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來的職業真的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那創新思維將會是每個人的倒數第二道防守牆。那最後一道牆是甚麼呢?
看了很多成功學、聽了很多成功人士的分享,總認為「只要努力」就能夠成功。事實上,努力也只是成功的一個要素而已,這世界上努力但不成功的人占大多數,這才是常態。我們之所以會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是因為有大量的電視報導、名人分享、書籍文章的成功學內容植入我們腦中,吸收這些資訊的我們,陷入自己的美好想像之中、讓自己有個寄託,這是「奇蹟思維」,這種美好的結局其實並非常態;再說,那些會被報導出來的,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題材、事蹟夠吸引人,所以才會報導出來讓你看到,然後,還真有用,至少,一堆人信了。
事實上,「成功因素」也不過是造成結果的一部份而已,還有很多因素是我們沒有考慮進去或是忽略的。更多的是,其中的關鍵要素,我們並不具備,也就是我們並不具備成功的條件。而要習得這個要素,就跟學習一般的技術一樣需要下功夫、花時間,絕對不是拚了命「努力」就行了;再說了,就算我們收集到這全部的成功要素——習得成功所需的所有技能——,也不能保證你就能夠成功,原因是你要把這所有的要素,全部、並且精準地投入名為「成功」的瓶中。然而能不能把每個要素,精準地投入都是問題,何況還有那些沒投進、散落一地浪費的資源。
講到這裡可能有點嚇人,不過不用擔心,這正是本書《思維進化》出版的目的。本書將交給你進化思維的能力,本書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你我進入到讓思維進化的世界,你將在本書裡學到如何突破思維的盲點、深入到創意的本質、最後成為一個創新者。
本書作者楊大輝,是作家兼說書人、4THINK部落格創辦人。持續不斷的在思維的主題上寫作多年,一心只想寫能增進思考的文字。另著有:《盜賊.演員.進化人》、《深度學習的技術》。
深入閱讀他的文字,能夠感受到他對思維研究的用心、對閱讀的熱愛、還有一些藝術性,雖然這在外界對他的標籤都有,但用文字的方式認識他,我認為更貼近他的思維本身,因為一個人的文字能力,很大程度地展現他的思維能力。
在走向思維進化的路上之前,有三種人你需要先了解。
一、機械人: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所有的觀點都是聽來的、借來的,如果最近流行甚麼那正好,可以直接把流行標語拿來當作最近一次的座右銘。
二、天賦人:特別擅長於某個專項,對於他擅長的項目,表現不只是很好而已,而是好到你會認為他是天才的程度,所以才叫做天賦人。不過,這種人除了他擅長的項目以外,其它項目的表現很普通,甚至比一般人還差。
三、進化思維的人:深知人生是一場無線賽局,所以不斷學習、心態保持開放,隨時準備接受新知,以開放心態接納顛覆自己信念的新事物、持續求得更好的答案……。這種人就是本書的主角,也是作者希望讀者讀完這本書後,都能成為的人。
那麼,各位準備好進化思維,我們就開始這次的旅程。
一個人無法知道他的環境是烏雲還是黑洞,但如果他想要被發現,那對於他來說,持續發亮是唯一理智的選擇。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事我們無法決定,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怎麼看事情完全取決於自己,當我們總是看到我們無法改變的部分時,當然會感到前方的道路盡是重重阻礙、使我們止步不前;也許我們應該換個角度,如果我們只專注在我們能夠改變的事務上呢?做起事來會不會變得不一樣?為了讓我們的思維淨化,我們先來了解有那些絆住我們思想的迷思,以做為借鏡。
很多人誤會了興趣跟夢想的產生,以為是天意、或是尋找就可以得來。其實沒有這回事,那些知道自己興趣的人、追求自己夢想的人,也不是一生下來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甚麼,一定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曾經接觸過某個課題、或是某項技藝,慢慢地才成為他們想做的事。簡單來說,就是先做了,才有興趣。
就拿繪畫來說,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繪畫大師。這些知名的大師,也是從不會畫慢慢累積繪畫經驗而來的。把時間往回推到他們第一次拿起畫筆時,那時的他們,肯定不知道這就是自己的興趣、一輩子的志向,更不會想到未來的自己會成為繪畫大師。
在他們第一次接觸到繪畫之後,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練習,漸漸地,他們發現自己的繪畫技巧越來越純熟、物件越畫越好、越畫越像,於是有了成就感;然後再畫、再練新的技法、在獲得成就,如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那時他們才知道這是他們的興趣。
