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應對孩子的叛逆行為:無條件的愛

孩子的內在渴望:無條件的愛 Picuture: Luke Porter on Unsplash

孩子的內在渴望:無條件的愛 Picuture: Luke Porter on Unsplash

「我覺得我很難接納我的孩子,他喝酒、用禁藥、跑趴、亂交女朋友、刺青樣樣來,這些都是我不認同也不會去做的事。」

你也有一個叛逆的孩子嗎?你是否也因此感到困擾呢?很多來談者常常痛苦的和我說他們的孩子是如何叛逆、如何讓他們傷透了心,希望我能給他們一些方法來讓孩子可以聽他們的建議,對此,我認為我們該探索的其實是 1)孩子為什麼叛逆 2)孩子從父母身上到底渴求些什麼。

 

首先,我們先來看孩子為什麼叛逆?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其實是因為感覺自己不被理解以及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叛逆的孩子內心住著一個野獸,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該怎麼馴服這頭野獸。當一個孩子長期在不被理解的狀態底下,就會開始產生叛逆行為。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願意接受大人的權威,因為他們想不通為什麼自己得去服從「權威」(通常是家長),尤其當家長從未與孩子解釋自己為什麼要孩子去服從自己。

 

父母親是愛孩子的,但叛逆孩子的家長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沒有真正的理解他的孩子」。因此,光是只有愛孩子是不足夠的,父母親還得學會理解孩子(是的,這也是一門學問),還有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否則孩子是感受不到你的愛的。

 

所有叛逆的孩子都不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這一點和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很多家有叛逆孩子的家長其實也都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結果就變成代代相傳。孩子在年少輕狂的年紀,管理理性思考的前額葉都還沒發展成熟,很容易就和家長槓上了。因此,家長更要注意自己的溝通技巧還有處理本身的內在課題

 

「我覺得我很難接納我的孩子,他喝酒、用禁藥、跑趴、亂交女朋友、刺青樣樣來,這些都是我不認同也不會去做的事。」我的當事人痛苦的和我說。

 

「你的父母親對你的愛也是有條件的嗎?」我問。

我的當事人點點頭。

「那你喜歡這樣的感覺嗎?」我接著問。

 「我恨死他們了。」我的當事人回答。

 

我們的育兒方式常常延續著上ㄧ代的毒瘤,然後繼續荼毒下一代卻毫不自知。

前面我提到叛逆孩子的家長要注意處理自己內在的課題,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一層更深層的覺知,你得去思考過去你曾經因為原生家庭受過什麼傷,導致它後來如何影響到你的育兒方式。這種覺知可以幫助你避免將過去不適當的育兒方式延續到下一代。對自己有更深層的覺知還能幫助父母建立獨立且完整的自尊心,當你有了獨立完整的自尊心時,你就不會容易被孩子的叛逆行為給激怒。透過大量的閱讀或是合適的心理諮商師的協助,可以幫助你得到有用的知識還有增進自我覺察。

接下來,我們要來進入另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到底,


孩子從父母身上追求的是什麼?

 

在親歷了這麼多家庭諮商現場之後,如果你問我,孩子從父母身上追求的是什麼?是什麼讓孩子可以形成安全依附並且勇敢地探索世界?如何才能修復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我會說:無條件的愛 (unconditional love)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就是當你的孩子呱呱墜地的時候,你抱著他時和他所產生的那個心理連結,你不因為他做了什麼或是不做什麼而不愛他。是那個從他出生的那一刻,你就決定要愛他一輩子的決心

 

我想請你深深的記得那個感覺

 

然後每當你和孩子出現價值觀衝突時,請你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冷靜下來,回憶這個感覺,將這個感覺深深的烙印在你的心理,並且告訴你的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永願愛他。當我們能夠頻繁地做到這件事的時後,孩子的安全感才能夠被建立起來,也會漸漸地與你形成安全的依附關係。


那我們又該如何面孩子的叛逆行為呢?

 首先,你得先面對一件殘酷的事實,「你」也是孩子問題行為的一個「因」,而他的行為是一個「果」。如果你只針對他做的事加以批判,只會把他推得更遠,而且會讓孩子認為你是個「不願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大人」,憑什麼要我聽你的話呢?

