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時代,學習文言文竟然還有這些功用?!(上)

2023/08/1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閱寫越快樂】EP.14 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
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與談來賓|
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創新語文教育工作者 林津羽老師



文言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被使用,那孩子們還有學習的必要嗎?
除了考試之外,學習文言文還有其他用處嗎?
文言文到底要怎麼讀,才能對我們的人生更有益?

這次,梁老師邀請在師大教授閱讀思辨課程的林津羽老師,一同思考、討論文言文學習的好處與「用處」。孩子會對學習文言文感到抗拒或困惑嗎?來聽聽兩位老師怎麼說,為孩子增加學習動力吧!



學文言文只是為了考試嗎?

對談一開始,梁老師便向津羽老師拋出一個大哉問:「學習文言文是必要的嗎?」津羽老師認為,這個必要性是可以思考的,沒有一定「要」或「不要」,但在現行考試制度下,選擇不學,就是放棄升學時的更多選擇性。

所以,學文言文只是為了考試嗎?

津羽老師認為有些事是超出考試之外,要不要檢討考試制度是另外一回事,她曾在學生文章中讀到對於國文教育的想法:「就是背誦註釋,默寫課文!」可見重點是老師教學的內容,以及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梁老師笑著說,就像古代常民就算不識字也能好好生活,所以其實沒有一定要學。

讀懂才能發現的超有趣內容

既然沒有一定要學,所以我們就不學了嗎?

「數學重要嗎?」津羽老師以數學為例,學習數學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思維和邏輯,可以讓我們多點選擇,我們不會因為實際生活中有計算機、Excel等許多工具,而去跟小朋友說不用學加減乘除。

「文言文」就是一種文字表達形式,站在當代角度可以感受到它乘載的文化意義,就算不是文言文相關的書,還是能看到作者不自覺使用文言文的語法或引用經典。從實務面來看,文言文是很精簡的表達方式,津羽老師指出,在快速的年代中想要學會精準表達、提高語感,文言文也是一種可能性。

梁老師回應,白話文的歷史很短,要道民國初年白話文運動後才開始成為普遍的寫作文體,在此之前,人們創作都以文言文為主。如果放棄文言文學習,不等於是放棄五千多年的閱讀素材嗎?此外,白話文的資料庫相對有限,津羽老師認為「文言文」就是在白話文之外另一個累積大量語料庫的素材,尚稱「年輕」的白話文其實相對鬆散,如果擁有檢索更大資料庫的能力,我們看待世界的視野也能被拓展。

當然,除了文化意義、拓展視野這些意義之後,文言文還有個更純粹的魅力--因為文言文是存在於古代生活之中,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古代人如何生活,這就是有趣的部分啦!近幾年國文會考的開始會找一些生活化的文言文本入題,梁老師舉出109年的題目:

荊州街子葛清,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荊客陳至呼觀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記。反手指其札處,至「不是花中偏愛菊」,則有一人持杯臨菊叢。又「黃夾纈林寒有葉」,則指一樹,樹上掛纈,纈上花紋極細。凡刻三十餘首,體無完膚,陳至贊為「白舍人行詩圖」也。

葛清這個人居然「體無完膚」,在身上刺滿了白居易的詩文圖,還能精準指出不同部位刺的內容。課堂上的學生們讀了都瞠目結舌,形容他是白居易的「狂粉」,也驚訝於他的忍痛功力!

另外還有國文課本中〈兒時記趣〉沒告訴我們的,熱愛在地上觀察蟲蟲的沈復小朋友,重要部位被咬到,偏方是讓鴨子去含他的重要部位……這些內容不可能放在課本,但可以補充給學生,如此一下,大家對文言文的看法也會很不一樣吧!

津羽也分享了她之前讀到的《影梅庵憶語》像言情小說,其實讀文言文的過程是種腦力激盪,就是好玩,沒那麼嚴肅!梁老師很喜歡的《聊齋誌異》也是很棒的文本,裡面抽換詞彙的能力很強,多讀幾篇能擴充文言文資料庫,內容也是各種腦洞大開。文言文中甚至還有提到外星人!那些內容就是古人的生活紀錄,如果和學生分享這些內容,他們也會驚覺:「原來文言文這麼有趣?」這是國語文教育可以反思的地方。

文言文中也有許多專業領域的記載,例如蘭花、茶葉或風水,這些仍然存在於現代日常生活的事物,其實就是文言文中提到的內容,就算現金看起來沒有被常常使用,但已經融入成為我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完全抽掉也很奇怪。