所以說,興趣是要先去做才會產生的,而不是想方設法去尋找,那是找不到的,因為根本不存在。
定式思維的人容易自我設限,總認為事情的發展都有一樣的套路、想事情老是兩點一線,因為這樣最簡單、省力。對於自己目前沒有辦法做到的事,總是一句話:「我就是沒天分。」然後就完事了,這樣的回答很簡單,也使腦袋越來越簡單。
現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後也做不到,但他們從來也沒想要試著達成一次看看,老是覺得還沒有找到真正的自己,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永遠找不到,因為所謂的「自己」是生命經驗的總和,沒有經歷過些甚麼,就沒有辦法累積以後的自己。
要知道,現在是未來的過去,過去時間既然已經追不回來,那麼我們能把握的就是現在,從現在開始就對了,不用再多想,如果此時此刻你還要再多想,這樣的思維式危險的。現實生活中的答案往往是由許多因素組成的。
再說說運氣。也許有人說運氣很重要。如果可以出生在富有家庭,不愁吃穿、受良好教育、獲得比較好的資源,就不用為了生活擔心、為了金錢煩惱。如果生在這種家庭裡,哪還需要學投資,果然投胎比投資重要,只要投對胎就不用煩惱錢的事,既然如此,乾脆躺平就好,不用努力了,反正努力也沒用。
誠然,運氣在人生中的占比確實不小,有運氣的加持,做起事來有如順水推舟、對人的規劃會更完善、更順利,但是運氣是「確定」無法受個人控制因素,既然是這樣,我們就不用去想這件事了,我們應該聚焦在我們所能做的事情上面,這件事就是自我思考。如果話說到這裡,你還是想躺平的話,也是尊重,不過你的閱讀可以止步於此,因為接下來的事都跟你無關。
現在你知道是甚麼限制了你進步的動力,接著我們要來談創意。
其實知識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思維點」,那才是你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如果我們只是要機械化地工作、把固定任務完成,那麼我們只要學習方法就好,這樣就已經能應付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事了,畢竟大部分的工作只要固定方法就能夠解決,但如果你想要讓效果符合你的需求,那麼就不能只有學會方法,你還需要了解這個方法中的核心理論,因為當你真正了解理論時,你就會理解為什麼現在的方法會是這樣,甚至你還能優化當前的技術,使方法進化。
也就是說,只有在真正了解核心理論之後,你才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你會學不完方法,因為在不了解理論的時候,你會認為一種方法只對應一個問題,所以一百個問題你就要學會一百個解決方法,這顯然是低效、也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理論的原因。
接著我們大腦要變異,我們需要一個方法,作者稱之為「極簡是創新」。
1. 重新定義
2. 一言歸納
3. 融合創新
創造力的本質,其實就在於進行自由聯想、刻意聯想。而只有當你創造時,你才能將你的思維具象化。
一、重新定義之所以在思維進化的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腳色,是因為重新定義正是展現你和他人的不同之處。我們對於詞彙、事件、人、物都有共同的認知,這裡的關鍵就是「共同」,那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但你真的有好好思考過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的意思嗎?你曾經用自己的方式定義過這些看似平常的詞彙嗎?如果有,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走在思維進化的路上了。
二、說到一言歸納,千萬不要傻傻地認為非一句話歸結重點不可。有時候確實做得到,但多數時候是找自己麻煩、強人所難。雖說是一言歸納,但其實是以一句做歸結作為目標,盡量精簡內容,只把重中之重的核心觀點提取出來。這麼做的好處是,當你能夠以最簡單的方式分享給別人的時候,表示你是真正地了解這個概念,因為當你試著精簡內容的時候,你的腦袋就在做認知加工。
三、基本上只要把前兩項做完,融合創新就會自然發生。完成這三件事,你就已經看見創新了。說到看見,我們的創新也只能是真實存在的事物。事實上,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無中生有的創新」。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有創意的事物,都是本來就存在的世上的。也就是說,創新只是把東西拆解、重組。例如你可能覺得想出人馬的人很有創意,但人馬其實可以拆成人+馬,然後各取一半再組合起來。人與馬都是真實存在的物種。
