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教學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相信大家都受過苦背英文單字的酷刑,單字要不要死背?當然要死記,提升外語程度的關鍵,不就是字彙量嗎?但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學母語需要死背單字的?


  沒有!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能精確掌握發音、文法與語調,不必用功,不必死背,不需要理解規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嬰兒這種學習能力、精熟程度,讓成人望塵莫及。


  嬰兒使用什麽原則?


  嬰兒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件事情,而且學習過程中,並不需要事先明白其中原理(規則),而是經過不斷地演練操作,便能駕馭一種能力。


  我稱之母語原則。


  曾經認識以母語原則學習鋼琴的人,不會讀樂譜,也不懂樂理,學琴只靠耳朵聽,此種鋼琴教學法稱爲鈴木教學法,經過一定的訓練,日後便能彈出艱難的曲目,不需要看譜就能演奏。


  打從兒子出生起,我便醉心於母語原則,發現其神奇之處,嬰兒以「潛移默化」代替「用功學習」,嬰兒的學習路徑,與成人截然不同。他們是不自覺在學習,不爲特殊目的而學習,而且無時無刻都在學習,單純地吸收内化,可謂是一種填鴨式學習法。


  但又與填鴨式不同,填鴨式是外在强制,嬰兒的學習則是自主自發。


  若將這個原則擴展到其他學科領域上,不只用在語言學習,像是數學與自然科學,若能善用此原則,那不就意味著,將來孩子在學校不必學習,只需將潛移默化的知識與能力,適度地表現出來就行了?


  於是我在兒子嬰幼兒時期,做了三項實驗︰

   0 ~3歲︰大量輸入英德中三種母語

   4~10歲︰大量閲讀各種科學領域的書籍

   6~12歲︰密集學完12年數學課程


  母語原則不僅是超前學習這麽簡單而已,而且是能讓小孩自幼便有了自學能力,扎實的語言基礎便是先決條件,良好的英語閲讀力,能讓小孩獲取知識不靠老師父母成人,而是全靠自己,便做到真正的知識自由。兒子在六、七年級時,就自學程式語言C++與Phython,也自學寫AI,自學西洋棋與製作機器人,全憑自己摸索閲讀,看網上教學影片。


  可惜的是,兒子學小提琴是跟著學校老師學的,並未使用母語教學法。


  母語學習法最好在十二歲左右全面完成,等小孩進入青春期時,大腦重新整合,大腦發展會越來越偏重邏輯思考,青少年的大腦會修剪掉未使用的神經元和潛在的連接,只留下由重複經驗和習慣形成的強大通路,同時也失去嬰兒全盤吸收的能力,只留下高速公路——快速邏輯推理。相形之下,死背記憶以及全盤接受的能力會逐漸下降,比如學外語,只看規則,而忽略發音語調的精準度,畢竟規則學習法又快又有效率。


  十二歲就學完了,那幹嘛還去上學?


