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好想繼續往下閱讀,卻又捨不得一口氣讀完;好想趕快知道築夢過程的點滴,卻又往往沈浸在每個細節中反覆思索。這是閱讀「轉山」時,矛盾的心境,然而,即便如此卻絲毫不減閱讀時的震顫。一句句作者內心的吶喊,透過第二人稱的表述,那每一句以「你」為開頭的句子,就這麼撞擊著內心深處。同樣的質疑、同樣的畏懼、同樣的懦弱不也同樣地安存在自己的心房。看見如此真實的書寫,閱讀時會有些畏懼,畏懼去看見那被牽引出來的自己。可是,卻又同樣地被鼓勵著、被提醒著,去看見畏懼與懦弱背後的不甘。因為不甘,所以努力嘗試去開啟生命的可能;因為不甘,所以願意去堅持生命的想望。畏懼與堅持、懦弱與不甘,兩相拉扯的生命訴說著心靈的真摯與存在的樣貌。過程中,已無所謂接受與否,因為那當下的共鳴,早已深深地迴盪在心靈底層的瀚海。那禁不住的眼淚更是傳達著內心的躍動與渴望。深深地感激著這本書的誕生,因為知道它開啟了生命中的一扇原已輕闔的門扉啊!

「流浪是為了看看這個世界,能不能用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看見這樣的標題便足以讓人心動。作者謝旺霖是第一屆流浪者計畫的獲獎人,其在兩個月的時間裡以單車獨自從雲南騎到西藏。那過程的艱辛、困苦,在書中娓娓道來。讓人落淚的不是同情,而是隱藏在內心深處害怕去碰觸的自我懷疑。一如作者在敘言所採用的標題「因為,我懷疑…」,這樣的開場訴說著面對生命的果敢。想想,透過那極端艱辛的旅程,所激盪出來的勇氣或許方足以面對潛藏在內心最深處的卑微與懦弱。也才能夠開啟關於轉化的契機,一如轉山的意涵。

或許就因為這句話在內心深處的激盪,所以閱讀到行路難一篇中所述,作者處在「頭腦暈眩,只是死命地推行著,腳步幾乎在雪地裡顯得荏弱而不聽使喚」的狀況。面對友善路人不忍其處境極欲拉其上車時,作者卻半軟地跪在地上哀求著:「不遠了,讓我自己來好嗎?求求你們別擔心。」那一剎那,眼淚再也止不住。那份堅持的代價,何其辛苦,又何其值得啊!一如作者在書中所提:

或許你的頭腦已經分不清楚什麼是安全,什麼是危險了,你祇存在一個往前的意念。這是你一開始就選擇的旅途——貧窮,流浪。你覺得這一關若守不住了,以後同樣的問題仍會持續重複,你不想因這輛車的介入就此載走你的命運,你不想平平白白就這樣放棄自己選擇的路,過一生。

那樣的堅定,那樣的明晰,或許唯有在頭腦已經分不清楚的狀況下才更顯真摯。憤怒也好、悲傷也罷,所有關於存在的懷疑,在退卻與否的選項中往往會被無情地被放大。但是,也唯有感激這樣的放大,才足以衍生更大的堅持去否定關於妥協的選項。因為那樣的妥協,不單單只是休息,而是在經歷極大苦楚後的放棄,甚至是原已微弱的自我價值的潰散。於是,那一步步的踩踏,化去了內在的懷疑、看見了生命的可能。閱讀時,彷彿看見了雪中彳亍獨行的身影,怎忍去阻斷、卻又怎忍去放行啊!面對一個年輕生命的追尋,除了合掌祈求之外,能做的彷彿所剩無幾了。

回望自身,那關於妥協的允諾、那關於生命的追求。或許因為潛在的懷疑仍未曾停止,或許因為對於生命還存在著想望。於是,「轉山」撼動了一顆曾經炙熱的內心,翻滾著,尋覓著曾經的溫度。只是,每一步所謂的堅持,每一步所謂的勇敢,是否投注著生命的熱情,抑或是再不得不然裡推託著。那樣的疑問,從心靈底層緩緩地冒了出來。嘗試想要去釐清什麼,卻看見案前的自己,懦弱依舊、害怕依舊。不過,至少閱讀之後,面對著自己逸出的想望,有了多一點點的寬容。更在那寬容之中,拉扯出新的堅持。

