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班族視角,思考我的三種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曾經以為工作只有一種樣貌,就是當個上班族。直到有天覺察到自己對於豐厚薪資入袋毫無所感,取而代之是身心俱疲及失衡生活,這時我發現不對勁!當我閱讀暢銷作家愛瑞克《內在原力》這本書深受啟發,今天想與大家分享我的實踐心得。

「人必須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夠保持各方面平衡,走得長久。這三份工作分別是:有金錢收入的工作丶無償的工作丶自我實現的工作。」


有金錢收入的工作 穩定生命需求之本

首先,「有償工作」是我們賴以維生經濟來源的工作,這種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想要烈日下為人遮蔭的大樹,得自己先播下種子,長出枝椏,茁壯成長。

作為部門主管,我曾在團隊中領導過這類工作。在這種情境下,我認為關鍵在於如何協調團隊成員,確保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進而達到業務目標。有效的專案管理和問題解決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有助於確保每個環節都能按計劃進行,從而實現預期的營銷效果。無論在哪種層級,工作的目標是確保品牌價值得以最大化,並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獲利。

無償工作利他助人 社會善循環

其次,「無償工作」看似助人,實則最有收穫的是認識自己。這類型工作體現了利他共好的價值觀,通過幫助他人,我們可以建立更廣泛的人際網絡,並為社會做出貢獻。

例如,我在不同領域深化核心專業-行銷業務,跨足科技、軟體、外商市調、跨國媒體集團,擅長串聯人脈圈及資源整合,熱愛學習新知識(卡內基高績效經理人、PMP國際專案管理師等),設定各式場景將所學實踐於生活與工作。

自2021年起,我開始擔任104 人力銀行Giver,協助各行各業的朋友,針對他們在職場上遇到的挑戰與難題,陪伴他們逐一梳理,提供回饋與建議,或是為求職者提供履歷健診服務。這些年來從個案身上看到不同的人生故事,陪伴他們持續成長的軌跡,那是金錢無法言喻的感動。

目前我正計畫著下一階段能用更積極方式來推動職涯成長計劃,例如透過辦理講座活動,為該領域感興趣的新鮮人、想轉職、職場卡關的工作者、身經百戰的專業經理人,從行銷觀點與他人分享職場實境題,分析產業現況與未來展望,如何結合個人特色,提升專業與競爭力,陪伴職場人士突破瓶頸,探索專屬自己的人生藍圖。


自我實現的工作 展現內在成就豐盈人生

最後,「自我實現」是每個人都追求的夢想。這種工作可能並不總是有償的,但它充滿了對於自我成長和專業發展的渴望。面對AI時代的來臨,我們也許會感到焦慮和擔憂,從新鮮人到老鳥,這一路走來,可能面臨許多煩惱,我期待推出一個具有創新性、結合社群的中長期計畫,即使沒有即時的經濟回報,我仍然願意投入心力培育新事業發展。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CEO,在追求第一曲線的同時,嘗試探索第二曲線的機會。這種工作反映了個人對於行銷領域的熱情和信念,開創跨領域開啟合作的可能性。

過去的我不斷追求意義與存在價值,現在的我找到為自己帶來快樂與滿足,我想這就是自我實現的一環,那就是:

「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實踐後分享給遇到類似問題的朋友,這件事會讓我感到快樂,希望透過我的分享可以為他人帶來療癒的力量,充飽電繼續前進!」


實際上,每個人的存在就是獨一無二,要學會欣賞自己與肯定自己,改用增福的心態來看待三種工作,而非用征服來證明自己價值。無論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還是自我實現,每一種工作類型都在職場人生中佔有重要地位。作為職場工作者,我們需要在這三種工作之間取得平衡,確保經濟穩定、人際關係豐富,同時也追求自我成長和社會貢獻。

祝福大家 擁有內心豐盈、外在富足的美好人生!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61會員
119內容數
15年橫跨產業研究、B2B策略與品牌行銷|融合顧問邏輯 × 情感語感,打造「職場演算法 × 對話引導 × 自我覺察」模型|專破高潛者焦慮、資深者迷航、自雇者價值困境,陪你寫出屬於自己的職場成長劇本。
2025/05/01
在組織中,資源從來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依據績效、角色與信任感進行再配置。對主管來說,「把資源給最有產出的人」是理性選擇;但對許多默默努力卻不擅長表達或缺乏曝光機會的員工來說,這樣的制度往往成為壓力來源。
Thumbnail
2025/05/01
在組織中,資源從來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依據績效、角色與信任感進行再配置。對主管來說,「把資源給最有產出的人」是理性選擇;但對許多默默努力卻不擅長表達或缺乏曝光機會的員工來說,這樣的制度往往成為壓力來源。
Thumbnail
2025/04/30
有一種溝通,叫做:「我說了,但你沒懂。」有一種誤會,是「你講得很快,我連問題是什麼都還沒想清楚。」在團隊裡,主管以為自己很清楚地表達了立場與安排,員工卻總是感到不安、不確定,甚至愈來愈沉默。問題不在「說或不說」,而是:說的方式,決定了對話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4/30
有一種溝通,叫做:「我說了,但你沒懂。」有一種誤會,是「你講得很快,我連問題是什麼都還沒想清楚。」在團隊裡,主管以為自己很清楚地表達了立場與安排,員工卻總是感到不安、不確定,甚至愈來愈沉默。問題不在「說或不說」,而是:說的方式,決定了對話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斜槓人生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允許個人同時擁有多個職業身份,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靈活多樣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