化,我能明白他的感受,因為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苦惱的部分;
Thumbnail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Thumbnail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Thumbnail
我有一個奇葩朋友,半夜跟我告解。 一開始跟我說:我跟你說件事,你千萬別介意,別介意啊。 我:嗯~沒關係,你說 友:但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感覺,你可能會因為這樣而生氣,但我覺得身為朋友我還是要跟你說 我:喔~好,沒關係你直接說吧 友:那我就直說了呀...(接下來省略在鋪陳一大串) 我:你說不說呀? 友:
Thumbnail
我有一個奇葩朋友,半夜跟我告解。 一開始跟我說:我跟你說件事,你千萬別介意,別介意啊。 我:嗯~沒關係,你說 友:但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感覺,你可能會因為這樣而生氣,但我覺得身為朋友我還是要跟你說 我:喔~好,沒關係你直接說吧 友:那我就直說了呀...(接下來省略在鋪陳一大串) 我:你說不說呀? 友:
Thumbnail
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寫〔日常自我覺察〕系列的文章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這段時間雖然粉專的文章有持續更新、諮詢服務的預約也有進展,看似一切正常無虞,但其實我在個人感情層面經歷了蠻大的內在混亂。
Thumbnail
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寫〔日常自我覺察〕系列的文章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這段時間雖然粉專的文章有持續更新、諮詢服務的預約也有進展,看似一切正常無虞,但其實我在個人感情層面經歷了蠻大的內在混亂。
Thumbnail
對我來說「自我覺察」有點像是訓練另一個「分身」, 來作為自己的「諮商師」這樣的概念, 讓我們透過自我覺察可以對於自己、 人際關係、外在環境產生新的看見, 藉此做出不同的選擇與決定, 希望最後可以得到我們所欲求的結果。
Thumbnail
對我來說「自我覺察」有點像是訓練另一個「分身」, 來作為自己的「諮商師」這樣的概念, 讓我們透過自我覺察可以對於自己、 人際關係、外在環境產生新的看見, 藉此做出不同的選擇與決定, 希望最後可以得到我們所欲求的結果。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Thumbnail
  默默地看著浮華的心理師世界,關起門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不吸引人也罷,流量本來就不是我刻意追求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