不斷地反覆、矛盾,心靈的意象交錯更迭著。什麼是自己,那亮麗的、精彩的抑或是逃避的、萎靡的。深夜案前的叩問,不也曾發生在多年前,那個高喊築夢,卻在面對社會壓力而委屈痛哭的自己。幾次面海訴苦的悲寂,幾番困頓後所激發出來的韌性,為的不過想去遇見生命潛在的原型,想去探問心靈底層的迷惘。歷經了生命的轉折,原以為心理學領域的悠遊得以找到更多的線索,殊不知,那言說裡看不見自己的身影。於是,漸漸地,忘了。忘了生命的疑惑、忘了內在的質疑。但卻又知道那所謂的忘卻,只是欺騙自己的伎倆。因為這叩問,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並不怕真的忘了,但卻怕自己沒有追尋答案的勇氣與毅力,更怕自己在表象的生命許諾裡敷衍著內心的渴望,而只是任憑那聲響低吟淺唱地迴盪在心中。

「轉山」的文字再次拉扯出內心的恐懼,不是去質疑生命的妥協,而是如果看不見妥協、看不見所謂的不得不然,那存在的生命究竟是誰的生命。關於自我存在的價值,那未解的課題,突然再次被看見。是份欣喜,因為這樣的看見;是份恐懼,因為看見背後的沈重。無意間走了這些年,恐懼依舊、沈重依舊,只是在那過程裡多了一些聲響悠悠地鳴唱著。

