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真的不是我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十日內觀 #安置孩子篇

G是我的好友,她的孩子已成年。我內觀回來後的某日與她聊天,她問:「如果我孩子是在像燁妞一樣的年紀,我覺得我放不下心離開他們10天耶! 妳不會想他們嗎?」(註:燁7Y9M、妞5Y6M)

 

當然會呀!

 

「那妳怎麼放得下?」

 

去之前,當然也有掙扎啊!

 

2023/7月份去參加了Vipassana十日內觀,有許多學習與收獲。

 

友人G的幾個問題,讓我對自己有了新的看見。

我發現:我好像在某個程度上已可以不把燁和妞當“我的”孩子看了!

 

他們是經我而來、他們是我的兒女,

但他們不是我的所有物、私有人、或私有權。

我的任務是灌溉養分,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

對我來說,他們是他們自己,而不是“我的”。

即然不是“我的”,就無關乎放下的問題了。

 

當然,我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有養育照護的責任。

我原本也以為我的”修行之路”,會在孩子再大一點時才開始。

內觀十日並不在我2023的計劃之中

但它突然就來了!

我也沒想到它會就這麼發生了!

一切就如早已安排好般,自然順暢地開展。

但是,因為燁和妞都還小,面對10天的分離,我依然很謹慎。

 

錄取後,在決定參加之前,我是開誠佈公地與孩子們討論的,我讓他們知道媽咪不在的這10天是要去哪、做些什麼?也讓他們知道,關於他們的生活起居我打算如何安排?當然我也用了一點「技巧」,讓他們對於要去南部阿公阿嬤家、和去姑婆家住的事,有所期待。

 

在出發之前,我也花時間與燁共同設計了一份「日常記錄表」,讓他們在媽媽不在的這10日內,能記錄他們的日常,並於媽媽回來後再跟媽媽分享。

 

燁對於可以自己練習使用滑鼠操作word設計表格,感到相當新鮮且有成就感;翎則對於可以自己決定表格的內容及排版,感到自己有作主的權力,因此孩子們也都在「媽媽即將不在身邊一段時間」一事中,得到不同的學習和滿足。

 

也可能因為平常我在家就會靜坐和做瑜伽,孩子們都知道當媽咪「以某個姿勢坐在那兒」的時候,就是在「靜心」、在做「正念練習」,因此我要去上「內觀課程」,孩子們似乎也蠻能理解的,溝通的過程算很順遂。

 

 

也就是說,我是在孩子清楚狀況、也都同意的情況下,才去參加了十日內觀的。(我內在真心十分感謝兩個孩子們願意讓媽媽去閉關修行啊!)

 

而在閉關10天出來後,就直接無縫銜接上原本就排定好的家庭5日出遊,幾日的路程上,我也自在隨意地分享了許多內觀的心得與體驗。

 

宏爸在聽我滔滔不絕後,依舊對內觀和靜坐沒有什麼興趣;倒是兩個孩子們,在車上的後座聽得津津有味,還雙雙爭先恐後地說「媽咪,那我也可以去嗎?那妳可以教我靜坐嗎?」。

 

當然可以呀!

嗯~一家四口有3人在靜坐,我覺得挺好的!

襌修靜心說起來也算是我們家的家庭風氣了呢。

(其實就是媽媽有在坐而已就變成風氣了,是不是媽媽的影響力果然很大呀!)

 

G最後問:「所以妳到底怎麼放得下孩子的?」

嗯…我只能說,可能我“時候到了”、或是套一句宏爸說的:我有佛緣吧。

 

G:「那妳以後不會出家吧?」

這個嘛…哈哈哈…

(宏爸也豎起耳朵仔細聽)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啦,我感覺我比較適合在塵世中修行,#在家居士路線 目前看起來比較適合我。

(宏爸表示放心了!XD)

(宏爸又表示幹麻一直幫我OS)

 

 

照片為正在靜坐的燁

第一坐坐了5分鐘

然後就沒有第二坐了xddd

補充:

至於十日內觀到底在做什麼?

我只能說… #它真的不是邪教(有人以為它是邪教嗎到底?)

去這十日,就是去學習一個靜心的法門…

當中的練習有有很多細節,很難一言以蔽之。況且我亦不是法師,實在沒有資格與立場跟大家說明太多…。

如果要一句話解釋內觀在做什麼?

我會說,它就是10天都在帶領你細緻地練習 #觀察呼吸 #觀察感受。


至於過程中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體驗?

