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好書推薦:《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by Bessel van der Kolk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曾經讓我們撕心裂肺的創傷,有辦法淡忘嗎?

這本書給予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精準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為自己的創傷下定義跟找根源,才有機會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是尋求協助。與創傷對立的,正是充分交流。為你的創傷尋找故事可以減緩創傷帶來的孤立無援,也可以解釋為何你受苦至極。最重要的是,你的創傷故事讓你的創傷有個可以責備的對象,而人類先天就愛找人責備,幫助人們在痛苦時能好受一點


本書摘錄:
1.復原的第一步就是感受、陳述和辨認內在所發生的事
接受每個發生當下的情緒,試著去描述每個情緒,並分辨情緒跟事實是很重要的

2.言語事行動的替代品,藉著言語的協助,情感也能同樣有效地被"發洩出來"。

3.如果你受過傷,就需要承認和說出自己發生的事


(本書使用的工具)
自由書寫的練習:
你只需要看著眼前的東西,寫下你想到的第一件事,接著持續不斷地把聯想到的事情寫下來,反覆閱讀或修改。


讀後感:

透過一個星期自由書寫練習,筆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坦,想要鬆綁焦慮的讀者們也可以參考這本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半心銀月-avatar-img
2023/10/19
這本有買,變成工具書了,期限永久
avatar-img
Nika的沙龍
28會員
105內容數
紀錄型部落客
Nik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2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作家錢鍾書的經典長篇小說,初版於1947年,是一部兼具深刻社會批判與犀利幽默的傑作。如果你還沒有翻開這本書,不妨先了解它的背景與獨特魅力,或許能勾起你的閱讀興趣
2024/12/12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作家錢鍾書的經典長篇小說,初版於1947年,是一部兼具深刻社會批判與犀利幽默的傑作。如果你還沒有翻開這本書,不妨先了解它的背景與獨特魅力,或許能勾起你的閱讀興趣
2024/02/03
親愛的,你不會的東西,覺得難的東西,一定不要躲 先搞明白,再練習,後精湛,你就比別人優秀了 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捨得花力氣去鑽研,自動淘汰 所以你執著的努力就佔了大便宜 請相信自己的選擇,並堅持下去 你會被越來越多人看見,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
Thumbnail
2024/02/03
親愛的,你不會的東西,覺得難的東西,一定不要躲 先搞明白,再練習,後精湛,你就比別人優秀了 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捨得花力氣去鑽研,自動淘汰 所以你執著的努力就佔了大便宜 請相信自己的選擇,並堅持下去 你會被越來越多人看見,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
Thumbnail
2024/01/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gsgYwpFwQ 這首歌給正在內耗焦慮的你 Chris James - Sugar All of my senses screaming I should better let it slide All of my i
Thumbnail
2024/01/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gsgYwpFwQ 這首歌給正在內耗焦慮的你 Chris James - Sugar All of my senses screaming I should better let it slide All of my 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面對內心的創傷與過去的痛苦回憶,強調自我探索和療癒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創傷,本文提供了一些指導,如何在情緒觸發時,深入瞭解自己的感受及其根源。透過自我覺察和心靈的療癒,我們能夠與過去和解,學會愛自己,並且在情感中找到一個安全的慰藉。這是每個人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課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面對內心的創傷與過去的痛苦回憶,強調自我探索和療癒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創傷,本文提供了一些指導,如何在情緒觸發時,深入瞭解自己的感受及其根源。透過自我覺察和心靈的療癒,我們能夠與過去和解,學會愛自己,並且在情感中找到一個安全的慰藉。這是每個人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課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曾經讓我們撕心裂肺的創傷,有辦法淡忘嗎? 這本書給予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精準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為自己的創傷下定義跟找根源,才有機會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是尋求協助。與創傷對立的,正是充分交流。為你的創傷尋找故事可以減緩創傷帶來的孤立無援,也可以解釋為何你受苦至極。
