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與認知的研究 ~ 閱讀分享《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4)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內容是有關蒙式教育九大原則當中的第一個,也就是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一篇文章分享了第二章前半段(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主要是嬰兒階段的行動與認知相關性,例如:爬行、抓取等等,而今天這篇就繼續分享接下來討論到超過嬰兒階段的研究。

 

<超過嬰兒階段 蒙特梭利的日常生活練習>

脫離嬰兒階段之後,首先來看看蒙式對幼稚園階段的規畫,蒙式設計日常生活練習,是鼓勵做這些動作可以產生直接有建設性的成果的。例如: 洗碗、擺盤、準備午餐等等,主要的目的有四個:

1.教育小孩”有目的性”的行動

2.發展專注力

3.學習完成一系列的事情

4.學習照顧環境

蒙式認為孩子有照顧環境的動機,以及要求精準的傾向所以會喜歡重複練習到熟練精準。而這些日常生活的練習,可以滿足這些動機。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洗桌子,孩子需要學會用桶子裝滿水、鋪地墊、拿刷子海綿、以及扭乾抹布等等一系列的動作。教師會一步一步示範給孩子看,也讓孩子學會觀察,而這些動作的目的,不是要把桌子弄乾淨,而是讓孩子參與有目的的活動。這些日常生活練習教孩子有系統有組織地展現行動,用心智來驅動身體。

而且蒙式的這些日常生活練習多是有直接目的性的eg:桌子真的會髒,所以需要清潔,並不是特別設計一個假裝的環境讓孩子去練習,一切都是生活當中的真實情境。除了很少數的情況,例如:綁蝴蝶結,蒙式有一個教具是假裝的衣服平放著讓孩子去練習打蝴蝶結,這是為了降低挫折感,因為在自己身上的衣服上綁蝴蝶結的難度比較高。

蒙式認為真實有實際目標的行動,才能真正帶動心智發展,所以在蒙式教室中都是真實的情境,真實去整理櫃子,去刷鞋子等等,孩子也會清楚知道這些活動的目的有其意義,而透過這些真實有目的性、有意義的行動可以讓孩子專心,而這專心也就能達到內在的安定力量。所以這些日常生活練習被視為極重要,其目的並不是要讓孩子練習做家事。所以如果缺少這方面的練習,可能會影響其他工作的學習。

 

<行動與認知的研究>

當我們談到有目的性的行動時,通常是指我們的身體符應我們的想法,普遍認為思想引導行為。而有關身體和思想的關係研究於下面討論:

 

有關空間、物體、數學的認知再表示

研究顯示可以自主行動的都比只能被動行動的人,更能夠重新表達認知的空間,例如之前提過的自己能自由爬行的孩子,比較能找到被藏起來的玩具。而更大一點的孩子的狀況有以下幾個實驗:

將求學階段的孩子蒙上眼睛,讓他指示出他教室當中一些物品的位置。而當孩子有實際或者在腦中想像,自己從所處位置走到老師的制高點桌子時,比起完全沒有移動(無論是實際移動或想像中的移動) ,前者都比較能正確的指示出一些物品的正確位置。另外看地圖也一樣,有實際走過地圖上的空間的孩子,比較能夠記住地圖。而以上這些實驗都可看出有自我移動者都比較能有空間感。

 

同時自我行動不僅比較能夠感知想像物體的位置,也比較能夠想像物體如何移動。一個實驗是請六年級的孩童看旋轉木馬內外圈的泰迪熊,會覺得內外圈旋轉的速度是一樣的。但如果請他們自己走過去放置泰迪熊的這些孩子,比起只有跟他們用講解理論原理解釋的孩子,前者的答對率更高。

另外一個實驗是發現,很會使用算盤的孩子,在解決數學問題上面比較厲害。但如果用虛擬的平面算盤的話,在基礎問題的解答上面也有比較好,但是如果面對新問題的話,還是使用實際算盤的才看出其優勢。這個問題也牽扯到一些蒙式教具APP是否也有原本該教具的功效? 這部分將由後面討論。

總之一些實驗都顯示,當自我動作有參與的話,對於空間以及物體等的認知掌握度都更好。

 

動作和判斷

許多研究也顯示當我們想的和做的一致的時候,則動作會比較快,例如:想要往右轉真的往右走,如果反方向則會影響行動速度。另外,打手勢等手部動作也被研究能幫助說者以及聽者理解想要表達的意思,且當人們在思考比較複雜的事情時,會傾向於有較多的手勢,有關手勢的議題之後會再做討論。