感激「轉山」,當然還有轉山的作者謝旺霖。



延伸閱讀


關於默潮這一系列的介紹與總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64會員
153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2025/04/17
一直深信著「光影」如同影像的靈魂,如何掌握光影的曼妙將是一張攝影作品是否傑出的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麼從「光影詩人」四字,便不難想像其背後傳達的是位擅長與光影互動的傑出攝影師。「李屏賓」對於這個名字的印象來自於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其獨到而具有創造力的拍攝方式為其贏得許多獎項。
Thumbnail
2025/04/17
一直深信著「光影」如同影像的靈魂,如何掌握光影的曼妙將是一張攝影作品是否傑出的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麼從「光影詩人」四字,便不難想像其背後傳達的是位擅長與光影互動的傑出攝影師。「李屏賓」對於這個名字的印象來自於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其獨到而具有創造力的拍攝方式為其贏得許多獎項。
Thumbnail
2025/04/14
閱讀蔣勳的文字是一種享受、一種溫存,享受著感動的分毫,溫存著美感的發生。這段日子,便在那樣的情境裡度過了許多的夜晚,就因為「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這本書的相伴。其實在剛開始閱讀之後,便突然刻意放慢了閱讀的速度,除了想要更深刻地去遐想關於文字所描述的種種,更想延長閱讀時所享有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2025/04/14
閱讀蔣勳的文字是一種享受、一種溫存,享受著感動的分毫,溫存著美感的發生。這段日子,便在那樣的情境裡度過了許多的夜晚,就因為「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這本書的相伴。其實在剛開始閱讀之後,便突然刻意放慢了閱讀的速度,除了想要更深刻地去遐想關於文字所描述的種種,更想延長閱讀時所享有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2025/04/07
第一次發現暢銷書的書櫃上放著「心願清單」這本書時,坦白說並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翻閱。過往的經驗裡常會以為,一個願意去實踐夢想的人其實不論清單的有無都能勇於冒險;一個躊躇不前的人,即便努力地羅列了許許多多的想望,卻往往在實踐的初期便心生放棄。
Thumbnail
2025/04/07
第一次發現暢銷書的書櫃上放著「心願清單」這本書時,坦白說並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翻閱。過往的經驗裡常會以為,一個願意去實踐夢想的人其實不論清單的有無都能勇於冒險;一個躊躇不前的人,即便努力地羅列了許許多多的想望,卻往往在實踐的初期便心生放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想繼續往下閱讀,卻又捨不得一口氣讀完;好想趕快知道築夢過程的點滴,卻又往往沈浸在每個細節中反覆思索。這是閱讀「轉山」時,矛盾的心境,然而,即便如此卻絲毫不減閱讀時的震顫。一句句作者內心的吶喊,透過第二人稱的表述,那每一句以「你」為開頭的句子,就這麼撞擊著內心深處。
Thumbnail
好想繼續往下閱讀,卻又捨不得一口氣讀完;好想趕快知道築夢過程的點滴,卻又往往沈浸在每個細節中反覆思索。這是閱讀「轉山」時,矛盾的心境,然而,即便如此卻絲毫不減閱讀時的震顫。一句句作者內心的吶喊,透過第二人稱的表述,那每一句以「你」為開頭的句子,就這麼撞擊著內心深處。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大多數時候都在自我懷疑、尋求認同,這兩個過程之間徘徊,但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過程,我們才有辦法重新(從心)長出力量!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大多數時候都在自我懷疑、尋求認同,這兩個過程之間徘徊,但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過程,我們才有辦法重新(從心)長出力量!
Thumbnail
出發總是讓靈魂沉澱 從西澳十天的旅程回來了,彷彿鞋底還留著沙漠裡攝氏50度的高溫。 手上還有著森林裡划船的痠痛一樣,旅行讓人接觸新的事物產生新的迴路,總是要到出發後才體會到靈魂產生新的生命拼圖。 如果踏出腳步前充滿害怕,你仍舊會上路嗎? 如果知道蛻變與放下的過程會有不舒服,你依然會選擇內觀勇敢直視嗎
Thumbnail
出發總是讓靈魂沉澱 從西澳十天的旅程回來了,彷彿鞋底還留著沙漠裡攝氏50度的高溫。 手上還有著森林裡划船的痠痛一樣,旅行讓人接觸新的事物產生新的迴路,總是要到出發後才體會到靈魂產生新的生命拼圖。 如果踏出腳步前充滿害怕,你仍舊會上路嗎? 如果知道蛻變與放下的過程會有不舒服,你依然會選擇內觀勇敢直視嗎
Thumbnail
第二次讀完,發覺仍然無法替這本書說什麼。你必須去翻開才能聽到他,必須走進才能讀懂關於山的一切。
Thumbnail
第二次讀完,發覺仍然無法替這本書說什麼。你必須去翻開才能聽到他,必須走進才能讀懂關於山的一切。
Thumbnail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Thumbnail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Thumbnail
 P 013 十年來,我經常在現實的工作努力與清靜的生活渴望裡,來回掙扎。生活,時而簡單,時而複雜。心,時而清明,時而混亂。日子就在兩端裡,來回擺盪,永無寧日。   P045 人生真的很諷刺。沒有這樣的劇痛,我就無法找回自己,找回生活的秩序,找回「活著沒病痛,真好」的感覺。   P049 於是,我漸
Thumbnail
 P 013 十年來,我經常在現實的工作努力與清靜的生活渴望裡,來回掙扎。生活,時而簡單,時而複雜。心,時而清明,時而混亂。日子就在兩端裡,來回擺盪,永無寧日。   P045 人生真的很諷刺。沒有這樣的劇痛,我就無法找回自己,找回生活的秩序,找回「活著沒病痛,真好」的感覺。   P049 於是,我漸
Thumbnail
 「我還是在夢想:台灣的青年,讀完了旺霖的書,紛紛開始了他們的出走與流浪。」 ——美學大師 蔣勳 【概要】 失戀的契機、中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的運氣、以及實踐的勇氣,是整場冒險的天時、地利、與人和,只是現實不是小說,旺霖也不願去編織神話。在書中,他更多時候是以「自我對話、自我懷疑、自我反
Thumbnail
 「我還是在夢想:台灣的青年,讀完了旺霖的書,紛紛開始了他們的出走與流浪。」 ——美學大師 蔣勳 【概要】 失戀的契機、中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的運氣、以及實踐的勇氣,是整場冒險的天時、地利、與人和,只是現實不是小說,旺霖也不願去編織神話。在書中,他更多時候是以「自我對話、自我懷疑、自我反
Thumbnail
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  20歲才開始:你要不斷進化,然後驚艷所有人 走河 我的青春,在台灣 - 「透過接觸不同的領域,拓展自己的視野,讓生命有不同的可能與體驗。」
Thumbnail
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  20歲才開始:你要不斷進化,然後驚艷所有人 走河 我的青春,在台灣 - 「透過接觸不同的領域,拓展自己的視野,讓生命有不同的可能與體驗。」
Thumbnail
我書裡的寫法比較溫柔,其實我想表達的是,「人性」這東西,放到海拔五千公尺的基地營或海拔八千的山頭,會更加赤裸。在平地,人往往是社會裡的一顆螺絲,但在那邊,食物有伙房準備,人不用覓食也不用工作賺錢(甚至先存了一筆錢才能去),很像電影場景或某種實境秀現場,甚至某種實驗:把一群人丟在那,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我書裡的寫法比較溫柔,其實我想表達的是,「人性」這東西,放到海拔五千公尺的基地營或海拔八千的山頭,會更加赤裸。在平地,人往往是社會裡的一顆螺絲,但在那邊,食物有伙房準備,人不用覓食也不用工作賺錢(甚至先存了一筆錢才能去),很像電影場景或某種實境秀現場,甚至某種實驗:把一群人丟在那,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18年的冬天,謝旺霖穿著純黑的長袖T恤,搭配上一件深藍牛仔褲,簡潔俐落的裝扮完全顛覆了我對於作家的想像。如此特別的謝旺霖,就這樣帶著淡淡地煙味走進冬日書房開幕式的現場。     留著一頭
Thumbnail
    2018年的冬天,謝旺霖穿著純黑的長袖T恤,搭配上一件深藍牛仔褲,簡潔俐落的裝扮完全顛覆了我對於作家的想像。如此特別的謝旺霖,就這樣帶著淡淡地煙味走進冬日書房開幕式的現場。     留著一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