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到中原大學去講課,除了能夠分享自己的產業經驗跟分析外,暢所欲言把自己這段時間所看到、聽到的部份跟過往經驗相印證,然後還有人願意聽講,大大滿足我的成就感與存在感,感謝這次機會。
在這次分享中,我主要講的是「智慧製造」,當然是以我自身的專長出發去探討這個大議題,演講中也有順便帶到「智慧零售」跟「智慧行銷」的概念;其實說穿了都是要先收集資料再加以分析及反饋,這就是所謂的「資料科學」。
我的本業專長就是感測器技術之一的「機器視覺」,「智慧製造」是要收集設備或待測物的數據,而「智慧零售跟行銷」則是要收集人的行為數據。
從我的視角看過去,本質上雷同,都是要想辦法利用「感測器」收集並分析所需要的特徵資料,以供後續的大數據分析或是說建立模型,也可以套用時髦的語句 「AI 加值」。
當整個產業趨勢都已經往資料收集及分析的方向走時,代表現在的思維更強調所謂的「精準」,不希望浪費過多無謂的資源,利用科技集中火力。
這時我們應該回頭思考一個問題,自己本身是否也需要「智慧生活」呢?
收集自己的行為資料,讓生活更「精準」或是說更有「效率」,還是說繼續過一天算一天,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