 

記憶

研究也顯示行動有助於記憶,尤其當人們的行動是和其所要記憶的事情相關的話,對記憶更有幫助。而和別人討論以及寫作這些行動,也對深度學習有幫助。一個實驗是針對舞台劇演員,在正式表演結束後五個月,發現他們對於當初在舞台上面有動作時候的台詞,比只是站在那邊沒有動作時候的台詞,前者的記憶可以更久。甚至臉部的表情動作,也對記憶有影響,當我們聽到幽默資訊時,如果當時有笑的表情動作的話,記憶會比較好。

還有研究也顯示孩子使用蒙特梭利教具實際用手去拼世界地圖,孩子把他們拿出來、用手描不同國家形狀的邊緣、然後拼圖,這樣的方式比起用蒙式的APP教具,孩子用實體拼圖學習到的與記憶的多更多。

 

社交認知

另外一個和動作與認知有關的,是我們對別人臉部表情以及情緒的認知,這就與社交相關。研究顯示人們能夠比較快的讀懂一段句子,當這句子表達的情緒和句意內容是一致的。所以當微整形導致臉部表情無法動作時,像是面無表情一般,這將對他的社交有深遠的影響。因為人們會閱讀模仿對方的表情,來理解對方的意思。這也是夫妻會越長越像的原因,因為夫妻雙方會自然地模仿對方的臉部表情來理解對方的意思,久而久之臉上的皺紋線就會一樣,也就因此變得越長越像了。

 

行動與認知的研究結論

有豐富的研究顯示行動動作與認知緊密相關,當人們的動作與所想所學相關聯時,人們能夠有較準確的空間物品認知、能夠判斷的較快、能夠較好的記住資訊、同時展現較好的社交認知。傳統的常規學校沒有對這方面有相關的設置,反之蒙特梭利學校則將行動動作作為核心,所以接下來再來看看蒙式學校的一些狀況。

 

<行動動作在蒙式幼稚園及小學教室當中的狀況>

在這段當中將展示蒙式教具有多重視行動動作的運用,首先將介紹一些感官教具,而這些教具也可延伸到之後的數學教具。

 

蒙式幼稚園當中的感官教具

為了協助發展專心、判斷力以及有目的的動作,蒙式和傳統學校不同。在蒙式幼稚園感官教育是其基礎,從聽力、視覺、觸覺開始,例如:按照深淺排色、觸摸不同粗細的沙版等等,有關蒙式的感官教具將於之後第十章有更多的討論。在這邊主要是要說明感官不該是被動的感知,而應該是在環境當中去行動動作,所牽涉的一系列知覺判斷。

在傳統常規教育中,身體被視為只是心智存放的家,將資訊帶入心智中。但是在蒙特梭利教育中,身體是主動的參與認知過程,兒童需要透過對教具的動作來進行觀察、判斷、理解以及決定。

而一些感官教具也是作為後續學習數學的基礎,例如:透過感官教具用手去理解尺寸、長短以及厚薄等三維度的觀念。

粉紅塔(pink tower)是一組感官教具,它是十個大小不同的立方體,但全部都是同樣的粉紅顏色,讓孩子能夠專心在尺寸大小上面去感受差異。最小的大約是1cm的立方體,然後每個比前一個大1cm,最大的就是10cm的立方體,這是讓大約三歲的孩子去從大往上疊到最小的。而粉紅塔通常放在教室的感官區域,小孩要使用的時候要先拿地毯,然後找到一塊足夠放這個地毯的空地放,然後再一個一個立方體搬過去地毯上面,期間可能要避開其他小孩及物品,這也就是在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

而蒙式的教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自我訂正。就是如果中間過程做錯了時,孩子能夠自己發現,自己去訂正。像粉紅塔如果做錯了,再往上疊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問題,這種錯誤控制在第六章會再進一步討論。

如同之前提到過,蒙式的教具通常有多種作用且有延伸意義,像粉紅塔其實可以帶出很多觀念給孩子,例如:數字1-10十進位系統以及立方體概念等等。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蒙式教育是先透過空間觀念來介紹數學的,其實數學的基礎就是關於計量世界,和實體空間世界息息相關才對。然而傳統常規教育多是從算術開始教數學,但其實空間概念是數學的基礎,包括幾何圖形都可以幫助未來學習算數。

