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願望,還是他們的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你有想要改變別人的念頭?

很多時候當我們看不慣的時候,我們會希望指導他、改變他。不過,你在那個當下你曾經想過嗎?為什麼我們想要改變別人念頭呢?

  1. 或許是我們看不慣別人的生活方式。整天坐在電視機前,看著電視吃漢堡、喝可樂。
  2. 可能我們覺得要他改變也是出於我們的善意, 希望他的生活得像樣點。
  3. 或許我們在事業的抬頭上十分亮眼,或是在學校裡名列前茅。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地告訴他們,就是要用我的方式思考、行動,才可以跟我一樣坐擁高薪,擁有人人稱羨的生活。 這樣的思維也很常套用在 親子關係上:擁有高學歷的父母親會利用這樣的優勢告訴孩子,應該要跟著他們的腳步學習,才能跟他們一樣進入大公司。 而擁有低學歷的父母親也會利用自己的經驗來告訴孩子:不要像我一樣,以前不愛讀書,現在就沒辦法像人家一樣坐辦公室吹冷氣,做高尚的工作。
  4. 再來是為了指控他人。當我們的關係進入緊張狀態,我們會認為最大的原因是他的態度和行為惹毛了我,才讓我們之間的關係不好。 這樣的場景也經常出現在婚姻裡。 我們誤以為就是要先改變對方的脾氣,我們的關係才會變好。

想一想,以上這些思維,有沒有可能只是我們自以為是,強迫別人套用自己的思維嗎? 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人都這麼做。 我們總是用自己的看法回應我們不同意的事。 因為,對方所做的事情跟自己不一樣,所以,我們通常都是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結果往往不是讓關係更糟糕,不然就是適得其反, 讓對方為反對你而反對,故意做出讓你痛心的事

每個人都有看事情的盲點。 我們總以為這樣子做才是對他好,卻忽略了我們沒看到的地方。


難道別人就不需要提升自己嗎?

你可能也想說但是對方真的需要改善啊!如果真的那麼想要幫助他,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後退一步,想想其他策略。

你知道嗎?事實上這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挫折,不過別忘了還是有很多是我們可以做改變的, 例如,幫他戒菸或讓他的身體更苗條。

那麼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讓他們過得更好呢?我們能做的事情可多著呢!

  1. 想想看,我們能做些什麼,幫助他們帶出自己的優點
  2. 謙卑自己。 當自己變謙虛,才聽得到別人說話的聲音。不要急著傳遞出那種你就知道他以後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和後果之類的訊息。 相反的,提供協助,讓他自己找到答案
  3. 讓對方知道你的關心與在乎
  4. 讓他明白,你絕對相信他有能夠做好這件事的能力。
  5. 找出激勵他能夠做得更好的理由。

為了提升雙方,而做出積極的改變是一段漫漫長路,用強迫的手段也只是暫時的,就長遠來看,這種高壓的方式無法反轉一切。

我想說服他

如果大家都還記得在Covid-19爆發的一開始,政府鼓勵民眾接種疫苗,讓自己跟其他的人擁有保護力。但是當時的臺灣其實有為數不少的民眾反對讓老人家施打疫苗。更不用說老人家了,老人家也害怕施打疫苗,因為那一陣子的新聞都在報導多數高齡長者在施打疫苗後,提前離開這個世界。帶來更多恐慌,很多都被認為是因為疫苗的關係。這樣的恐慌在民眾身上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有人因為帶老人家去施打疫苗,因此出事了,就把自己的後悔寫在網路上,字字血淚,目的想要提醒其他人,不要再有下一個悲劇。

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信念價值觀來看待事情:如果親愛的家人都還能留在世間上,那當然是最好也不過的事。民眾之間還有另外一派的人,試圖說服家裡的老人施打疫苗。當然很多老人家都執意不想施打,沒有人想要成為新聞報導中的那一個犧牲者。不論我們希望讓他們施打疫苗的理由是什麼。但肯定的是,除非發生特殊事件,否則我們無法在一天、甚至一週內說服讓本來不想施打疫苗的老人家去施打。不過你能請家中的老人家下個月開始測血糖,你還能讓他相信你是一個可以讓他放心說心事,不會取笑他的人。想想看,今天我們更換了角色,變成了那個老人家,你心裡想的也應該是:「我才不想告訴這個年輕人為什麼我不想要去打疫苗,不然他一定會開始數落我有多麼不聰明:"都已經在這個節骨眼了,還不去打疫苗!"」