  去玩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0 ~3歲︰大量輸入英德中三種母語 這是每天輪流用這三種語言跟孩子交談嗎? 好奇要怎麼分配什麼時候用什麼語言溝通?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2
Queenie's - 淬煉生命的旅程 我是有在研究發展心理學,因此想證明理論與事實之間的差異,只好拿自己的兒子做實驗。 1. 兒童在六歲之前學習的任何語言,有望成爲母語。 2. 青春期之前學習的語言,口音與文法的準確度,能接近母語。 3. 青春期之後所學的語言,都只能是外語。 4. 母語與外語跑的腦迴路不同,一是無意識的輸入,一是有意識的學習。 5. 曾經注意《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這本書,作者汪培珽為孩子朗讀繪本,讓英語成爲小孩的母語。但,研究顯示,若只是讓嬰兒聽英語有聲書,英語不會成爲該嬰兒的母語,必須與嬰兒不斷地互動,才能成爲母語。因此我的三語朗讀是互動式的,法語也以同樣的方式朗讀互動,但因材料不足,未曾進行大量的法語閲讀。 6. 若小孩的母語中,有不是父母的母語,或有不是環境語言的,閲讀能力是關鍵,以我兒子爲例子,他的環境語言是德語,母親的語言是中文,英語全靠閲讀輸入,三歲時,許多英語繪本都能熟背。年滿四歲時,就學會了英語獨立閱讀,四歲半學會德語閲讀,六歲入學前幾乎讀完圖書館的兒童百科全書。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1/23
好特別的一個分享!可以請薇繼續寫更多這方面的經驗嗎?很好奇喔。讀到「潛移默化」和三項實驗,好想知道是如何把潛移默化引用到它們當中呢?例如,0-3歲,薇是否用三種語言與孩子溝通,如何溝通以致孩子們自然地認識那三種語言?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7
黃璧怡 把數學當成母語來學習,是從鈴木教學法中得到靈感,既然學樂器可以這麽學,學母語可以這麽學,教三語都能成了,我就試試數學。
麥康納-avatar-img
2025/01/22
小時候時間過得慢,拿來學習最適合了 現在日子過得快得跟什麼一樣,學什麼一門新的手藝或技藝都難進入狀況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2
麥康納 專注與密集是關鍵。 嬰兒的任務就是只有學習與遊戲,時間很多,不會被其他事情干擾,因此學什麽都快。 我們這裏有很多小孩,曾經觀察了,能專注遊戲的小孩,學什麽都很快,發展也遠遠超前於同儕。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5/01/21
這母語原則看來成效卓越!👍不過,也可能是妳兒子學習與貫通能力佳! 12歲前若可以這樣把基礎蓋好,還真期待自己可以這樣學習看看😆!可惜,來不及了.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1
天敏的天空 自己當然來不及了,我自己也感嘆「太遲了」,就只能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了。 但,成年人的大腦也有不少優點,若是能擅加利用,也是有不小的學習成效。 成年人學習語言不如幼兒精熟,但快速!
哈哈哈~~~不就是去玩的嘛!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1
林燃(創作小說家) 後來,放棄自學,就是想讓小孩有玩伴。
avatar-img
薇亦柔止的沙龍
109會員
164內容數
徜徉於空山不見人的簡約生活中,匍匐於多語多文化的坎坷道路上。
薇亦柔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7
昨天是全德成績單發放日,十三個科目中,兒子竟然得了九個『一等』。歷史、音樂、美術得到『二等』,體育則得到『三等』,其中德語、英語、法語與數學為主科,以兩倍加乘計算。 德國學校給分制度以一到六為評分標準,一等為最佳,四等為及格,五等與六等為欠缺與不足。 畢業典禮時,學校會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頒獎,
Thumbnail
2023/07/27
昨天是全德成績單發放日,十三個科目中,兒子竟然得了九個『一等』。歷史、音樂、美術得到『二等』,體育則得到『三等』,其中德語、英語、法語與數學為主科,以兩倍加乘計算。 德國學校給分制度以一到六為評分標準,一等為最佳,四等為及格,五等與六等為欠缺與不足。 畢業典禮時,學校會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頒獎,
Thumbnail
2023/02/25
  這兩年集中全部火力撰寫小説,日常除了操持家務之外,大部份時間都是耗在碼文上,不再關心孩子的課業,任憑孩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不關心孩子的功課?教養媽媽怎麽可以這麽做?   正是要這麽做!   就算孩子沒寫功課,我也不會在意,已經到了不聞不問的地步!   最近兒子從學校回來晚了,説
Thumbnail
2023/02/25
  這兩年集中全部火力撰寫小説,日常除了操持家務之外,大部份時間都是耗在碼文上,不再關心孩子的課業,任憑孩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不關心孩子的功課?教養媽媽怎麽可以這麽做?   正是要這麽做!   就算孩子沒寫功課,我也不會在意,已經到了不聞不問的地步!   最近兒子從學校回來晚了,説
Thumbnail
2023/02/24
  上週放假前(天主教齋戒期開始的嘉年華)是全德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兒子諼諼患有嚴重的書寫障礙,進入小學之後,字母完全不會寫,數數也不行,每到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卻是媽媽最驚痛的日子。   諼諼八歲前在英語國家成長入學(美澳兩國),在雪梨讀小學讀到三年級,八歲時轉到德國時,書寫障礙依舊無法改善,更
Thumbnail
2023/02/24
