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執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聲明

本文說的「信仰」不專指宗教,諸如:真理、幸福、善良、科學、健康、成就、金錢、美食等,也可能只是一句至理名言。

正文

堅定的信仰具有極為強大的力量,對自身與環境均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其中,造成負面影響力的關鍵原因,實在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無法控制,包括自己。

「信仰」一旦執著起來,就真的很可怕,是枷鎖,更是詛咒,自此以後,信仰的「信仰」變成了一個冰冷僵硬的「名詞」,一個無法掙脫的封印。

我想,若能換個思考,將「信仰」由「名詞」轉變成「形容詞」,或許更能幫助打開感受與探索的開關,不執於死板的名相與教條,真正地認知到實際情況,做出更好的判斷、發展更大的空間,進而頓開茅塞。

註釋

「信仰」由「名詞」轉變成「形容詞」:終究只是個善巧方便,不應執著。

後記

雖然抽象事物很難描述,但我還是試著寫成文字,可能會辭不達意,仍望能言之有物。然而,比起闡述道理,我更喜歡寓言故事,隨著情境描述,更自然地吸收作者所要傳達的內涵,也就不易產生文中所述的「信仰執著」。可惜的是,我不會說故事,但有本書,做到了我想做的事,簡單、故事、內涵與受用兼具,史賓賽.強森的《峰與谷:超越逆境、享受順境的人生禮物》推薦給您。

avatar-img
23會員
158內容數
「Rice」是理想的自己。這些文章是我用心血完成的作品,裡面有我的成長,也是我存在的證明。希望自己能言之有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聽了一遍《了凡四訓》的白話文有聲書,是一部關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著作 . . .
「你睡著了嗎?抑或不想醒著!」
  自作主張地將「期望」置於其他人事物上,是相當消極的態度;但真正可怕的是 . . .
人生是 . . .
  四十歲最棒的禮物,就是 . . .
  最近,聽了一遍《了凡四訓》的白話文有聲書,是一部關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著作 . . .
「你睡著了嗎?抑或不想醒著!」
  自作主張地將「期望」置於其他人事物上,是相當消極的態度;但真正可怕的是 . . .
人生是 . . .
  四十歲最棒的禮物,就是 . .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信仰的意義及其對人生的影響,從個人經歷中反思信仰的力量。作者分享瞭如何在困難時期透過信仰尋找內心的依賴,並強調信仰並非盲目的崇拜,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召與力量。信仰的理解和定義因經歷而異,每個人在探索生命的過程中,對信仰都有不同的體悟,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透過信仰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與心境。
Thumbnail
曾經,顯化法則是我唯一的信仰。 現在,我當然仍相信顯化法則,但較少「依賴」祂了。 以前有什麼想要的、不想要的,希望的、不希望的,就會仰賴顯化法則為我實現,但潛意識總是無法跟上我的慾望。到後來我放下了這些欲求,接受自己的潛意識仍有一些「功課」需要做,因此很久很久都沒再許願了。 直到最近,發生了一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宗教 把自己當作宗教,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當我們思考宗教的本質,無論是哪一種宗教,它們都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精神的力量來源。宗教教導我們信仰、堅持、愛與慈悲,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有力量去克服,並在迷茫時找到方向。那麼,若我們將這些力量轉移到自身,把自己當作宗教,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楊腓力在本書「作者的話」當中就開宗明義說明他是「為了徘徊於信仰邊界的人寫了這本書」。一神論、多神論是信仰,無神論也是一種信仰。不管在哪一個社會文化,最初都有一個神聖的信仰。除了共產黨的無神論以外,這個世界對於真、善、美有一種普遍的渴望,而這渴望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信仰的危機 一部關於信仰轉變的連續劇 : 一個皈依有爭議性宗教的人會遭受信仰的危機。 The Path 敘述一個家庭處於有爭議的邪教運動,因為他們在與人際關係,信仰和權力鬥爭。每集要深入研究信仰的引力,以及在我們被框架的生活和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之間進行選擇的意義。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信仰的意義及其對人生的影響,從個人經歷中反思信仰的力量。作者分享瞭如何在困難時期透過信仰尋找內心的依賴,並強調信仰並非盲目的崇拜,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召與力量。信仰的理解和定義因經歷而異,每個人在探索生命的過程中,對信仰都有不同的體悟,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透過信仰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與心境。
Thumbnail
曾經,顯化法則是我唯一的信仰。 現在,我當然仍相信顯化法則,但較少「依賴」祂了。 以前有什麼想要的、不想要的,希望的、不希望的,就會仰賴顯化法則為我實現,但潛意識總是無法跟上我的慾望。到後來我放下了這些欲求,接受自己的潛意識仍有一些「功課」需要做,因此很久很久都沒再許願了。 直到最近,發生了一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宗教 把自己當作宗教,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當我們思考宗教的本質,無論是哪一種宗教,它們都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精神的力量來源。宗教教導我們信仰、堅持、愛與慈悲,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有力量去克服,並在迷茫時找到方向。那麼,若我們將這些力量轉移到自身,把自己當作宗教,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楊腓力在本書「作者的話」當中就開宗明義說明他是「為了徘徊於信仰邊界的人寫了這本書」。一神論、多神論是信仰,無神論也是一種信仰。不管在哪一個社會文化,最初都有一個神聖的信仰。除了共產黨的無神論以外,這個世界對於真、善、美有一種普遍的渴望,而這渴望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信仰的危機 一部關於信仰轉變的連續劇 : 一個皈依有爭議性宗教的人會遭受信仰的危機。 The Path 敘述一個家庭處於有爭議的邪教運動,因為他們在與人際關係,信仰和權力鬥爭。每集要深入研究信仰的引力,以及在我們被框架的生活和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之間進行選擇的意義。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 其實我對此完全無概念 回頭想想只記得 在我跟家人有很強烈爭執的那幾年 我不斷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不要跟他一樣 迷信、自傲、總是怪罪別人 希望那個對抗他的想法太強烈 導致我的信念才慢慢衍生出來的 我只相信科學和數字 你的那一些宗教般的信仰 在我這裡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