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要是選擇荒廢掉的話),裝聾作啞兩年便流逝。
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還在唸中學,寫這一篇正在GAP YEAR。我這兩年不寫,是找不到寫作的意義,現在回來是因為我找到了,就是想透過公開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開始使用方格子是想訓練自己寫作賺錢,可又無事可寫;自己每天寫的都是日記類的東西,當這裡是情緒垃圾桶也不好。可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叫《認知覺醒》裡面描述寫作可以梳理自己雜亂的心緒從而看清自己,我又重新想起來我當初每天寫日記就是想認識自己。我只是想了解我到底是個什麼人,為什麼會憂鬱?
於是乎,我基於自我增長的理由,決定在這裡建立我的根基。中學直到畢業都在探索自己想做什麼,當然我到現在都沒有確切的答案⋯⋯不過兩年的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亦確實認清了「做自己喜歡的事」的重要性,為什麼這麼說呢?
畢業後,我打著不同的服務業工作,原以為可以像計劃那樣,安心做兩年苦工就會自動存到錢去讀書。可現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存幾年錢去讀書」一句話看似輕描淡寫,實際上有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不適應職場、體力負擔不到等問題,最重要的是,我這種人偏偏很有欲望,我不甘我這兩年就這麼渡過:什麼人都沒認識到、什麼事也沒做,白白浪費我的青春。
我辭掉了一開始的全職RETAIL,做各種不同工作(酒吧、露營、EVENT⋯⋯·)裡面認識到的人都能帶走進我的人生,見到不同種類、國籍的人,這其實是我想要的生活。不過,缺點是不穩定也錢不多,存不了錢。我對於唸書的焦慮捲土重來,又開始病急亂投醫找全職工作,陷入辭工找工作休息當炒散的循環。以致我現在累了,各種各樣的線下工作都做過,覺得都是垃圾。大多都造成我的情緒困擾,最後發現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許對我的生活還有一線生機。
——————
我本人就是個冒險家,行為上的。我根本沒有大底氣去做這些冒險的決定,只是憑藉東拼西湊的後路,還有玄乎的信念,相信自己會成功去做,結果我發現這樣快樂多了。即便我欠卡數,可我去了人生第一次的旅行,不用困在「我沒錢去不了」的思維裡,說實話完全不後悔。我去韓國只去了三天,已經充分啟發到我的思維,那三天我忙著處理當下的事,在香港的煩惱頂多一秒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本來我的思維困在「要自己存夠XX萬才可到台灣唸書」,導致我因為情緒發作而辭職又不敢的時候對自己十分自責,怪自己那麼簡單的事情也做不到。可心理學家教我,不如放下面子向親友借錢吧。這是我不敢想的事情,因為一直以來我都被灌輸「自力更生」的思想,從十幾歲我就要做一個獨立的人,向家人求助會讓人感到羞恥沒用。
結果整件事是比想像中容易,我甚至連作品集都沒有做新的,直接挑以前在學校的作業合在一起,然後申請科系,處理文件,我不CARE進哪間學校,只要讓我被錄取然後離開香港就好。結果真的二月的時候收到兩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整件事根本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有一句話,好像是說:「敢於踏出第一步,整個世界都會幫你。」類似的意思。
好吧,說句總結,我決定把紙本的日記搬到線上。自從我相信以上句子後,我便開始脫離家人帶給我的魔咒觀念,不再侷限自己。因此想在此平台,更清晰的寫下自己的想法與分析,獲得更多新思路,以便行動上真正做到「認知覺醒」。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uy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 我不是擅長繪畫的人,但想到可以用文字表達自己。 創作不止是一種方式。 我小時候很喜歡畫畫,但畫得醜。不斷每天練習才變好看點。不過到中學又放棄了。就是不喜歡做這件事,也沒什麼天賦。 不過我倒是有很多塗鴉。都是在苦悶的傳統中學生涯中「完成」的。畫在報紙上、試卷、課本上。老師看到是不接受的,說我令
前言 我不是擅長繪畫的人,但想到可以用文字表達自己。 創作不止是一種方式。 我小時候很喜歡畫畫,但畫得醜。不斷每天練習才變好看點。不過到中學又放棄了。就是不喜歡做這件事,也沒什麼天賦。 不過我倒是有很多塗鴉。都是在苦悶的傳統中學生涯中「完成」的。畫在報紙上、試卷、課本上。老師看到是不接受的,說我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慢慢地放下對寫作的熱愛呢?當我再度鼓起勇氣,決定開始執筆時,這個疑問逐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似乎有某種力量引領著我,去追尋答案吧!