Thumbnail
曾經讓我們撕心裂肺的創傷,有辦法淡忘嗎? 這本書給予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精準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為自己的創傷下定義跟找根源,才有機會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是尋求協助。與創傷對立的,正是充分交流。為你的創傷尋找故事可以減緩創傷帶來的孤立無援,也可以解釋為何你受苦至極。
Thumbnail
當我們看看見內心的傷痕並開始進行療癒時,就是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邁向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和成長之旅,那些傷痕是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所造成,是我們過去所經歷的痛苦、失望和困難的痕跡,它們會深深影響我們的情緒、自信、自尊和身心靈健康 要能看見並面對內心的傷痕,需要勇敢地正視自己的情感和內在的痛苦,
Thumbnail
當我們看看見內心的傷痕並開始進行療癒時,就是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邁向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和成長之旅,那些傷痕是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所造成,是我們過去所經歷的痛苦、失望和困難的痕跡,它們會深深影響我們的情緒、自信、自尊和身心靈健康 要能看見並面對內心的傷痕,需要勇敢地正視自己的情感和內在的痛苦,
Thumbnail
布魯斯·培理是一位精神病學家和創傷專家,他認為創傷不僅僅是發生過的事情,它還會改變我們大腦和身體的方式。創傷會影響我們處理訊息、體驗情緒和身體疼痛的方式,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但是,培理也認為創傷是可以治癒的,通過治療和支持,我們可以學習應對創傷,並開始過上健康和充實的生活。
Thumbnail
布魯斯·培理是一位精神病學家和創傷專家,他認為創傷不僅僅是發生過的事情,它還會改變我們大腦和身體的方式。創傷會影響我們處理訊息、體驗情緒和身體疼痛的方式,以及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但是,培理也認為創傷是可以治癒的,通過治療和支持,我們可以學習應對創傷,並開始過上健康和充實的生活。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每一段經驗,都是一個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敍述過去經驗的同時,也在發掘自己的隱藏情緒,只要看見了,就得以療癒。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每一段經驗,都是一個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敍述過去經驗的同時,也在發掘自己的隱藏情緒,只要看見了,就得以療癒。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一旦不如意的事超出了情緒負荷時,就會造成內心傷痛。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為什麼有些內心傷痛的人不願意談論傷痛 長期沒有處理內心傷痛會造成什麼結果 怎麼進行正確地自我療癒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事對一些人來說不算什麼,對其他人來說就很難承受。 這個與玻璃心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一旦不如意的事超出了情緒負荷時,就會造成內心傷痛。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為什麼有些內心傷痛的人不願意談論傷痛 長期沒有處理內心傷痛會造成什麼結果 怎麼進行正確地自我療癒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事對一些人來說不算什麼,對其他人來說就很難承受。 這個與玻璃心
Thumbnail
7月23日,No. 204,促進創傷後成長的五種方式 我們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大」,今天就分享背後的心理學機制——創傷後成長。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看原文,這裡只是我的內化後輸出的心得。
Thumbnail
7月23日,No. 204,促進創傷後成長的五種方式 我們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大」,今天就分享背後的心理學機制——創傷後成長。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看原文,這裡只是我的內化後輸出的心得。
Thumbnail
有些傷害埋的再深 相同的事件在耳裏眼裏時 那心中的波瀾 依舊炸的人心痛 有種強烈的無力感快窒息淹沒 傷心人想要被聽到、需要被聽到,而不是被修補。 某個程度來說,有效的療傷就是傷心被聽到罷了。 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人,之所以快樂,並非刻意忘記失落,而是學會了療癒自己。 療癒自我的過程中
Thumbnail
有些傷害埋的再深 相同的事件在耳裏眼裏時 那心中的波瀾 依舊炸的人心痛 有種強烈的無力感快窒息淹沒 傷心人想要被聽到、需要被聽到,而不是被修補。 某個程度來說,有效的療傷就是傷心被聽到罷了。 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人,之所以快樂,並非刻意忘記失落,而是學會了療癒自己。 療癒自我的過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