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到現在,社會就不斷地告訴我們「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並給了我們許多「成功模式」的範本:
「高中生選組就要選自然組,未來選醫牙電資才會高薪。」
「文組不是法商的話,就去考老師、考公務員,未來生活比較有保障。」
「不想唸書的話,就去學修水電,以後賺很多錢……」
諸如此類的「建議」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耳邊,就像告訴我們:我們只要按照這樣的規則,就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然而,當每個人都只選擇那些「既有的」成功道路時,一來這些道路並非人人都適用,二來當許多人都擁有特定的學經歷或從事特定行業時,該領域也容易飽和,導致後進者的門檻變高,或是該領域的學經歷貶值,更不容易得到好的待遇,例如目前許多已開發國家出現廣設大學導致大學學歷貶值的現象便是如此。
因此,比起思考「如何賺大錢」、「如何年薪百萬」這樣的問題,思考「如何開啟新的改變」更能為你的人生和職涯帶來更多財富與成長。
「創造者」與「成功者」的區別
以前曾在某本書中讀到:影響人類歷史的人物分為「創造者」與「成功者」,作者認為:「成功者只屬於個人、家族與國家,但創造者屬於人類文明。」
這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能為人類歷史帶來開創性的意義,並為更多人帶來機會。」
以歷史人物來說,一個人屬於成功者還是創造者,可以看他的功績是只影響到自己和自己周邊的人,還是對整體歷史都產生影響。以大家熟知的三國歷史來說,關羽、張飛等人屬於成功者,而曹操、劉備、司馬懿等開啟與終結三國時代的人物則屬於創造者。
一般來說,成功者越多,社會越穩定,但也因此容易導致社會過於僵化。這時候,創造者反而能夠找出新的突破點,開創新的可能性,甚至自己創造新的產業。
現在的台灣,需要更多「創造者」
現在的台灣,正處在一個需要更多「創造者」的時代:台灣社會長期面臨產業發展不均,高薪工作集中在醫生、律師、工程師等特定職業的現象。這正是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僵化社會」— —社會穩定,但結構也相對不容易打破,如果長期處在這樣的狀態,將難以創造新的工作機會,讓產業發展更加不均衡,導致惡性循環。
而創造者所扮演的角色,便是找出未來的發展機會,開創新的產業、商機或工作模式— —財源也隨之而來。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選擇投身創造者的角色:從訴求環保,以再生玻璃包裝並減少有害物質的保養品品牌「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到立志改變台灣酪農業、改善酪農現況的「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甚至是積極推動翻轉教育、創立教育新創「bonio」的台大教授葉丙成⋯⋯許許多多的「創造者」們,用自己的力量,找出未來的新可能,在讓台灣進步之餘,也創造了更多機會。
成為「創造者」不一定要成大事,小小的改變也能帶來大影響
或許你會認為:我只是普通的大學生,我怎麼可能有什麼影響力能改變世界?其實,要成為創造者,不一定真的要從世界和平之類的大方向著手。很多時候,一些小小的改變,只要響應的人越來越多,最終就會成為一股影響世界的動力。
例如賈伯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初賈伯斯發明iPhone ,只是因為想要簡化大家使用電子產品的繁瑣,但隨著他做出的改變,各家廠商也紛紛跟上腳步,最後不但改變了世界的科技文明,也創造了「蘋果經濟鏈」,為許多人創造了更多工作機會。對於改變世界,我們只要有一個小小的起心動念,並著手進行,那將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