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讀後感:打破既定目標觀念,發現更多人生可能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部分:關於明確目標

你是否曾經感到在職涯中缺乏明確的目標?在畢業後的日子裡,我一直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麼。社會上無數的聲音都在強調目標的重要性,好像沒有目標的人就是不好的。特別是在正式場合如面試時,如果無法清楚表達自己未來的期望,可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然而,我們往往被忽略的是,明確的目標可能帶來的風險。

近五年來,我的整體工作狀態變得更穩定了,但我始終沒有明確的目標。然而,在我閱讀《逆思維》這本書時,我終於找到了答案。設定目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一直堅持不放棄,甚至不去反思原本的目標,一心一意地追求它。相反,如果我們在每一步都仔細檢視自己的目標,並接受目標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也許我們會發現人生和職涯中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我並不完全認同沒有明確目標就是一種不好的狀態。

書裡提及:

認同早閉是指我們太早確定自我感知,卻沒有足夠的實質審查,然後不願思考替代性的自我。

認同早閉經常始於成人問孩子: 你長大想當什麼? 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可能培養出對工作及自我的固定心態。「你長大想當什麼?彷彿長大是有限的。彷彿到了某個時候,你成為某種身份,然後就到此結束。而選擇一個職業不像是尋找另一位靈魂伴侶。有可能你的理想工作根本還沒發明。

認同早閉是認同危機的相反:我們並未接受我們想成為什麼的不確定性,而是形成補償性的確信,一頭栽進去某個職涯路徑。在二十歲時最確定職業計畫的學生,經常到了三十歲時最後悔的那一些人。他們在這一路上並未充分地重新思考。


第二部分:關於對伴侶的期待

回想起過去的戀愛關係,我發現自己就像列了一份購物清單,期待對方滿足必要和部分選擇性的條件,才能成為男朋友。我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符合我清單要求的完美對象,但最終我們還是分手了。這讓我開始思考,也許我的期待是社會對我的期待,或者是我對自己的期待。然而,《逆思維》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即使在一對情侶之間,彼此都有不完全滿足的地方,也不意味著彼此不是對的人。也許我們可以退一步,接受彼此的現狀,並尋找其他相容的可能性。

書裡提及:

某位學生向來想像自己娶的女子是對事業懷抱野心,或是熱衷於提升世界。而他的女友對人生態度似乎不太積極,比較放鬆。後來學生意識到,假如和女友在一起很開心,伴侶的野心和熱情對他來說可能不如過去那麼重要了。他逐漸明白,他受到積極想要成功的那種女性,那是他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後來學生開誠布公,和女友談她和我想像的那種人不一樣。出乎意料的是,她告訴我相同的話,我也不是她想像最後會在一起的那種人。她原本期待能和一個更有創意,更愛交際的人在一起。我們接受了這件事,繼續往前走。我樂於把舊有的想法拋在腦後,清出空間容納完整的她,以及我們的關係可能帶來的一切。

結論:

