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教學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相信大家都受過苦背英文單字的酷刑,單字要不要死背?當然要死記,提升外語程度的關鍵,不就是字彙量嗎?但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學母語需要死背單字的?


  沒有!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能精確掌握發音、文法與語調,不必用功,不必死背,不需要理解規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嬰兒這種學習能力、精熟程度,讓成人望塵莫及。


  嬰兒使用什麽原則?


  嬰兒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件事情,而且學習過程中,並不需要事先明白其中原理(規則),而是經過不斷地演練操作,便能駕馭一種能力。


  我稱之母語原則。


  曾經認識以母語原則學習鋼琴的人,不會讀樂譜,也不懂樂理,學琴只靠耳朵聽,此種鋼琴教學法稱爲鈴木教學法,經過一定的訓練,日後便能彈出艱難的曲目,不需要看譜就能演奏。


  打從兒子出生起,我便醉心於母語原則,發現其神奇之處,嬰兒以「潛移默化」代替「用功學習」,嬰兒的學習路徑,與成人截然不同。他們是不自覺在學習,不爲特殊目的而學習,而且無時無刻都在學習,單純地吸收内化,可謂是一種填鴨式學習法。


  但又與填鴨式不同,填鴨式是外在强制,嬰兒的學習則是自主自發。


  若將這個原則擴展到其他學科領域上,不只用在語言學習,像是數學與自然科學,若能善用此原則,那不就意味著,將來孩子在學校不必學習,只需將潛移默化的知識與能力,適度地表現出來就行了?


  於是我在兒子嬰幼兒時期,做了三項實驗︰

   0 ~3歲︰大量輸入英德中三種母語

   4~10歲︰大量閲讀各種科學領域的書籍

   6~12歲︰密集學完12年數學課程


  母語原則不僅是超前學習這麽簡單而已,而且是能讓小孩自幼便有了自學能力,扎實的語言基礎便是先決條件,良好的英語閲讀力,能讓小孩獲取知識不靠老師父母成人,而是全靠自己,便做到真正的知識自由。兒子在六、七年級時,就自學程式語言C++與Phython,也自學寫AI,自學西洋棋與製作機器人,全憑自己摸索閲讀,看網上教學影片。


  可惜的是,兒子學小提琴是跟著學校老師學的,並未使用母語教學法。


  母語學習法最好在十二歲左右全面完成,等小孩進入青春期時,大腦重新整合,大腦發展會越來越偏重邏輯思考,青少年的大腦會修剪掉未使用的神經元和潛在的連接,只留下由重複經驗和習慣形成的強大通路,同時也失去嬰兒全盤吸收的能力,只留下高速公路——快速邏輯推理。相形之下,死背記憶以及全盤接受的能力會逐漸下降,比如學外語,只看規則,而忽略發音語調的精準度,畢竟規則學習法又快又有效率。


  十二歲就學完了,那幹嘛還去上學?


  去玩唄!

