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障生也能得到一張好成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天是全德成績單發放日,十三個科目中,兒子竟然得了九個『一等』。歷史、音樂、美術得到『二等』,體育則得到『三等』,其中德語、英語、法語與數學為主科,以兩倍加乘計算。

德國學校給分制度以一到六為評分標準,一等為最佳,四等為及格,五等與六等為欠缺與不足。

畢業典禮時,學校會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頒獎,成績高於1.7的學生能得到圖書禮券作爲獎品,成績高於2.0的則得到獎狀一張,以示嘉勉。自從兒子上中學以來(德國中學始於五年級),年年獲獎,已經連續三年獲得圖書禮券了,通常我會多買兩本書送他以資獎勵。

回想起四年級的小學畢業成績單,真是慘不忍睹,除了英數好得不得了之外,德語是最大的致命傷,原本不被老師們看好的他,如今成績亮眼。

小學學業不是最容易應付的嗎?

但對我兒子來説,可是歷經重重難以跨越的難關。

我們在雪梨曾經歷經了三位級任老師(澳洲小學以全科老師爲主),德國則兩位級任老師(德國小學以科任老師爲主),所有的老師對這個小孩都束手無策,測驗再測驗,都不知道問題在哪裏?直到小學最後一年,因級任老師長期請假,來了一位退休的數學老師,慧眼識英雄,看出諼諼的數學天份,這時才算是見了真章。

但有誰會相信具有數理天份的兒子,數學成績曾經差到無法想像。

是轉到德國之後,數學障礙才被醫好的?

這一切説來話長,真是無止境的長篇,在這裏只能長話短説了。兒子從小在英語環境成長,直到三年級才轉到了德國,德語當然是拼不過人家,但他並沒有像一般外國轉來的孩子,被降級或被留級,依照正常年齡轉入三年級,轉到德國時,同時也將澳洲的問題帶到德國︰

書寫障礙與算數障礙。

如今年滿十三歲的他,字跡還像小一生,還無法寫連體字,德國學校很傳統,依然要求學童學習傳統的花體字,而且規定只能書寫花體字,諼諼連印刷體書寫都不會了,更何況要他學寫花體字,這可是比登天還難。書寫障礙會永遠存在而無法突破,這是不爭的事實,隨著年齡增長,寫字速度雖然快了許多,但字跡依然難以辨識。

現在來談數學障礙。

四年級時,數學突然突飛猛進,突破了數學障礙,成爲心算高手,真是奇蹟。這説來,要歸功於德國的純數教學法,不重視實際應用,連應用題都極少出現,打破了數學教學首重實物運用的迷思。澳洲的數學教學寓教於樂,以實物實際操作為主,這反而難倒了我家兒子。他天生就是個適合抽象符號推演、進行純數理思維的人,不擅實物實作。

當初因爲小學成績差,原本以爲兒子是上不了人文中學(Gymnasium),在德國唯有人文中學畢業生可以直升大學。立志讀數學與物理的他,當然是得上傳統大學,爲了不讓他走這麽曲折的路,思來想去,我還是堅持讓他上人文中學。

然而,連班上第一名的同學,都沒去讀人文中學了,讀了隔壁的實作中學(Realschule),更何況成績不怎麽出色的他?

果不其然,兒子的實力是在上了中學之後,才真正顯現出來,從當年的學障生,蛻變成現在的優等生。

其實兒子在雪梨時是被學校納入資優教育之中的資優生,但成績非常的不好,曾經做過各項智力測驗,學校知道他的智商高,但基本技能不行,後來診斷出患有發展性運動障礙,寫字、作文、畫畫、音樂、運動,樣樣不行,身爲母親的我,走過許多坎坷的路。

時過境遷,今年最讓人驚訝的是,德語竟然拿到了一等。

這個孩子爲何英法兩語閉上眼睛寫都能得到一等,而德語卻學不會?德語在德國當然是國語文,他的問題出在作文寫不出來!

沒有遺傳到媽媽的歷史與作文的基因啊!

再者,他的亞斯氣質與描述障礙,讓他無法説出心中所思所想。

腹笥甚窘。

上中學以後,學校音樂課有教小提琴,堅持了三年,如今提琴拉得還不錯,基於運動障礙,我對樂器這一項,沒什麽要求,每日持續練練手眼協調就行了,至於將來中學畢業考試的術科(必選一項),或許能拿小提琴濫竽充數,不然畫畫也不行,賽跑也不行,真不知道術科要拿什麽過關?