有的~~。

並且就我所知,每個人的體驗,都不一樣。

接下來我會慢慢地將這些日子的經驗整理並記錄下來,再與大家分享。


#十日內觀Vipassana

#高小露Lulu佳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84內容數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86天 #把自己當成是自己的小孩照顧 今天是我給自己的休假日 跟我很愛的學弟妹一起出遊 就是這幅畫的兩個人💕 - 今天的碰面就像是安排好的 跟他們到處走跳 從早到晚待在一起 聊了好多話題跟彼此的觀點 -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86天 #把自己當成是自己的小孩照顧 今天是我給自己的休假日 跟我很愛的學弟妹一起出遊 就是這幅畫的兩個人💕 - 今天的碰面就像是安排好的 跟他們到處走跳 從早到晚待在一起 聊了好多話題跟彼此的觀點 -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10 #個人體驗篇 第十日 在禁語、禁3C、與外界沒有連繫的10日後 在第十日,可以領取手機了。 看著室友迫不及待地去取了手機 我也觀照一下自己的狀態 嗯,看來我對取回手機沒有什麼期待。 拿到手機的那一刻, 我亦沒有急著想要連絡誰 看來對於手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10 #個人體驗篇 第十日 在禁語、禁3C、與外界沒有連繫的10日後 在第十日,可以領取手機了。 看著室友迫不及待地去取了手機 我也觀照一下自己的狀態 嗯,看來我對取回手機沒有什麼期待。 拿到手機的那一刻, 我亦沒有急著想要連絡誰 看來對於手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8 #個人體驗篇 第八天 晨起,今日已是第八天了 想想,10天其實很快 一陣感觸,我思念起我的孩子 十天不見,他們會長大多少呢?   思緒飄到了十年後 十年後的他們,會是什麼樣子? 十年後,他們已是17和15歲的孩子了 青年少的燁,和少女妞
Thumbnail
#十日內觀Vipassana #DAY8 #個人體驗篇 第八天 晨起,今日已是第八天了 想想,10天其實很快 一陣感觸,我思念起我的孩子 十天不見,他們會長大多少呢?   思緒飄到了十年後 十年後的他們,會是什麼樣子? 十年後,他們已是17和15歲的孩子了 青年少的燁,和少女妞
Thumbnail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把屎把尿,怨嘆怎麼沒有自己的時間;直到他們進入青春期,漸漸離巢,才懂得回頭珍惜過往那些黏膩在一起的日子。
Thumbnail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把屎把尿,怨嘆怎麼沒有自己的時間;直到他們進入青春期,漸漸離巢,才懂得回頭珍惜過往那些黏膩在一起的日子。
Thumbnail
#十日內觀 #安置孩子篇 孩子已成年的友人G問我:「如果我孩子是在像燁妞一樣的年紀,我覺得我放不下心離開他們10天耶! 妳不會想他們嗎?」   當然會呀!   「那妳怎麼放得下?」   去之前,當然也有掙扎啊!   2023/7月份去參加了Vipassana十日內觀,有許多學習與收
Thumbnail
#十日內觀 #安置孩子篇 孩子已成年的友人G問我:「如果我孩子是在像燁妞一樣的年紀,我覺得我放不下心離開他們10天耶! 妳不會想他們嗎?」   當然會呀!   「那妳怎麼放得下?」   去之前,當然也有掙扎啊!   2023/7月份去參加了Vipassana十日內觀,有許多學習與收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給出說理得到爭辯 #給出指責得到疏離 #給出接納得到全然的接納 承上篇,我的按鈕被碰到後, 在陪燁睡的8分鐘裡 我就在:說理、指責、沉默中循環。 8分鐘後,換陪妞睡了。 妞清楚聽見我和燁的發生 我們很有默契地 我沒多解釋、妞也沒多問。 陪睡時,我們側躺著,四目相對。 換了一個空間 我的心,也靜下來
Thumbnail
#給出說理得到爭辯 #給出指責得到疏離 #給出接納得到全然的接納 承上篇,我的按鈕被碰到後, 在陪燁睡的8分鐘裡 我就在:說理、指責、沉默中循環。 8分鐘後,換陪妞睡了。 妞清楚聽見我和燁的發生 我們很有默契地 我沒多解釋、妞也沒多問。 陪睡時,我們側躺著,四目相對。 換了一個空間 我的心,也靜下來
Thumbnail
姿,她是位想搞定自己的母親。 她在教養路上挫折感很重,總是容易對孩子顯得不耐煩 . 同時又與家人覺得很疏離,常陷入自我矛盾. 在禪卡占心過程, 意外找到9歲時的重要事件......
Thumbnail
姿,她是位想搞定自己的母親。 她在教養路上挫折感很重,總是容易對孩子顯得不耐煩 . 同時又與家人覺得很疏離,常陷入自我矛盾. 在禪卡占心過程, 意外找到9歲時的重要事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