avatar-img
101會員
131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薇亦柔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是全德成績單發放日,十三個科目中,兒子竟然得了九個『一等』。歷史、音樂、美術得到『二等』,體育則得到『三等』,其中德語、英語、法語與數學為主科,以兩倍加乘計算。 德國學校給分制度以一到六為評分標準,一等為最佳,四等為及格,五等與六等為欠缺與不足。 畢業典禮時,學校會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頒獎,
  這兩年集中全部火力撰寫小説,日常除了操持家務之外,大部份時間都是耗在碼文上,不再關心孩子的課業,任憑孩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不關心孩子的功課?教養媽媽怎麽可以這麽做?   正是要這麽做!   就算孩子沒寫功課,我也不會在意,已經到了不聞不問的地步!   最近兒子從學校回來晚了,説
  上週放假前(天主教齋戒期開始的嘉年華)是全德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兒子諼諼患有嚴重的書寫障礙,進入小學之後,字母完全不會寫,數數也不行,每到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卻是媽媽最驚痛的日子。   諼諼八歲前在英語國家成長入學(美澳兩國),在雪梨讀小學讀到三年級,八歲時轉到德國時,書寫障礙依舊無法改善,更
當有些父母抱怨他們的孩子不喜歡數學時,我卻抱怨我家兒子太愛數學了。 兒子前天做了一題三角函數,因爲圖形目視長度看起來幾乎一樣,便誤入了陷阱,便把兩個不同的角,視爲等同來計算,怎麽算答案都是錯誤(請看下圖第四題)。 結果情緒大暴走。 媽媽在一旁也被兒子搞得心情不好,便不解地說︰「娃娃!你現在才六年級,
兒子在入小學之後,二年級的級任老師發現他患有兩種症狀︰寫字有困難、不會算算數,   在進入特教與學障輔導之前,級任老師送他去資優老師那裏做智力測驗,結果他的智商不是普通的高。其實這一點我早就有知覺到,諼諼三歲就會認字,年滿四歲就會讀書,而且英德兩文都會讀,這樣的小孩應該是不笨啊!   超會讀書的
昨天是全德成績單發放日,十三個科目中,兒子竟然得了九個『一等』。歷史、音樂、美術得到『二等』,體育則得到『三等』,其中德語、英語、法語與數學為主科,以兩倍加乘計算。 德國學校給分制度以一到六為評分標準,一等為最佳,四等為及格,五等與六等為欠缺與不足。 畢業典禮時,學校會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頒獎,
  這兩年集中全部火力撰寫小説,日常除了操持家務之外,大部份時間都是耗在碼文上,不再關心孩子的課業,任憑孩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不關心孩子的功課?教養媽媽怎麽可以這麽做?   正是要這麽做!   就算孩子沒寫功課,我也不會在意,已經到了不聞不問的地步!   最近兒子從學校回來晚了,説
  上週放假前(天主教齋戒期開始的嘉年華)是全德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兒子諼諼患有嚴重的書寫障礙,進入小學之後,字母完全不會寫,數數也不行,每到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卻是媽媽最驚痛的日子。   諼諼八歲前在英語國家成長入學(美澳兩國),在雪梨讀小學讀到三年級,八歲時轉到德國時,書寫障礙依舊無法改善,更
當有些父母抱怨他們的孩子不喜歡數學時,我卻抱怨我家兒子太愛數學了。 兒子前天做了一題三角函數,因爲圖形目視長度看起來幾乎一樣,便誤入了陷阱,便把兩個不同的角,視爲等同來計算,怎麽算答案都是錯誤(請看下圖第四題)。 結果情緒大暴走。 媽媽在一旁也被兒子搞得心情不好,便不解地說︰「娃娃!你現在才六年級,
兒子在入小學之後,二年級的級任老師發現他患有兩種症狀︰寫字有困難、不會算算數,   在進入特教與學障輔導之前,級任老師送他去資優老師那裏做智力測驗,結果他的智商不是普通的高。其實這一點我早就有知覺到,諼諼三歲就會認字,年滿四歲就會讀書,而且英德兩文都會讀,這樣的小孩應該是不笨啊!   超會讀書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當媽的,都會說說孩子經。 做媽的,總有做媽的視角,做媽的顧慮。 那孩子呢? 路上,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極度做自己,表現自己,從外觀看來,就很明白。 比如說,超另類的髮色,無法解釋的指甲色,半身,或滿身的美麗圖騰,這些....媽媽們都是怎麼看的呢? 與其說孩子標新立異,不如說...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當媽的,都會說說孩子經。 做媽的,總有做媽的視角,做媽的顧慮。 那孩子呢? 路上,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極度做自己,表現自己,從外觀看來,就很明白。 比如說,超另類的髮色,無法解釋的指甲色,半身,或滿身的美麗圖騰,這些....媽媽們都是怎麼看的呢? 與其說孩子標新立異,不如說...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