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行。寒喧非常重要不能省略。
出席一些場合的時候,總是免不了要跟一些陌生人溝通認識。
而細心的你會發現,這種對話的開局多半是:
「阿呀!陳董你好!久仰大名!」
「之前我家內人承蒙你照顧了!多虧有你,今天總算見著本人了!」
無聊、有夠無聊。極盡虛情假意之能事。
商業意圖沒那麼明顯的場合,也會出現這種對話:
「你好你好,叫我小彭就可以了,你常來這個場合嗎?」
「你老家也在台中嗎?這麼巧!我大學也在台中讀耶!」
「今天天氣不太好喔~你怎麼來的?」
上面這些就是寒喧、堆笑臉、講尷尬話。
它需要你忘記你手的衛生問題、以及你名片的成本問題、還有你臉部肌肉控制的能力、和講幹話的能力。
握手握成堆、名片免費大放送、笑容掛整場、張口鬼話來。
如果你是商場打滾已經的老鳥,這種場合絕對是你熟悉不過了。
但這種行為,在人際交流或是職場經驗沒那麼豐富的朋友來看,整件事就很謎。
「寒喧到底意義在哪?有沒有必要?可以省略嗎?」
「感覺都在聊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欸!」
「為什麼都要聊天氣啦...有夠蠢的是在聊什麼....」
但我得跟你說,寒喧「非常非常重要」。
不但不能省略,甚至你還必須細心研究他。
你能不能完成一場有效的溝通、一場聚會。甚至交到知心好友,都得從好的寒喧開始。
甚至繞個更大的圈子來說,那種所謂不太擅長溝通的朋友,其實只是不太會「寒喧」,一旦跳過寒喧這個步驟,他們也是可以很快地跟人熟稔起來的。
也因為這樣,這篇文章將要從NLP神經語言程式學、心理學的角度來告訴你------「為什麼寒喧不能省略?」以及「如何輕鬆做好寒喧?」
寒暄作為溝通破冰的起點,多半從場合中看到對方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從簡單的打招呼開始,一~~~~直到這場溝通的目的「之前」,都屬於寒喧破冰的階段。
你不懂寒喧、那你就很難調動對方的注意力。
你也很難讓對方有意識的與你進入相同的對話節奏,聊你想要聊的事情。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聊不到你想聊的、得不到你想得的資訊,那你這場根本白來。
阿如果這個場合還是要付錢的?那你根本只是來當分母負責結帳而已。
有些覺得自己溝通能力差的朋友,不一定肚子沒東西、或言之無物。
更多時候是不懂得寒喧怎麼做?好牽引話題,讓話題來到自己能發揮的場合。
這種狀態下,膽怯的朋友就會乾脆不開口,默默聽。
你是吸收了很多資訊跟事物,但聚會結束沒人記得你、你也沒發揮到影響力。
不懂寒喧、膽子比較大的朋友,就會亂插話題。人家討論到你有興趣議題,你就直接插話。
這種行為在日常的社交朋友聚會還行,來到大一點的商務場合問題就會浮現。
突如其來的插話可能會嚇到人、或讓人覺得你沒禮貌、欠教養、裝熟。
所以你不能默不吭聲一直在那邊等有利話題、等人家CUE你。
你也不能在旁邊守株待兔、看到獵物話題出現就切入。
你只能靠寒喧來慢慢讓溝通溫度升溫。
所以所以、寒喧這種行為,它背後的目的其實只有兩點:
第一點是告訴大家「我作為一個個體存在這」
第二個重點在於「我準備與你對話,請熟悉我的節奏、而我也正這麼做中」
這些是有原因的。
從NLP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都傾向與自己相似的人互動。
這種「相似感」,我們深厚一點來探討,會例如「人生閱歷相似」、「產業相似」、「故鄉相似」、「觀點相似」
而淺薄點、隱晦點的相似,則例如「語速相似」、「口頭禪相似」、「下意識的動作相似」、「講話的氣場相似。」
相似感重的人,一舉一動都會吸引你的注意力。
而相似感較低的人,他可能半路離場了,你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消失的。
而寒喧為什麼不能省略呢?這是因為「寒喧」的最大目的,就是給予雙方有足夠的時間來辨認這個「相似性」,進而決定有沒有必要跟對方更深一步的交流。
以上這些也是為什麼「寒喧階段」大家不會聊很深入的議題。
一定得要維持尬感。
大家都會從簡單的天氣、交通、時事,搭配問候對方近況來做為開場。
而這些話題的價值性不高也是必然的,因為寒喧階段,就是用來審核彼此有沒有資格開展價值話題的資格。
寒喧覺得對方怪怪的,那不傷和氣就打個招呼換個名片,然後趕快遠離他。
寒喧後覺得節奏蠻類似的~恩~~不然聊聊對方的工作室什麼好了?
