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尋找答案|《困惑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命不需要我們事事校正。我的兒子是一個我想都不敢想要看透的袖珍宇宙。我們每個人都是個實驗,而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受到怎樣的測試。
《困惑的心》Bewilderment|理察鮑爾斯 Richard Powers|施清真譯|時報出版

《困惑的心》Bewilderment|理察鮑爾斯 Richard Powers|施清真譯|時報出版

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尋找答案。


我給了這本書非常足夠、甚至超出我平常看完一本書的時間,但閱讀後依然感到困惑。
別誤會,我困惑的,是書中才九歲的羅賓,為了自然環境起身而做的行動,究竟現實中的我們看到是會上前關切還是一走了之?
我困惑的,是看到已經焦頭爛額的父親仍為有著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盡情的探索宇宙,然而世人是不是只會問一句這有什麼用?
我困惑的,是當我們沉浸在故事情節,明白人類的渺小、親近自然的重要,然而轉身是不是又得汲汲營營,去了解自然消逝是以後的事情,小說與現實終究只能成為平行時空?


或許這些現下都不會有解答,但這些困惑是否有機會凝結成一個個思考過程?那是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主動尋找答案,讓我們在自動駕駛的生活、無自覺破壞的環境、只追求眼前名利時,起碼不要成為那個僵化又自以為的大人?

raw-image

成長並不等於成熟,成熟也可能意味著失去更多。

困惑的心》是一部很難以一個類型去標籤的小說,從《樹冠上》再到這本,理查.鮑爾斯無不使用他詩意的文字(也要感謝譯者詩意的文筆)去書寫自然與人類的關係、人類之間強烈的羈絆,一顆心所能乘載的能量,並不比浩瀚無邊的宇宙少。

「你覺得什麼比較大?外太空,還是腦子裡?」

在摯愛意外過世後,一名致力尋找外太空生物的天文學家席歐,與他九歲的亞斯伯格症兒子羅賓,踏上一個又一個深入彼此內心、也深入這個自然,體會宇宙萬物的旅程。
然而過程時而揪心,時而對兒子沒有耐心,卻又對他所說的話感到痛心。尤其一口氣看到結尾後,用哭腫到只能睜開一半的眼睛去上班。ಥ_ಥ

raw-image

我以為閱讀自然系的小說,莫不讓我們重新體悟自然的重要、時而在腦內想像到不了的遠方,自然森林的清涼舒服。然而《困惑的心》不只如此,他讓我從父子的對話間,體會到更深層的生命意涵,有時候成長並不等於成熟,成熟也可能意味著失去更多,長大後你為現實不得不接受,卻也因此感到矛盾、複雜與困惑的感受。尤其席歐的這段話:「事態進展至此,凡事都講求行銷。大學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慈善機構的一舉一動都被大肆張揚。友誼如今藉由分享、按讚、連結來衡量...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定義自己、推銷自己。科學當然也必須廣為宣傳。好比說我一直過於天真,日子久了才晉級為世故吧。」
真是心有戚戚焉!


閱讀這本小說的體感很涼快(?)

但我仍喜歡父子進入山林,純粹感受到自然喜悅與彼此內心想法的時刻,當然森林裡的溫度與環境敘事,讓我在燠熱的八月讀來感到清靜不少。
閱讀時也不斷聯想到我很喜歡的《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若說這本是年僅十四歲的達拉以一年的時間,慢慢觀察四季中大自然的流轉,卻也同時是一位自閉光譜者的成長紀錄的話;《困惑的心》就是更小的羅賓,藉著自然、宇宙生命與神經反饋治療,重新走入超乎他想像世界的故事,更是父子間親職教養的行動指南(可以算吧?)