PS 德國中學考試(Abitur),最後兩年學業成績加總佔的比例非常重,不是一考定終身。

各位家長!如果您家孩子在低小時成績奇差,尤其是男孩子,不要太灰心沮喪,若是成績亮眼,也不要高興的太早,房東的女兒在小學時代都是成績非常好的孩子,但其中一個今年念完九年級就讀不下去了,被迫輟學,因欠缺抽象思維能力,數學尤其不好。

小學成績不好,後來有機會變好,原因何在?那是因爲低年級的成績都表現在寫字算術畫畫之上,這些都是女孩拿手的領域,男孩子會隨著年紀增長,在抽象領域上,尤其是數理能力會有後續的增長,漸入佳境。

整體而言,關鍵還是閲讀,毋庸置疑,知識來自閲讀,兒子從小手不離書,即便肢體動作不佳,寫字溫吞,但這不會阻礙他對知識的吸收,天天閲讀,光是這一點,就能彌補先天的不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恭喜恭喜哦
Eric H-avatar-img
2023/11/25
谢谢您分享,您说的对,孩子们变化很快。我在柬埔寨乡下教英文,有些孩子去年就根本学不进去,真的让我跳脚。但是过了一年,今年就完全变了个样。我的大女儿是专门学特殊学生教育的,她的班上也有这样的情形。祝贺您,孩子不仅能够赶上,而且在班级超前。多和孩子谈话交流。常常为他祷告!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26
Eric H 我的孩子現在十三歲,十歲以後,漸入佳境,運動障礙雖然會伴隨他一生(除了學寫字母有困難之外,無法學會跳繩),但這些缺陷隨著成長,已經不會造成學習上的障礙了。他也與一般孩子不同,天生具有數學與語言天份,記憶力極佳,在學習的路途上,比其他孩子順利。開始的經歷雖然非常痛苦,但後來卻扶搖直上。但,有些讀寫困難,尤其是拼字困難,是無法克服的(他姑姑、爺爺與堂妹皆是如此),幸好他只有寫字(字形)困難,完全沒有拼字的問題。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03
上了【即時精選】,感謝大家支持。
avatar-img
薇亦柔止的沙龍
109會員
164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薇亦柔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0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能精確掌握發音、文法與語調,不必用功,不必死背,不需要理解規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嬰兒這種學習能力、精熟程度,讓成人望塵莫及。 嬰兒使用什麽原則?我稱之母語原則。至於何爲母語原則,這其中可大有學問。
Thumbnail
2025/01/20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能精確掌握發音、文法與語調,不必用功,不必死背,不需要理解規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嬰兒這種學習能力、精熟程度,讓成人望塵莫及。 嬰兒使用什麽原則?我稱之母語原則。至於何爲母語原則,這其中可大有學問。
Thumbnail
2023/02/25
  這兩年集中全部火力撰寫小説,日常除了操持家務之外,大部份時間都是耗在碼文上,不再關心孩子的課業,任憑孩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不關心孩子的功課?教養媽媽怎麽可以這麽做?   正是要這麽做!   就算孩子沒寫功課,我也不會在意,已經到了不聞不問的地步!   最近兒子從學校回來晚了,説
Thumbnail
2023/02/25
  這兩年集中全部火力撰寫小説,日常除了操持家務之外,大部份時間都是耗在碼文上,不再關心孩子的課業,任憑孩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不關心孩子的功課?教養媽媽怎麽可以這麽做?   正是要這麽做!   就算孩子沒寫功課,我也不會在意,已經到了不聞不問的地步!   最近兒子從學校回來晚了,説
Thumbnail
2023/02/24
  上週放假前(天主教齋戒期開始的嘉年華)是全德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兒子諼諼患有嚴重的書寫障礙,進入小學之後,字母完全不會寫,數數也不行,每到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卻是媽媽最驚痛的日子。   諼諼八歲前在英語國家成長入學(美澳兩國),在雪梨讀小學讀到三年級,八歲時轉到德國時,書寫障礙依舊無法改善,更
Thumbnail
2023/02/24