結語

我們當然有我們想要讓老人家施打疫苗的不同看法;而老人家也會有他們不想要施打疫苗的原因。我們總是希望能夠改變對方的心意、態度、信念。而且最好能夠儘快做改變。其實在我們與對方的第一次的互動,以及下一次,還有下下次的互動中,都能帶著誠意,對方才會願意在下一次跟我們繼續講下去。讓他知道只要他願意講,我們隨時都願意聽。

當對方看不到我們所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與對方溝通就變得特別有難度。溝通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淤積好幾年泥沙的水溝,不可能靠著一個人的力量,在一天之內就讓水道通暢。真實的狀況是,一次又一次改變不同的方式,利用一些小技巧激發對方想要改變的意願。

當雙方持有不同看法,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讓他想接近你。專注在連結彼此,鞏固與雙方的關係,才是真心想要幫助他人的第一步。如此一來,我們才可以開始思考如何幫助對方提升自己。

希望今天的文章幫助得到大家,在心懷善意想要改變對方的同時,能退後一步,為對方擬定出最好的改善策略。不妨思考看看,我們能做什麼,幫助他們帶出自己的優點、讓他自己找到答案並激勵他做得更好呢?

avatar-img
51會員
185內容數
您將會在這裡接收到各種主題的學習觀點與分享,發掘不同生活上的觀察視角,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它角落的故事與產業新趨勢。🌱內在思考 👁️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茉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的生活體驗、特定事件會伴隨著我們的年紀,隨著時間緩緩的分崩離析,就地瓦解,就像一件舊毛線衣,因為穿久之後,毛線衣就變成一坨鬆掉的毛線;你會發現有些回憶似乎慢慢的離你而去。我們的回憶真的會因為時間而離我們遠去嗎?
大家都希能夠擁有很好的記憶力。將事情記得更久,過目不忘是最好。記憶力跟我們每個人都很有關聯。記憶力很重要, 人們願意花大錢為的是幫助自己記得大小事,擁有長期記憶的能力。 我們經常忘記很多事情,像是:忘記別人的名字。
我們的身上各自帶有不同的身份,因為我們擁有與其他人不同的關係。 大部分的人都在意他們的身份,希望在社群裡有一份歸屬感,冀望能在關係裡得到安全感。我想大部分的人對於農曆過年,那種大家族聚在一起過年的畫面應該不陌生。如果你們家不是這種所謂的大家庭,也應該曾經從電視劇或電影中看過這些大場面。大家庭裡面從
好奇心可以讓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也讓我們發現新的可能性和機會,解決問題並改善生活。但是,好奇心也需要建立在正確的知識和判斷力上,否則可能會陷入認知偏差或無知的處境。
好奇心是一個強大的動力,可以推動人們進一步探索和學習新事物,但也需要找到一個成熟的人帶領我們探索好奇心、學習新知識、發現新事物。好奇心雖然是一個人的重要特質,但它必須被用於創造和發現新的東西,而不是只有用來複製別人的成功。通過與有經驗的人學習然後提出你的問題,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前言 你是否曾經想過,做哪一件事情會讓你充滿熱情?什麼樣的工作能夠豐富你的生命價值呢?哪一件事情會讓你覺得好像非做不可,不惜花費很大的心力也要完成它?雖然這些任務在外人眼中是辛苦的,但是你也甘之如飴,因為你能從中享受到快樂跟樂趣。 什麼樣的工作或任務,能夠讓你擁有這樣的動力讓自己往前進呢?今天跟大家
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的生活體驗、特定事件會伴隨著我們的年紀,隨著時間緩緩的分崩離析,就地瓦解,就像一件舊毛線衣,因為穿久之後,毛線衣就變成一坨鬆掉的毛線;你會發現有些回憶似乎慢慢的離你而去。我們的回憶真的會因為時間而離我們遠去嗎?
大家都希能夠擁有很好的記憶力。將事情記得更久,過目不忘是最好。記憶力跟我們每個人都很有關聯。記憶力很重要, 人們願意花大錢為的是幫助自己記得大小事,擁有長期記憶的能力。 我們經常忘記很多事情,像是:忘記別人的名字。
我們的身上各自帶有不同的身份,因為我們擁有與其他人不同的關係。 大部分的人都在意他們的身份,希望在社群裡有一份歸屬感,冀望能在關係裡得到安全感。我想大部分的人對於農曆過年,那種大家族聚在一起過年的畫面應該不陌生。如果你們家不是這種所謂的大家庭,也應該曾經從電視劇或電影中看過這些大場面。大家庭裡面從