知道了方法之後,我們終於要進入到最後的環節——進化。
不少人知道「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這個工具,是很好的思想建構方法。科學家、哲學家、作家、編劇等,都會利用這個工具來進行創作。思想實驗,能夠利用想像出來的虛構場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思想實驗主要有兩個功能:一、利用身歷其境的方式,來激發你的想像。二、讓人清楚理解事物的涵義。光是利用思想實驗,就已經能夠大幅增加我們的思考力,但在本書,作者要介紹的工具叫做播放未來。
播放未來跟思想實驗的差別在於,播放未來除了預測以外,還在想像的過程中將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排除。想要練習這個技巧不難。想像自己從現在的位置站起來,繞過障礙物,再往前走十步會到達甚麼位置、會看到甚麼,然後實際起身做一次。看看結果是否與自己預想的吻合,這就是最基本的播放未來,隨著練習次數增加,對這個技巧就會越來越熟練,對於預判會越來越精準。
尼古拉 ‧ 特斯拉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有一次特斯拉在建造好一台機器後,跟助手打賭,他在機器運轉之前就能預判機器獎來會有哪些零件受損、哪些螺絲會損壞。三個月後,就如特斯拉的預判,機器裡損壞的零件都與他當時的預判一致,這讓他的助理嘆為觀止。
特斯拉所用的技巧就是播放未來,他被稱為天才不為過,顯然他已經把這個技巧用得淋漓盡致。
大量地閱讀、大量累積你的知識、經驗、見識,能夠幫助你的思考觸角伸得又長又遠。就像查理 · 蒙格所說的「多元思維模型」,當你擁有一個裝滿實用工具的工具箱,裡面擺滿了各種工具(方法)。當你需要用時,你可以根據狀況挑選適合的工具使用;或者,你遇到了一個複合式的難題,你仍然能夠從這個工具箱中,挑選出幾樣可以相互搭配的工具,來解決的個問題。
書中舉了電視劇《新世紀福爾摩斯》其中一個福爾摩斯分析帽子的橋段,來說明大量累積不同領域知識的重要性:
「這帽子被修補過五次,每個針腳都很齊,說明他找了一位很有水準的師傅;而這樣的修輔費一定超過了帽子本身的價格,說明了他非常迷戀這頂帽子。但其實不只如此,如果只有一兩次補丁,只能說明他是多愁善感的人,但五次?那足以證明他有強迫症。」
這裡面不只是單純的演繹法,福爾摩斯還必須具備裁縫常識、心理學,和累積其他領域的深厚知識、經驗等,才有辦法做出如此精湛的推理。
如果你對詞彙的理解是淺顯的,那你對世界的理解就是淺顯的。
提出一個好問題並不如表面上所理解的簡單。一個好的問題可以促進思考、一個好的問題可以使你的思考聚焦,當你全心思考一件事,你就會專注在那個課題上,因此問問題是你正在成長的證據;老是覺得自己沒問題、或是問不出問題就要當心了,這是個思想停滯的警訊,距離墮落不遠了。
我們可以藉由以下兩個方法來問出好問題:
1. 閱讀
2. 寫作
這兩個方法都是公認有效的方法,尤其閱讀是CP值最高、最方便、成長也最快的方法。閱讀能夠問出好問題的原因在於,你必須有一定知識儲備才有可能問出問題,而問問題之前,你必須先思考。當你學到的東西越多,你就愈有機會問出好問題。
而寫作本身就會思考,只要寫作,就會開始思考。因為寫作不像講話,一次沒講到位,後面都還可以補,講話可以不用很精準;寫作不行,必須精準地傳達你的想法給讀者,因此,你會仔細地安排文字,如何用字、用詞、段落安排、上下文是否連貫、是否可以引導讀者進入你的思緒,進而一段段地接著看下去等,這些都需要付出大量腦力去思考。在你寫下你段句子的時候,你也有能力將這段句子傳換成相應的問題,因此寫作能夠提升提問力。
走到這裡,我們思維進化了嗎?
首先,我們得先排除一切思維上的盲點、阻礙我們思維前進的一切因素,釐清甚麼事跟自己有關、甚麼跟自己無關。能不能成事跟思維有很大的關係,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些事是我們沒辦法控制的;但同樣的,我們能夠控制的事也有很多。找出這些可控的因素,專注處理這些可以控制的部分就好。
其次,學習任何知識都要看到它的核心,知識只是表面,我們真正要學的是知識背後的思維點;簡單來說,就是方法背後的邏輯,唯有懂得邏輯,才會知道方法要怎麼用,哪才是真正的活用技巧。
最後,持續地精進自己、跨領域學習、善用想像力、並且盡可能地提出好問題,是進化思維的聰明作法。
那麼回到開頭的問題:
如果未來的職業真的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那創新思維將會是每個人的倒數第二道防守牆。那最後一道牆是甚麼呢?
想在未來競爭中勝出,你必須證明自己有思考能力、創造力、隨追時代持續進化思維,這才是生而為人的優勢,要幹些機器無法取代的事。你必須不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