兩本的共通點,都提到了瑞典的氣候少女是如何的影響兩人,面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越來越多的孩子們發掘,我們準備好要如何對他們敘說?而當世人與政客只追求眼前利益、對這周遭變化毫不關心、卻也總是感到莫名空虛之時,或許能以羅賓無意間說出的話語,來回答、並深思這一切:

🌟「爸,你知道嗎?我們都非常、非常富有,如果大家都知道就好囉。」

raw-image


很開心也很榮幸這篇收到譯者施清真老師的分享!當天真的轉圈灑花~
這本《困惑的心》也同樣收到許多讀友的喜愛,歡迎到畫說IG與更多書友一起交流!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畫說有一天|閱讀.文學.你我的故事
112會員
116內容數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2025/02/28
提到社會底層人物,或許第一印象是悲慘和壓抑?其實不然。史坦貝克所描寫的小人物,就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日常的期待、未竟的目標、野心勃勃的計畫,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但能滿足自我的快樂。這些人生百態,經由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與靈動的筆觸,用同理心、偶爾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讓這些角色鮮活立體,直抵人心。
Thumbnail
2025/02/28
提到社會底層人物,或許第一印象是悲慘和壓抑?其實不然。史坦貝克所描寫的小人物,就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有日常的期待、未竟的目標、野心勃勃的計畫,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但能滿足自我的快樂。這些人生百態,經由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與靈動的筆觸,用同理心、偶爾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讓這些角色鮮活立體,直抵人心。
Thumbnail
2025/02/16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2025/02/16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2025/02/08
悲傷不是一個該「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誰而可以被比較。大家常說時間久了要記得放下,但經歷過的人明白,放下並不是淡忘,而是心裡仍有一塊他的位置,換個方式活著,在你想到的時候,仍能伴你一起往前。
Thumbnail
2025/02/08
悲傷不是一個該「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誰而可以被比較。大家常說時間久了要記得放下,但經歷過的人明白,放下並不是淡忘,而是心裡仍有一塊他的位置,換個方式活著,在你想到的時候,仍能伴你一起往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就如同書中這句話,我近期正處於人生非常重要的轉捩點。乏味還是創新?穩定還是冒險?自己還是家人?這些議題每日每夜在我心中不停的拉扯,直到我看完了這本書,內心篤定、選擇。
Thumbnail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就如同書中這句話,我近期正處於人生非常重要的轉捩點。乏味還是創新?穩定還是冒險?自己還是家人?這些議題每日每夜在我心中不停的拉扯,直到我看完了這本書,內心篤定、選擇。
Thumbnail
一件事情的發生不會決定性的影響未來的發展,更取決於的是自己如何看待發生的客觀事實。 隔著幾年,看了同一本書,才剛開始看,便有了神奇的感受。在幾年前看時,我真心覺得這本書無聊,但現在看,我卻覺得有趣,我覺得這是我成長了,也是因為我朝著最初的模樣靠近,我又願意接收與感受自己的情緒、自己不合理的想像。
Thumbnail
一件事情的發生不會決定性的影響未來的發展,更取決於的是自己如何看待發生的客觀事實。 隔著幾年,看了同一本書,才剛開始看,便有了神奇的感受。在幾年前看時,我真心覺得這本書無聊,但現在看,我卻覺得有趣,我覺得這是我成長了,也是因為我朝著最初的模樣靠近,我又願意接收與感受自己的情緒、自己不合理的想像。
Thumbnail
