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多巴胺國度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會接觸這本書是因為股癌大力推薦,但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到作者開頭看到寫性成癮的故事還有自己看性愛小說成癮的故事講了好大一篇幅,心想這是什麼奇怪的書就暫時棄看。

後來有一天聽到瓦基(閱讀前哨站)的pocast講這一本書,就重新拿起這本書來閱讀,原來作者是一個精神科醫師,書前面的篇幅是分享因為自己也曾經成癮過的故事、還有他治療過的一些病患的真實故事而來。

多巴胺

人腦愉悅的時候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讓人感受到愉悅的神經傳導物質,扮演的角色比愉悅更大,是一種驅動動物「想要」的機制,白老鼠在基因改造製作不出多巴胺之後,食物放在眼前都不會吃,可見多巴胺是一種動機的機制。

不同的多巴胺對應的獎勵是可以量化的,對於研究顯示,吸毒的愉悅是很高的。

raw-image

爽的另一邊是痛苦

但科學家也發現一件事,就是愉悅跟痛苦的處理在大腦是重疊的,就是一種蹺蹺板的關係,一旦愉悅出現了,人腦會自動在另一邊增加痛苦來平衡。

raw-image

但有一句話說,凡事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一旦愉悅那一邊消失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痛苦,這也跟我們的生命體驗是一致的,如果一直作很愉悅的事情,等到愉悅結束之後通常伴隨而來的是嚴重的空虛感。

raw-image

但在這種情況反覆暴露之後,人們通常會去追求更多的愉悅,但結束之後又帶來更多的痛苦,就會出現一種為了爽而爽的一種態度,稱之為「失樂症」

痛苦之後是快樂

痛苦之後會是快樂,刻意去追求痛苦,結束之後反而會感受到快樂,在間歇性感受到痛苦之後,我們再感受到痛苦會比較困難,但到感受受愉悅是比較簡單,如運動對於細胞當下是有毒的,體溫增高讓氧氣跟葡萄糖匱乏,但結束之後會產生很多正向情緒調整的物質。

raw-image

作者也有提到他有一個患者本來毒品上癮,該患者發明出泡冰水,沖冰水的方法讓自己感受到痛苦來戒癮,我最近也開始在洗完澡之後沖冷水,沖到冷水的瞬間我也是感受到呼吸忽然變得快又急促,身體刺痛的那種痛苦感,但結束之後覺得心情似乎真的有愉悅的感覺。

但過多的痛或是過強的痛,也是有可能增加人對痛上癮的問題


結論:追求爽痛平衡

拚了命去追求愉悅反而會通往更多痛苦

禁慾可以重設大腦的獎勵路徑,讓我們重新享受生活簡單愉悅的能力

壓下天秤的痛端,可以讓我們重設爽痛平衡到爽的那一端


整本書就提到一個重點「爽痛平衡」

看完書之後了解不要去追求過多的愉悅,反而要去追求一些痛苦,才能享受生活簡單愉悅的能力。


raw-image


內容總結
多巴胺國度
5
/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後悔的力量》書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詐騙社群臥底實錄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薩提爾親子情緒課-心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書摘《高品質微服務》內容十分精實,一百多頁很薄的一本書,但含了很多有用的資訊,就算不是開發微服務,書中的內容也可以用在很多雲端服務的開發與維運上。中文版唯一可惜的地方,翻譯非常不通順,很多不像中文的句子,會看到好幾個「與」連在一起用,標點符號的用法也有點怪,閱讀的痛苦指數有點高...
Thumbnail
avatar
Spirit
2024-04-24
書摘《從 0 到 1》今天的任務是找到獨一無案的方法創造新事物,不只讓未來變得不一樣,而且要更好,所以我們要從 0 到 1。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自己獨立思考。唯有重新看待世界,像古人首次見到它那樣覺得新鮮古怪,我們才能重新創造,並將更好的未來留給後世。
Thumbnail
avatar
Spirit
2024-04-24
[書摘筆記] 發現你的天職先來講結論:這本應該列入高中生必讀。 邏輯清楚、圖表易讀,加上作者自身經驗淺顯易懂的舉例,是一本好書無誤。 缺點是句子太長,說明文字太多,給人一種囉嗦之感——這是力求中文白話的硬殤。 還有要做的答題太多,但這兩點對高中生來說不會是缺點,他們習慣了。
Thumbnail
avatar
戲雪
2024-04-24
書摘《遠距團隊的高效領導法則》:遠距工作是組織文化與個人紀律的試煉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嘗試遠距工作、在家工作或是混合辦公方式持續維持營運,但疫情逐漸消退後的「後疫情時代」,卻發現員工已回不了辦公室。過去我們的生活是圍繞著工作所建構,例如交通、住屋、生活圈都以工作為考量遷移。然而疫情期間,生活反倒成為了重心,各式工具滿足在生活中工作的需求,人們關注工作生生活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2-05-31
書摘《精準回饋》:用回饋力創造正向連結、成長心態的職場人生本書作者Chandler及Grealish長期以來協助非營利組織及跨國企業改善「績效管理」的制度,發現績效管理不彰的重點就在於缺乏回饋。HR除了改善績效管理制度面向外,也應該教育主管使用正確的回饋方式,讓績效管理功能得以發揮。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8-07
書摘《教練:價值兆元的管理課》-人性管理中的正面價值管理與領導技巧固然重要,這都是工作技能的一部份。然而真正的教練與頭銜無關。你可以是自己的教練、也可以是同事的教練、朋友的教練。但謹記這些管理叢書的原則是人實踐出來的,而非唯一參照準則。真正重要的是在異化的職場中,不論遭受到多少的批判、掙扎、落在何種困境,你都能在自我對話中保有自己、練習先回到「人性」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7-21
書摘《懂用人,當主管心不累》:所有主管都是人資主管在聊這本書前,我想說一個概念,那就是: 「所有主管都是人資主管」 這個概念是我第一份工作時的經理不斷叮嚀我的。那時候公司在推「四角色模型」的專案時,把所有的單位主管都拉進來參加,但有些主管反對、消極應付,有些主管則是很認真地思考策略,定時回復資料。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7-11
書摘《情緒經濟時代》:打造正向情緒的企業管理本質邁入情緒經濟學 「如果光看交易所裡的價值升降,而不考慮其心理作用,不考慮大眾因企望和沮喪而生的情緒反應,以及引發投機客狂熱的好壞消息如何傳播,那麼這些數字一點意義都沒有。」──塔德 早在行為經濟學盛行前的十九世紀末,社會學家塔德已觀察到許多經濟行為的背後並非理性的算計,而是充滿了許多激情。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7-03
書摘《讓大象跳起來》:組織轉型的關鍵是找回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一詞雖然在疫情的脈絡下有種被汙名化的意涵。但是在社會學者的眼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就是關係,卻是建立團體、組織、社群等群體社會構成的基礎。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6-24
【書摘】大錢細思:第一部分 投資心理 第二章 決策偏差 PART1第二章 決策偏差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面對錯綜複雜的情形時,常會出現認知偏差。 我們也更傾向於相信一個被捏造的事實,而不去思考其背後的複雜邏輯。
Thumbnail
avatar
小樂的生存之道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