好奇心可以讓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也讓我們發現新的可能性和機會,解決問題並改善生活。但是,好奇心也需要建立在正確的知識和判斷力上,否則可能會陷入認知偏差或無知的處境。
好奇心是一個強大的動力,可以推動人們進一步探索和學習新事物,但也需要找到一個成熟的人帶領我們探索好奇心、學習新知識、發現新事物。好奇心雖然是一個人的重要特質,但它必須被用於創造和發現新的東西,而不是只有用來複製別人的成功。通過與有經驗的人學習然後提出你的問題,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前言 你是否曾經想過,做哪一件事情會讓你充滿熱情?什麼樣的工作能夠豐富你的生命價值呢?哪一件事情會讓你覺得好像非做不可,不惜花費很大的心力也要完成它?雖然這些任務在外人眼中是辛苦的,但是你也甘之如飴,因為你能從中享受到快樂跟樂趣。 什麼樣的工作或任務,能夠讓你擁有這樣的動力讓自己往前進呢?今天跟大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抱著對他人的期待,認為別人應該這樣,事情應該那樣。然而,當現實與我們的期望不符時,心中的無明火便會被點燃,開始不快樂。 為何要視他人滿足自己的期待為理所當然呢?這種期待本身就帶有一種不合理的我執。我們期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家家有
Thumbnail
我們忽略了改變別人不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只能夠透過以身作則,啟發對方願意去做出改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我們想要改變的原因,以及改變本身的中性。並提出了擺脫比較心態帶來的匱乏心態,以及接納自己的重要性。
在公司/社會裡,想要改變他人做認知上的改變跟覺悟真的不太可能,即使像傳道師苦苦相勸也是沒有用的,只會讓人覺得很煩很嘮叨。大部分的人出社會一陣子後,人生觀跟做事方式都逐漸定型,很難再改。我個人認為,人不是不能改變,是人自己決定不要改變,任他人說破嘴也沒用。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在人際溝通和職場交流中,有效管理他人對我們的期望是一項重要技能。本文將探討一種明智的承諾方式:「在承諾時先降低他人的期望,然後努力超越這些期望。」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個人信譽,還能增強人際關係的穩定性。 此話怎說? 我們需要先了解為何要先降低他人的期望,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對某事擁有過高的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抱著對他人的期待,認為別人應該這樣,事情應該那樣。然而,當現實與我們的期望不符時,心中的無明火便會被點燃,開始不快樂。 為何要視他人滿足自己的期待為理所當然呢?這種期待本身就帶有一種不合理的我執。我們期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家家有
Thumbnail
我們忽略了改變別人不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只能夠透過以身作則,啟發對方願意去做出改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我們想要改變的原因,以及改變本身的中性。並提出了擺脫比較心態帶來的匱乏心態,以及接納自己的重要性。
在公司/社會裡,想要改變他人做認知上的改變跟覺悟真的不太可能,即使像傳道師苦苦相勸也是沒有用的,只會讓人覺得很煩很嘮叨。大部分的人出社會一陣子後,人生觀跟做事方式都逐漸定型,很難再改。我個人認為,人不是不能改變,是人自己決定不要改變,任他人說破嘴也沒用。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在人際溝通和職場交流中,有效管理他人對我們的期望是一項重要技能。本文將探討一種明智的承諾方式:「在承諾時先降低他人的期望,然後努力超越這些期望。」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個人信譽,還能增強人際關係的穩定性。 此話怎說? 我們需要先了解為何要先降低他人的期望,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對某事擁有過高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