在經典世界邂逅心靈導師

學習文言文還有怎樣的好處呢?津羽老師分享了她在閱讀的過程中,孔子、孟子、莊子等,在她人生不同高低起伏中,都收穫對人格的影響和心靈砥礪。

「為什麼不從我喜歡的明星勵志故事去獲得?為什麼要看幾千年前的人?」梁老師提出學生可能發出的聲音。

津羽老師回應,當然沒有不行,但就是多了更多選擇,例如遇到困境時,可以汲取不同古人的養分來自我砥礪。當代文化相對短,人物故事的類型相似,有時和自己的狀態不一定相符。

淵遠流長的古典資料庫中,不僅有那些人物的經歷,他們也留下許多文字,讓身處現代的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留下的思想來得到幫助。

「就像范仲淹,他讓我覺得超酷!」梁老師分享道,范仲淹能文能武,文章寫得好又是戰將,後來拿了很多薪水都拿去照顧自己的親族。在她眼中,范仲淹不僅是個厲害的創作者,他的才華和宅心仁厚也令人欣賞。

高中階段學習的〈岳陽樓記〉中有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指聖人不會因為環境而產生情緒起伏。這句話讓她思考許久--這樣,還是人嗎?一開始其實不能理解,後來她發現,這和范仲淹在人生經歷中逐漸養成的人格特質有關。隨著梁老師擁有更多的人生歷練,她也開始理解那樣的心情。原來,必須養成某些心性,才能慢慢達到那樣的心境。在接觸文本的當下,不一定能理解,可能形成困惑,但從此留在心中,讓她想在人生中驗證或理解。

文言文作為文字表達的形式,就是要被文字記載才有可能性。津羽老師回應梁老師的分享,她認為文言文的緊密程度,比較容易形成此類格言式、好記的效果。而若要產生這樣跨越時空與心靈的對話,不可或缺的就是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我們可以質疑「經典」嗎?

我們在閱讀文言文時,不一定會認同其中的想法,甚至可能產生質疑,這也是很好的過程喔!津羽老師認為閱讀經典最好的方式是先質疑它,想一想:

真的嗎?
如果不這樣做,又會怎樣?

經過這些思考,最後得到自己的結論。

津羽老師分享她在課堂上帶學生一起讀《孔子》,小孩剛開始都覺得他就是老古板,津羽老師當下也不反駁,後來帶領他們慢慢去讀其他家思想,最後小孩默默表示:「好啦,他講的也是有道理。」

小結:學習文言文的最佳方式

看似無用武之地的文言文,其實可以提升語感,增加閱讀的厚度和廣度,好處多多,重點是要用更好的方式去學。津羽老師提到現在很多人「誤讀」、「超譯」經典,她覺得這樣也沒有不行,因為文言文的特性就是空白處很多,可以代入自己,可以思辨與判斷。就像在日常中對話,必須先理解對方,再開始去想是否認同。在整個閱讀過程中,能培養同理心,換位思考,也能訓練思考的能力。--

思辨,就是學習文言文的最佳方式。



給中小學生的經典思辨讀書會

raw-image

想讓孩子從小接觸經典,又不知從何切入?

2023年,喜閱樹邀請到在大學端教授「閱讀與思辨」、「經典思辨」課程的 林津羽老師,找出適合孩子閱讀的經典入門書籍,帶孩子從有趣的書本閱讀、討論開始,一同領略古代經典的美好與樂趣!

小學生篇

● 閱讀書目 ● 

  1. 《一起開口讀唐詩》
  2. 《童話莊子》

報名連結 ●  

這是屬於兒少的線上讀書會,津羽老師將透過《一起開口讀唐詩》一書中的趣味故事,帶領孩子們感受唐詩魅力。接著再透過《童話莊子》一書,慢慢走入《莊子》的寓言世界,思索其中道理。這些兒童經典讀物,透過現代人的編纂與書寫,重新融入書籍變成新風貌,介紹給孩子們。而津羽老師也將帶領孩子們透過此二書, 共同討論出截然不同的經典閱讀風貌。

中學生篇

● 閱讀書目 ●
《少年讀史記(一):帝王之路》

報名連結 ● 

在針對高年級和國中生的線上讀書會,津羽老師則透過《少年讀史記(一):帝王之路》,透過《史記》描寫的歷史人物,在興衰成敗中,探索人的可能。此書根據《史記》的「本紀」加以編寫, 同時參酌「世家」和「列傳」的相關篇章,精選了唐堯、商湯、秦始皇、西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等人物事蹟。而津羽老師也將帶領孩子們透過本書,帶領孩子們進行全局思考,培養更高遠的眼界。

期待孩子們能從小打下經典閱讀與國學基礎嗎?歡迎參加喜閱樹2023秋季班 津羽老師的經典思辨線上讀書會,和津羽老師一同閱讀、思考、討論,用最有趣的方式打下自身的經典閱讀基礎喔!

31會員
77內容數
喜閱樹希望能成為國文教育圈裡的世外桃源,以推廣孩子的讀寫教育、經典教育為終生志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