而蒙式在數學教法的這種順序,就像前一章有提過先學習寫,透過寫(write)來介紹讀(read)一樣都是開創性的教法。而如同所有蒙式教具多是有多種使用法,可以有一系列的擴充課程,例如:粉紅塔可以不按順序很隨機的散落擺放在地毯上,而要從中挑選下一個大小適中的立方體,需要很強的專注力。或者也可以由老師或者另一位同學用說的,搭配另一個孩子去拿等等不同方法來操作。

另一個教具Brown Stair則是長度固定,寬高逐漸增加可以排成階梯的立方體。還有另一個教具Red Rods是十根不同長度的竿子,每根大約相差10cm,但是粗細都是2.5cm左右,相當適合孩子手握的粗細,有些孩子一開始可能還無法察覺出這些竿子的差異,老師可以用手臂張開的距離來和竿子長度做對比,這樣在身體上面的呈現應用,孩子就會明顯地感覺到差異,而這些都是幼稚園階段的一些感官教具。

 

早期數學教具

而蒙特梭利的感官教具是設計可以延伸來介紹數學觀念的,其間的過度也相當簡單,例如:將Red Rods這個教具換成Number Rod這個教具,他們外型上面其實很像都是十根竿子,但是Number Rod是每10cm會由藍紅交錯顏色來帶入1-10的概念,例如:30cm的那根棍子,會是有10cm紅色10cm藍色10cm紅色交錯來凸顯差異,然後1-10這不同長度的竿子,就會擺上相對應的數字的沙字版,由此很視覺化的方式來認識到1-10這些數字,且很直觀的看到長度上的差異。

和常規教育不同,蒙式介紹數字觀念一開始不是用個別單位而是整體的思考,例如:3+1不是用1+1+1+1來思考,而是用表示3的那根棍子再加上1的那根棍子,會和4的那根棍子一樣長,而個別單獨單位的概念要到下一個階段的教具(Spindle Box)才教到。

接下來換成Spindle Box教具,數量就會用新的方式介紹,例如: 9這個數字用個別9個獨立的物品聚在一起來表示,而蒙式是採用專門的純粹教具SpindleBox來操作這項數學認知,但常常會有其他教育者會用,例如: 9個鴨子等等玩具來做這方面的教導,但是專家也表示,不要把象徵性的物品教具與玩具混淆,會影響孩子的認知。

Spindle Box之後就可換成數架(The Beads)來學習,會採用2-9分別不同顏色的珠串來操作。如同第一章有提過,蒙式教育是建立在經驗上,不停觀察孩子並不停調整的基礎上,像Beads這個教具原本是設計給小學以上階段的,但後來發現4歲的孩子也很感興趣,因此蒙特梭利博士覺得可以在幼稚園就先介紹給孩子,但也有部分專家認為太難太早教孩子了,這部分後續章節再討論。

 

總之所有這些蒙式的教具都是建立在行動與認知緊密連結的理念上,因為孩子需要去碰、去動、去操作這些教具,是將抽象的概念嵌入在教具中的,透過直接行動動作來認知。

這一章真的太長了最後還有一部分將於下次文章分享

 

(後續章節陸續分享以上書籍的閱讀內容 如果本人理解上有所偏差 也請先進指教)