  上週放假前(天主教齋戒期開始的嘉年華)是全德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兒子諼諼患有嚴重的書寫障礙,進入小學之後,字母完全不會寫,數數也不行,每到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卻是媽媽最驚痛的日子。   諼諼八歲前在英語國家成長入學(美澳兩國),在雪梨讀小學讀到三年級,八歲時轉到德國時,書寫障礙依舊無法改善,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傑遇到暖心的兩位老師,提升了學業成績,充滿了溫暖和正能量。善的循環鼓勵了孩子的學習,也讓教育工作者感到幸福和熱忱。
Thumbnail
小傑遇到暖心的兩位老師,提升了學業成績,充滿了溫暖和正能量。善的循環鼓勵了孩子的學習,也讓教育工作者感到幸福和熱忱。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國中時,女兒資質駑鈍,常常很難理解課本文中意思,班導有天把她叫過去,覺得她數理英都沒甚麼問題,為何國文念的這麼痛苦還理解不了。 女兒說:因為我有閱讀障礙。
Thumbnail
國中時,女兒資質駑鈍,常常很難理解課本文中意思,班導有天把她叫過去,覺得她數理英都沒甚麼問題,為何國文念的這麼痛苦還理解不了。 女兒說:因為我有閱讀障礙。
Thumbnail
結業式,除了打掃外,當然還有可怕的知曉成績環節。   我是英文小老師自然被奉命前往詢問英文成績,並且交給班導。   這次寫得挺順利的,應該沒有問題吧?   一進門,我便主動開口向老師詢問成績。   結果老師語出驚人:「你怎麼三次英文成績都99啊🤔」   咦?   怎麼又99啊!我心
Thumbnail
結業式,除了打掃外,當然還有可怕的知曉成績環節。   我是英文小老師自然被奉命前往詢問英文成績,並且交給班導。   這次寫得挺順利的,應該沒有問題吧?   一進門,我便主動開口向老師詢問成績。   結果老師語出驚人:「你怎麼三次英文成績都99啊🤔」   咦?   怎麼又99啊!我心
Thumbnail
昨天是全德成績單發放日,十三個科目中,兒子竟然得了九個『一等』。歷史、音樂、美術得到『二等』,體育則得到『三等』,其中德語、英語、法語與數學為主科,以兩倍加乘計算。 德國學校給分制度以一到六為評分標準,一等為最佳,四等為及格,五等與六等為欠缺與不足。 畢業典禮時,學校會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頒獎,
Thumbnail
昨天是全德成績單發放日,十三個科目中,兒子竟然得了九個『一等』。歷史、音樂、美術得到『二等』,體育則得到『三等』,其中德語、英語、法語與數學為主科,以兩倍加乘計算。 德國學校給分制度以一到六為評分標準,一等為最佳,四等為及格,五等與六等為欠缺與不足。 畢業典禮時,學校會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頒獎,
Thumbnail
我不會特別要求學生寫作必須寫得絕對工整,至少看得懂就可以。重點是:他有沒有培養出文字表達的興趣?以及是否有學到敘述的技巧?可是,如果字跡潦草到快看不懂,我當然還是會要求,不過在要求之前我會先釐清一件事,然後運用兩個方法來處理……
Thumbnail
我不會特別要求學生寫作必須寫得絕對工整,至少看得懂就可以。重點是:他有沒有培養出文字表達的興趣?以及是否有學到敘述的技巧?可是,如果字跡潦草到快看不懂,我當然還是會要求,不過在要求之前我會先釐清一件事,然後運用兩個方法來處理……
Thumbnail
在特教生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要因不同特教生的特質而給予不同的評鑑方式,確實是蠻吃力的。但在少子化的結構性問題下,我認為在這種後段班、求生存的大專院校教學,必定會更容易接觸到更多特教生。我想,認真思考要用什麼樣的評鑑方式,才能讓特教生在求學過程中確實獲益,也不至於讓他們價值觀偏差,會是未來需要持續努力的
Thumbnail
在特教生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要因不同特教生的特質而給予不同的評鑑方式,確實是蠻吃力的。但在少子化的結構性問題下,我認為在這種後段班、求生存的大專院校教學,必定會更容易接觸到更多特教生。我想,認真思考要用什麼樣的評鑑方式,才能讓特教生在求學過程中確實獲益,也不至於讓他們價值觀偏差,會是未來需要持續努力的
Thumbnail
國中時的人事物幾乎都已忘掉,有可能是因為記性本來就很差,也有可能是國中生活實在太平淡,加上讀書太過苦悶,而讓我不自覺的想要趕緊忘記,不過有幾件事倒是印象深刻。
Thumbnail
國中時的人事物幾乎都已忘掉,有可能是因為記性本來就很差,也有可能是國中生活實在太平淡,加上讀書太過苦悶,而讓我不自覺的想要趕緊忘記,不過有幾件事倒是印象深刻。
Thumbnail
本孬種嬸心中寫照圖        雖然大兒還在"前線"跟同學老師露營狂歡,媽媽我在大後方收到成績,害我想拿出火箭筒把學校給炸了。       對,這回難得不是炸兒子喔,是炸學校,正確說起來,是學校裡的某老師。       
Thumbnail
本孬種嬸心中寫照圖        雖然大兒還在"前線"跟同學老師露營狂歡,媽媽我在大後方收到成績,害我想拿出火箭筒把學校給炸了。       對,這回難得不是炸兒子喔,是炸學校,正確說起來,是學校裡的某老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