所以回到這節的小標------寒喧的意義是什麼?
是審核彼此是否能開啟價值話題。
寒喧能省略嗎?
不能,因為你不審核對方,對方還是會審核你。除非雙方是認識很久的老朋友了。
現在你知道寒喧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了吧?
那我們怎麼做好寒喧呢?
直白點來說,「如何PASS對方寒喧的審核階段?」
你只需要關注2個重點:
由外至內的意思就是,在寒喧階段的話題選擇上要循序漸進。
你不可能一開局就問:
「你認為人類存在世界上造成的物種滅絕之破壞、會不會大過於自然生態對於物種的滅絕破壞?」
拜託別這樣,這樣你會讓人家懷疑你是激進的環保分子。
所以,所謂的由外至內,指的就是寒喧時你話題的選擇,得從當下場合你看得到的、聽得到的、感覺到的開始。
天氣啊、交通啊、最近比較紅的拳下星城話題啊、現場的擺設啊、人數啊、穿著啊等等。
從這些外在開始聊,你拋出你的小見解、然後問問對方的見解,持續這個過程。這就是寒喧。
在實務上,兩個人的寒喧會一直持續,直到「你大概能判斷接下來聊什麼對方會有興趣」為止。或是其中一方提前失去耐心,主動終止對話為止。
這個階段大概會花多久時間呢?因人而異。
有豐富銷售、拜訪客戶經驗的業務來做大概只需要30秒到1分鐘就搞定。
而語言能力正常、但生活中不太與人互動的朋友,大概3~5分鐘也是可以的。
慢慢聊,不必著急不必趕。
而第二點,「盡力相似」指的是你盡量要跟對方相似。
當你在場合中,找到有興趣、想要開展話題的對象後,那麼在整個寒喧過程,你就必須盡可能讓自己言行舉止都跟對方一樣。
講話的語種、語速、音調、音頻、甚至是說話的小細節,都盡可能調整自己跟對方相同。
我們前面講過,人會對跟自己相似性高的個體有著好奇感。
在NLP心理學當中,我們所使用的催眠、甚至奠基於這種相似感。
越跟對方相似、對方對你的好感會越充足。
搭配第一點由外至內的話題推進,你也能很好的檢視自己「盡力相似」這招做得好不好。
你如果有盡力相似,那麼話題從外在開始聊到彼此對於一些事物的看法時,你會發現對方很輕鬆就對你開始侃侃而談。
到這你可能會說:「老師~~我由外而內的推進話題了,但對方好像不是很想聊欸怎麼辦?」
很簡單啊!對方不想聊,那就換個話題。
不要直接認為自己寒喧出問題、通不過對方審核,被刷掉了。很多時候只是對方對這話題沒興趣而已。
你只需要繼續保持著這種盡力相似,直到你能夠找到對方願意大聊特聊的話題為止。
寒喧是一場溝通的起頭,就像寫毛筆,你第一筆歪了,後面就很難救。
但偏偏平常沒人告訴你寒喧多重要。也沒人告訴你下這第一筆有那些眉角。
害得很多朋友,明明有很多有價值的觀點可以在溝通中交流,但卻卡在寒喧不知道怎麼做,連開口問後都做不到。
所以,謹記上述兩點「由外至內」、「盡力相似」。
而值得令你興奮的是;其實除此上面兩點之外,你也不需要準備其他多餘的話術了。
相信我,這兩招就夠你無痛開啟對話,交一堆朋友了!
快去試試看這個方法吧!
想學習更多心理學、催眠、NLP技巧嗎? 彭博會在這些地方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