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辯題:「我們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是/不是一件壞事

思考歷程

討論對於語句的評價時,需要先反思我們「為什麼會說出這句話?」,是在怎麼樣的情境?又面臨著什麼樣的困難?

而「我們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勢必不是在說,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將會討厭自己或走上歹路,更多的可能是,大多數人在經歷一部分人生後,回頭望卻發現,自己似乎也多多少少接納了,某些過往堅決反對的事物或概念,進一步認為:我是不是「不像自己」了?因此,可以說,該命題便是在嘗試回應,這樣一種宿命般反思下的拉扯。

一、正方可能主張什麼?

  • 失去對理想的追求

每個人多多少少在小的時候,可能都對世界有些不滿,堅信著自己可以改變世界,走上不一樣的道路,但隨著年紀增長,對於所謂的社會「現實」愈加認識,或許便逐漸喪失了以往的熱忱,也開始意識到,廣大的社會結構是如此的難以動搖,而漸漸捨棄了對於理想的追求,從原有的積極心態,淪落到一種消極應世的生活。

  • 失去了自我

有人可能會說,沒辦法改變世界,那就獨善其身啊,當個末世的清流!但「我們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似乎就在告訴我們,在這險惡的社會中,我們終究連「自己」都將無法固守,甚至可能屈就於不得不的現實,也踏入了過往最嫌惡的對立面,進而,我們連「自己」也都遺失了......。

二、反方可能主張什麼?

  • 成長的必然

很多人在年紀增長後,會慨歎於過往理想的喪失,感懷以前面對世界的熱忱,但如果仔細來看,那些所謂的「討厭的事」,不都是身而為人在社會上成長的必然嗎?在團體生活中,我們得學習擱置一部分的自我,顧全集體大局;壓抑自身情緒,協調互動氛圍;甚至偶爾得屈就體制不公,才能在倡議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所謂的理想追求,其實是人在社會化前,尚不完善的思維,懂得在現實中的侷限下,仍能找到自己的能動性,才是身而為人最合適的做法。

但筆者自己不是很認同這個論點,畢竟,反方只是把正方主張的弊害,詮釋成一種「資訊不對等」的「必然」,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這種「必然」不是一件壞事?甚至正方可以說,正因為它是一種宿命般的必然,而人類永遠無法真正逃脫,所以是一件無比悲慘的壞事云云。

論述嘗試

「我們終將成為自己討厭的人」不是一件壞事(反方)

問候在場各位,身而為人我們多多少少,都對生活有著一些自己的想法,有喜歡的事物、討厭的事物;嚮往的事物、嫌惡的事物,而當某種宿命般的「改變」存在時,對我們來說,必然會是一件壞事嗎?筆者認為不然。

讓我們先反思,究竟何謂「壞事」?當討論一件事的利弊時,勢必得回歸到其繫屬的目的,才有討論的可能性。而該命題所希望討論的,似乎可以說是在「成長/發展」上的評價,因此如果一件事對個人的成長或發展弊大於利,那我們應該可以說它就是一件壞事。進而我方主張,如果我方能夠反駁或至少打平正方主張的弊害,那麼我們就應該說,命題所稱之事並不是一件壞事(至少是利弊相等),以下論述:

一來,在「無法改變大環境」進而失去對理想的追求這點上,正方似乎忽略了,今天我們所討論的是「個人」層面上「成為自己討厭的人」,而不是談「集體」層面上,全社會都變得更差等等,那我方認為,就可以區分:對個人來說,改變大環境本來就是不可期待的(a.k.a. 很正常),所以我們會集會結社、遊行倡議,甚至組織政府,但自始不會期望靠一己之人推翻既有的社會結構,而對於這種「不可期待」之事,我們似乎就很難說它會是一件壞事,像是我們不會說,「個人」永遠無法促成世界和平,或者不能夠消弭全國貧窮是一件壞事等。(當然必須補充,如果「集體」層面在「無法改變大環境」一事上,也具有這種「不可期待」的性質,那我方就認可它是一件超級壞的事,不過這就不是今天該命題的討論範疇了)

二來,在「無法堅守自我」進而失去一部分的自己這點上,我們需要先確立:何謂「討厭」?首先,正方不能主張「討厭的事」是指「客觀上負面的事」,因為這樣一來,正方只要說我們全都會變成殺人犯所以是一件壞事,那反方根本毫無討論的空間;再來,也不能主張其是指「主觀上負面的事」,因為每個人基於價值觀的差異,討厭的事本來就天差地遠,你的厭惡可能是另一個人的理想,這樣將會淪為個人偏好的選擇而缺乏討論空間。

至此,我們會發現,前面幾種討論方式都著重在結論上「內容」的評價(是不是變成「不好」的一方),而為了避免這樣的討論途徑,我們就必須意識到,該命題中的「討厭」其實不是在談一種二元對立,其實是象徵一種「截然不同」:小時候討厭數學,但卻成了數學老師;討厭吃青菜,長大後卻愛上蔬食養生;小時候厭惡獨處,但卻過上了獨居生活;不喜歡孤寂的黑夜,長大後卻總是嚮往自由的月。我們都曾有所堅持,卻不必然手握「正確」,當正方預設了我們終將棄捨「正義」,便忽略了人生的立體多元。說到底,這個命題想討論的,就只是:「如果我們都變得那麼"不一樣"了,那我還是我嗎?」人生或許不盡人意,我們可能都沒辦法走上最初設想的結局,但,如果這都只是我們在不同境遇下,面對不同選擇時的不同取捨,都是我們一步步為了自己做下的決定,那又有什麼真的會是一件壞事的呢?

下次,當有人又再次問起了這句話,我會堅定的告訴他:

「你,終究都還是你啊。」

#只寫原本心證不認同的持方

avatar-img
3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哲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網路作為文學的新興載體,會減損文學的價值嗎?隨著媒介的轉變,我們或許也不斷地失去著什麼......
你會跟伴侶坦承黑歷史嗎?關係中的掙扎往往來自自我和解的困境,或許,我們追求的只是......。
離婚應該有冷靜期嗎?聽起來超限制自由?讓我們從弱勢保障與自我意義出發,探討不一樣的可能。
你接觸過辯論嗎?在每次尋找觀點的過程裡,我們都在嘗試拾取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
網路作為文學的新興載體,會減損文學的價值嗎?隨著媒介的轉變,我們或許也不斷地失去著什麼......
你會跟伴侶坦承黑歷史嗎?關係中的掙扎往往來自自我和解的困境,或許,我們追求的只是......。
離婚應該有冷靜期嗎?聽起來超限制自由?讓我們從弱勢保障與自我意義出發,探討不一樣的可能。
你接觸過辯論嗎?在每次尋找觀點的過程裡,我們都在嘗試拾取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有關社會環境受很多因素促動影響下, 一定會: (1)越來越多元多樣化 (2)變化,會每天都在多元複級數下默默改變 (3)正反兩面極端化越來越明顯 但是,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那甚麼是"人的本質"呢? 諸如: 吃飯、睡覺、 息、怒、哀、樂、生、老、病、死....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我們想要改變的原因,以及改變本身的中性。並提出了擺脫比較心態帶來的匱乏心態,以及接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有關社會環境受很多因素促動影響下, 一定會: (1)越來越多元多樣化 (2)變化,會每天都在多元複級數下默默改變 (3)正反兩面極端化越來越明顯 但是,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那甚麼是"人的本質"呢? 諸如: 吃飯、睡覺、 息、怒、哀、樂、生、老、病、死....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我們想要改變的原因,以及改變本身的中性。並提出了擺脫比較心態帶來的匱乏心態,以及接納自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