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觀察日記:人種存在的理由

人類觀察日記:人種存在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比起人類,我更喜歡動物與植物等其他(人類以外)的生物,同時我也總是在懷疑且疑惑「智人」這個種屬之於地球的必要性。

    作為人所產生的必要性需求如成就感、購物慾望(所有欲)、知識與身分的追求,這些與生存無關的目標與使命卻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動物與其他生命最主要的使命就是「生存」。讓個體生存因此要有食物與住所,要讓種族生存而產生繁殖慾望,這些都是為了「生」的使命與目標。

    人類之所以為人類就是因為那些高於「生存」的需求與慾望。但是這些慾望對整個環境乃至宇宙來說是無意義的。這些追求除了造成情緒波動以外並不會對個體或種族的生存在生物的角度上產生任何影響。

    因此我總是疑惑並思考著對宇宙而言「人種」存在的必要性,而至今為止,我只收獲了一個可能的原因原因:

 「因為我們是唯一會仰望天空的生物」。

     一個物體(object)如果存在而不被觀察、被注視、被使用,與不存在是否沒有區別?

    那麼對太陽系或至少目前可觀察到的沒有其他(與人類同等)智慧物種的宇宙範圍而言,唯一具有觀察、使用、注視能力的物種便是人類。我們觀察星系,使用太陽熱能,計算月亮潮汐與地球磁極,我們是唯一意識到並注視著這個宇宙的物種。

    在我而言,這是目前唯一一個我觀察到的、人種之於宇宙存在的原因。

人類觀察員 ,於 07/22, 2022

avatar-img
人類觀察員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感謝你的到來,希望你能從中獲得新的思考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類觀察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這個想法來自於閱讀完美麗新世界一書的大約兩年後。在我翻看自己過去的文字紀錄時,突然對當代的「消費階級」觀念與物質享受的價值觀有些感悟。其中提到的各個譬喻與典故大部分皆來自於「美麗」一書。 這篇部落格則寫於這個想法的兩年後。
 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為了「謀生」,在家裡躺一天跟在公司上一天班是否沒有區別? 社會給予了一套準則與遊戲規則,從出生、求學到就業,我們以及周遭環境都在強化這些社會規則的重要性,因為「如果不遵守就無法正常生活」。 然而什麼是「正常」什麼又是「生活」呢。 人生短,但不一定要苦。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這個想法來自於閱讀完美麗新世界一書的大約兩年後。在我翻看自己過去的文字紀錄時,突然對當代的「消費階級」觀念與物質享受的價值觀有些感悟。其中提到的各個譬喻與典故大部分皆來自於「美麗」一書。 這篇部落格則寫於這個想法的兩年後。
 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為了「謀生」,在家裡躺一天跟在公司上一天班是否沒有區別? 社會給予了一套準則與遊戲規則,從出生、求學到就業,我們以及周遭環境都在強化這些社會規則的重要性,因為「如果不遵守就無法正常生活」。 然而什麼是「正常」什麼又是「生活」呢。 人生短,但不一定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