每個內心受傷的孩子最大的痛就是「父母對我的愛是有條件的」,我必須要聽話、要讓他們感到光榮、要做他們也認同的事,不然他們不會愛我。

追根究底,是因為很多父母無法接納孩子本身是獨立的個體,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這類父母常常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延伸,這也是華人世界普遍的一個通病。


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孩子會一直陷入討好你或是討好周圍的人的惡性循環。有時候會在討好你和違抗你中循環,最終無法建立一個健康的自我意識,成為一個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大人。他的沒有自信,其實是因為他從來沒有被完整的接納過最真實的樣貌。

 

我都是為了你好

很多父母常常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到孩子身上,然後冠上一個「我都是為了你好」的理由。但我們真正沒有辦法承認所謂的「我都是為了你好」,其實底層的原因是「我認為這才是對的」,因為我認爲「我懂的比你多」、「我是你的爸爸/媽媽」,所以使用了這個方式讓你順從我的想法。

 

傾聽才是解答

在面對孩子從事一些讓我們擔憂的高風險行為時,我們得先練好我們的「傾聽之耳」(我之後會在另外文章中詳細分享)。用問問題取代批判。

比如說,我們可以不帶評價地問:

「我很想了解你喝酒和用禁藥的原因?」

「你覺得刺青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很多家長在聽孩子講自己的事情時,很容易變成開始講起自己過去的經歷或是自己對孩子的評價,請記住,這不是傾聽!你和孩子是不同的個體,你的經歷固然重要,但是沒有被傾聽的孩子也無法聽進去你的「經歷」和「看法」。

傾聽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我們了解孩子、重塑和孩子之間情感連結的鑰匙。帶著好奇的心去和孩子聊天可以讓他更願意敞開心胸、引領你進入他的世界。而講道理只會讓孩子關閉心門,將孩子推的更遠。 

傾聽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在一旁靜靜的聽,目的是了解孩子這個人還有重建你與孩子情感連結。時而問好問題來幫助他產生思辨能力,而不去給評語或是經驗分享。其實,很多親子關係(甚至是伴侶關係)之所以破裂,都是因為傾聽沒有做好,傾聽是任何關係的基石。(關於傾聽的方法,礙於篇幅,我想留在之後再做更詳細的解釋,敬請期待!)

 

結語:當孩子被理解、被傾聽還有知道自己被無條件的愛著的時候,他就再也沒有需要叛逆的理由,也才能真正開始與父母建立健康的情感連結,希望本文能夠給有需要的讀者一些方向,能用不同的視野去理解孩子的叛逆。

 

 

延伸閱讀:

《10 DAYS TO A LESS DEFIANT CHILD, Second Edition》(中文版《10天內,孩子不再是小霸王!【全新增訂版】》


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歡迎您分享,並請標明出處。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

我是朱映蓉 (Emily Chu) ,美國持照心理師,奔四的中年婦女,從大學就熱愛心理學直至今日。台灣是我的家鄉,目前居住於加州矽谷。致力於分享簡單、易懂的心理學知識與書籍給社會大眾和家人朋友。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milyChuMFT/ 


寫信給心理師

如果您希望我能回覆你的人生、家庭、婚姻難題,歡迎您寫信給我。如果我認為您的難題可以同時幫助到很多人,也願意讓我在我的部落格、Podcast分享您的故事,我很樂意分享我的視野和心理學知識,帶您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您的問題。

“ 我相信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十分可貴的 ”

如果您願意的話,每個人都能從別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見別人也與自己一樣身處相似的困境。我們都將會從別人的故事中更加了解自己,就如同我們閱讀的時候總是會對與自己產生共鳴的金句印象深刻。

當我回覆您的信件的時候,您將會得到心理師的濾鏡去拆解您的問題,並且有具體的建議供您使用。

Disclaimers:「寫信給心理師」這個專題提供的是心理師的知識與視野,它無法也無意取代專業且長期的心理治療、精神醫療或診斷。當您寄信給朱映蓉心理師的時候,即代表您同意我使用您部分或是全部的信件內容,也同意我修改您故事的長度或是語意,使之更加清晰易懂。信中的姓名我將會更改以維護您的隱私。

來信請寄到:[email protected]

致力於推廣簡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和書籍給社會大眾和家人朋友。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訂閱我的方案,你的支持就是我寫作的動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