Thumbnail
在人資職涯的第六年,我曾經陷入非常深的迷惘,覺得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與正在過的生活截然不同。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Thumbnail
迷茫了將近兩年從中我歸納出一個探索自己熱情的方式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去年底讓自己的生活多點嚐試,接觸了新的行業「直銷」。後來發現和自己的性格及價值觀有些衝突。思考後決定放下,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出發。 在身邊的人看來,這段時間的自己完全變了個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結束了與外界世界的碰撞,之前加入的朋友群也無預警的解散了。原本忙碌卻充實的生活,貌
Thumbnail
大家晚安,今天是2/29號,也是我寫文章的第2個月 寫作對許多人來說,就像是那種只有在學校作業或工作報告中才會遇到的惡夢。你可能會想,“我已經工作整天了,為什麼閒暇時還要自找苦吃呢?”但是對我來說,我希望能夠有一個可以發發自己想講的話的一小空間,所以才開始了這個寫作,當然不免俗的我也想要開啟營利,
記得小學四年級,第一次在學校上了電腦課,當年還是256k。 家裡雖然有電腦,但媽媽是不給我和弟弟使用的,電視也僅有三台節目。 所以,成長的過程我都是看商業週看、哈佛雜誌、遠見😂 倒也不是要說我很有文學素養,畢竟當年的我也沒有選擇的權利, 無聊之虞總得找點事情來做! 也就因此養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早在無名小站時代,其實就有寫一些文章的習慣,當年無名小站要關站時,我特地上去瀏覽之前寫過的文章,發現自己有些思維慢慢在改變,例如:2009年寫出接下來的網路上的信任危機,後來有區塊鏈技術出來,試圖解決信任危機。有了這些紀錄,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的進步。 無名小站的關站,帶來另外一個深遠的影響是覺得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慢慢地放下對寫作的熱愛呢?當我再度鼓起勇氣,決定開始執筆時,這個疑問逐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似乎有某種力量引領著我,去追尋答案吧!
Thumbnail
在人資職涯的第六年,我曾經陷入非常深的迷惘,覺得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與正在過的生活截然不同。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Thumbnail
迷茫了將近兩年從中我歸納出一個探索自己熱情的方式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去年底讓自己的生活多點嚐試,接觸了新的行業「直銷」。後來發現和自己的性格及價值觀有些衝突。思考後決定放下,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出發。 在身邊的人看來,這段時間的自己完全變了個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結束了與外界世界的碰撞,之前加入的朋友群也無預警的解散了。原本忙碌卻充實的生活,貌
Thumbnail
大家晚安,今天是2/29號,也是我寫文章的第2個月 寫作對許多人來說,就像是那種只有在學校作業或工作報告中才會遇到的惡夢。你可能會想,“我已經工作整天了,為什麼閒暇時還要自找苦吃呢?”但是對我來說,我希望能夠有一個可以發發自己想講的話的一小空間,所以才開始了這個寫作,當然不免俗的我也想要開啟營利,
記得小學四年級,第一次在學校上了電腦課,當年還是256k。 家裡雖然有電腦,但媽媽是不給我和弟弟使用的,電視也僅有三台節目。 所以,成長的過程我都是看商業週看、哈佛雜誌、遠見😂 倒也不是要說我很有文學素養,畢竟當年的我也沒有選擇的權利, 無聊之虞總得找點事情來做! 也就因此養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早在無名小站時代,其實就有寫一些文章的習慣,當年無名小站要關站時,我特地上去瀏覽之前寫過的文章,發現自己有些思維慢慢在改變,例如:2009年寫出接下來的網路上的信任危機,後來有區塊鏈技術出來,試圖解決信任危機。有了這些紀錄,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的進步。 無名小站的關站,帶來另外一個深遠的影響是覺得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