#蒙特梭利小學

#蒙特梭利在我家 #montessoriathome

#實驗教育

#教養

#育兒

#教育

#兒童心理

#蒙特梭利 #montessori

#Montessori 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

#心理學

#兒童哲學

#哲學諮商

    分享身為哲學諮商師抱持終身持續學習哲學 閱讀書籍 以及諮商過程的心得與見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透過閱讀《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來看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蒙特梭利教育法。這次來到第二章的前半段,而之前第一章主要討論現代教育的問題困境以及簡述蒙特梭利教育法(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 。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來看看蒙特梭利教育法是否能夠被科學證明,進而可能作為現代教育問題的解方。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是聽鄭同僚教授說:「如果你對蒙特梭利有任何的疑慮,這本書可以給你全部的答案。」於是就興起了閱讀這本書的雄心壯志。是說大學畢業之後,好像沒有那麼認真閱讀厚厚的英文書籍了,所以也就藉由分享逼迫自己一下。
    透過閱讀《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來看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蒙特梭利教育法。這次來到第二章的前半段,而之前第一章主要討論現代教育的問題困境以及簡述蒙特梭利教育法(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 。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來看看蒙特梭利教育法是否能夠被科學證明,進而可能作為現代教育問題的解方。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是聽鄭同僚教授說:「如果你對蒙特梭利有任何的疑慮,這本書可以給你全部的答案。」於是就興起了閱讀這本書的雄心壯志。是說大學畢業之後,好像沒有那麼認真閱讀厚厚的英文書籍了,所以也就藉由分享逼迫自己一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何以兒童為中心進行數學教學。根據一次實習助教的經驗,本文分享了在幫助孩子學習數學運算時,應先觀察孩子的能力,再逐步調整練習題的難度。文章中提出三大心法,包括從簡單題目開始、陪伴完成題目後退為觀察者、以及即時示範操作,旨在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如果一名孩童或學習者擁有特定的目標,譬如他在公園看見天上飄舞的風箏,自己也想做一個。那麼,關於手工藝的知識、幾何測量的知識、空氣中動力的知識就都成了對他而言具有直接意義的知識。他能夠像查字典一樣,從各個領域的知識裡面獲取那些對其當前實用目的有益的知識塊,用這些知識塊來打造出他這次想要成就的事情。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改變孩子也能改變自己,最明顯的點是我們園所告訴我們,蒙特梭利老師的衣著也是環境的一環,請我們要常穿長裙,原本的我是著運動褲、素面T-shirt,到蒙氏環境後,沒有打掃的日子就會盡量著長裙,有打掃的日子也選擇好看一些的衣褲,衣櫃整個大翻新。當然那是外在,而內在的部分
    Thumbnail
    十一   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 小心得:這就是為甚麼工作能夠改善問題行為的原因。 十二   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小心得:應瞭解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給足所需。
    Thumbnail
    一   如果不給兒童提供幫助,如果忽視他的環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將會處於持續的危險之中。 小心得:要給孩子提供能夠操作教具,練習專注、獨立、秩序,及協調的環境,這樣他就會往正常化前進,否則不僅是浪費生命,還會造成負面性格的養成。
    Thumbnail
    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自主與獨立,透過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並藉由教具進行語文、數學、地理、健康教育與邏輯的教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進班學習的體驗,分享了孩子如何在蒙特梭利幼稚園中建立自信與獨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故事。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者經常強調戶外活動對他們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時,他們不僅能夠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新奇的環境,還能夠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和應對不同情境的能力。同時,這也是建立他們的人格發展的重要途徑,讓他們學會尊重和珍惜自然,培養責任感和價值觀。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何以兒童為中心進行數學教學。根據一次實習助教的經驗,本文分享了在幫助孩子學習數學運算時,應先觀察孩子的能力,再逐步調整練習題的難度。文章中提出三大心法,包括從簡單題目開始、陪伴完成題目後退為觀察者、以及即時示範操作,旨在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如果一名孩童或學習者擁有特定的目標,譬如他在公園看見天上飄舞的風箏,自己也想做一個。那麼,關於手工藝的知識、幾何測量的知識、空氣中動力的知識就都成了對他而言具有直接意義的知識。他能夠像查字典一樣,從各個領域的知識裡面獲取那些對其當前實用目的有益的知識塊,用這些知識塊來打造出他這次想要成就的事情。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改變孩子也能改變自己,最明顯的點是我們園所告訴我們,蒙特梭利老師的衣著也是環境的一環,請我們要常穿長裙,原本的我是著運動褲、素面T-shirt,到蒙氏環境後,沒有打掃的日子就會盡量著長裙,有打掃的日子也選擇好看一些的衣褲,衣櫃整個大翻新。當然那是外在,而內在的部分
    Thumbnail
    十一   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 小心得:這就是為甚麼工作能夠改善問題行為的原因。 十二   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小心得:應瞭解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給足所需。
    Thumbnail
    一   如果不給兒童提供幫助,如果忽視他的環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將會處於持續的危險之中。 小心得:要給孩子提供能夠操作教具,練習專注、獨立、秩序,及協調的環境,這樣他就會往正常化前進,否則不僅是浪費生命,還會造成負面性格的養成。
    Thumbnail
    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自主與獨立,透過日常學習培養孩子的自信,並藉由教具進行語文、數學、地理、健康教育與邏輯的教學。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進班學習的體驗,分享了孩子如何在蒙特梭利幼稚園中建立自信與獨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故事。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者經常強調戶外活動對他們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當我們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時,他們不僅能夠享受自然的美景和新奇的環境,還能夠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和應對不同情境的能力。同時,這也是建立他們的人格發展的重要途徑,讓他們學會尊重和珍惜自然,培養責任感和價值觀。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