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追求「完美」的心理代償。

2023/07/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嗨,我是諮商心理師,服務場域遍及學校、企業及社區。這系列文章是我的工作儲思盆,希望提供一個空間讓所有人「一起」思考、「一起」對話。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追求「完美」的心理代償。

大家都這麼說啊!

小時候,常常被父母要求:班級成績要維持前三名、上學不能遲到、要當一個「大家喜歡」的好孩子,而一直以來,老師們好像也比較喜歡成績好、聽話的學生。

「你現在不好好讀書,以後是要做什麼?」
「你就粗心啊,仔細一點還會被扣這一分嗎?」
「隔壁家的姊姊今年考上清大欸,你看那個阿姨有多臭屁!你也爭氣點啊!」
「我們家就你比較會讀書,我們都靠你啦!」
「畫畫能當飯吃嗎?給我好好讀一般高中!」
「你這次考第一名,我們就去買你想要的禮物!」
「沒有一百分,這次段考以後你就不准碰手機。」
「整天說要加油,現在坐在這裡滑手機?你真的會進步?」

回想成長過程,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鼓勵學生應該要成績好」,好像成績好,人生就會順遂,在親友面前就能抬起頭,就有錢可以炫耀。

久而久之,孩子真的會把父母的話聽進去,把這套「應該準則」放在心裡,折磨自己。

在諮商現場,我越來越常收到「拒學、憂鬱」的青少年預約諮商,悉心探究,我看見許多孩子因為「達不到好成績的要求」而崩潰、自傷,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


那你怎麼說呢?

「我好不容易考上美術班了,媽媽叫我去讀家裡附近比較在意成績的高中。」
「學校老師講得很快,我跟不上,而且我真的不喜歡讀書,可是放棄很丟臉。」
「我的語言能力很好,可是爸媽都是醫師,他們說我選三類科系才不會餓死。」

我們心裡會有直覺「判斷」怎麼選比較適合自己,但無奈內心的聲音常常被周圍的人事物「忽視」,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礙於經濟或諸多考量,只能配合家長或重要他人的意見選擇「看似完美」的選項。

他們沒有機會認真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逐漸遺忘怎麼選擇。


長期忽視自己的感受形成心理代償

個人中心學派的創始者Carl Rogers認為「當人的內、外在狀態不一致時」便會產生困擾、身心不適(姜兆眉、蘇盈儀、陳金燕,2018)。因此諮商的目標就是「如何使內、外狀態趨於一致」。

同樣的道理,若我們長期信奉外在的「聲音」,往別人的想要跟期待而努力,而忽略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感受,也會產生心理代償。

原本推動我們努力的應該是「熱忱」,卻變成「忍耐、壓抑」,人心真的不會出問題嗎?

我的答案是「會」。

依據臨床經驗觀察:若心理生病了,輕了可能是易怒、人際有問題,長遠看可能是憂鬱、恐慌、長期用藥,然後無止盡的循環。

參考資料:姜兆眉、蘇盈儀、陳金燕(2018)。諮商理論與技術導論:諮商學習者的入門地圖。臺北市:雙葉書廊。


從現在開始正視自己的內心聲音

看到這裡,你正在經歷「心理代償」嗎?請停下腳步想想那是什麼造成的?聽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承認自己內心的聲音吧。

「我真的不喜歡數學,我沒有能力在這個學科拿高分。」
「我不是高材生,別人有能力讀高分,但真的不是我的強項。」
「我的孩子真的盡力了,我很有成就不代表孩子也會跟我一樣。」
「我這麼努力照顧這個家跟孩子,憑什麼要忍受一個只會數落我的伴侶?」
「為了『孩子好』,我就不能離婚嗎?離婚才能讓我解脫。」

若你是孩子的重要他人,請幫幫孩子吧;若你已成年,用今天學到的方法練習解放自己吧。

每個人都值得一個身心健康的生活。

你經歷過哪些「心裡代償」?如何克服?留言跟我分享吧!

各種關於心理健康議題的文章,歡迎自行領取,也歡迎一起討論玩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