這是我看的第三個版本,與這本書的初遇是在西湖圖書館,當年在二樓的木頭桌上和眾參考書搏鬥。 我沒有為了解不開的數學題痛哭流涕,卻因為這本書淚濕衣襟。 其實我至今仍在思索,使我深刻無法忘懷的是女人成為母親所帶來的震撼,還是孩子帶來的「提醒」和純真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我在青少年時看這本書
Thumbnail
這是我看的第三個版本,與這本書的初遇是在西湖圖書館,當年在二樓的木頭桌上和眾參考書搏鬥。 我沒有為了解不開的數學題痛哭流涕,卻因為這本書淚濕衣襟。 其實我至今仍在思索,使我深刻無法忘懷的是女人成為母親所帶來的震撼,還是孩子帶來的「提醒」和純真讓我久久不能自己。 我在青少年時看這本書
Thumbnail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難免感到困惑,或許這些現下都不會有解答,但這些困惑是否有機會凝結成一個個思考過程?那是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主動尋找答案,讓我們在自動駕駛的生活、無自覺破壞的環境、只追求眼前名利時,起碼不要成為那個僵化又自以為的大人?
Thumbnail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難免感到困惑,或許這些現下都不會有解答,但這些困惑是否有機會凝結成一個個思考過程?那是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主動尋找答案,讓我們在自動駕駛的生活、無自覺破壞的環境、只追求眼前名利時,起碼不要成為那個僵化又自以為的大人?
Thumbnail
「若不彼此詢問美好人生有何特點,你我就不能期待過上美好的生活;若不試著定義公平正義的社會,你我就建立不出一個公正的社會;在我們仔細思考什麼是愛之前,也大概不太能在線上約會有所斬獲。」 或許正是因為能思考這些「有的沒的」,這種主動的發問才是身而為人、才是我們無法被AI取代的原因吧。
Thumbnail
「若不彼此詢問美好人生有何特點,你我就不能期待過上美好的生活;若不試著定義公平正義的社會,你我就建立不出一個公正的社會;在我們仔細思考什麼是愛之前,也大概不太能在線上約會有所斬獲。」 或許正是因為能思考這些「有的沒的」,這種主動的發問才是身而為人、才是我們無法被AI取代的原因吧。
Thumbnail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林仁廷著   亞斯特質是大腦神經迴路分佈的錯置   P.31. 覺得資訊多,雜亂—這是這幾年的感覺,所以東西看少一點,不看電視,不去人多的地方。   我在生了孩子到40多歲的這快20年間,像個八爪章魚一樣,可以同時做幾件事情;快50歲時寫出長篇小說,小說約寫了10年,當時可以
Thumbnail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林仁廷著   亞斯特質是大腦神經迴路分佈的錯置   P.31. 覺得資訊多,雜亂—這是這幾年的感覺,所以東西看少一點,不看電視,不去人多的地方。   我在生了孩子到40多歲的這快20年間,像個八爪章魚一樣,可以同時做幾件事情;快50歲時寫出長篇小說,小說約寫了10年,當時可以
Thumbnail
物質世界有其規律法則,我們一般看到的是它錯綜複雜的表相。 人生也有其規律法則,我們也都看到其錯綜複雜的表相。 這裡說的真相,就是泛指宇宙中原始的機制,也可以說是遊戲規則,依照原始的規則,延伸出千變萬化的表相。當我們迷失在表相中時,被表相中的混亂困擾時,我們還是要回來真相中找答案。 本書的模型研究,
Thumbnail
物質世界有其規律法則,我們一般看到的是它錯綜複雜的表相。 人生也有其規律法則,我們也都看到其錯綜複雜的表相。 這裡說的真相,就是泛指宇宙中原始的機制,也可以說是遊戲規則,依照原始的規則,延伸出千變萬化的表相。當我們迷失在表相中時,被表相中的混亂困擾時,我們還是要回來真相中找答案。 本書的模型研究,
Thumbnail
前言中提到: “人生不是沒有意義。人生有很多種可能。試過了以後,才知道。不是開始的疑惑,或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是小事的慢慢積累,堆疊出未來,同時形塑了自己的高度和亮度。” “我也在努力變成這樣的小行星。” 是因為17歲的孩子說:「人生沒有意義。」,這或許是對於生命本質的探問,但反面來說也能被
Thumbnail
前言中提到: “人生不是沒有意義。人生有很多種可能。試過了以後,才知道。不是開始的疑惑,或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是小事的慢慢積累,堆疊出未來,同時形塑了自己的高度和亮度。” “我也在努力變成這樣的小行星。” 是因為17歲的孩子說:「人生沒有意義。」,這或許是對於生命本質的探問,但反面來說也能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