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星光體的迷航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親愛的大師,我想了解憂鬱症,是否能夠帶領我看見及學習更多?

孩子,你感受到心輪那股微微的壓力嗎?放下你對憂鬱症的所有負面的信念及想法。看穿這團黑霧背後的光與愛。

孩子,所有的疾病都是為了愛。當你們在地球行走的時候,你們會時不時偏離軌道,會因為許多不是原本的靈魂規劃的自己,那原本應享受愉悅、歡慶、光亮的生活的自己,你們會因為在三維的地球累生累世設下的許多規則及枷鎖,讓自己逐漸迷失在沉重的能量當中,而忘記自己下來真正的目的及使命,也就是體驗愛。

而疾病,則是為了給予你們警惕,給予你們提醒,告知你們,嘿,是時候調整自己,或許還有更好的選擇!

而憂鬱症的原因,大多都是那些迷失在廣大的星光體當中的能量。你們會有許多人在睡眠時,透過星光體旅行,但迷失在那廣大的情緒海洋當中。在那些海洋當中,有各式各樣的情緒、想法、意念穿梭,當你們的肉體頻率在生活的擠壓之下逐漸地降低,大幅偏離自己軌道的時候,你的部份的星光體能量會逐漸不願意回到肉體,逐漸地流失能量。而憂鬱症的人在遺失了部分的能量之後,在三維世界持續地維持生活,毫無感知。但那些遺失的能量仍然與他們有所連結,他們會透過那些漂浮在廣大情緒海洋當中的能量,接收許多來自海洋當中各式各樣的情緒能量。而大部分都是低頻的能量,原因在於肉體的能量頻率與之共頻,吸引更多相同頻率的能量。

這樣的概念就如同你們遠洋的捕魚船,將餌食投入到大海中,持續的航行。你們遺失或不願回到本體的能量體,與你們仍有連結,持續地散發低頻的能量,同時在廣大的情緒海洋當中如同誘餌一般引誘著所有相同頻率的能量。而這些都會持續地來到患者的身邊。

丟失的能量越多,越會受到情緒海洋的影響。他們會看到、聽到、感覺到,或是內在覺知到自己不夠好、自己不應該存在世上、自己與他人都是悲劇的存在。而這些能量會持續的侵蝕患者的大腦,讓大腦持續接收並且開始相信,釋放許多環境信號讓身體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症狀。

孩子,你所想的思覺失調也是如此,躁鬱、抑鬱等都是,端看患者本身投餵了甚麼樣的餌食而已。

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自己的頻率。而你最近在研讀的書籍當中,明白地告知了你們[信念即是力量],那些已透過你們現在科學證明的研究當中,你們覺知到的信念,將很大幅的影響你們的細胞。而如果這時同住的家人、朋友、伴侶也相同的給予他們[你有生病]的信念、[你太軟弱]、[我們陪伴你度過疾病]等等這類的環境信號時,都會加深他們對於自己生病的事實,而這些能量都將持續化為現實。

當你們的身邊有出現這樣的患者時,身為最親近的家人,你們可以學習用平常的態度去對待這樣的家人。同時仔細的覺察這位患者在生活上哪一個面向有出現過度的緊繃、過度的憤怒,過度的完美主義等,那些他不願意認同自己、不願意放鬆自己、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層面,都可能是造成能量體脫離的原因。有些人在工作,有些人在家庭,有些人面對伴侶,有些人面對許多社會人群,許多許多層面,這些,都需要最親密的家人更加仔細的觀察,並一步一步的協助對方在這個層面找回自己,放下自己不願意接納的、原諒自己所有認為自己可能造成的過錯,每一次的放下及寬恕,都能協助他們一步一步的拉回那些漂浮在廣大星光海洋當中的自己。

你們可以做的是,告訴對方[我知道你很好]、[你是健康的]、[你即使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仍然愛你,就像你愛著不完美的我一樣]、[你是快樂的],你們可以提高自己的頻率,持續的、溫和的、堅定地待在他們的身邊,同時提供這些光明、溫暖、正向的環境信號給予他們,你們要堅信他們靈魂本質是完整且美好的,如此一來,你將會持續地傳遞這樣的訊息給予他們,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他們,漂流在外的能量感受到自己的肉體頻率的改變,便會願意回到家裡。

當然,飲食、居家環境的改變、調頻也是有作用的,給予他們好的飲食、飲水,減少沉重的能量,將居住的環境改變為充滿光明與愛,感覺到希望的環境頻率,搭配一些調整過的水晶、植物等,都能很大程度的協助他們改善。

同時,挑選發散相同頻率的醫生,那些陪伴你們親愛的家人度過這個疾病的醫生,如果不是用相同的頻率給予支持,你們習慣崇拜權威的信念,往往會降低你們與患者的環境信號的頻率,讓你們越來越相信自己是生病的狀態。而這個信念,便會成為真實。

孩子,憂鬱症的患者往往在心理層面有許多無法寬恕與諒解的層面,那因個人的原因有方方面面的因素,未來當你面對這樣的個案,請持續投射愛與光給予這些靈魂家人,在你眼前的他們,並非真實的他們,而是在地球行走的當中,不小心掉了部分的自己,而你要做的,除了協助他們提高自己的頻率,更大的一部分要給予他們信念[你是完整的]

 

我明白了

註:本篇文章僅就能量層面探討,任何身心患者建議尋找專業醫師及心理師協助,並配合醫囑,勿擅自停藥或中斷諮商

 

阿卡西紀錄是存在於宇宙的一個集合意識體,透過靈魂大師們的協助,讓你能夠用更全面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想法、行為以及領略所有的遭遇,都是因為愛。Angie希望透過自己的持續閱讀,將宇宙源頭及靈魂大師們的愛傳遞給自己的靈魂家人,邀請大家一起,走向覺醒揚升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你知道嗎?壓力大時,不只會讓人累、心情差,甚至可能讓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出問題,導致憂鬱症!所以平常真的要注意,像是規律睡覺、運動流流汗、靜下心放空一下,這些都很重要。如果發現壓力已經大到撐不住,記得要找醫生聊聊,早處理就能避免越陷越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面對憂鬱症患者,這一次,我們就靜靜的當個聽眾就好。 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覺得世界天崩地裂,如同夜晚降臨,慘淡的月光照映著大地,荒寂的雜草在冷清的照耀下,生出無數神秘暗影,遠遠望去,像是寂幽森林的亡靈火焰,生生不息。而我認為,憂鬱症就像飄忽不定的罪孽之影,是雙重枷鎖,在交錯的時光和黑暗中浮現,於生死
Thumbnail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你知道嗎?壓力大時,不只會讓人累、心情差,甚至可能讓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出問題,導致憂鬱症!所以平常真的要注意,像是規律睡覺、運動流流汗、靜下心放空一下,這些都很重要。如果發現壓力已經大到撐不住,記得要找醫生聊聊,早處理就能避免越陷越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面對憂鬱症患者,這一次,我們就靜靜的當個聽眾就好。 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覺得世界天崩地裂,如同夜晚降臨,慘淡的月光照映著大地,荒寂的雜草在冷清的照耀下,生出無數神秘暗影,遠遠望去,像是寂幽森林的亡靈火焰,生生不息。而我認為,憂鬱症就像飄忽不定的罪孽之影,是雙重枷鎖,在交錯的時光和黑暗中浮現,於生死
Thumbnail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