當我們敢於超越既定的期待,接納自己和他人的現狀時,我們將發現更多可能性和愛的可能性。不要讓既定目標或期待限制我們的視野。這些故事提醒著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保持靈活和開放的心態並持續思考,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與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mple的沙龍
24會員
27內容數
了解自己意味著知道我們的價值觀、夢想和目標。它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找到真正令我們快樂的事物。 不斷學習和成長是了解自己的關鍵。這可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它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並發掘了自己的潛力。
Dimpl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5
愛人與被愛:建立深度親密關係的戀愛指南 「 你願意將這段關係擺在最優先的位置,才能真正建立起信任。」
Thumbnail
2024/02/25
愛人與被愛:建立深度親密關係的戀愛指南 「 你願意將這段關係擺在最優先的位置,才能真正建立起信任。」
Thumbnail
2023/12/17
當年傷害了我們的他/她,依舊是不對的。但我們是否帶著傷痛繼續前進,這是成熟人格的一項重要能力。
Thumbnail
2023/12/17
當年傷害了我們的他/她,依舊是不對的。但我們是否帶著傷痛繼續前進,這是成熟人格的一項重要能力。
Thumbnail
2023/10/10
「教練就是跟你說你不想聽的話,要你看你不想看的問題,最後讓你成就你想成就的人。」羅森柏格說那就是他想從教練身上學到的。
Thumbnail
2023/10/10
「教練就是跟你說你不想聽的話,要你看你不想看的問題,最後讓你成就你想成就的人。」羅森柏格說那就是他想從教練身上學到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未來要做什麼,想換工作卻又怕改變」 近期與朋友聚餐,從朋友口中聽到這句話,好像看到大半年前的自己,對人生感到迷惘,總覺得自己沒有特別喜歡的東西,自己的人生少了一點目標與未來計畫。剛好這半年看了一些書,也有一些心得,決定把心得整理上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未來要做什麼,想換工作卻又怕改變」 近期與朋友聚餐,從朋友口中聽到這句話,好像看到大半年前的自己,對人生感到迷惘,總覺得自己沒有特別喜歡的東西,自己的人生少了一點目標與未來計畫。剛好這半年看了一些書,也有一些心得,決定把心得整理上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不少人畢業後的工作跟自己所學完全不沾邊,甚至自己對本科系的專業絲毫沒有興趣,會讀這個科系完全是應家人要求而讀。想找自己的理想職業,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專長,履歷到處投,一間公司換過一間,卻發現最終山窮水盡
Thumbnail
不少人畢業後的工作跟自己所學完全不沾邊,甚至自己對本科系的專業絲毫沒有興趣,會讀這個科系完全是應家人要求而讀。想找自己的理想職業,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專長,履歷到處投,一間公司換過一間,卻發現最終山窮水盡
Thumbnail
如今對於升學的態度百家爭鳴:有人鼓吹興趣導向,認為找到人生的志向比起工作的職稱或薪水更有價值;也有人鼓吹社會價值導向,認為人生的志向飄移不定,興趣和工作可以區隔,應該以更有保障的學歷為主。 而生在如此價值迥異的社會中,作為一個人該如何選擇呢?
Thumbnail
如今對於升學的態度百家爭鳴:有人鼓吹興趣導向,認為找到人生的志向比起工作的職稱或薪水更有價值;也有人鼓吹社會價值導向,認為人生的志向飄移不定,興趣和工作可以區隔,應該以更有保障的學歷為主。 而生在如此價值迥異的社會中,作為一個人該如何選擇呢?
Thumbnail
當我們設定一個目標,好像就不能輕易放棄,甚至可能忘記反思原本目標,而專心地朝目標前進。如果我們在每一步都仔細檢視,接受目標不確定性的不穩定狀態,或許可能發現人生或職涯更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當我們設定一個目標,好像就不能輕易放棄,甚至可能忘記反思原本目標,而專心地朝目標前進。如果我們在每一步都仔細檢視,接受目標不確定性的不穩定狀態,或許可能發現人生或職涯更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甚麼是理想的樣子? 算是一邊整理談話記錄一邊整理自己的現況與徬徨,並藉由打字書寫試著釐清自己的想法,光是想是不夠的,腦中有好多似是而非的想法,在休息期間我以為快要「整頓」完畢準備要開始追尋理想生活了!——但現實沒有那麼容易呢。
Thumbnail
甚麼是理想的樣子? 算是一邊整理談話記錄一邊整理自己的現況與徬徨,並藉由打字書寫試著釐清自己的想法,光是想是不夠的,腦中有好多似是而非的想法,在休息期間我以為快要「整頓」完畢準備要開始追尋理想生活了!——但現實沒有那麼容易呢。
Thumbnail
在台灣的教育制度與方式下,大多數的孩童沒有管道也沒有被教育思考成為第一名之後的人生,以及人生該如何規劃。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我想只要是接受台灣教育長大的成年人都應該只會記得就是每天讀好數學、物理、生物、歷史等學科,每次的測驗只要能考高分就行。 你人生的定位是什麼?
Thumbnail
在台灣的教育制度與方式下,大多數的孩童沒有管道也沒有被教育思考成為第一名之後的人生,以及人生該如何規劃。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我想只要是接受台灣教育長大的成年人都應該只會記得就是每天讀好數學、物理、生物、歷史等學科,每次的測驗只要能考高分就行。 你人生的定位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展望未來,成為自己人生的規劃師。
Thumbnail
我們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展望未來,成為自己人生的規劃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