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月,有一封信,困擾我頗長的一段時間。既考驗我的職場智慧,也像是在測驗我修習這幾年的人生策略:等待與回應正確的邀約。
那封信,是從總部寄來我老闆肯尼的信箱裡面。因為事務性質和企業永續發展有關,於是也cc到我這邊來。內容很言簡意賅:全球即將全力發展某個新興的企業永續指標,請記得編列接續三年的預算空間,總部會委由專業顧問團隊,來進行技術指導、並導入各項系統流程。
那封信,只有不到250個英文單字,附加俐落的五頁簡報,先交代了指標的定義和衡量基礎,各國可以大力改善之處,還有三年進程timeline。
重點是,總部列舉三年預算的規模上限,希望老闆能夠一筆核可,也bare in mind。並期待在一周內得到回覆,以利後續推展。
感覺現階段,好像沒有我的甚麼事情。但來來回回細讀,總覺得我被放在cc list,似乎是有甚麼隱藏的任務支線安排。
那並不是一筆小錢,依照我過去的職場訓練,通常會先針對這種「收件人是老闆、但我名列副本收件」的決策性質信函,進行情資勘查、優劣評估的守門作業,好協助主事者做出回應、或提出異議。
當我還是職場小嫩嫩的時候,完全掌握不到眉角,天真地以為那就是老闆該負責的事情,不出幾天,就被老闆指著鼻子大罵:「連mail都不會看,那我要你幹嘛?」
我心裡一肚子委屈,mail我都有乖乖照看啊,還看了好幾次。我只是沒搞懂,裡頭的門道和名堂,不光是用看,還得靠自己先用手,篳路藍縷地摸出來。
所以,我是不是也該把本土公司的經驗,原封不動地拿來服務肯尼呢?好歹茶水間短暫打照面的時刻,可以閒話家常地聊起這件事情,嘿,我收到總部的來信,有甚麼我可以幫忙嗎?
不知道為什麼,我竟然遲疑了。
那項重點指標,另有關鍵的直屬單位,我不確定我的「幫忙」,會不會被視為越俎代庖。而且,總部也沒直接cc該單位主管。這樣的情況下,貿然行動,真的好嗎?
眼看回覆期限在即,老闆紋風不動,我心裡很是著急。怎麼辦?如果超過期限,會被視為默可嗎?但這麼大的預算數字,硬吞會逼死自己啊。
要不然,我私下跟有關的直屬單位打個pass呢、請他直接跟老闆討論?還是我跟祕書說一聲,請老闆留意這封信件,就快超過期限了。
我打算要這麼做的前一晚,和先生聊起這件煩心事。先生的表情,如同校長看著幼幼班。
先生問,「你這麼做,是在替老闆解憂嗎?」
ㄜ,我也沒這麼自命清高。我只是不想被人看不起,況且我都被放入副本,當事情沒有順利進展,起碼該出個聲提醒。
先生再問,「所以,你是為了你自己囉?」
不是啊,我不是想要沽名釣譽刷存在感啦。這是一種責任心、團隊榮譽感。球快要落地時,誰站得離球近,誰就出手去接啊。
「恕我直言,可是你根本不在場上耶。你在副本,不就是板凳休息區嗎?」先生對於副本收件,有著和我截然不同的定義。
先生的觀點是:「這麼重要的信,老闆不可能沒看。沒有回應,也不代表他忘了啊。如果他需要你,一定會出聲。你不用躁進,且觀察看看。」
我悶悶不樂、心若倒懸地等到過了期限的那一天。咬牙決定要站起身去找祕書的時候,老闆的回信輕巧地先到一步。他的回信更簡短,還湊不到50個英文字,「抱歉遲回,收到了,會請K加入年度預算,順便將K放進信件Loop。」K就是那個關鍵單位的主管。
慢慢坐回位子上。彷彿聽到了那封回信對我發出促狹的輕笑。
先生預料得不錯,只是我雞婆過頭的心智,模糊了這起事件的本質。如果心平氣和地看完總部的信,就會發現,對方只是客氣地告知命令,並沒有釋出多餘的還拒空間。而三年的變化可能很大,先允諾下來,隨時勢調整,也比現下硬碰硬的溝通要來得高明。
我到底在擔心甚麼?明明每一個人都有足夠的手腕去接球,我為什麼要不請自來地跳下場呢?
因為,我很想證明自己堪用,而且有用,快來用我啊。
是的,我的確有大用,只是不適合被拿來這樣用。這一點,我先生、我老闆,看得比我更清楚。職場上,多的是只須華麗過場的假議題,何必多浪費一個專才來跑龍套?
歷史上的楚河漢界,是敵我對峙的疆界,成王敗寇。職場中,亦存在楚河漢界,一失足就回不了頭。而讓我誤入險境的人,正巧是自己,覺得只有進攻、先發、常在,才會贏。但有時,職場比拚的,往往是誰比誰更沉得住氣,因而能保守住最強大的那一口氣,投注在最應該自己上陣的戰役。
星期五,一直是我信箱中信件相對少的一天,反而讓我多出一點餘裕,好好玩味信件裡的楚河漢界。我是唯一的收件者、還是其一的收件者;我是明眼可以被看見的副本收件人、還是暗中被列為密件副本的秘密客?
這些信件,各有深淺不一的意圖和意涵,別「想」得太複雜、也別「做」得太當先,「看」看你在信件裡所處的位置在哪吧,它是可靠線索。集中精神,給自己多留點時間,渡你該渡的河,拚立疆界之前,先為自己設定不能被踰越、被掏空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