  上週放假前(天主教齋戒期開始的嘉年華)是全德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兒子諼諼患有嚴重的書寫障礙,進入小學之後,字母完全不會寫,數數也不行,每到學校發成績單的日子,卻是媽媽最驚痛的日子。   諼諼八歲前在英語國家成長入學(美澳兩國),在雪梨讀小學讀到三年級,八歲時轉到德國時,書寫障礙依舊無法改善,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能精確掌握發音、文法與語調,不必用功,不必死背,不需要理解規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嬰兒這種學習能力、精熟程度,讓成人望塵莫及。 嬰兒使用什麽原則?我稱之母語原則。至於何爲母語原則,這其中可大有學問。
Thumbnail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能精確掌握發音、文法與語調,不必用功,不必死背,不需要理解規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嬰兒這種學習能力、精熟程度,讓成人望塵莫及。 嬰兒使用什麽原則?我稱之母語原則。至於何爲母語原則,這其中可大有學問。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孩子學習外語已經是現在必備的標準之一,也有家長規劃讓孩子成為「雙母語」或「多外語」能力,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到底應該在什麼時間點開始讓孩子學習外語?太晚學擔心孩子排斥外語、太早學又怕對孩子壓力太大?
Thumbnail
孩子學習外語已經是現在必備的標準之一,也有家長規劃讓孩子成為「雙母語」或「多外語」能力,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到底應該在什麼時間點開始讓孩子學習外語?太晚學擔心孩子排斥外語、太早學又怕對孩子壓力太大?
Thumbnail
WHY~~~~為什麼孩子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不習慣要說話、不知道要說話…。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 【說話】是被引導、鼓勵、誘發練習出來的~~~~
Thumbnail
WHY~~~~為什麼孩子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不習慣要說話、不知道要說話…。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 【說話】是被引導、鼓勵、誘發練習出來的~~~~
Thumbnail
方格子推薦我一些文章和專題,有些作者明明一點教育學術專業背景都沒有,也沒有提出成功教養子女或學生的紀錄,卻可以寫出幾十篇 "家長必讀" 的付費文章,教孩子讀書方法。 不意外,最容易出的書就是名人的教養書,不管孩子才一兩歲,自己有什麼學經歷,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教家長之外,還有很多質疑或教導老師如何
Thumbnail
方格子推薦我一些文章和專題,有些作者明明一點教育學術專業背景都沒有,也沒有提出成功教養子女或學生的紀錄,卻可以寫出幾十篇 "家長必讀" 的付費文章,教孩子讀書方法。 不意外,最容易出的書就是名人的教養書,不管孩子才一兩歲,自己有什麼學經歷,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教家長之外,還有很多質疑或教導老師如何
Thumbnail
英文,目前可以說是比較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啟蒙的一門語言。有些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聽英文歌,大一點時看英文卡通,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而有些家長則覺得不需要這麼早就讓孩子學英文,現在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我知道很多幼稚園大班因為符合生長發展的關係,沒有讓孩子練習寫字。 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英文,目前可以說是比較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啟蒙的一門語言。有些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聽英文歌,大一點時看英文卡通,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而有些家長則覺得不需要這麼早就讓孩子學英文,現在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我知道很多幼稚園大班因為符合生長發展的關係,沒有讓孩子練習寫字。 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這是複製行為。 好的會有基礎。 壞的也一樣。 【類別】 照顧小孩。 這部分的所有相關知識都被歸賴在生物學。 對。 全台灣的父母只有1趴懂生物學。 畢竟他們連分類都不曉得。 【死】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父母核心目標只有一個。 小孩活著就可以了。 其他的等碰到再說。
Thumbnail
這是複製行為。 好的會有基礎。 壞的也一樣。 【類別】 照顧小孩。 這部分的所有相關知識都被歸賴在生物學。 對。 全台灣的父母只有1趴懂生物學。 畢竟他們連分類都不曉得。 【死】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父母核心目標只有一個。 小孩活著就可以了。 其他的等碰到再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